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妮用生命写就《野地灵光》:旷野里点一盏灯,疗愈自我观照他人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孙磊 发表时间:2022-08-22 22:35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孙磊  2022-08-22
该书描绘了精神疾病患者这个沉默而边缘的群体
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通讯员 南豆
图/主办方提供

8月21日下午,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深圳市作协主席李兰妮,与中山大学教授林岗一道,就李兰妮新书《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在广州四阅新华书店(琶洲店)举办新书分享会。

这也是2022年南国书香节期间的重点活动。在分享会上,作家李兰妮以自己在广州惠爱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住院治疗精神疾病的经历现身说法,从起初发现自己精神状况不佳开始,到挂号、住院、出院等一系列经历,通过观察到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向读者传递了精神病院里的真实形态,对破除大众关于精神疾病、精神病院的众多误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李兰妮

林岗教授则从文学、史学研究的层面出发,就精神疾患尤其是忧郁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以及疾病与作家才华等层面,结合自身实际经历,对精神疾病的成因做了富有学术性的探讨。

比如,林教授举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观照精神疾病问题、以李杜的郁郁不得志与他们在诗歌艺术上的高度进行对比,这为大众从更为宏阔的层面理解、认识精神疾病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2018年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精神障碍患者超过2.4亿人,总患病率高达17.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超过1600万人,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长……李兰妮说,中国人口基数大,精神疾病患者以及潜在的患者人数不容小视。

然而,与精神疾病相关议题日渐紧迫的同时,人们关于精神疾病、精神病院依然存在众多误区,甚至有“污名化”的色彩。

《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是一部用生命写出来的作品。作者李兰妮身患重度抑郁症十余年,自救与救人的双重动力,促使她走进精神病院。这是一个几乎被文学遗忘并极少触及的独特领域。

她记录了自己的住院治疗过程以及对精神病院的观察,准确呈现出精神病人的苦痛和生活状态;对精神疾病的生理、病理、心理及社会因素进行深入思考,并大致梳理了中国精神病院百余年历史的重要节点,也尽力揭开精神疾病领域的种种误区,展示当今国际精神健康的进步理念。

《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描绘出精神疾病患者这个沉默而边缘的群体——他们,也是一个一个鲜活的人。作者记录下的,是精神病院内的“伤心人”;借以镜鉴的,是院外的广阔群体;堪以烛照的,则是整个社会人心。

李兰妮曾于2003年初确诊抑郁症,于2008年出版《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真实讲述了自己的患病经历、症状,以及生理、心理和家族、社会、文化的成因。

2013年又出版《我因思爱成病——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分享“狗医生周乐乐”与自己温情陪伴的经历,传递了一种情感疗愈抑郁的可能。

在与反复发作的抑郁症进行近二十年的抗争中,李兰妮还做了大量公益讲座,并参加央视《开讲啦》等电视节目,分享自己的患病经历,向公众传播抑郁症乃至精神疾病相关的知识。(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 力

编辑:李力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