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的追求闪光的足迹
我认识时平同志已有二十个春秋。1985年,我任中共韶关市委副书记兼秘书长,主管市委党群工作。记得大约七月中旬,市人事局向我反映:湖南九嶷山学院设有中文、中医、农林生物三个专业,首届毕业生中不少人愿意到韶关工作。经派员考察,毕业生质量不错。少年时代,我就听说过,九嶷山相传是舜帝所葬地。特别是毛泽东同志的《七律·答友人》这首诗,更使我对九嶷山心向往之。加上,管辖该地的永州与我们粤北地区山连山、水连水,关系密切交往甚多。有一次,我到“三连地区(连县、连南、连山)”调研时,获悉九嶷山学院是由我国农林战线上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农业大学第一任校长乐天宇教授所创办的全国第一所民办大学,被誉为“八十年代的抗大”,当时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
韶关地处粤北山区,鉴于各方面的人才都很缺乏,我明确表态,欢迎九嶷山学院毕业生到韶关贡献力量。还以市委、市政府两办的名义发文,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学中文的安排在市直机关和教师岗位,学农林生物和中医的,多数分配到基层。时平同志是中文专业毕业生,且综合素质较好,被安排在市委办公室第一秘书科工作。他最初给我的感觉是:身材修长,性格爽朗,富有朝气和活力。
韶关作为一个地级市,用现实和发展的眼光,吸收我国第一批民办大学毕业生这一举措,很快得到了人们的赞赏。毕业生到位不久,便引起《羊城晚报》的关注,来函肯定我市重视人才和知识之举。令我更为难忘的是,1986年夏天至1987年上半年,以及1990年上半年,我两次到中央党校学习,其间时任九嶷山学院院长、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的知名教授张仲葛和总务处书记张崇礼教授,专程到中央党校探望我,对我们关心时平同志、支持九嶷山学院首届毕业生,投身韶关的建设事业,一再表示感谢。他们这种高尚的敬业精神,亲如手足的师生关系,至今仍令我十分感动。
时平同志有一种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我想,这与他出身清贫,从小经受磨难直接有关。1988年2月28日,清远市委、市政府正式挂牌成立。新建市白手兴家,艰难程度,不言而喻。而在去还是留的抉择上,时平同志积极主动地加入从韶关市直单位250名统调干部行列,信心百倍地跟随我们到了清远。这也算得上是关键时刻的一个考验吧!
时平同志不仅有高度的工作热情,还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这应当是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条件之一。时平同志调清远后,最初在市委办公室调研信息科工作,他编发了不少颇有价值的信息材料,为省市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有些信息被省领导批示后,发挥了实际作用,促进了问题的解决。如“清远石灰岩地区人口迁移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等,得到时任省长朱森林、副省长凌伯棠同志的批示。正因为时平同志工作出色,更引起领导的关注。在我任市委书记之时,曾批拨专款给市委办公室,解决了新闻信息的摄影、录像以及领导题词收集保存的费用。
时平同志始终没放弃过对新闻事业的追求。除了这本20万字的新闻作品集佐证之外,当年他主动请缨当市委新闻秘书也足以说明其坚定不移的志向。1990年3月,广东省委安排我第二次到中央党校学习。其间,收到时平同志的来信,他坦诚地表露了爱好新闻写作的心愿。我感到时平同志不但心存抱负,而且有扎实的基础。这里头除中文功底、写作经验外,还包括社会实践、理论素养、知识的宽阔面、社交的活动面,以及健康的体魄等因素。应当说,时平同志的要求是合理的,条件是具备的。为发挥其专长,我交代办公室安排时平从事市委新闻秘书工作,第一次帮助他圆了新闻记者梦。
时平同志不但事业心强,还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善于联系沟通,善于广交朋友。这一点,应得益于在市委办公室这个综合部门工作过程中,受到了熏陶,积累了经验。他积极组织联络中央、省市新闻单位,为宣传清远、提高清远的知名度,特别是在宣传全国首创的扶贫试验区、石灰岩地区和少数民族高寒地区18万人口大迁移,1994年全市抗击特大洪涝灾害袭击、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等新闻报道,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经时平同志的努力,清远市于1993年还成立了首届新闻工作者协会。时任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张琮,羊城晚报社原总编辑、著名的专栏评论家许实(微音),广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谢烽等前来表示祝贺,时任省政协主席郭荣昌,我们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各县(区)委书记也出席了协会成立大会。我出于地方领导的责任,也出于对新闻界朋友的感情,中央和省级新闻单位的领导来清远指导工作,或记者来采访,只要时平同志向我报告,我都尽量挤时间接待他们,向他们介绍情况,并帮助解决有关具体问题。
时平同志还保持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他对许多德高望重离退休老干部尤为敬重,在我的记忆中,近几年来,时平与我一起拜访、请教原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同志,就有五、六次。时平同志虽然调到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工作,但始终和我保持密切的联系。他由华南分社派驻佛山筹建粤中记者站时,就邀请我前往佛山作客。
2001年初春,华南分社又派时平同志到清远、韶关筹建粤北记者站。时平同志在粤北两市工作长达十二年之久,人熟、地熟、情况熟,对他开展工作可谓得心应手,起到了发挥优势的作用。这时,我虽然已从市委书记的岗位转到市人大主任的角色上来,但无论从新闻事业上,还是从昔日的情谊上,我依然对粤北记者站的工作,尤其是遇到某些困难时,一直予以关注和支持。他们有时邀请我参加分社和记者站的一些活动,只要有空,我都乐意前往。
我对时平同志每一个进步,感到欣慰。在今后的征程上,愿时平同志继续发扬新闻工作者“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好传统、好作风,当好党的喉舌,为民鼓与呼,写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来,为讴歌新时代、讴歌新生活、讴歌新事物、讴歌新成就,作出新贡献。
欣闻报社同事已为该书写了一篇言简意赅、寓意深长的序言。经时平同志请求,在此补充一些他在粤北工作期间的情况,以示对《独立思考》这本新闻作品集出版的诚挚祝贺!
2004年10月9日写于广州市天河北天颐居
附注:此文原收录于2005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独立思考》一书之中,今略作修改后,将刊发在由羊城晚报出版社修订再版的《独立思考》文集之中。
作者历任中共清远地委委员兼秘书长,中共韶关市委常委、副书记兼秘书长。中共清远市委副书记兼市政协主席、市长、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第七届广东省委委员,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