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文化 粤自信:岭南书香飘京城,图书行业喜迎春!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圆满落幕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孙磊 发表时间:2023-02-27 22:21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孙磊  2023-02-27
5000余册粤版好书精彩亮相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

文/ 孙磊 余明浩
图/ 受访者提供

“人太多了!”“感觉图书行业的春天来了……”

2月24日,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以下简称“订货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出版社、书商和爱书人齐聚一堂,共襄图书盛会。

26日,订货会圆满落幕。本届订货会以“新征程坚定文化自信,高质量再创出版辉煌”为主题,集中展示图书40万余种,展览面积5万平方米,展台数量2729个,展商数量700余家,成为历届之最。

在这场无与伦比的文化盛宴中,粤版好书格外抢眼——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传媒”)直属10家出版单位携1800多种、5000余册图书参展,展位面积达360平方米。

各出版单位还组织举办了多场精彩的文化活动,让“粤”读的别样魅力活色生香,为文化强国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画出了一道亮丽的彩虹。

粤版好书齐亮相,精品力作喜迎春

步入广东出版馆,“粤”元素随处可见:两旁垂下的书卷、水墨山水的点缀与两道镬耳墙式样的屏风交相映衬,浑如置身岭南秀美山水之间,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粤”文化、“粤”自信,无怪乎众多爱书人在此驻足流连!

在广东出版馆的各个书架上,《中国之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丛书》《共同富裕论纲》《走出高质量发展的广东路径》《提振“闯创干”精气神》《中国扶贫少年说》等出版物一字排开,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贡献广东出版力量;《看见中国:文物里的上下五千年》《河湾》《科幻星球·火星使命》等一大批粤版精品出版物吸引众多读者、展商驻足翻阅;此外还有《陈晓明文集》《霞满天》《我的喜马拉雅》《品赏岭南》等重磅新书首度面世。

“此次参展的5000多册图书中,我们精心挑选的精品图书就有近400种、1000余册,其中不少图书都是近年来斩获大奖的好书,包括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好书’奖等。”南方传媒出版部副总监魏锦告诉记者,在广东出版馆中,这些获奖图书受到了较多关注。

“此次布展中,主题出版类图书是重点,《共同富裕论纲》《双循环论纲》《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等,都是非常优秀的主题出版物。”广东人民出版社副社长陈志强告诉记者,“除了主题出版,大众图书也非常亮眼,尤其是社科类‘万有引力’系列图书。此外我们最近推出的两本新书《反资本世界简史》和《当世界史的指针逆转之时》,聚焦世界经济格局新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启示,也十分受参会者关注。”

“后疫情时代的第一个书展,展场里人山人海,大家的热情超高,各种活动轮番登场,有说的、唱的,还有跳的,氛围热烈。”魏锦直言,行走在书海和人海中,感觉图书业的春天来了。

“三化”改革结硕果,出版粤军创佳绩

步入广东出版馆,记者发现,此次参展的粤版好书品类十分丰富,既有服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也有聚焦地方特色文化的,还有观照现实、洞察未来的,更有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广东出版的主题出版、人文社科、文学艺术、少儿教育、科普生活等各方面的新书、好书。

据南方传媒副总编辑萧宿荣介绍,2023年是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传媒全面实施“大众出版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战略以来的第3个年头。两年多以来,旗下各出版社瞄准各自的专业赛道,深挖作者资源、选题资源,着力抓好主题出版、岭南文化、改革开放文化、市场图书等重点板块和产品线建设,出版了一系列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图书:

2020年以来,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传媒屡屡斩获国家级文化、出版奖项和资金资助:12个项目入选中宣部公布的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入选数量在地方出版集团中排名第四;

《平安批》荣获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汉语方言学大词典》等6个项目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12个项目获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大望》《平安批》《你好,安娜》荣获年度“中国好书”奖;45个项目获国家出版资金资助,受资助金额累计超2亿元;

2022年向35个国家输出版权305种,均居全国地方出版集团前列;

广东省出版集团连续3年蝉联“全国文化企业30强”,连续十六年被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是全国出版业“三个百亿”集团阵营之一……

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传媒还通过设立、评选“年度好书”“优秀图书设计奖”“营销金案”等奖项荣誉,整合发行集团、教育书店等发行资源,持续扩大粤版图书的市场占有率和文化号召力,奋力打造岭南出版新高地,以实际行动践行“致力让生活更美好”的文化担当。

订货会现场,在“南方传媒第一届优秀图书设计奖”展区前,《曹文轩短篇小说金卷典藏版》《千页书》《移花就镜:二十四品诗书画印通释》等“高颜值”图书,夺人眼球,吸引许多参观者久久驻足欣赏。

除了精品图书,本届订货会期间,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传媒还在8号馆广东展团活动区精心组织了多场文化活动:

《陈晓明文集》新书围读会从探索性角度检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成果;《看见中国:文物里的上下五千年》新书发布暨学术交流会以文物传承中华文明;“岭南·高度”《品赏岭南》系列丛书之《潮绣》新书发布会掀起岭南非遗浪潮; 《寻龙记》寻找的是文化之根;《我的喜马拉雅》新书发布会让青春梦想之花盛放在雪域;《十一岁,长大还很遥远》新书分享会温柔呵护着青少年心灵的成长……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折射出广东出版的活力与实力。南方传媒总编辑肖延兵表示,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传媒以北京订货会这一业界风向标为依托,通过各项推介活动,积极宣传广东出版形象,交流市场信息,加强与业内沟通合作,践行新时代发展需求下的创新之路,为中国出版业大繁荣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打造植根岭南、服务湾区、放眼世界的文化领军企业。

《陈晓明文集》新书围读会

以远见超越未见,用文学观照时代

发展了四十多年的中国当代文学,是否已构建起其自成一体的文学话语体系?流媒体时代的文学未来将以何种姿态重新走入读者的视野?2月24日,《陈晓明文集》新书围读会在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广东展区举行,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文学话语体系的建构与创新”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此次围读会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传媒主办,广东人民出版社承办。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传媒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君铁,南方传媒总经理叶河、总编辑肖延兵等领导出席活动,南方传媒副总经理、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肖风华致辞。

活动上,《陈晓明文集》策划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陈国和与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讲师樊迎春作为对谈嘉宾,与陈晓明教授展开精彩对谈。

多位专家学者和读者就《陈晓明文集》的学术价值以及系统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超越文本与时代同频共振

作为当代富有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陈晓明教授以独特风格和浪漫气质,深入探索前沿理论,参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设,促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为当代文学转型发展与精神流向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陈晓明文集》作为迄今为止最符合陈晓明教授创作动意的作品汇编,集陈晓明教授数十年研究心得之大成,从探索性角度检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成果,是中国文化理论建设的重要收获。

陈晓明见证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将其不同时期的著作组合起来,可谓一部中国当代文学的批评史,而且从其中可以看到一代学人的心路历程。“文集并不是简单的把文章汇集,而是有一个精心编排的过程。当我们把所有的文本重新组合以后,它获得了另外一个生命。”肖风华表示,“中国当代文学因为与中国的时代同频共振,所以这部文集从某种意义上说超越了文学评论,超越了文本本身,可以作为我们观照历史、塑造未来的重要参照。

在陈国和看来,以陈晓明为代表的一代文学批评家,富有浪漫的理想主义和百折不挠的韧性,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学话语体系的建构作出了积极探索。从《无边的挑战》到《中国当代文学主潮》,再到《无法终结的现代性》,陈晓明从多方面展开文学理论的建构和文学史话语的书写,新作《陈晓明文集》更是积极地回答了我们时代的关切。“这套丛书的出版可以说为文学这个学科,为中国的文明史、学术史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陈国和说。

探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新方法

围读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文学话语体系的建构与创新,陈晓明教授始终关注中国的现实,有着明确的社会关怀和问题意识,从世界文学的高度、中国文学的脉络以及当时文化思潮的整体背景上,分析当代文学思潮的发生、美学特征、文学史意义,有力地推动了学院派文学批评模式的构建。

在樊迎春看来,反叛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是陈晓明文学研究的底色,“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陈老师秉持着人文学者的责任意识,坚持为中国当代学界阐释异常晦涩艰深的西方理论,致力于推动中国文学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新作是陈老师对中国当代文学学科话语体系建构思考的成果。”樊迎春表示,书中,陈晓明以自己非常博大的理论素养,将这种坚深的理论纵深于中国文学的当下和历史脉络中去,呈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可以探索出的一种新的方法。

更为重要的是,陈晓明对文学的思考,始终与哲学相连。在他看来,文学和哲学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如果对哲学没有深刻的体会,那对文学也很难有更深入的感悟。

除了哲学,陈晓明对中国文学的思考还总是与现实密切相关。在陈晓明看来,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所形成的谱系,始终与现实、与时代相勾连。“在这个紧密的谱系中,文学所折射出的光芒又与中国的现实相对应,我想这也是我们文学存在的理由之一。”

《看见中国:文物里的上下五千年》新书发布
唱响湾区出版,打造文明新章

2月24日上午,由广东省出版集团、香港出版总会主办的“大湾区新视界以文物传承中华文明”——大湾区合作出版计划成果《看见中国:文物里的上下五千年》(以下简称《看见中国》)新书发布暨学术交流会成功举行。

新书发布现场,各界领导嘉宾以及出版界的代表齐聚一堂。南方传媒总编辑肖延兵、香港著名出版人兼作者代表陈万雄、香港出版总会会长李家驹、香港出版总会名誉会长霍启刚分别致辞,并进行了新书揭幕及专家聘任仪式。

活动现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特聘研究员王亚蓉、首都博物馆副馆长黄雪寅、澳门文教出版协会副会长赵殿红、北京四中历史老师魏鑫等专家学者以及编辑代表在交流活动中各抒己见,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新书所传递出的丰富内涵,与会的专家学者对这套书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出版价值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活动由南方传媒总经理助理、广东教育出版社社长朱文清主持。

用湾区视野探寻中华文明传承之道

《看见中国》由广东教育出版社与商务印书馆(香港)联合出版,融合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考古研究成果,以10大分册展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脉络。

《看见中国》以4000多张高清图片,完美展现数千件文物珍宝、考古场地和历史还原场景,让中华文明从抽象的历史名词,转变为亲眼可见、触手可及的具体形象。围绕清晰的历史脉络,图书形成了融合9大中小学学科知识,跨越5大知识板块,涵盖659个历史知识模块的完整内容体系,将中华文明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为读者娓娓道来。

活动现场,策划团队分享了图书出版背后的故事:策划团队充分吸收了港澳地区的出版经验,聘请专家专题研究了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阅读大数据和阅读习惯,针对性强化了图片表现力、理顺了阅读链路,深受湾区青少年喜爱——自2022年10月上市以来,已售出180000册

丛书还巧妙利用文物串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生活、文化脉络,从文献中提取翔实数据,用精当图注进行生动解读,为读者直观、准确地呈现出朝代背后的历史原貌,是用文物视野探寻中华文明传承之道的成功尝试。

《看见中国》在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引起了众多直播大V的关注,短短十几分钟内就售出一百多套。这个成绩既来源于策划团队常年对市场信息的深度研究,更归功于从研究成果到丛书亮点的成功转化。

珍贵文物图片勾勒中华文明的真实图景

在学术交流研讨会的会场,与会专家就文物如何传承中华文明以及大湾区文化共建共享的话题展开了多维度的探讨。现场不少专家都认为,《看见中国》所传达出的文化传承意义与创新的呈现形式,具有很高的传播价值。

“历史教育成功了,才能做到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在陈万雄看来,中国历史文化蕴含着中国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无尽宝藏,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尤其是当下世界变化越来越快,国际局势越来越复杂,深入了解历史文化,有助于我们安定于内心,看清世界的变化,了解国家的未来与走向。

大湾区青少年讲述文物里的中国故事,是整个活动的亮点之一。其中几位讲述文物故事的小读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书中精美的图片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王亚蓉表示,文物是活的历史。“中国文献记载未曾中断过,中国历代出土的实物也未曾中断过。实物实证与历史文献均未中断,这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见的,这正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优势。”

《看见中国》用第一手的珍贵文物图片勾勒出中华文明的真实图景,通过文物去讲述历史,对于青少年的教育而言十分重要。图文并茂的形式既便于理解阅读,又是一种实证,用真实的历史触感与体验坚定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中央民族大学边疆考古研究院院长魏坚评价,本书“是一套很好地阐释中华文明创造成果的历史文化丛书,它使人们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有了更加具象化的认识,真正让文物活了起来。”

《看见中国》作为广东教育出版社利用湾区优势打造的精品力作,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和传播力,也为唱响湾区出版,为人文湾区建设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提供了新的路径。

在肖延兵看来,《看见中国》的成功出版,是项目各方同心协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优异成果。(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scroll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力
校对 | 林霄

编辑:李力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