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派美食的南风北上之路——评《粤菜北渐记》

来源:金羊网 作者:贾一鸣 发表时间:2022-10-31 16:37
金羊网  作者:贾一鸣  2022-10-31
文化学者周松芳博士的《粤菜北渐记》,讲的就是粤菜于晚清民国,由南向北逐步传播的一些经历和故事。

民以食为天,衣食住行,始终都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也始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创造出各种新鲜的形式。文化学者周松芳博士的《粤菜北渐记》,讲的就是粤菜于晚清民国,由南向北逐步传播的一些经历和故事。

一部饮食史,一部文化史

罗韬在为本书作的序中说到,“看晚清民国之际粤菜的北渐史,其所以能够驰骋九州,横绝一时,总而言之,大抵不出官家定其品,文家扬其名,厨家精其艺,商家成其势四端。”此言极精准,当然排名顺序还值得商榷。因为按照本末的顺序,则应当是首先有美食的基础,“厨家精其艺”,才有其他几样的延续,当然,如果没有其它三样的相辅相成,美食可能也会流传不远。

《粤菜北渐记》是作者周松芳诸多报纸杂志专栏的结集,是讲饮食发展史的,不是讲菜做得怎么样或者关于美食随笔的。这种对于饮食发展史的考据还是比较严谨的,遍查资料,引经据典,几乎每一个观点都有翔实的史料来支撑。每一则引证的史料,都标明了来源。这使得作者对于饮食发展史的描述判断具有非常高的可信度。这样也兼具和普及性与专业性的结合。当然,汇编成书之后,这些引证如果能用脚注或尾注的方式,可能会更加改进阅读感受。

普通的食客、过往的旅客,可能吃完粤菜之后就走了,不怎么会有描述留下来。只有喜欢舞文弄墨的文人,才喜欢把经历的事情记下来,比如把去哪个馆子吃的哪些菜等经历记录下来,或者只是简单地当个日记,或者写成个美文挥洒一下心情。彼时文人美食家的几点文字,就给了作者寻觅饮食发展史的绝佳史料。唯有如此,才让人们能够在仅存的史料中,追寻粤菜美食传承的脉络。这可能就是序言中“文家扬其名”的由来吧。

一部饮食史,一部时代史

《粤菜北渐记》是研究饮食文化的专业史著作。饮食当然是人们的基本需求,随着物质条件比如食材比如器具的变化、烹饪技艺的提升,也会有不断的创新和提高。但当一地的美食突破了一地地域的限制,扩展到其它地域的时候,绝非是靠一个菜或几个菜而流传出来的,必定会靠一定的载体,那就是饭馆。自古至今,饭馆饭店的发展历史久已,没有饭馆在各地的发展,地方特色菜系的推广就无从谈起。文人墨客笔下的下馆子,大多都有个名号,记录了到哪里吃的饭吧。这就是所谓的“商家扬其势”。

晚清民国以降,商品经济已经开始蔓延。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一些广东人士到全国各地发展,也带动了各地粤菜馆的产生和发展。比如“官家扬其名”,粤人中之杰出人士到外省各地作官,可能就会带着本地广东的厨师一同赴任。这时在府中宴请宾客的时候,就会让粤菜美食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这样,粤菜的名声才一点一点的扩散开来。有的时候,官员任职地方变化,可能厨师就留下来了,在当地开个餐馆啥的,进一步推动了粤菜走出官宅,走向社会。

到了民国以后,社会动荡,时局变迁,人员流动加剧,饭馆也不可避免地随着时代的潮流而变化。有时候借由社会兴旺而开设,有时也会为避战乱而外迁。身处那种乱世,生存生活已经殊多不易,如果能有一两美食相伴,那自是人生的一大福事了。

书中还特别提到粤菜中的蛇菜,以及粤人捉蛇野餐记忆,觉得是本书中最快乐的一段叙述了。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竟能野外捉蛇,还必须在野外烹就(防止蛇寻仇),大快朵颐,虽然咱北人也不敢吃这种美食,但想想这种画面感就已经很有趣了。

时至今日,粤菜仍在中华美食地图上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北渐,而且基本辐射全国了吧。这说明粤菜自是有其独到之处,让人心向往之素履以往。其实,不仅粤菜,其它川菜、鲁菜、湘菜、淮扬菜等等,可能也有很多《粤菜北渐记》这样的故事吧。(贾一鸣)

编辑:王智韬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