我在人民日报那十年(之五)——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来源:金羊网 作者:李时平 发表时间:2022-08-02 21:52
金羊网  作者:李时平  2022-08-02
回忆这一时期的尘封岁月,时间不长。
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回忆这一时期的尘封岁月,时间不长。为什么要将这一段岁月归纳为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三种境界呢?

这是因为这段岁月,虽为时不长,却收获颇丰,可以说是我在党中央机关报新闻职业生涯的收官阶段。有数据为证,翻阅2005、2006年的“人民日报社职改办编采人员年度考核表”的“自我小结”,记载这两年采写了大量有重大影响的新闻,在《人民日报》以及《人民日报·华南新闻》见报各类稿子近200篇,其中全国大报一版头条、报眼各一条,其他版(包括华南新闻)头条共52条,内参若干篇。

回忆起来,这段时间最值得追忆的新闻采访活动有三件:

一是策划2005年10月——2006年10月为时一年的采访解读“清远现象”的系列活动,以及编印成书、正式出版并举行首发式活动。

二是2006年春全国“两会”期间,被安排参加人民日报社全国政协采访报道组。

三是策划对韶关基层党建“民情日记”专题、新农村建设专题等重头报道,以及连续两年参与抗洪救灾的报道。

清远跨越发展催生“清远现象”

精心策划后续报道予以解读

从2004年后那几年,清远市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抓住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机遇,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其GDP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之冠,综合实力排名由全省末位上升中位,成为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榜样。当时的广东省委张德江书记称赞清远已成为“粤北山区一颗耀眼的明星”。

2005年8月,我接到分社的通知,随分社领导陪同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张研农亲率的赴广东采访组深入清远采访。记得采访组还有时任总编室主任谢国明、评论部副主任卢新宁(后任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长,现任香港中联办副主任)、教科文部的杨健(现任评论部主任)、华东分社的吴焰(现任安徽分社社长)等。采访组到清远后,首先采访了时任中共清远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陈用志后,还深入企业调研。

不久,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发表了特稿《广东酝酿发展模式之变》,文中特别提出新的“清远现象”的概念,肯定了清远由“寒极”到“热土”的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不凡历程。这篇特稿在广东特别是在清远引起了热烈的反响,用志书记向我提出还要有后续报道。

为此,我专门撰写解读“清远现象”的系列宣传方案,在分社编辑部领导的支持下,组织了分社采访部门和记者站的团队深入清远,既专访了用志书记,又到清远属下各市县区采写了系列专题,在《人民日报·华南新闻》以及《人民日报·情况汇编》刊发,尔后又将这些报道结集在人民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书名定为《从“寒极”到“热土”——解读清远现象》,我作为本书的执行主编还撰写了题为“魂牵梦萦清远情”作为本书“后记”。

为提升本书的影响力,我提出书名邀请广东省委副书记蔡东士泼墨题写,序则邀请人民日报社分管领导米博华副总编辑专门撰写,博华同志在序文中写到:“粤北记者站驻站记者多年跟踪报道清远,见证了清远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变化过程。”他表示,将相关报道结集出版“从中可见清远市作为广东欠发达地区典型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轨迹,也给全国同类型地区加快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这令我备受鼓舞。

当年10月,该书正式出版发行,中共清远市委举办隆重简朴的首发式,广东省委蔡东士副书记专门派出副秘书长杨桐到会祝贺(见图)。

图为杨桐(图左)副秘书长向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

副总编辑易凯(图右)赠送题写书名牌匾

我到粤北记者站工作以来,参加由人民日报社总编辑亲率的采访组到地方的采访活动,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经我策划正式出版新闻专集,得到人民日报社领导、广东省和清远市领导的重视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这在我新闻职业生涯也是第一次。岁月如流,至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这次解读“清远现象”的新闻采访活动,之所以有如此广泛的影响力,探究起来,我想还是可以用业内那句老话一言以蔽之:“高度决定影响力”。

这也是我在党中央机关报的地方记者站工作八年,新闻采写活动最值得记录和回顾的一件事。

出新出彩不出错

有品有格又有神

花开花落,暑往寒来。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不知不觉我离开人民日报的工作岗位已有十五个春秋。打开记忆的闸门,回顾在华南分社整整十年间,因工作需要多次赴京到朝阳区金台西路二号大院,但有两次在我人生留下至深的记忆;一次是1997年9月带队到总社培训华南三省特约通讯员;另一次就是受总社抽调,参加人民日报社在2006年3月的“两会”报道。

2006年新春伊始,我争取到分社每年派到总社参加全国“两会”报道的机会,被安排在以国内政治部部务委员袁建达为组长的全国政协报道组。我们华南分社派出的“两会”采访小组由刘霄同志带队,这位大姐是人民日报社经济部的老记者,后来派至当时的人民日报社广东记者站工作,新世纪之初,广东记者站与华南分社合并,她又安排在分社采访部工作。她与我也是老相识,1991年她随其丈夫时任新华社广东分社社长胡国华到清远市采访,曾写《“寒极”开始解冻》报道,刊发在人民日报1992年6月30日第二版,我时任清远市委新闻秘书,接待陪同过其夫妇。分社当时考虑她是总社的老记者,熟悉编辑部,方便跟进稿件的刊发流程。果然这一安排是富有成效的,不光在夜班跟进发稿,还很快安排我们一行与分管领导米博华副总编辑、总编室谢国明主任等领导见面,还拜会原报社分管领导的于宁同志,聆听上述领导同志对“两会”报道的指导意见。

人民日报社每年的“两会”报道是绝对的一场新闻大战役。2006年2月下旬,我们一行赶到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大院,那时大院地面残雪尚未消融,春寒料峭(见下图)。但编辑大楼内这场大战准备已是热气腾腾,一派紧张忙碌的气氛。

作者2006年2月在人民日报社大院

翻阅我保存下来的“2006年两会报道人员表”,报社成立了时任副总编辑江绍高、米博华二位副总编辑为首的共12人“两会报道领导小组”,下分人大采访组、政协采访组、特刊编辑组,还有人民网、社属报刊,以及办公室作为保障团队。我所在的政协采访组共有16名记者参加,华南分社是我和同事李凤荷分在此组,分工我负责民盟、民进、致公党派的采访,会议期间住在地处西四环的京丰宾馆。

人民日报社参加此次2006年“两会”报道编采人员共有110人,针对新手多的状况,专门组织全体人员培训会。2月27日上午,我们参加由总编室组织的“两会”培训,主要是学习总书记、总理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讲话和《中办通报》等文件。时任总编室主任谢国明向我们作辅导报告,谈学习培训的意义,培训主要针对今年报道重点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吹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军号角,将“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对农村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2006年“两会”热点话题之一,是取消农业税,因为中国是农业国,农民种田交税几千年了,种田交税是天经地义。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才能做到种田不交税,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2月27日下午和28日下午,人民日报社时任社长王晨和总编辑张研农分别作“两会”报道动员报告。时任副总编辑江绍高在会上说:“人民日报社社长和总编辑来作‘两会’报道动员讲话,这在报社十几年来还是第一次”。

王晨社长和张研农总编辑提出 “两会”报道总的要求是二句话:一、“出新出彩不出错” 二、“有品有格又有神”。王晨社长向我们与会编采人员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武装大脑,指导“两会”报道工作,要做到“三个满意”:党中央满意、与会的代表委员满意、全体人民群众满意。

王晨社长在会上提出具体要求有四条:

一是要加强学习,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要避免“杂音”、“噪音”,与大会主题和科学发展观无关的都要避免,要保持清醒头脑。

二是要大力创新,提高新闻报道质量。要创新内容、形式、手段,稳中创新、新中出彩,增强人民日报的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要加强组织策划,调动各种手段,优化栏目设置,精心策划有深度的新闻、特写、小故事,从重视数量向提升质量转变,不公布报道见报数量,每日要评好稿。不满足一般化的报道,不能抄简报,网上抄,要抓“两会”代表委员有思想深度,分析素材主题,进行提炼提升。

三是要注意统筹协调,均衡各方。要注意处理好人大政协“两个会议”之间的关系;要注意处理好人大各个代表团、政协各界别之间的关系;要注意处理报社编采之间的关系。围绕“两会”的主题挖掘有思想深度的题材,但要通好气,避免撞车。还要注意“冷门”,不要每年都是追捧那几个“代表委员”。

四是强调纪律和意识。有关题材要严格按中央口径来报道。

最后王晨社长语重心长向我们提出要求,参加党中央机关报的“两会”报道,是很高的政治荣誉,也是很光荣的政治任务,要在新闻报道等方面改革创新,多写精品、多出好稿,以展示水平,做到“三个满意”。

2月28日下午,张研农总编辑也在采编大楼会议室专门向我们提出:“‘两会’年年开,‘两会’报道要有新意”的要求。他提出两个问题给我们的思考:一是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最关注人民日报的报道是什么?二是最应当发扬往年“两年”报道的优良传统是什么?

研农同志在动员会讲话中,分享了他学习中央今年工作总要求的体会和感悟。中央提出2006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年份,他对2006年的判断:这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标志站在新起点,进入新阶段。要开好局、起好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他结合近年带队到云南、宁夏、广东、海南等省区采访调研的情况分析,我们国家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改变原来GDP挂头,“一俊遮百丑” 旧的发展模式。他特别以广东为例,指出广东正在创新发展模式,酝酿发展模式之变,现在要往北看,要看清远。

他在台上旗帜鲜明亮明看法,我在台下听得热血沸腾,顿感脸上有光,因为我是参加首批清远建市的“老干部”,现在又由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派驻粤北工作,听到我们的总编辑这一重要判断,深感荣幸,回到广东后我还将这一情况转告中共清远市委书记陈用志悉知。

在会上,张研农总编辑向我们参加“两会”报道的人员提出两条意见:一是在采访中要落落大方,谦虚谨慎,注意倾听,采访之前要有预案,问话才能到点到位,回来再作整理。二是要多挖掘新闻线索,也要在会上从代表委员发言中听出线索。

米博华副总编辑也在会上,提醒大家“两会”报道一是政治性、政策性非常强;二是专业性非常强,作为人民日报记者对人大政协的工作也需要了解,因此在“两会”报道中培训是会贯穿始终的,要互相学习沟通,抓住这次好的学习机会,安排更多时间到代表团、各界别去,大小会都要认真听,以感受到我们党和国家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步伐。他还在会上对报道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江绍高副总编辑专题向我们讲解了“政府工作报告”,还不厌其烦提示采访注意要点和诸多事项。

总编室主任谢国明在会上向我们提示,人民日报“两会”实行版面负责制,要求我们直接联系版面负责人,编采沟通是无障碍的。中央领导参加小组讨论是由新华社统一发稿子,但要求我们记者要发“情况简报”等。

经济部主任皮树义在会上还专题解读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他强调“两会”是说话的会议,要将说得最好的东西拿出来。人民网、内参部以及“两会”特刊四个版的主编等,也分别介绍各自版面的栏目设置和稿件要求。

图为2013 年作者(图左)在北京人民日报社,与经济社会部主任皮树义(图中)、研究部副主任夏珺(图右)合影

具体负责政协报道组是袁建达同志,他是浙江人,曾在“文革”时期下放到北大荒当过知青。在人民日报社多年从事政协工作和会议报道,还主编“议政建言”专版,对全国政协会议报道十分熟悉。我到京之前,分社领导易凯曾给他致电介绍过我,所以我们很快熟悉,我此次在总社报道期间,经常向他讨教,承他指点迷津。政协采访组还有一个年轻的女记者李红梅,老家是在韶关市的铁龙林场,她丈夫于猛也是报社经济部的记者,我和红梅俩口子后来成了好朋友。

3月1日下午2时,我专程到全国政协礼堂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通气会。有关负责同志传达全国政协领导对新闻报道的要求是:一是报道会议与宣传政协工作相结合。二是报道常委会报告与委员参政议政和讨论发言相结合。三是报道大会与委员专访相结合。总体要求是:一个方针——即遵循民主、团结、鼓劲的方针。二个主题:即民主、团结两大主题。三个重点:一、开幕式和闭幕式的报道,二、中央领导共商国是的报道,三、大会发言。

全国政协会议结束后,记者还可以机动采访人大会议等等,都在通气会上一一交代。对我的工作分工是专访民盟、民进、致公党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主题是请其谈对2006年5号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的认识和去年工作“亮点”,下一步怎样结合民主监督、政治协商、参政议政。

我分工这三个民主党派的政协委员,都是住在西四环的京丰宾馆,我也作为人民日报记者驻会,在此安排一间标双房。同住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因家在北京,晚上他不住,白天也少来,这就给我相对安静的居住、写作环境,因为这里工作节奏太紧张了,白天向委员房间打电话联系采访,或者参加相关的小组讨论,采访一结束,就立马写稿发稿,还要与编辑联系刊发稿,有时候到一楼餐厅吃饭都来不及。

在宾馆的餐厅吃饭有个好处,就是能在餐厅偶遇采访对象,比如有全国政协的领导,还与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同桌吃自助餐,给我第一印象他就是邻村的农民大伯,一副忠厚朴实的长者形象。而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则与我邻桌吃饭时,被一群记者围着,他语调极快,在谈一个热门话题。有一天遇见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罗豪才,我们俩都吃完饭走出餐厅,我忙向他报告,向他约稿的署名文章已刊发在《人民日报》版面上了,他高兴地搂抱一下我的肩膀,以示感谢之意。

3月2日的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是资深的外交官吴建民,曾任过驻法大使、外交学院院长。他在会上宣布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3月3日下午3时在北京开幕,3月13日上午闭幕。

报社采访组袁建达组长派我和年轻的女记者赵婀娜代表人民日报社参加新闻发布会,赵婀娜现已是报社的资深教育记者(现任政治文化部周刊编辑部主编)。她当时一身红色西装格外亮眼,年轻靓丽,形象气质俱佳。我们两人就由她代表向发言人提问,记得她提的问题是有关《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出台后,相信也是政协大会委员们关注的一个话题,她提问“这个文件有什么新观点、新内容?是否意味着人民政协在中国未来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吴建民当时担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也是多年全国政协会议的新闻发言人,他在发言席上气定神闲、侃侃而谈回答我们的提问:“人民政协是大有可为,也一定能够大有可为。我相信,通过学习中共中央《意见》精神,人民政协工作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成绩。”我和赵婀娜坐在记者席前2排醒目位置,通过中央电视台直播,我在广东的亲友也看到了。

2006年3月,作者参加“两会”采访组,在人民大会堂前留影

我们参加“规定动作”的会议活动有: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大会的开幕式,3月5日列席全国人大开幕式,还有3月4日下午在京丰宾馆二楼参加侨联、致公组的下午讨论。这次讨论有中央领导曾庆红、白立忱、罗豪才、郝建秀等参加。我只须写一个“情况简报”报给总编室。

我的采访任务除了“规定动作”之外,还主要有“自选动作”。现在回忆起来,印象深刻的有刊发在3月4日《人民日报》第6版专栏的“腰包鼓、居民乐”一文,此文我采访了同住在京丰宾馆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翟振元,以及住在广东团驻地的全国人大代表、韶关市市长徐建华。

我的老师乐天宇教授,是中国农大前身北京农大历史上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又是建国后农大首任党总支书记兼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翟振元同志曾为《毛泽东的九嶷山友人乐天宇》一书作序,在序文中高度赞誉乐天宇同志在百年农大的发展史上“当是一个不朽的人物”。而韶关市市长徐建华也是老朋友,有了这么一层情缘,这两位采访就顺理成章、轻而易举了。他们两位前者是全国著名农业大学的领头人,后者是粤北山区的市政府领导,对他们的访谈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既有宏观又有微观,成为我采访稿“自选动作”见报的“开山之作”。我还分别为他们在3月8日《人民日报》第7版,2006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华南新闻》头版刊发专访谈新农村建设的报道。

在“两会”动员培训时,王晨社长和张研农总编辑提出要“出新出彩不出错,有品有格又有神”的要求,为此我精心选择采访对象、精心准备采访提纲、精心打磨每篇稿件,力争稿件“三高”(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对待每一次采访、每一次写作。如中央提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誉观,我就立即采访来自广东的全国政协委员罗玉芳,以“加强对青少年善恶美丑的教育”为题在人民日报3月7日一版刊发专访稿。

同时还在3月9日《人民日报·华南新闻》头版刊发来自上海作协的全国政协委员赵丽宏的专访,他旗帜鲜明提出:“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应该做诚信的带头人,讲真话。希望多一些切中时弊的真诚声音,少一些言不由衷的逢迎之言;多一些犀利的有锋芒的批评,少一些华丽的空洞的赞美;多一些和国计民生有关的切实建议,少一些故作深沉无关痛痒的高谈阔论。”

特别令我记忆深刻的采访有以下三位全国政协委员。

一是全国政协常委、江苏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见图),我当时在房间找到他,他就兴奋地告诉我,他在小组发言时倡议设立“国家阅读节”,他认为一个不读书的社会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是病态的社会;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创造力贫乏的民族,一个创造力贫乏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他最后一针见血地对记者说:“少一点烟酒味,多一点书卷气,与其把时间浪费在麻将上或吃吃喝喝喝上,不如用来读书吧!”

朱永新此言引起我强烈共鸣。当时还没有“八项规定”,地方盛行麻将之风或吃喝之风,此“二风”之盛不知浪费了多少人的生命时光,践踏损耗了多少人身体健康,身边的事例举不胜举。前些年还有“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的顺口溜段子传遍神州大地。我以“少点烟酒味,多点书卷气”为题,于3月9日在人民日报第六版刊发专访报道,因这篇报道切中时弊,标题内容新颖吸引人,见报后广受好评。

二是来自上海的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邓伟志在接受我采访时亮出观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建设公平社会。”“公平和效率应该同等。”“竞争能出效率,公平、和谐也能出效率,出水平,出高度。”专访他的稿件分别刊发在《人民日报》3月10日11版和《人民日报·华南新闻》3月15日第18版。

三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曾任过中国林业大学校长,建国之初他在北京农大读书时,正是我的老师乐天宇教授就任北京农大主要领导之际。他留苏归国后一直从事林业教学和科研工作达50多年,对生态文明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话题具有权威性。他在采访的最后告诉记者:“我们不能把子孙后代的财富都用光了。”我遂以此为题,在《人民日报·华南新闻》3月10日头版“委员访谈”刊发此稿。采访后仅过了一年多的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就把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有机组成部分。这不能不说,沈院长之疾呼有先见之明。

此外我还专访了来自广东的全国政协委员宋文汉(原广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将),谈农民脱贫奔小康的话题;来自北京的全国政协委员朱蓉先谈“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刻不容缓”的话题;来自致公党的全国政协常委王钦敏谈如何帮助“海归”择业的话题。我还策划了反腐倡廉三人谈,邀请了3位来自河南、辽宁、湖南三省监察部门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就如何促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话题进行采访,以“要让想搞腐败的人搞不了”为题,在人民日报3月15日第18版刊发。

我还关注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的声音,专访了来自韶钢集团的全国人大代表罗东元;专访了来自安徽霍山县林业局的全国政协委员文家庭(见下图);还专访了来自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的全国政协委员吴金印。

来自江西、青海两省的全国政协委员刘运来、鲍义志(两人都是省政协副主席)。刘运来已当了24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958年到江西师大工作任附中校长,30多年耕耘在教育岗位上,是首届特级教师,也是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他见到我高兴地说:“虽然年年来开会,但这是人民给你一个很大的荣誉,又是一份责任,肩负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分别已有16年了,但我至今清晰记得他是一个非常忠厚朴实的人,他给我翻阅他的一些提案资料厚厚一大沓。他向我介绍:每年在开“两会”前要花二、三个月时间来收集社情民意,24年大约撰写了100多件以上的建议和提案,“为什么有这样强大的动力,这就是荣誉和责任。”他的一席话,给我很大的启发和思考,责任感和荣誉感是驱使一个人做好每一件事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翻阅2006年粤北记者站上半年工作总结记载:“两会”期间,我在《人民日报》公开发稿12篇,其中被评为好稿4篇,占见报稿的三分之一,特别是报道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的题为“少些烟酒味,多些书卷气”的专访,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此外还刊发在《人民日报·情况汇编》内参稿3篇;向三个党派的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和“两会”经济和农村组组稿12篇;在人民网刊发稿5篇;在《人民日报·华南新闻》刊发稿件9篇;报道中央领导同志参加全国政协致公党、侨联组讨论的“情况简报”1篇。这些是我在党中央机关报新闻职业生涯中收获的一串串沉甸甸的果实,值得记上一笔。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赴京参加这次全国政协报道组,先后二十多天,披星戴月,风雨无阻,日夜兼程,废寝忘餐,奋勇拼搏,辛勤劳动得到肯定。“两会”结束后,人民日报社给华南分社来函肯定我们几位派至总社参加报道的同志。致公党中央办公厅也专门给分社发来感谢信,信中说本人“积极配合政协致公组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认真负责,态度诚恳热情,使致公组的对外宣传工作取得很好的成效,受到致公党中央领导的高度赞誉,深表谢意。”

民情日记上头条

抗洪救灾显身手

粤北记者站覆盖韶关和清远两市。此时恰逢清远抓住产业转移的良机,实现跨越式发展,演绎出“清远现象”,用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2005年5月10日所言:“已成为粤北山区一颗耀眼明星,成为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榜样。”

如果说清远市那几年在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成为“一颗耀眼明星”,我们记者站策划解读“清远现象”的系列报道,到正式出版专著,成为党中央机关报有关区域协调发展报道的经典案例。那么韶关在“民情日记”这一基层党建载体,以及大建蓄水池、沼气池等民生工程,则给了我们无限生动的、十分丰富的报道内容。特别是创建了“民情日记”这一基层党建的有效载体,建立了干部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是可圈可点、可歌可泣的。

2006年3月参加全国“两会”人民日报社政协报道组,我与组长袁建达建立了如朋友般的同事关系。他时任国内政治部部务委员、驻全国政协首席记者、“议政建言”版的主编。建达同志是浙江人,早年下放到“北大荒”当知青,他为人性格沉稳内敛、气质儒雅。在京期间,我专门邀请他到粤北记者站指导工作,到韶关指导采访“民情日记”这个专题,得到了他的重视。5月份他专程到韶关,还有分社采访中心主任刘泰山参加,一同策划采访“民情日记”专题,除了专访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覃卫东外,还到基层进行相关的调研走访。

我们三人合作在2006年5月17日《人民日报·情况汇编》刊发了上下篇专题调查。上篇主题为“建长效机制,架党群桥梁”;下篇主题为”小本子记出了大文章“。到6月19日又以肩题为“民情日记”解民情,为民解难得民心;主题为“韶关建立干部联系群众长效机制”在《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刊发。报道见报后引起很大反响,广东省委组织部主管党建的陈均伦副部长高度肯定说:“《人民日报》记者写得很好,问题抓得准”。覃卫东书记阅报后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韶关第一次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羊城晚报、韶关日报、韶关电台、电视台都转载、转发这篇报道。

时任总社经济部农村组组长夏珺也是《新农村》版的主编。他是京剧世家出身,为人豪爽侠义,又有一副好嗓子,喜唱京剧和民歌,被誉为“人民日报社的头号歌手”,因其专业水平被中央电视台聘为青歌赛的评委,曾在央视大赛中亮相。以前每次到京必要请他到量贩式歌厅高歌一曲。

夏珺是我相交多年的好同事,在他的指导下,我们坚持“三贴近”,深入粤北农村的田间地头,进村入户,采写刊发一批贴近群众富有泥土气息的稿件。2006年4月16日刊发在《人民日报》第7版《新农村》专版头条《林月开:要建岭南“第一村”》报道,就是我和他一起到粤北深山乳源县龙头新村采写而成篇的。还有刊发在2006年6月4日第7版头条的《“我就信服刘河添”》报道,特别是6月11日第7版头条的《绿万亩青山,留生命之水》报道,是与农村组记者于猛等合作完成的,均是刊发在新农村专版的显著位置,后者还获得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以及中国记协等单位评选的“关注森林新闻奖”二等奖。

2005年6月、2006年7月,粤北韶关市连续两年遭受特大洪灾,损失巨大,我和记者站的同事黄福高、樊沃夫不畏艰险,深入抗洪救灾第一线调研采访,及时采写《韶关100万干群战洪魔》、《韶关为受灾群众重建一个楼上新村》、《乐昌:那一幕永生难忘》、《湘闽粤桂等地军民全力以赴抗洪救灾》、《广东军民迎战“碧利斯”》、《灾后韶城行》、《曲江着手重建家园》、《85人踩着他的肩膀脱贫》、《他铸就生命的台阶》、《够不够吃?有没有水喝?》、八天八夜通“天路”》、《他把生命留给群众》(与羊城晚报记者林洁合作)、《母亲帮他交党费》、《一串鞭炮敬英魂》、《韶关力促稳定保“重建”》等十几篇在《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华南新闻》刊发的重大报道。

韶关连续两年遭受百年一遇和超百年一遇洪灾,引得党中央、国务院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06年 7月1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和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分别深入韶关最严重的地区查看灾情、慰问灾民,指导部署抗灾救灾工作。当时我和记者站同事随张德江书记、李容根副省长,以及覃卫东书记等领导深入到受灾严重的乐昌市城区,慰问受灾的2000多户灾民,查看被洪水冲垮的市区武江大桥,还到被冲毁的京广铁路乐昌段慰问铁路抢修职工,现场情况我们撰写了《风雨见真情》的报道,及时宣传我们党和政府对受灾群众的一片真情和深切关怀,刊发在《人民日报·华南新闻》头版“今日关注”栏目。

因为我和同事们撰写的韶关抗洪救灾报道为当地干群一心抗洪抢险、重建家园增添了信念,激励了斗志,得到了中共韶关市委的高度肯定,市委书记覃卫东当时高度评价说:“人民日报记者站为我市抗洪抢险救灾立了大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萍还亲到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登门拜访,赠送锦旗表示感谢(见图)。

image.png

上图从右往左分别是:易凯(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副总编辑)、李萍、陈镇宏(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副总编辑)

作者简介:现任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曾任中共广东清远市委新闻秘书,清远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副主席;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总编室编辑、记者,粤中、粤北记者站站长,主任记者;广东省广告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副董事长;羊城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等职。

编辑:邓豪杰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