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义在肩——贺李时平同志文集《独立思考》修订再版
李时平同志的文集《独立思考》再版,这是一件于个人和读者都是利好的事情。
时平兄是我的挚友,相识有二十多年了。那时我在广东省纪委工作,他在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工作,他和在省委老干部局工作的同学杨清报一起到我的办公室来看望我,他说已与我“神交已久”。
时平之前在韶关、清远市委办公室工作过多年。上世纪八、九年代每逢到韶关公干之余,我都与他在韶工作的一批同学相聚,彼此志趣相投,交谈甚欢。因他当时已到清远参加新市建设,故失之交臂。
他调入广州不久考进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任编辑、记者,以及记者站站长,从此成为新闻战线上的干将;我由省委安排到羊城晚报社任总编辑,两人变成同行。在我即将离开《羊城晚报》回省直机关工作时,他又再次进入省属企业当领导。而当我卸任省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转往省人大教科文卫委任职时,他竟一个“回马枪”扎进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当副总经理,后又转任羊城晚报社副社长。可谓人生兜兜转转、殊途同归,有些脚印不知不觉就重叠在一起了。
我们俩有个相同特点——并非科班出身,参加工作时都是“本科前”(大专)学历,且几十年下来岗位多次跨界变动。唯有勤奋好学,方能适应千变万化。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从湖南九嶷山学院毕业后,边工作边学习,先后读完本科和北师大管理哲学博士班,不但官至副厅,而且学历也至“准博士”;无论当党务工作者、企业负责人,还是报社编辑、记者、领导,都游刃有余,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干出成果和名堂来。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时平兄的大专初始学业只是基础,毕业后还须在工作中博闻强记,学中干、干中学,才能使自身本事与使命相适应。
时平是从湖南湘阴涝溪桥乡村走出来的,他是14岁初中毕业升高中因家庭成分而受阻,只得回乡当“少年农民”,他在大队种过茶树,在生产队修过水利,后来改革开放兴起、政策改变才能读到高中和大学,直到韶关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市委的干部。从此至今,几十年来他面对纷纭复杂的世事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环境,他有一个坚持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准确把握时机分寸,接人待物处事既不失礼仪也不失气节,并且勤于笔耕、保存记忆。十多年前,他就送过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我的老师杨羽仪先生主编的文集《独立思考》,里面收进的“无限风光篇”、“春华秋实篇”等等图片和文章,我看文章都是在独立思考中得出的感想和感悟。细读起来,能反映出他具备新闻职业工作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品格和良心。特别是他为粤北山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而奔走呼号的激情,在他组织采写的新闻大稿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今天,时平兄又将《独立思考》这本书加以充实再版,我想,他不是为了怀旧、回望、出名,而是出于“道义在肩”的责任感,给新一代青年人介绍一种正确对待创业、事业、守业和学习、生活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独立思考、勇敢前行的信心,从青年,到中年、壮年……
为此,谨对《独立思考》的再版表示热烈祝贺!
2021年9月
作者简介:现任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省文史馆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曾任《羊城晚报》总编辑,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