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胡宁生、刘慈欣获小行星命名,还有哪些“中国星”故事
文/浩 源
2022年5月2日出版的第二卷第六期《小行星命名公告》中新增了两颗中文命名的小行星。
其中一颗小行星是由紫金山天文台盱眙天文观测站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以我国著名天文仪器专家胡宁生的名字命名“534390胡宁生”;
另一颗是由俄罗斯恩格尔加特天文台泽连丘克观测站发现的,以我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名字命名“541508刘慈欣”。
随着人类对外太空的不断探索,被发现的小行星也越来越多,目前已被确定轨道的就超过60万颗。并不是所有小行星都会得到命名,至今仍有些小行星只有一个临时编号加简单字母作为名字。
但就像我们小时候听过的传说那样,的确有很多小行星在与地球上某个人相对应——为了纪念他们而用了他们的名字命名了小行星。
每个小行星命名都有故事
小行星命名权是指对未命名的小行星进行命名的权利。小行星命名是一项国际性的、永久性的崇高荣誉。
根据目前的规定:一颗小行星要在累积了至少4次冲日期的观测数据后,方可获得永久编号,并确定发现权归属和命名权归属。通常发现权和命名权归属同一人(或组织),提供了第一个冲日期观测数据报告的观测者将获得这两项权利。
小行星的名字通常由两部分组成:永久编号+名字。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一般会根据发现者的提议来对小行星命名。
而所有小行星命名,均须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然后国际小行星中心会在《国际小行星通报》上正式发布,并通知世界各国天文台此星名将成为该小行星的永久星名,同时列入每年出版的《国际小行星星历表》上。
根据记录,第一颗小行星是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于1801年在西西里岛上发现的,他最初给这颗星起名为谷神·费迪南星,但第二部分后来被去掉,它的正式名称就是“1号谷神”星。
虽然这颗星现在已被划入矮行星行列,但它仍然保留着这个名字。此后,2号智神星、3号婚神星、4号灶神星、5号义神星等相继被发现,人们才慢慢意识到,这些小天体在太阳系里组成了一道环带,即小行星带。
从此,更多的小行星便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刚开始发现的小行星大都按照前人传统,以罗马或希腊的神来命名,后来才开始以某些重要人物、城市等命名以示纪念。
比如小行星719阿尔伯特是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17744福斯特是按美国女演员茱迪·福斯特的名字命名的,还有发现者会用自己夫人的名字来命名小行星,等等。
如今被计算出轨道的小行星数目早已超过十万颗,很多仍只是以临时编号命名。
有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3月6日,已计算出轨道(即获临时编号)的小行星便有679373颗,其中获永久编号的小行星共150106颗,获命名的小行星共有12712颗。它们都在浩瀚星河中记载着人类的故事。
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此次两颗小行星的命名分别来自中国人胡宁生与刘慈欣。
很多人都知道科幻作家刘慈欣,因为他所著的科幻小说《三体》已成为当代科幻读物的经典,2015年还获得“科幻小说雨果奖”。
胡宁生则是一位天文仪器专家。他在1964年主持研制的43/60/80cm施密特望远镜已成为紫金山天文台观测国内外人造卫星的主要仪器,1968年主持研制的光学跟踪经纬仪更是在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曾起到过重要作用。
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小行星,显然是为了纪念他们对人类探索外太空作出的贡献。
事实上,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并不少。
早在1964年,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964年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便被命名为“1888祖冲之”;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小行星中,还有“2012郭守敬”“1802张衡”“2051张钰哲”“2027沈括”“2899邵逸夫”“3763钱学森”等。
此外,国家天文台还命名过“7681陈景润”“25240钱三强”“17606吴孟超”“148081孙家栋”“31230屠呦呦”“79694南仁东”“281880吴伟仁”“347336张弥曼”“3421杨振宁”“10930金庸”等小行星,北京天文台也曾将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8315巴金”。
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上的成就,还有小行星被命名为“21064杨利伟”“9512费俊龙”“9517聂海胜”“10298黄江川”“11812乔栋”。
有趣的是,当年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后,国家天文台曾整理了相关资料准备将他们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杨利伟星”,不料却被一位西班牙天文学家艾斯特抢了先——他已迅速地将自己发现的一颗距地球最远距离达6.86亿公里的小行星的命名送给了杨利伟,命名为“21064杨利伟”。
将自己发现的小行星的命名送给自己欣赏的人,这种做法并不少见。
“20780陈易希”小行星就是香港一位中学生陈易希在一场机器人大赛获奖而收获的。
深圳女歌手姚贝娜勇敢抗癌的故事感动了一位香港天文爱好者,她去世后也获赠了一颗小行星命名“41981姚贝娜”。
胡宁生与张衡的“地动仪”
今年已90岁高龄的天文仪器专家胡宁生在中国天文学领域成就卓著,曾生产、发明了多种天文仪器,荣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全国科学大会评为“作出重大科技贡献的先进工作者”。
80岁以后,他还开始创作科普读物,出版过《张衡地动仪的奥秘》与《趣味力学现象》等书。其中《趣味力学现象》荣膺2017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之一,并被翻译成德文于2019年9月正式在德国出版。
至今胡宁生仍未停下关于科学探索的脚步,近年来仍致力于张衡地动仪的复原研究。
《后汉书·张衡列传》中曾提到张衡于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但这个堪称“世界上第一座能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近数十年来却引起颇大争议。
这台地动仪的发明,比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要早了一千多年,但不幸的是,这台仪器在西晋时便失踪了,也没有留下相关图纸。
到1951年,王振铎制作出了一台他设想中的张衡地动仪模型,后来被选入历史教科书,上过邮票,这个模型还作为礼物送给了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曾被陈列在展览厅里。
但这个模型只是个静态模型,并不能实际验震,由此引来国外科学家的质疑与批评。
为了证明张衡地动仪的可行性,中国地震局曾特别成立“张衡地动仪科学复原研究课题组”,但不知为何最终未能成功,反而导致联合国在他们的展厅中撤下了这座张衡地动仪模型。
中国教育部2017年中学教科书改版时,七年级上册《历史》中原本关于地动仪的内容也不见了,甚至关于张衡的介绍也一并消失。
对此,人教出版社面对记者的质疑时有过回应,称只是对部分教材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动,关于张衡和地动仪的内容并没有“消失”,而是出现在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课本中。
在初中历史教科书中,也有让学生搜集地动仪复原模型相关资料的习题;在2019年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也提到过“候风地动仪”。
但胡宁生仍一心想为张衡正名。他凭着自己50多年来研制天体测量精密仪器的经验,开始大胆设想并复制张衡地动仪。
他先是在理论上力证张衡地动仪立柱验震在力学原理上的正确性,进而又自费制作了实物模型,希望以此证实其原理在实践中的可行性。
有报道称,胡宁生研制的第二代演示模型地动仪,还在2016年中国科技史学会召开的张衡地动仪立柱验震学说学术鉴定会上,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
他四处呼吁,希望能为张衡地动仪恢复名誉,并想重新赠送一台新的张衡地动演示仪给联合国相关组织。2020年他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又发表了对“张衡地动仪立柱验震”的重要论文。
早前,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也曾在南京对胡宁生研制的复原模型进行论证和讨论,专家们认为,胡宁生的复原是目前“对原文记载还原度最高,也未用到超过古人完全无法企及的现代技术,且原理也很科学”的复原方案。
其实一直以来,有很多科学研究结果都存在被推翻又被重新证实的可能,张衡地动仪的故事还在继续,有待我们重新认识。(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易芝娜
校对 | 潘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