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美术馆上新多个水墨展览:对话传统当代、北方岭南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朱绍杰 发表时间:2022-06-24 09:16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朱绍杰  2022-06-24
对话传统当代、北方岭南
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通讯员 曾睿洁

日前,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美术馆主办的“继往开来——来支钢水墨艺术展”在广东美术馆展出。展览分为千岩竞秀、云水气象、浑沦意韵、造化无尽四个部分,展出艺术家来支钢经典作品百余幅。

此次展览是继来支钢中国国家画院个展“传承与开拓”后,对来支钢从艺四十余年创作成果的又一次集中展示,将持续至7月19日。

来支钢自幼喜爱绘画,师从贾又福、李小可先生,对中国山水画进行系统性学习在来支钢看来,写生是解决和突破中国画概念化、同质化、雷同化的一剂良药。几十年来,他在写生中走过了很多地方,每到一处,不是在看山,就是在追云,“烟云”成了他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符号元素。

本次展出的巨幅山水画作,如《艺道》《云道》《崛起》等,大山横出,笔壮墨厚,多重山复水,云物映带。观其《大潮》《圣域》《大江东去》等巨作,物象氤氲,气象万千,他以黑白语言形式演奏出的壮美水墨乐章,引发观者内心无穷的想象。

广东画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林蓝表示,这个展览呈现了一个朝着传承过去、守住当代、面向未来的路线大步走来的来支钢先生:“来支钢先生的艺术有三个特点:立足传统、立志当代、面向未来。

在他的作品中,能看到李家山水传承到他这里焕光焕彩,同时他立足当代,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去写生,有了新的富春山居图,看到了火热的现实生活。此外,他还在不断锻造自我,他的笔墨面向未来,他笔下的水、山和云等不同作品,都是一个大的自我的表现。尤其是水图,近看是一笔笔写出来,远看则是大潮起大江的气魄,非常具有感染力。”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表示,此次展览既有巨幅山水又有小尺幅的写生作品,相对完整地展示来支钢的艺术成就。而来支钢多年在北方的学习和成长经历,将会与广东美术馆代表的岭南文化形成鲜明对比和深刻对话:“广东美术馆从建馆之初就将中国水墨绘画确定为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新馆将于明年建成,美术馆将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呈现更加多元。”

当代水墨案例由点到面

除此,广东美术馆还开展了“当代水墨三个展:蔡广斌《发生·图景》/武艺《记忆美学》/魏青吉《日常的复象》”。展览由皮道坚担任策展人,集中展现了蔡广斌、武艺和魏青吉三位艺术家近几年对于当代水墨的创作积累与思考。展览将展出至7月10日。

中国的当代水墨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批优秀当代水墨艺术家,结合新的社会背景及文化需要进行了开创性实验,形成了精彩纷呈、风格各异的水墨新面相。蔡广斌、武艺、魏青吉均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艺以来一直都在当代水墨领域进行不同的实验性创作。他们的创作历程见证了中国当代水墨的发展,呈现出当代中国艺术家运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对水墨语言进行截然不同、多元各异的诠释。

蔡广斌的水墨创作在视觉上很难看出传统水墨创作的印记。他的作品更多地采用犹如静止的影像般效果,渲染出一种黑白光影明暗的氛围,作品兼具社会、历史、人文等不同维度的内容。此次“发生·图景”展中的作品均为他在近两年里的创作,反映了艺术家对“图景”“时间”的思考以及从中所产生的个人情感倾诉。

出生于艺术世家的武艺,水墨体现了中国传统水墨的“美学”思维方式,在画面中保留了大篇幅的“留白”,给予人一种恬淡平和的视觉感受,又充满了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禅意。此次“记忆美学”展出的作品包含了二十四节气、神话人物以及有关童年记忆的创作作品。艺术家表示:“记忆虽属于过去,但好像也有现在和未来的影子。”并通过作品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感记忆以及对水墨的深度理解。

魏青吉善于在自己的水墨创作中融合各种文化符号。在“日常的复象”中,魏青吉的作品内容天马行空,用色大胆鲜明,以日常常见的事物为创作灵感,又混搭了各种流行文化符号。本次展览展出的所有作品都是魏青吉近年来的新创作,这些作品是根据艺术家对于日常的思考所做的创作和表达,塑造出了一种别样的日常“复象”。该展览将展出至7月10日。(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力

编辑:李力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