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工”⑩ | 匠心独运,把自己逼成身怀绝技的技工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苟文彬 发表时间:2022-09-01 17:13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苟文彬  2022-09-01
陈伟强、李立球、蔡越不仅在这里实现人生梦想,为民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振兴的多样性,注入新力量

文/苟文彬

 ● 创作手记 

明清时期,佛山手工制造业已经非常发达。改革开放后,佛山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冒出来,很多后来被称之为“民营企业家”的人在大潮中奋力前行。很多人认为,佛山民营企业家今天的成功,靠的是“机会”和“胆大”。其实不然,我认为最核心的是他们本身就是技工。

原文载于2022年9月1日《羊城晚报》A10版

很多人“洗脚上岸”后干的还是老本行,比如碧桂园的杨国强上岸后干的依然是建筑,宏宇的欧家瑞干的依然是陶瓷,华兴的李深华干的依然是玻璃,联邦的杜泽华干的依然是家具……在创业初期,他们所经历的艰辛,是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比如从“三来一补”的来料加工,到购置国外设备被外国专家卡住技术的脖子,唯有自己苦心钻研,最终把自己逼成了“专家”;不懂经营反复吃亏上当后又成了精明的只赚不亏的生意人,不懂管理就聘请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甚至全世界范围的人才加入。与很多企业家交流,他们现在很“感激”当年那些经历,因为在成就事业的同时,也让自己成为了“技工”。而今,他们依托现代企业管理和先进的生产设备,管理着全佛山数以几百万计的产业技工,向世界每一个角落源源不断地输出自己的产品。

今天佛山产业的兴盛与技工文化的形成,是匠心独运的结果。这既是佛山技工个性化标签的映照,为技工叙事和命运书写拓展出一条新路,也是穿透手艺本身,探索佛山制造背后故事的技工意义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佛山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身怀绝技的技工。

在广东志达精密管业技术研发部门、生产一线环境的浸淫下,陈伟强、李立球、蔡越不仅在这里实现人生梦想,为民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振兴的多样性,注入新力量。

作者与陈伟强、蔡越、李立球(从左至右)在工厂车间

 陈伟强:“机器一响,黄金万两”

“明天全体加班。4月30日。”高频焊管生产车间白板上,是总工程师陈伟强写的一则简短通知。

“五一”起了个大早,但当我走进车间时,陈伟强瘦小的身影已被设备供应专家、团队工程师、生产线机组人员包围在控制台中间,正在进行数据测试探讨。

走在长长的生产线旁边,我看见前面有双轴开卷机、自动拆卷导入及压辊装置、半自动剪切对焊机、螺旋活套、液压站,后面有铣切冷锯、固态高频感应焊机、全自动钢刷机和全自动输送下料打捆装置。

该生产线自2020年5月订购,是佛山市顺德区经促部门立项备案的增资扩产技术改造项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设备供应商采购原辅材料受阻,导致生产线交付延期:“公司希望能将耽误的时间追回来,就只能在设备安装和调试周期里赶时间,所以只能加班加点。”   

陈伟强在志达精密管业15年的时光,可以说和生产线上的机器轰鸣一样轰轰烈烈,也可以说像天上白云无声飘过。从受进口设备技术钳制到自我工艺技术改造,从配套设备自主设计到科研,从生产线布局到基础图纸施工,陈伟强和团队工程师们,奋斗了几千个日日夜夜,打了数十上百场科技攻坚战,书写着粤港澳大湾区精密高频焊管领域响亮的“志达名片”。

陈伟强(中)在生产线上指导工作

来自广东汕尾的陈伟强生于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在东北一所大学苦心攻读电气工程。毕业后在大型国企韶钢集团担任技术工程师,三年后升任正科级主任工程师。对于大多数国企技术人才来说,没有十年八年的锻炼和资历,无法达到这个位置,但陈伟强凭自己对电气领域的深刻理解和不断研究,得到了认可。尽管这样,陈伟强依然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工作之余到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高等院校参加相关培训,多次承担国企重要技术项目攻关,并取得不俗战果。就在其事业风生水起之时,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之一的顺德,有间镇办国资电器厂1994年向他伸出橄榄枝,聘其为厂长,他由此正式踏上民企扎堆的佛山热土。

佛山民营企业之所以能在粤港澳大湾区甚至全国占据产业制造核心地位,除了改革开放机遇、区位优势之外,还在于这里“筑巢引凤”的人才机制非常好。2000年,陈伟强因为业绩表现突出,受到一栋别墅的地方嘉奖。 

“我喜欢有挑战性的事,或许这是我喜欢技术研发的根源。”陈伟强说,越有挑战性,他越想尝试。新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不仅涉及电气自动化知识,更是包含了机械、热处理、制氢、制氮等不同领域的技术,缺乏对其中任何一环的深刻解读,都将使安装调试工作延误:“比如来自德国的辊底式连续退火炉,它需要稳定地运作,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停下来,将给公司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保证它在调试后正常运作。当时压力特别大。”

因为进口设备多,进驻的外国专家就显得特别重要。“印象中外国专家一向讲效率、守规矩,但也有做事拖沓、懒散的,有时早上八点多还未起床,我们都上班了,却不能干活,只能干等。有时候等来了,在关键调试环节,有的专家又会把我们支开,等你意识到再转身回来,他已经完成调试。”陈伟强说,“面对自己不会的问题,请教别人我从不会感到害羞。也许是因为我脸皮厚,会向外国专家一直寻找答案,直到把知识学到为止,以至于一些外国专家远远见我就要绕道走。”但正因陈伟强这样百折不挠地不耻下问,三个月后,志达精密管业的生产设备基本正常运转,外国专家到现场指导的场面不再出现,一些设备的故障也能够快速排除。  

在那个“机器一响,黄金万两”的年代,生产线运转起来就意味着货如轮转,财源滚滚来。董事会认为,既然有了先进设备,就应该向汽车、家电等更高领域迈进。当时正是日本车企大举与国内同行合作的黄金时机,而国内自主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并不多,这也是民营企业振兴民族工业的绝佳机遇。 

“这种转型升级过程是痛苦的,人家要么根本就不跟你合作,要么就将难做的管件业务扔给你,也算是表达合作诚意。企业因此亏损了几年,董事会坚持不下去,差点儿要把工厂整体卖掉,最终还是总经理硬扛了下来。”

董事会给总经理三年时间盘活工厂,科技研发就成了挽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陈伟强带领研发团队,跟着总经理指示的方向,一路攻坚克难:“在总经理看来,不能直接跟主机厂合作,那就找二级甚至三级供应商,哪怕供应素管都可以。前提是别人扔过来的硬骨头,我们要啃得动。”

日资零配件供应商自己都不愿意啃的骨头,肯定不好啃,但啃不啃得动,关键就在生产设备和技术。于是,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技术攻关开始了。陈伟强带着团队绞尽脑汁地设计方案,遇到问题就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日夜奋战,天天在生产线上与技术人员和操作工沟通,想方设法在工夹具、工艺技术改造等方面寻找出路,经常一个昼夜又一个昼夜地泡在车间。失败了,再来,又失败了,再重来……无数个难熬的日夜,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在陈伟强带领下,改造提升了无数个生产工艺和技术,业务部门的订单纷至沓来,企业终于扭亏为盈!

高科技切割        视觉中国供图

2010年时,国内大多数钢管企业走行切断设备通常使用冲切法,这种方法由于冲切力比较大,切断过程中会造成钢管管口变形,且管端带有明显的毛刺残留,在后续加工过程中不但需要投入人力、物力把端口切除,还会造成较多的原材料浪费。采用冲切的方法在切断过程中会产生较大噪音和火花飞溅,不利于生产环境的改善,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产品转运的环节中容易产生质量、安全事故。而当时世界比较先进的进口在线冷切断设备不仅价格昂贵(200万元/台),而且技术操作指导成本超高。

“当时公司新引入一台国产飞锯,但由于在设计上的细微缺陷,切割精密管时经常出现问题,影响了生产,领导决定暂停使用新飞锯,继续使用原有设备。这意味着新设备将被否定,同时这将会为生产带来极大的不便。”

陈伟强认为,切精密管就要用新引入的飞锯,新引入的飞锯只是在工艺设计上有问题导致精度不高,进行改良就能正常使用。出于对新引进飞锯的了解以及为公司节省成本考虑,在使用新旧飞锯的问题上,陈伟强表现得十分坚决;“用新飞锯,我保证完成改进任务!”陈伟强领下来的“军令状”,感染了整个研发团队,大家都激情满怀地一起加入到新飞锯技改行列,公司高层也对研发团队的做法表示支持,并因此形成了后来科研立项以“军令状”立签的研发管理制度。

然而,改造这台飞锯非一朝一夕能做到,也难以一次性根治问题,陈伟强和研发团队需要付出不少努力。“不论什么时候,机器出现问题,我们就必须出现在现场。”陈伟强说,哪怕是半夜在睡梦中,只要接到厂里来电,都会马上赶回来处理问题。尽管在这个过程比较艰辛,但半年后,经过多次调试的飞锯终于能正常运用到生产中,为公司节省人力、物力、物料成本的同时,更带来业务经营上的飞速增长。研发团队在陈伟强的带领下打赢的这场漂亮的技术攻坚战,还获得2012年度佛山市顺德区工业设计创新产品奖励。

飞锯改造只是志达精密管业技术改造工作的一个缩影。

15年过去,当年那些把硬骨头扔给志达的二级、三级日资零部件配套商,而今存活下来的已经为数不多,有的在竞争中直接被志达干倒闭了,有的被主机厂关停或者放弃,有的被志达并购,有的直接将生产车间搬进志达开展深度合作。这样一来,“志达钢管”这个本土民营企业品牌,终于顺利打进丰田、本田、日产等汽车主机厂合作平台,成长为华南地区业界内响当当的汽车精密焊管制造商。2016年,志达更是一跃成为东风日产全球采购供应商,正式跻身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行列。作为总工程师的陈伟强,当然功不可没。

这些年来,陈伟强扎根民企,工作也得到各方认可与肯定。

陈伟强在一次领奖发言时曾说过:“不管在哪里工作,做什么工作,只有你心底热爱它,才能将它做好。我从小就憧憬做一名电气工程师,长大后我也一直热爱、从事这份工作,牵挂着生产线、设备的高效运转,牵挂着技术创新里的各个试验、各种参数……”

 李立球:“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与别的生产线机组轰鸣相比,李立球负责的机组今天显得安静。走近一看,原来班长李立球正和同事在对机组进行精度保养。“本来今年1月份就要进行保养的,但因订单太多,没法让生产线停下来,就一直拖到今天。下午又要开机正常生产,现在排的生产单哪怕一分钟都耽搁不起。”

“延期4个月才做保养,这期间对产品质量有影响吗?”我问。

“没有。1月份至今,我们还没有接到一单质量投诉。”李立球自信地说。

“那你是怎么做到的?听说这条生产线很多班长都不敢接,前两任班长接了又先后放弃。”

“凭经验而已。”李立球的回答,与宋代欧阳修《卖油翁》里“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如出一辙,这不禁让我对眼前这位瘦瘦高高的产业工人产生了浓厚兴趣。

李立球(右)与同事一起对机组进行精度保养

李立球来自广西玉林,虽然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他还是读完了初中。19岁那年,李立球觉得自己长大成人,可以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庭经济压力,于是到广东打工。

“第一份工作是在广东中山市小榄镇一个服装厂熨衣服(牛仔裤)。用蒸汽熨衣服,在高温下作业,工作环境蛮辛苦,特别是夏天,热得整个人像蒸猪一样红彤彤虚肿。赶货还不分白天黑夜,只要有货回来,就要及时熨好出货。这份工作也就坚持了一年。”李立球说。

2004年正月初八凌晨三点,李立球跟随叔叔、堂哥从老家来到志达钢管老厂。“当时看到行政楼(主管级宿舍)这么好的环境,有一种找到家的感觉,心想哪一天我一定要住进去。”

然而进厂不到三天,李立球住进行政楼的念头就破灭了。他找到叔叔和堂哥说:太累太辛苦了,我不想做了,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刚进老厂工作时,设备还比较陈旧,有些工艺需要全手工操作。相对于在制衣厂的熨衣工作,我捡管更辛苦,活也更脏。当时我还被安排上夜班,从夜晚9点工作到凌晨7点,除了工作、吃饭,其余的时间都是在睡觉。生活节奏一时未调整过来,对这份工作很不适应。原本希望换个工作环境,学点儿技术,但进来志达跑龙套不说,还被安排在晚上跑,心里对已在这里工作几年的叔叔和堂哥多少有点儿埋怨。”

叔叔和堂哥的轮番游说没能打动李立球。车间领导对他说:这里能住进行政楼的每一位主管或班长,当年都跟你一样从杂工、最简单的工种做起。现在机会就摆在面前,希望你能把握机会,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将来搬进行政楼,里面还有空调。“领导一席话讲到我心里去了,工作哪里不辛苦?住进空调房那才是享受自己努力挣来的生活。”

李立球坚持留了下来,两年后,转做钢管生产线机台操作。内调到志达精密管业后的2009年,已在志达工作5年的李立球升任机组班长,也如愿以偿地住进了宿舍楼。

机组主要生产小口径薄壁去内焊道优质焊管,一直是志达精密管业的拳头产品生产线。志达优质管生产工艺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由于管壁薄、管径小而且要求去内毛刺,生产难度非常大。刚做班长时,李立球有些茫然,因为班长必须懂得生产线全线调机。“这项工作难度确实很大,一时不知从何下手。好在我的师傅黄志强亲手示范指导,慢慢对这份工作才得心应手。”

2011年6月,业务部门拿回管壁和口径更小的汽车用优质焊管订单,一个更大的挑战迎面而来。“因为优质管管壁更薄,管径更小,我们需要反复调机。如果机调不好,产品容易起压痕,成材率会大大降低。这个问题不解决,将对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攻克调机难题,李立球每天加班加点反复调试。“刚开始经常失败,一整天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心里很急。当时天气很热,衣服被汗水湿透后,一日换来让人失望的结果,有些同事气得把工具扔到地上直接说不干了。”李立球回忆。同事有情绪可以理解,但他作为班长绝不能认怂,唯有找到解决办法才是出路。“只能每天一而再再而三反复调试。我相信每一次失败,都会看到更多细节,都会离成功更近。”后来,其他环节调试完成了,但焊接成功率始终不够,李立球决定采用口径更大的模具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胆的尝试和不懈努力中,试验终于获得成功。

人高话不多甚至有点憨厚的李立球,2019年受命担任机组班长。这个机组早在2017年就上线运行,但前两任班长皆因产品质量不稳定、返工率及后工序成本高而放弃这个性价比相对较高的产品生产。

中午12点40分,班组同事匆匆吃过午餐回到车间,而李立球顾不上吃饭,他要先把模具、焊接定径调试好。下午两点时,机组已经有条不紊地产出一根根优质管件。

佛山顺德工业发展馆     视觉中国供图

“在志达工作17年,班长也做了12年,是什么支撑你到现在?”我问。

“我觉得工作就是一个积累和沉淀的过程,做什么都不可能一步到位,不可能一路平坦。这个过程,也是人的内心成长成熟的过程。”李立球说。

“做客户放心的产品,做同事满意的班长,做家里放心的顶梁柱。”这是李立球的工作和生活宗旨。

对于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李立球一直放在首位,每天坚持开班前会,把安全注意事项、订单的要求一一详述。全年零工伤,每月成材率达标,客户投诉率低……每一个指标和客户反馈,都成为志达精密优质管件扩大市场占有率的信心和保障。

迄今,李立球和老婆孩子已在两房一厅的行政楼里住了10来年,孩子也以“高新技术人才子女”身份入读本地公办学校。而在广西玉林乡下,李立球利用这些年在志达工作攒下的收入,修了一栋四层楼的农家别墅,逢年过节就携妻带孩回去与父母团聚。

“这些年,放完假回到厂里,就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对于这里,我有着一份眷恋和感激之情。志达确实是我们产业工人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只要积极向上、勤劳拼搏,总会有成长空间。”李立球说。

从一名捡管工到机台操作工再到现在的班长,从生产普通高频焊管到担当优质精密管生产大任,从一人进志达到全家在此安居乐业,李立球一步步走过来了。

 蔡越:“孩儿立志出乡关,混不出样誓不还”

“今天还在上班,我就是一名‘打工人’。”蔡越如此称呼自己。

“打工人”是2020年的网络热词,是现代年轻人的自我调侃,更是年轻人坚守初心、立足岗位,在平凡岗位上耕耘属于自己一片新天地的宣言。改革开放打工潮流至今日,“打工人”早已不仅仅是起早贪黑、拿着微薄的工资、工作却十分辛苦的,活跃在制造工厂、建筑工地等的“打工仔”“打工妹”,而演变成包括产业工人、基层白领、互联网上班族等等在内的工薪人士。

作为志达精密管业技术部部长,已以核心技术人才身份持有IPO股改股份的蔡越,严格来说,已经不算是“打工人”,而是金领了,但这个与陈伟强、李立球不一样的新生代产业工人,依然坚持自己的“打工人”身份。“毕竟我经历过这个过程。”蔡越强调。

蔡越在测量自主开发的模具精度

2014年6月20日,在湖南工学院校园招聘会上,蔡越被前来招聘的志达总经理相中。彼时,踌躇满志的蔡越,并不想像父母那样在教师、公务员系统内波澜不惊地过一生。离开湖南郴州前,他给父母留下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混不出样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无处不青山。”

“虽然只改了‘学不成名’四个字,但我还是想离开父母营造的舒适圈,独自出来闯荡一番。”

虽然已准备好吃苦,但没想到现实太残酷。“同一届应届毕业生20多人浩浩荡荡闯广东,进工厂当产业工人,但最终留下来的包括我只有三四个。”因为学的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要想学以致用,必须从车间生产线上开始锻炼。“但车间不管是工作环境,还是体力都备受煎熬。心理落差大不说,对自己的未来也比较迷茫、困惑。”

校友们相继回乡备考公务员或者另谋出路,但蔡越别无选择。“因为自己借用伟人的诗明过志,尽管父母可能一笑而过,但自己觉得这样灰溜溜地回去很没面子。”其实,这也看出蔡越是一个不轻言放弃的男子汉。

既然无路可退,那就及时调整自己,融入志达。“老同事对我工作和生活都很关心,让我很快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托付的集体;工作中领导对我的鼓励和认可,让我更加有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前辈们对我的引导和建议,让我清晰明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在志达找到归属感的蔡越,从开始的储备干部转正到技术部技术员,从焊管模具工程师到焊管工艺主管,再到技术部部长。

当然,在民营企业没有两把刷子,不会有这样快速的升迁,蔡越也一样。从接手焊管模具设计开始,包括武汉子公司的模具设计直到现在,蔡越主导设计的焊管模具不下五六十套,涵盖了公司各类焊管产品,包括普通的圆管、方管、全旦管、异型管,等等,精度从普通产品要求到较高要求。同时,把自己的设计经验建立焊管模具设计模块化,将以往设计的经验或外协资源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并得出可以指导后续设计工作的公式、文档或者模块,便于后来者分享经验、传承创新。以前依赖进口、价值上百万元一套模具,而今在蔡越的主导下,自产一套模具仅需二三十万元,使用质量和寿命也不比国外的差。

“其实这是一种感恩心态。”蔡越说。原来在工作成长中,他也有过或大或小的失误,但公司对他的包容,让他心怀感恩。曾经有一套厚壁管模具在开发设计过程中出现过失误,造成一定损失,公司不但没有让他担责,还组织技术人员一起分析、讨论。“后来,总经理利用出差去日本的机会,特意带上我,增加去日本三阳精机学习的行程。”通过内部讨论和远赴日本学习,蔡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和改善。此事对蔡越内心触动很大,总想着一定要好好回报企业,恰是这种念头,推动着他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几年下来,蔡越早已把他乡当故乡。作为家里的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长辈宠溺,离开父母难免经常思念。“以前想父母的时候,每周都会打电话回家,也喜欢听歌来寄托乡愁。” 

工作充实有进步、有成就感,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这让蔡越对自己当前的打工状态甚感欣慰;家庭团聚、其乐融融则是这位打工人的另一个梦想。“2018年在这边买房定居,妻子也在附近的公办学校教书,母亲退休后也住过来。明年父亲退休,也答应过来一起生活,到时一家人就整整齐齐了。”蔡越眼里流露出幸福。

“不到30岁就真正实现成家立业,令很多打工人羡慕呢,可以说是打工人中的榜样了。余生还很长,你还有什么梦想吗?”我问。

“梦想肯定还要有的,毕竟学无涯,行也无止境。”蔡越说。

 ● 作者简介 

苟文彬

1978年2月出生,广东佛山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中级职称。现任职广东志达精密管业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已出版报告文学《川粤印记》《菠萝志愿者》、纪实长篇小说《大民大国》、散文集《幸福就在我身边》等。作品散见于《中国青年报》《作家文摘》《中国青年作家报》《作品》《星星》《黄金时代》《时代报告》等。曾获国家及省市文学奖项。

●本版图片由作者提供(署名除外)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小攀
校对 | 李红雨

编辑:吴小攀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