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犯了错,子女怎么做?
作者:高金国
6月19日是父亲节。我们不提倡过洋节,但谈论父亲,却是一个几乎任何时候都适宜的话题。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正统。儒家是很讲究伦理纲常的。那么问题来了:作为晚辈、子女,要孝顺父母,不得忤逆;可是,如果父母有错在先,当子女的该咋办?
武侠小说中,两个高手激烈打斗,垂死了依然不分胜负;这种时刻,双方都在努力寻找对方的“命门”——也就是最关键、最脆弱的环节,可以一击致命、反败为胜。儒家虽然“正统”,但远未到天下无敌、独孤求败的境界,经常与其他“诸子”缠斗。“父亲犯了错,子女怎么做”,貌似就是儒家的“命门”之一。这种辩论,唾沫横飞固然不太卫生,听上去倒还有点意思。
典型的场景,出现在《论语·子路》中——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叶公对孔子说,我家乡有个耿直的人,他父亲偷了别人的羊,儿子“大义灭亲”,告了官。孔子说,在我的家乡,耿直的人不这样,父亲会为儿子隐瞒,儿子会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这不是和稀泥吗?盗窃这样的事情,就这么糊弄过去?为父亲遮掩过失,大概不能算孝吧?——这些疑问,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孔子“子为父隐”的论调,长期以来,饱受诟病。
孔子的说法是否是错的?大义灭亲的叶公老乡是否一定是对的?不能这么干脆。我们首先要搞清的是——叶公老乡的盗窃行为,究竟是什么性质,有意还是无意?
需要注意,叶公的原话,是“其父攘羊”。攘,从扌(手)从襄,意为“推手使前也”,“凡六畜自来而取之曰攘”。就是说,邻居的羊昏了头、站错了队,跑到自家羊群中。当事人起了贪念,据为己有。因此这件事的核心,是当事人的“贪”,而不是主动的“盗”,性质略有不同。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论语·季氏》),“子为父隐”的“隐”,意思是“该说话的时候却没有说”。“没有说”而已,不代表“没有做”,也不代表“没有批评”。换句话说,父亲犯错了,儿子不必横加指责,甚至大张旗鼓地揭发、批斗,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和风细雨地劝,让父亲把羊还回去,给老爹留点面子。
《礼记·檀弓》中说,“事亲有隐而无犯”。服侍父母,一旦他们有了错误,既不能无视、偏袒,也不能冒犯(无犯),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曲线救国,和颜悦色地劝(有隐)。犯,就是“犯颜直谏”,撕破脸皮,生硬地指出对方的缺点,甚至不惜报警。夫妻之间,“犯颜直谏”者实在不少,家中往往也是鸡飞狗跳。倘若对子女、对长辈也是这种沟通方式,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作者单位:尼山世界儒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