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奋斗人生的重要节点

来源:金羊网 作者:李时平 发表时间:2022-06-12 22:13
金羊网  作者:李时平  2022-06-12
清远一草一木、山山水水,到处洒下我青春的汗水,留下了我奋斗的足迹,值得我一生回味。
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1987年9月,我结束广东省县级综合体制改革驻仁化县工作组的工作,返回韶关市委办公室第一秘书科上班。

当年10月,广东省委、省政府根据海南建省以后广东的行政区划调整情况,为发挥各地的优势,促进全省经济协调发展,决定适当调整我省部分行政区划,即根据“分类指导、加快发展”的原则,拟撤销部分地区建制,全部实行市领导县,以统一全省的行政管理体制。其中决定在全省粤东西北地区新设4个地级市,即清远、阳江、河源、汕尾市。其中清远市辖区范围是从韶关市划出英德、阳山、连县、连南、连山“五县”,广州划出清远县、佛冈县,共7个县的地域范围,组成全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

广东省委、省政府将组建清远新市的工作任务交给韶关市,广州市和肇庆地委配合抽调干部参加。省委决定由韶关市市长蔡森林担任清远市筹备组组长(后任清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广东省政协常委)。

森林同志是广东揭西县人,在潮汕、惠阳、韶关等地工作多年,曾任韶关市委秘书长、乐昌县委书记等职,1983年地市合并后任韶关市委副书记、市长。

1988年1月,森林同志任清远新市的市委书记。建市以后,我曾在森林同志身边工作达5年之久,耳闻目睹,如今回顾起来,一言以蔽之,他就是一个“谦谦君子”为人正直善良,诚感“先生之德,山高水长”。

1988年10月,蔡森林书记从国外考察归来赠我一张照片留念

此外,还从韶关市抽调市委副书记兼秘书长骆雁秋(后任清远市政协主席、市长、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策(后任清远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市政府副市长梁时坚(后任清远市常务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参加筹备组。从肇庆地区抽调专员张超崇(后任清远市市长、市政协主席),广州抽调市农委副主任郭向阳(后任清远市副市长,广州市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参加筹备组。

1995年夏,作者与时任清远市政协主席刘策一起到福建厦门考察并合影

不久,第一批从韶关市直机关抽调副处以上干部82名,之后又从市直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抽调干部350人,加上从原清远县和有关县抽调的干部,基本将清远地级市的架构搭建起来。

1988年2月10日,省委书记林若到清远考察指出:“新建市的发展一定会加快,而不是更慢,领导是加强而不是削弱,人民生活肯定会提高而不会降低。”

1993年2月28日,时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若(图中)参加清远建市5周年庆典活动剪彩。李时平摄

1988年2月22日《韶关日报》一版头条报道:现任中共清远市委书记蔡森林,在农历新春前夕应邀来到报社,就清远建市工作、发展前景接受该报记者专访,向社会公开阐述了新市建设:“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打好基础加速发展,八年奋战追赶韶关。”

韶关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矿产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广东“三线”基地,工业基础雄厚,市区城市建设水平和基础建设条件在全省相对较好,虽地处粤北山区,但在当时不仅有空军的桂头机场通航,而且上世纪30年代就有铁路通达(1936年9月建成的粤汉铁路)。

市委决定,要从市直机关抽调干部去艰苦的新建市工作,参加组建清远新市,对部分在韶关市直单位工作多年的干部,相对条件艰苦得多,这对干部也是一个人生的考验。

我当时年仅24岁,正值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在市委大院还有两位年龄相近、志趣相投的同学、朋友,一位是和我一道来韶关工作的九嶷山学院同学杨清报,他在韶关日报社任记者;一位是南方日报社驻韶关市记者站记者钟国华,他身材高挑,气质儒雅,为人热诚朴实,刚从暨南大学新闻系毕业。当时南方日报社记者站在市委大院有一栋黄色的小楼,与我们市委办公室往来极方便。韶关日报社也在市区熏风路9号市委大院对面办公。

1988年夏,作者与好友钟国华在清远凤苑宾馆合影

我们3位吃住都在市委大院内宿舍和饭堂。有时在晚饭之后,“月上柳梢头”之际,我们3位相约在大院内25栋201室,我那20多平方米的宿舍,泡一壶茶,海阔天空,展望人生,神聊一番,至今30多年过去了,此情此景,历历在目。

某日,我们3人聊至清远新建市的话题,即热血沸腾,觉得年轻人应投身清远新市建设的大战场。即一合议,说干就干,决定致信清远新市筹备组组长、韶关市市长蔡森林同志。此信由钟国华起草,我们3人联名签署上书。遗憾的是,后来写信的3人仅我一人来了清远。

而今最令人痛心万分的是,好友钟国华英年早逝。他后来从韶关调回南方日报社要闻部工作,不久参与创办《中国金报》,后又去了香港的天天日报、明报工作多年,我们还一直保持密切联系。记得最后一次与他不期而遇,是2006年3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十届全囯政协四次会议开幕式,他时任香港《都市日报》执行总编辑,我则是到京参加人民日报社政协报道组,因我们都有重任在肩,此时此地难以畅叙离别之情。

没想到此次匆匆相遇却成永诀,2008年9月7日钟国华在京采访残奥会,因心脏病突发而猝逝。天不假年老友,40多岁的他过早离开人世,离开了深爱他的亲友们和他深爱的新闻事业。

清远地级市是1988年元月7日正式经国务院批准建立,2月28日上午8时30分,在清远剧场举行揭幕仪式暨三级干部会议,会上清远市党政主要负责人蔡森林、张超崇揭幕宣告清远市正式成立,到会有1200多人参加祝贺,场面极为热烈隆重,大会由市委副书记骆雁秋主持,市委书记蔡森林致辞,广州副市长石安海、韶关市委书记袁炳焕分别代表两市致贺词。

遗憾的是上述挂牌仪式是在新春伊始举办的,我恰逢返湖南老家过新年,未能亲到清远参加这一历史性的活动。返回韶关后,又要交接工作,直到3月10日我才和即将新任清远市委办公室主任陈国基、同事邓明蛟3人一起乘火车南下到清远,开始人生之旅的新征程。

2002年10月,作者组织粤北地区各市县(区)新闻秘书,并邀请清远市有关领导同赴四川成都考察。

图为作者与原清远市委办公室主任陈国基在杜甫草堂。

2004年10月9日,中共清远市委原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骆雁秋同志撰写《执着的追求、闪光的足迹》一文,祝贺拙著《独立思考》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他在贺文中提及“新建市白手起家,艰难程度不言而喻。而在去还是留的抉择上,时平同志积极主动加入韶关市直单位250名统调干部行列,信心百倍跟随我们到了清远。这也算得上是关键时刻的一个考验吧!”

2006年7月,我编辑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从“寒极”到“热土”———解读清远现象》一书,撰写后记《魂牵梦萦清远情》一文,追述了从韶关乘火车南下,首到清远参加建市工作的所见所闻和心路历程,兹节录如下:

“当时的清远源潭火车站属四等小站,下车后乘上来接我们的小车,经过狭窄弯曲的20多公里的羊肠小道,到达清城(原清远县城)已是黄昏时分。如今市政府一带那时还是一片稻田,小市(现新城区)除了华侨中学外也只有几栋民房,由桥北路转进清城先锋街两旁都是一片低矮残旧的房屋,整个清城街道也是破烂不堪,不单没有一条好路,连一盏交通红绿灯也没有,全城只有25部程控直拨电话,打长途很难拨通。当时的景况人们概括为‘道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电视不清、自来水时来时停’。市委机关也是借用县科委刚盖好的科技馆,临时作办公室兼住宿,吃饭在一个简易饭堂。”

我还在此文中记述到:“清远市在新建之初,百废待兴,但生不逢时,恰逢实施宏观调控,发展起步艰难,但市委、市政府确定‘三年打基础、五年初见成效’的目标,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白手起家,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取得新市建设初步成效,特别在九十年代初探索扶贫开发新模式,在全国首创扶贫开发试验区,组织十八万石灰岩特困人口和高寒山区人口大迁移,这些都为清远后来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作为新市建设的参与者,是见证了这一段历史的。”

从1988年3月起,我正式从韶关南下清远参加新市建设,这一干就是九年(见下图)。

此照背影楼的二楼是市委办公室。当时市委办公、市委领导住房和机关干部的集体宿舍、饭堂都是借用原县科委办公这个小院。

在清远工作时期可分为市委办公室和新北江企业集团工作两段。此其时也,最令人欣慰的是,1991年春,经市委办公室的胡克强、刘佛云二位科长介绍,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树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确定了一辈子人生的航向和奋斗目标。

1988年作者在中共清远市委办公室调研信息科

我在市委办公室调研信息科工作(1988.3-1995.1)共约7年。1988年新组建的调研信息科当时是4名干部:科长是从清远新市所属县委办公室副主任调来提任的;一名副科长是原清远县委办新闻秘书提升的,建市之后继续任新闻秘书;另一副科长是和我一起从韶关南下的同事,他当时专职跟随市委书记任秘书。在此干了五年,到1993年4月我也被中共清远市委组织部任命为调研信息科副科长(见图)。

清远市委组织部下达的任命文件

我的日常工作分工,主要是负责编市委办内部刊物《清远信息》、《情况摘报》。我将编好的每期刊发的清样,送科长修改审签,然后送办公室领导签发,再将领导签发件送给打字室打印,最后由我装订这几百份刊物,再填写信封由收发室寄出去。上报省委办公厅的信息则是在办公室领导签发后,由机要部门以电传方式报送。

信息采集和编发工作我是在办公室领导和科长的直接领导下,从组稿、选稿、编辑、装订、寄发全链条跟进,1990年之前是单身一人,经常没日没夜,加班加点,工作虽然繁冗,一年要编发50期信息刊物,上报省信息也是50多条,却也苦中有乐,特别是上报信息能得到省领导批示或被省委办公厅评为全省优秀信息。那时被省委办公厅评为全省优秀信息,获一、二等奖的都有数篇。1989年3月,省委办公厅在全省(佛山)信息工作会议上,省委卢狄副秘书长就表扬了清远市委办信息工作,虽是“孤军奋战”,但却“杀出一条血路”。在会上印发了清远的经验材料,我还被聘任为省委办公厅信息员(见下图)。

广东省委办公厅信息员聘书图

1990年6月我又增加了一项工作兼职新闻秘书。

1988年11月,作者全程接待陪同羊城晚报社政文部主任周文韶(前排左3)率领该部人员,到清远飞霞山开会。30年后,在这张照片中产生了黄常开(后排右2)、刘海陵(后排左1)、陈心宇(前排右1)等南方日报社、羊城晚报社多位社长、老总。

雁秋同志还在《执着的追求闪光的足迹》一文中对我兼任市委新闻秘书那几年工作做了一个点评:“他积极组织中央省市新闻单位,为宣传清远、提高清远的知名度,特别是在宣传全国首创的扶贫试验区、石灰岩地区和少数民族高寒地区18万人口大迁移。1994年全市抗击特大洪涝灾害袭击、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等新闻报道,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作者任清远市委新闻秘书期间,经常陪同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及省里媒体有关领导和记者深入各地采访。图为1991年摄于清远市飞霞山,左一刘霄(人民日报社广东记者站记者),左二胡国华(新华社广东分社社长)、左三陈国基(清远市委办公室主任),左四黄扬略(新华社广东分社采编室副主任),左五陈岸明(新华社广东分社记者,现任中共江门市委书记),作者(图左六)。

1993年12月,我负责筹建组织清远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任秘书长(后任副主席),当时正式成立庆典活动在清远迎宾馆隆重举办,活动邀请了省领导郭荣昌和省新闻界的领导张琮、许实(微音)参加,市四套班子和各县市区主要领导悉数参加。其时我还担任市新闻系列中级职称评委。在兼任新闻秘书期间,向中央、省、市党报刊发表稿件500多篇。被南方日报社连续4年、羊城晚报社连续5年评为积极通讯员。

见下图羊城晚报社颁发的1990年--1994年积极通讯员“荣誉证”:

在新北江企业集团工作期间(1995.1—1996.10)任办公室主任,同时兼任集团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副组长、新北江报总编辑。主要负责办公室文秘工作和宣传理论工作。

新北江集团公司聘书

在清远工作9年,这是我奋斗人生的重要节点时期,这几年勤奋努力,在人生奋斗之路上不断迈进,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不断理论学习,提升自身认知意识。

到清远工作后,我积极追求政治进步,多次向组织提出入党的意愿,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班。个人还订阅了《南方日报》共十几份党报党刊,坚持天天读报刊,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增强党性和理论修养。总而言之,虽然党委办公室工作任务繁重,但我不放过一个学习的机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学习。

我认为,坚持学习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必由之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客观世界的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学习,不断去认识和掌握,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时值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紧迫,也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学习。

1995年夏,与胡克忠总经理在香港信德中心东塔16楼新北江公司合影

1995年1月,我调到新北企业集团负责办公室工作,集团公司党委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正式成立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由党委书记胡克忠任组长,我任副组长,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了学习“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中央和省反腐倡廉的有关文件,以及中央领导同志讲话,并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到会指导。通过开展生动活泼的、多种形式理论学习活动,公司形成了学习气氛,提高了整体理论水平,促进了公司业务的发展,本人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新闻业务工作能力也得到提升。1995年12月,本人先后获评新闻记者中级职称和政工师职称。

二是注重调查研究,提升民本民生意识。

当时我在工作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只有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才能掌握到事物发展规律性的东西,才能揭示问题的症结,从而采取有效的对策以解决问题。1989年秋冬之际,我陪同光明日报社记者杨健深入到“三连一阳”地区调查研究。在听取连南县委书记邓万社介绍情况时,得悉该县正在修建板洞水库,以解决四万瑶胞的食水问题,这项工程还兼有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但因资金短缺,工程受阻。

image.png

1989年11月,作者在清远市政府(原县政府)大楼前与杨健(左二、光明日报社记者)、骆雁秋(时任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廖斌(市政府副市长)合影。

第二天,我们翻越重重大山到了板洞水库现场察看,还到了几个瑶族乡镇调查,目睹瑶胞要翻山越岭到数里之遥的山外担水,一遇到天旱更难找水,看到瑶胞挑水在山路上步履艰难的模样。我们的心情颇为沉重。

回到清远后,我根据县里提供的有关材料,再加上深入实地调查的情况,综合写成一篇《连南板洞水库工程资金短缺问题亟需解决》的调查报告,一式两份,一份寄给光明日报记者发内参,一份报省委办公厅后,得到时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的批示:由省负责解决缺口的资金1050万元。就这样解决资金缺口这一难题,加快了板洞水库的修建速度,为解决瑶胞食水问题、发展瑶区经济尽了一点力。

2019年11月,作者(左一)与中共清远市委原书记骆雁秋(左二)、羊城晚报社原总编辑张宇航(左三)等人到板洞水库考察。

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后,在全国掀起又一轮经济发展高潮,各地纷纷抓住机遇,制定新的目标措施包括大办开发区来发展本地经济。当时我随市委办公室领导深入各县就此作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县里和乡镇干部都向我们反映了另外一问题:即石灰岩山区人口迁移存在一些配套问题亟需解决。

1986年冬广东省坪石会议后,特别是清远建市以来,已转移了部分石灰岩山区人口。移民后大都一年可以解决温饱,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异地迁移的石灰岩山区特困人口,既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出路问题,又减轻国家对贫困山区的扶助负担,可谓“一举两得”。本来把一些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的特困群众迁移到生存环境较好的地方去,无疑是解决石灰岩山区人民温饱乃至脱贫致富的较好措施。但是人口迁移缺乏统一协调,有些发达地区对山区人口迁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令移民有后顾之忧的户籍、土地问题大多未解决,还存在迁移费用相当紧缺、移民负担过重等难题。

市委办公室领导当即交代我着重调查这一问题,后来又深入到阳山县的东山、连南县的三排等地调研后,写成《清远市石灰岩地区人口迁移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文上报省委办公厅,得到时任省长朱森林同志、副省长凌伯棠同志批示。朱森林同志1992年7月14日批示:“省扶贫办提出一个规划和有关问题(安置费、户籍等)的处理意见,然后再加讨论决定。”后来省委办公厅同志告知,省有关部门根据领导批示制定全省的相关政策,一举解决了山区移民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篇调查报告获得省委办公厅1992年度优秀信息一等奖。

我深深认识到,正因为深入基层山区第一线调查研究,以民为本,贴近民众,为民疾呼代言,深怀同情心和责任感,坚持独立思考,才能写出上述两篇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调查报告,才能挖掘到“真金子”。

省委办公厅颁发的荣誉证书

三是注重解决热点问题,提升服务大局意识。

“热点”问题是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焦点。因此,我在工作中也是注意抓“热点”问题。一方面为群众反映一些实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为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提供服务。1990年初,我们获悉市航运公司因经营陷于困境,致职工生活困难的信息后,即前去该公司调查,了解到其原因是因为运力严重过剩,受北江航道条件的约束,运输成本上升,企业更新改造动力低等情况,后由本人执笔写成《清远市航运业困难重重亟需扶持》的调查报告,报省市领导参阅,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1991年9月,清远市创办全国第一家扶贫开发试验区,以引进促开发,帮助贫困县和乡镇异地兴办工业,通过劳力转移、税利返还等方式,促进了贫困山区脱贫致富。一时间,扶贫区以其独有魅力成为令人瞩目的“一方热土”,投资者和参观者纷至沓来。当时我主动联络推动利用中央、省党报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扶贫试验区的意义和作用,宣传清远市的扶贫工作。后来清远市和扶贫区名声鹊起,当时新闻宣传为扶贫区的发展起了鸣锣开道的作用。

四是注重方法效果统一,提升时机效率意识。

我在工作实践中,深深认识到要注重方法和效果,方法对头、效果显著,即“事半功倍”之谓也。

1989年,党中央专门发文要求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多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990年上半年,清远市委决定要在近期内为群众办几件好事实事。但事情能否办成,进展如何?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也关乎新建市党委、政府的形象。如果及时地对此进行跟踪报道,对宣传新建市党委、政府的工作,提高在人民群众中威信,密切与群众的联系,使群众认识到党与政府是为群众办实事的,将具有良好的效果。于是,我选择了发行量居全国前列、在群众中影响大的省委党报《羊城晚报》,在1990年12月6日2版头条撰发了一篇报道,主题为“清远市领导实实在在办实事”,副题为“群众对此有口皆碑拍手称好。”由于报道时机对,宣传效果好,受到市委领导的肯定赞扬。

清远建市之初,市委、市政府提出“三年打基础,五年初见成效”的建市目标。到1993年2月28日,恰为建市五周年。如果选择这一时机,对新市建设成就大力宣传作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会取得比平时宣传要好得多的效果,恰在此时,市委主要领导又当面向我们指示,要在建市五周年之际宣传全市基础建设施建设的成就。根据市领导的指示,在市委办领导支持下,我积极行动起来,联络争取与省内几家新闻单位密切合作,开展了一轮声势浩大的宣传新市成就,特别是基础建设施建设成就的活动,使全省各地对清远“刮目相看”,记得粤港信息报的标题是:建市五年、战绩显赫;清远将不再是“寒极”。

1993年2月,清远新市区建设一瞥。李时平摄

1995年初,我到新北江企业集团着手创办《新北江报》,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在兄弟单位支持下,加班加点,赶写稿件,编排版面,约请市领导和省内外新闻界领导题词,终于赶在建市七周年之市庆日出版了“创刊号。”在新北江大桥通车典礼上千余份报纸派发一空,人们争相阅读,大大提高了新北江企业的声誉,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在最好的时机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清远时代是我人生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从不足25岁到33岁多的这一人生锦绣年华阶段,筚路蓝缕,艰苦奋斗,从普通机关干部成长为党员正科级干部,从单枪匹马到清远而后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献给了清远新市建设。清远一草一木、山山水水,到处洒下我青春的汗水,留下了我奋斗的足迹,值得我一生回味。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回首清远九年峥嵘岁月,在广东省新闻界和清远市领导及同事亲友关心帮助下,发扬“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拼搏精神,在思想政治建设特别是在追求新闻事业的前进道路上,从业余通讯员到市委新闻秘书,披荆斩棘,奋勇前行,在韶关时代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我人生下一阶段到党中央机关报专业从事新闻工作起到了奠定基础、加速助推的作用。

作者简介:现任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曾任中共广东清远市委新闻秘书,清远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副主席;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总编室编辑、记者,粤中、粤北记者站站长,主任记者;广东省广告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副董事长;羊城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编辑:邓豪杰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