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美哉,用音乐“作画”!探营大湾区乐手合作演绎《千里江山》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实习生 梁善茵
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贺全胜 邓勃 林心怡
8月31日晚,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音乐会——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在广州二沙岛的星海音乐厅上演。交响音诗《千里江山》的灵感来源于北宋画家王希孟唯一传世的作品《千里江山图》卷。
大湾区的乐手们怎样用音乐“作画”?在大湾区内如何进行文化艺术的交流?8月31日上午,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到彩排现场探营,率先欣赏“音乐美景”,并群访了大湾区的乐手们。
湾区四大乐团共同演绎
羊城晚报:今晚的音乐会,由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和澳门乐团四支大湾区乐团的音乐家共同演绎,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陈擎(广州交响乐团团长):本次音乐会的演出团队“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粤港澳大湾区节日乐团”,也是近年粤港澳大湾区乐团交流合作的结晶。四支大湾区乐团都在国际享有知名度,具有雄厚的实力水准。
早在2018年12月,由这四支同处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优秀乐团组成的联合乐团,就在“广东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初试啼声,获得观众的广泛好评。而交响音诗《千里江山》从立项、创作到演出,每个环节都充分体现粤港澳文艺的紧密联动。
《千里江山》由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主席、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先生所倡导,由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旗下23支乐团联合委约创作的一部大型交响乐作品。这部作品的灵感源自宋代一幅描绘清丽山水的巅峰之《千里江山图》。著名作曲家赵麟历时一年创作了这部鸿篇巨制,今天首次在广州上演。
创作之初,在著名指挥家余隆和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的推动下,四支大湾区乐团都积极参与了联合委约。而节日乐团的集结从最初策划、组织演出都有高效顺畅的工作机制,这深刻体现了大湾区艺术界长期互动的深厚积累,体现了粤港澳同声同气的精神内核。这次合作也为未来大型作品演出或委约创作积累经验,有助吸引更多湾区音乐青年走到一起。
千里江山画卷缓缓展开
羊城晚报:本次交响音诗《千里江山》演出,您的演奏部分有何特色?
贾磊(澳门中乐团笙首席):我认为,《千里江山》这部作品的亮点在于用中国民族器乐和西洋交响乐结合的方式,来讲述中国的语言。《千里江山》以国画《千里江山图》为原型,创作出共有6个乐章的大规模交响乐诗,我在其中担任第二部分的演奏,主要以清淡脱俗的手法渲染第二乐章天高云淡、烟雾缭绕的意境。
张悦如(澳门中乐团首席):《千里江山》共由6个乐章组成,其中包括民乐和钢琴等乐器,每个乐章之间彼此关联。我所演奏的是作品中的第四乐章,也是整个作品的中间部分。
作品的第一乐章已经展现了后面几个乐章之间的动机,像画卷一样缓缓展开。第四乐章之前呈现的是比较舒缓的旋律,起到铺垫作用,营造慢慢展开画卷的感觉。二胡乐章一开始也是非常诗意的情调,中间慢慢地有一个往上走的编曲手法,最后烘托达到作品的高潮。
袁芳(著名钢琴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钢琴教授):我演奏的是第五乐章“峥嵘曙空”。虽然整部作品在第六乐章才进入孟浩然的诗句,用唱的方式与高音进行,但事实上这首诗里比较壮观的句子在第五乐章已经开始铺垫。
第五乐章描绘出我们祖国山峦叠嶂、万马奔腾的壮阔景色,从历史文化和我们今天的地位来讲,这是一个顶峰时期。后面进入到第六乐章中国诗词的意境和背后更深厚的文化力量。
杨伟杰(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赵麟老师创作的《千里江山》是中国交响乐与民族音乐融合的优秀例子。我演奏的乐章是《千里江山》的第六乐章,叫“万山入海”,由竹笛、萧和女高音共同演绎。
从乐章的名字“万山入海”就可以感受到乐章中穿越万山,跃入海里的意境。赵老师身上流淌着长安画派与乐派的血液,以画入乐,让我在演绎时,气动如笔动,感觉置身千里江山之中。
湾区文化艺术交流蓬勃
羊城晚报:从您的经历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在人才培养、艺术创作交流等方面有着怎样的发展?
杨伟杰:香港的民乐土壤在1997年回归祖国以来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大湾区内九市两特区更是互联互通,产生9+2大于11的效应。
最近几年,我参加了不少粤港澳大湾区的艺术活动,感受到大湾区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区内九市两特区同根共性,既有不少共通点,也各有特色,可以互相交流,达致协同效应。
我在香港成长,在北京读博,这几年在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任教,可以把我在香港与北京的经验,以及年轻时跑遍全国寻师学艺的经历与所得分享给学生。2016年,我牵头成立了跨界广东音乐演奏组“粤乐集结号”,成员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多位青年民乐好手。
“粤乐集结号”成立短短数年,已在大湾区多个城市举办专场音乐会,更受邀在本届澳门国际音乐节里演出。近年来,国家艺术基金开放给港澳文艺界申请,更显机遇处处。区内艺术家与表演场地之间的联系网络日趋成熟,组成一个大湾区文化艺术圈,未来的发展势必越来越好。
袁芳:无论是西洋乐器还是中国民乐,事实上我们还是站在今天来回答当代的问题。深圳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城市,也比较年轻。深圳在古典音乐这一艺术领域有不少作为,很多老师和朋友为古典音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不仅是艺术家和教育工作者,还有很多团体以及政府的支持。目前我们所做的很多国内外交流项目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人与人之间要不断地联动和交流,这样才能更加了解彼此和为彼此做贡献。这一次联合演出,不仅让我再次产生这样的感受,也得到更多乐团间相互联动的关注。
联手把好作品带给观众
羊城晚报:您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对于推动广东、香港和澳门的音乐文化交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贾磊:这次澳门中乐团和广州交响乐团等乐团的合作,是用音乐在内地和港澳两地间架起了一个桥梁,让我们更多地相互了解。我相信,第二届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是一个新的开始,今后大湾区各个乐团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会更密切、更广泛。
张悦如:不管是大湾区生活圈还是网络交流都很方便,我从澳门到广州的交通十分便利。这次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音乐会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如果将来有类似的活动也可以在大湾区各个城市展开。此前,我们在深圳已经有过4个乐团联合演出的经历,收效非常好,期望之后有更多在大湾区演出交流的机会,把更多好作品带给各地观众。
我自己非常喜欢广东音乐乐种,我的专业是二胡,如今在乐团的高胡声部。虽然我不是本地人,也不在广东这边出生长大,但我对广东音乐十分感兴趣。我觉得既然到了广东,到了大湾区,就应该尽快地融入和学习当地本土文化,包括大湾区音乐文化。
余其伟老师是广东音乐和广东高胡演奏的领军人物,我一直非常仰慕他,我在澳门的时候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找余老师学习,慢慢积累自己的经验,也越来越喜欢广东音乐这个乐种。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文 艺
校对 | 赵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