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七中是我在家乡的精神家园

来源:金羊网 作者:李时平 发表时间:2022-05-14 12:24
金羊网  作者:李时平  2022-05-14
湘阴七中,是我在异乡奋斗岁月的一个牵挂,也是我在家乡的一个精神家园。

我是1978年考入湖南省湘阴县第七中学,就读高一年级20班的。学校地处时为城南区公所(当时为县派出的行政管理机构)所在地(后来城南区撤销),距我家涝溪桥不过5、6里距离,每天可以走湘阴至长沙公路步行抵达。

至高二年级下学期我被分至文科班19班,当时高中学制是2年制,1980年我应届高中毕业。1980年5月15日发毕业证时未满17岁,故这张高中毕业证填“16岁”。

学校拍个人毕业证照(见上图)和班级毕业合影(见下图)时,何文俊老师坐这张长藤椅拍了照,我也有样学样,留下这张笑容灿烂的纯真少年“藤椅照”,至今42年多了。当时一个家庭能有几张藤椅绝对是个奢侈用品。

1980年5月1日湘阴七中高19班毕业合照,作者在前二排右3

回忆湘阴七中的求学岁月,那段学习和生活的经历绝对令人难以忘怀。在教学方面,老师认真辅导、殚精竭虑。老师虽说是教高中这一层级阶段,但教学水平很高,有相当多是从教多年的老教师,或是重执教鞭的,或是年轻的精英教师。

在学习方面,学生奋力拼搏、寒窗苦读。同学中九成多是农家子弟,家境贫寒,连住宿学校每餐五分钱的菜金都交不上,只得吃“白餐”,所谓“白餐”就是自己带米交学校蒸饭,自带咸菜辣椒萝卜下饭,要吃一周,等到周末才返家改善生活。记得我已出嫁到外地的大姐托人送来一玻璃瓶装的肥猪肉拌辣椒萝卜,至今尤感美味余香在口。

我们那时的农家子弟只得两条道路跳出“农门”,一是参军入伍;二是参加高考。我进入七中读高中正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当时高考录取率极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加上我们读的中小学,学习基础大多很差。而就我本人来说是严重偏科,数学、英语基础未打好,特别是数学是一个循序渐进而又逻辑思维极强的学科,讲究万丈高楼平地起,真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我小学数学课未学好,中学也就无法学好,至今50多年过去了,还记得小学数学老师训斥我数学差的情景。英语科目也是未学好,我们那时乡下学校要到初中二年级才开始学英语,因为数学、英语科目的影响我高考三试不第,只得上九嶷山投奔乐天宇教授门下。

1982年6月我还在七中复习备考期间,已感到高考这座“独木桥”,因自己严重偏科,今年恐又难以通过,恰在此时,我读到湖南《年轻人》杂志刊载署名杨嘉的文章《九嶷山下的“特别大学”》一文,我即于6月6日致信乐天宇教授,表达热切希望投考九嶷山学院学习文史专业的强烈愿望,不久收到九嶷山学院的复函,通知我参加报考的有关事项,之后到8月假期之中,又收到签发日期8月11日编号004的“九嶷山学院1982年秋季招生的准考证”(见附图)。因此,就负笈千里求学乐天宇教授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民办大学”。

走笔至此,回忆起四十多年前在七中难忘岁月的点点滴滴,我要特别感谢的是七中校长蒋自强、教导主任柳冬炳,高一任课老师的刘遂意、何文俊,高二任课老师杨崇敬、陈英俊、王发科、蒋克定、蒋崇仁、周亚农,还有杨绍仪等老师给予我的知识和力量;还有七中同学李建国、易赤红、杨春初、蒋涛等同学给予我的关心和帮助,使我度过这段人生的屡试不第这一迷茫和“黑暗”时期,还鼓励坚定了我在高考之外另觅求学之路的信心、决心。这里还要特别感恩已逝去的杨崇敬老师,以及至今保持密切联系的何文俊老师。杨崇敬老师是我在湘阴七中1979年下学期升到高二年级(20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不知我有何德何能?一开学竟引起他的关注,然后指定我担任班长,再安排班上姓肖的团支书记找我谈话,10月份就发展我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那时我年仅16岁,少年懵懂的我,从此树立共产主义信仰,立志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何文俊老师当时虽然是一位年轻的语文老师,但他才华横溢,文学修养深厚,如今也是湖南省作协会员,有多部文学专著面世。他课堂气氛活跃,用启发式的方式教学,课后我喜欢到他的宿舍讨教,课堂内外,都使我获益匪浅,特别是1980年下半年因觅校复读,他致函推荐,使我又能重进学堂学习,至今感恩尤深。

湘阴七中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湘阴县城南区两所县级中学之一(另一所为地处樟树港的湘阴三中),现已改名为袁家铺中学。我告别七中出外求学工作40年来,多次返湘回母校看望当年的校长和老师,寻觅我青春的足迹,怀念那段峥嵘岁月。儿子亚宇是在广州上中小学,然后远渡重洋到法国学习多年,他随我回湘参观七中校园,看到简陋的宿舍,十分感叹当年七中——一所普通乡下中学——竟然走出两位国家尖端科学家。他是指与我相熟的当年七中两位同学:一位是曾任中国(绵阳)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的杨炯将军,一位是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的易仕和教授。还有众多从湘阴七中走出的,在现代化建设方方面面作出杰出贡献的校友同学们。

湘阴七中,是我在异乡奋斗岁月的一个牵挂,也是我在家乡的一个精神家园。

作者简介:现任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委委员、副社长。曾任中共广东清远市委新闻秘书,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总编室编辑、记者,粤中、粤北记者站站长,主任记者;广东省广告股份有限公司书记、纪委书记、副董事长;羊城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委委员、副总经理。

编辑:刘嘉文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