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岭南文史 | 壶因茶兴衔文脉,老号新生振古城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星彤 通讯员 任海虹
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金峪(除署名外)
南粤老字号⑦
日前,潮州市市场监管局评审通过《地理标志产品潮州手拉朱泥壶》市级地方标准,对手拉朱泥壶的术语、定义及各种工艺技术要求做出明确规定,这是潮州继凤凰单丛(枞)茶之后的第二个市级地方标准出台。
一茶、一壶,两项地方标准,不但精准描绘出潮州人偏爱茶饮的秉性风貌,更体现了广东在贯彻落实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州古城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延续城市文脉等方面的扎实行动。
总书记关切的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经典非遗项目,都大踏步地走上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路。
兴起于明清的潮州手拉朱泥壶,昔日俗称“土罐”,在当代却发展成一种新的陶艺门类,成为岭南瓷都潮州的标志产品。时至今日,多个手拉壶的百年老字号及其工作坊守正创新,自信地传承悠远文化。
源起于枫溪
作为广东省的非遗大市,潮州以17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称雄。
其中,“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堪称奇葩一朵——身小胎薄,盈盈一握,一把手拉朱泥壶尚不足成年人巴掌大,却成为工夫茶冲泡中的黄金主角,亦是茶席上的“奢侈品”,刻进了潮州人的日常,成为岭南文化的一个符号。
手拉朱泥壶在明末兴起,至清中期达到鼎盛。潮州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李炳炎所著的《潮州窑历代茶具》中写道,明清时,得益于陶瓷生产技术的进步,潮州民间的饮茶方式由煎煮改为冲泡,兴起了饮工夫茶习俗。
此时的朱泥壶凭借可保茶香浓郁、保温持久、释放茶质至最佳的特性,自然地脱颖而出,成为工夫茶的“官配”。
彼时,上至皇亲贵胄,下至寻常百姓,朱泥壶成了潮人生活的必需品,更成为风靡一时的“国器”。
清朝中后期,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我国陶瓷手工业受到欧洲、日本洋瓷倾销的重创,但潮人工夫茶茶饮习俗并未中断。
由于本地及外销市场的需求,夹缝中生存的潮州手拉朱泥壶制造业催生了一批专业作坊,其中就包括枫溪吴英武创立的源兴号、枫溪西塘章大得创立的安顺号等。
枫溪位于韩江中下游平原,潮州市区西部,自古是潮州城区与西南联通的要塞,拥有长达1300多年的陶瓷生产史。
据考证,枫溪明末已有多座龙窑,承担了潮州府衙礼祭及日用瓷的生产制作,而当时的日用陶器被认为是朱泥茶壶的最早雏形。
以朱泥为原料的枫溪手拉朱泥壶,被认为是紫砂壶中的上品,烧制完成后壶身颜色呈温润的朱红色。被称为“手拉”,则因采用传统辘轳制陶技法,借辘轳旋转之力,需用双手将泥料手工拉坯成型。
据说一块朱泥要在每分钟300转的高速转盘上拉坯成型,手指的每一下动作都需在0.2秒内完成,是极为考验功力的古老技法。
据李炳炎介绍,民国时期的潮州手拉朱泥壶统称“枫溪手拉朱泥壶”,足见枫溪产地在当时一枝独秀。至当代,潮州朱泥壶又多了湘桥区这一产地。
历史上,枫溪手拉壶制作沿用祖传家庭作坊模式。清咸丰十年(1860年),原本居住在潮州古城南门一带的谢氏一家来到枫溪,租了间铺面,专心做起手拉壶,这便是后来赫赫有名的“俊合”号。
俊合号第五代传人谢华,如今已是潮州手拉朱泥壶制作行当里唯一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介绍,当时,枫溪作为潮州手拉壶的生产聚集地,亦是工艺高地,吸引了不少潮州周边想要学一门手艺养家糊口的年轻人。
对于老字号来说,枫溪是开端,更是一处传奇之地。
高峰与中断
从潮州市牌坊街状元亭转入旁边的街巷,走不多时,一座清雅庄严的高大园子映入眼帘,这便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谢华的工作室——明德园。
平日,这里人流不绝,无论是慕名前来买壶的,还是专程登门请教学问、拜师学习手艺的,大家总是低声轻谈,保持着一份安静中的热切。记者一边喝着工夫茶,一边听谢华讲述潮州手拉壶老字号的悠悠往事。
壶因茶而兴。上世纪30年代,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稳定,饮茶风在潮州民间盛行,茶器的生产与销售变得活跃,产自本土的朱泥壶跟随潮商一起下南洋,走向国际市场,潮州手拉朱泥壶迎来了首个发展高峰。
此时的俊合号正传至第三代——谢华的祖父辈。当时家族的制壶坊已颇具规模,为了打开销路,祖父开始一边继续在枫溪做壶,一边在广州开设陶瓷店,俊合号手拉壶受到了不少广州茶客的喜爱。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作为手拉壶主产区的枫溪遭到日军的烧杀抢掠,手拉壶制造业陷入了一段黑暗时光——茶具生产遭受重创,身怀绝技的匠人们纷纷出逃求生,老字号被迫关门,民间饮工夫茶的人也所剩无几。
谢华由父亲口中得知,当时谢氏家族从事手拉壶制作的店铺被悉数烧光,一众亲人四散逃离,无不放弃本行,转投其他行业以维持生计。
回归与重振
1946年至1949年,社会经济生活随抗战胜利趋于稳定,枫溪陶业的匠人们得以重返家园。
新中国成立后,大量的民间作坊重操旧业,潮州手拉壶老字号的从业者集体回归本行,不少还并入了后来成立的陶厂、陶社,他们因技术出众,被工厂派到宜兴学习先进的壶艺,提升创作水平。
根据《潮州窑历代茶具》记载,(上世纪)70年代,不少枫溪茶壶作坊的后人都在陶厂工作,他们白天按时完成厂里分配的任务,晚上在家琢磨朱泥壶手拉技艺。他们还私下将成品带到厂里和缸、瓮等产品一起烧制,“只为默默等待重新崛起的机会”。
老字号迎来真正的春天,始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为潮州陶瓷产业带来了发展新机遇,手拉朱泥壶开始受到一些古玩商的关注,并走上潮州各大高档酒楼的茶桌,更成为华侨青睐的本土工艺品、特色手信,一时海外订单不断。
1983年,17岁的谢华初中毕业。面临职业选择时,谢华看到祖父留下的工具和几把手拉壶,萌生了重操祖技的想法,并很快获得了父亲的支持。他跟随父亲学习手拉壶的制作要领和经营方法,并抽空向更多老师傅请教、阅读大量制壶典籍。
开始时技术不熟练,只能以勤补拙,谢华笑称,最疯狂时他连续一个多星期顾不上洗澡,每天从早上7时一直拉坯至深夜11时。靠着这股韧劲和悟性,谢华很快掌握了手拉壶技艺,让“俊合”祖号得以重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海外潮商慕名到潮州寻找老字号制壶作坊,在枫溪产区直接采购朱泥壶,商机尽显。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包括“源兴”“源兴炳记”“源兴河记”“安顺”“俊合”“祥记”“荣记”等在内,枫溪老字号的后人们纷纷重启家庭作坊,投入承接定制手拉壶的制作中。
守正与创新
20世纪90年代,潮州陶瓷产业再次迎来快速发展,手拉朱泥壶作为陶瓷中独特的分支,因其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大放异彩。据谢华回忆,最辉煌时为1991年前后,当时俊合号做的一把壶能卖到300多元,可以在潮州买一平方米房子。
凭实力说话,让老字号的后人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传统手艺工匠的骄傲和尊严,也激发了他们力求通过创新研究达到更高艺术层级的想法。这不仅推动手拉朱泥壶从业者创新制作大量优秀作品,也催生了一批潮州本土制壶名家、大师。
例如,谢华创作的《弓门提梁壶》《太极百岁壶》等作品,先后夺得2项国家级特别金奖、20多项国家级金奖,作品分别被中国工艺美术馆、国家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收藏。
如今,谢华家里还保存着两把祖辈留下的清末时期制“俊合”号手拉壶。但谢华并不泥古,而是不断琢磨改进工艺。就拿工夫茶几大经典泡茶方式来说,潇洒的“关公巡城”之后,茶汤将尽,剩下的少许茶汤会经壶嘴一滴一滴往外滴,被戏称为“韩信点兵”。
这听起来很是智慧,但在谢华看来,是因为壶嘴“塞到流不出来”,才要滴滴“点兵”。他通过改进制作,让手拉壶不再“韩信点兵”,出水更顺畅,这是现代工艺的进步。
一把好壶若想让品茶者心情愉悦,无论器型还是线条都应与品茶者交流、感情相通,这是理想的境界,也是每一名制壶者的追求。记者问,俊合号迄今制作的手拉壶哪一把最令谢华满意?他笑着摇摇头说:“还没做出来。”
在谢华看来,手拉壶与书法、绘画一样,素有商品、精品、妙品、神品等多重境界,要步步超凡并非全靠技术。老字号的传承亦是如此,不可依靠机械的复制,每个领域和每位代表性传承人的风格、审美以及对传承文脉的责任感都决定创新高度。
【访谈】
守住匠人精神,提升文化自信
李炳炎 (潮州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馆长)
羊城晚报:从发展的眼光看,众多手拉朱泥壶老字号对于潮州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延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李炳炎:工夫茶贯穿多数潮州人的一生,从天真质朴的孩童到饱经世事的老人,茶饮如影随形,世代相传,并已从生活习惯、民俗发展为潮州文化、岭南文化的一部分。这些老字号的存在,证明手拉朱泥壶承载着潮州的城市文脉,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新生。
当前党和国家都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要把传统技艺的传承当作城市的文脉延伸去重视,这更加离不开老字号的发展。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州时指出,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这对我们潮州手工艺行业的老字号及广大从业者来说是莫大的激励,时刻提醒我们志存高远,让古城焕发新风采、展现新魅力。
老字号既是商标,也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商业记忆,我们今天仍然要弘扬老字号,目的也在于将传统文化的复兴融入现代工艺中,从而实现城市文脉的延续。老字号的传人应以诚信为本,为产品的品质负责,起而行之,为工艺美术、非遗的传承创新做出更大贡献。
羊城晚报:潮州老字号的传承带给现代人哪些启迪?
李炳炎:老字号给当代人最大的启迪在于匠人精神。潮州手拉壶老字号之所以能在现代商业市场中屹立不倒,不仅在于拥有好的经营方法,关键在于由匠人打造的公认的产品质量。
此外,老字号对提升文化自信意义重大。纵观历史,潮人饮茶从福建茶转向潮州凤凰单丛茶,从推崇宜兴苏罐到钟爱潮州手拉朱泥壶,恰恰体现出潮人对本土文化的自信。
羊城晚报:潮州手拉壶当前的发展面临哪些有利条件?
李炳炎:如今,陶瓷的原材料、技艺和工具不断变化,老字号后人立足先辈经营之“魂”,不断传承、发展和创新,提升产品质量。除家族成员外,近年有大量的青年学生加入到手拉壶的制作和经营队伍中,本地院校亦开设相关专业课。
社会化的培训层出不穷,年轻的血液得以不断涌入,形成了推动产业人才不断充实的合力。
从市场角度看,当今社会的经济水平已达到一定高峰,以工夫茶为代表的传统休闲文化得以复兴,成为复古的潮流,这都为手拉壶的进一步发展传承创造了空间。(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延伸】
老字号开放授艺
后生哥络绎向学
按地方族规习俗,手拉壶技艺为典型的家族式传承,“传内不传外”,一个家族中,必是同姓的兄弟(须是男丁)才有资格学艺。但随着社会和观念的进步,为了争取行业更强的发展竞争力,这一保守定律被打破。
“手艺大家都会,靠家族传承未必能够传下去。手拉壶要真正发扬光大,就要寻找有天分的人,甚至发现一些民间的天才。”自2011年起,谢华首创了对外招收学徒的工作室,不问来者,免费传授家族的百年技艺,自此掀开潮州手拉朱泥壶广纳贤才、由封闭步入开放的篇章。
此后,不断有大师级人物加入敞开授艺的行列。如裕德堂第四代传人张端端创办裕德堂壶艺研究所广收徒弟,举办枫溪手拉朱泥壶技艺研修班等。
有意思的是,仅仅十年左右的时间,“舍技授人”的手拉壶老字号已出现师带徒、徒带孙的循环。如跟随谢华学成后,再自发“接力”传艺的八邑匠人工作室创始人、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赖通发,丝竹轩工夫茶壶文化展览馆馆长、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杨健等,他们初因对手拉壶的偏爱而走入这一行,如今也已成名师。
在赖通发位于潮州古城的工作室,来自黑龙江双鸭山的90后帅小伙——张宇为了学做手拉壶,辞掉了在沈阳的汽车销售工作,千里迢迢飞奔潮州,一待就是一年多。他每天在工作室的练习时长达十多个小时,眼里除了学艺,似乎再无旁物。
至今,张宇已在木板凳上做出上千个煮水砂铫。但他笑称,自己还得坐两三年板凳才能学成出师。
据最新统计,老字号开放授艺以来的十年间,已带动潮州市手拉壶从业者从几百人增加至两三千人。
合作网站:广东省政协“文史广东”http://www.gdwsw.gov.cn/
(本期与潮州市政协文史委合办,特此致谢)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邓 琼 徐雪亮
编辑 | 刘星彤
校对 | 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