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名家工作室⑲|刘庆元:用尽办法寻觅隐逸在日常生活中的课题
“岭南美术名家工作室”
融媒体系列报道⑲
文/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实习生 吴依桐
图/受访者提供
多年以前,刘庆元在新港西路的工作室距离马路直线距离不到50米,那时他说,自己理想的工作室是位于菜市场“上空”,这样能时刻感受到日常生活的气息。
近年来,他则经常性地往返于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直接面对日常。
日前,《此时我刻——刘庆元的艺术实践》在东莞市21空间美术馆展出。展览由剧场装置、影像和摄影、视觉设计、现成品、木刻原作等组成,呈现出艺术家本世纪以来的多元艺术创作与实践。
用策展人胡斌的话来说,刘庆元是一个经常工作在工作室外的艺术家。展览现场展出的“在和谐印刷厂”“竹林七贤”等系列,都是他深入工厂、乡村的创作成果。
羊城晚报记者来到刘庆元目前位于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的工作室。
【走进工作室】
见缝插针随时创作
“自从多年前搬出新港西路的那间工作室,我就没有那种单纯的艺术家工作室了。”刘庆元说。
他现在的工作室其实是办公室和课室融为一体,对应自己在美院里的职责、身份——围着一张长方桌给研究生上课,在电脑台前处理学院事务;上述工作的间隙,在旁边不到一平方米的工作台上从事木刻创作,地面落满木屑。
工作室入口处挂着刘庆元设计的一张海报,上书粤语俚语:“辛苦搵来自在食”。方言是刘庆元创作中的重要元素。他出生在重庆,初中移居深圳,求学于广州,说:“我喜欢四川和广东方言。有时候用普通话表达不到位、或达不到那个力度的话,我就会用白话(粤语)来说。用白话才能传递我的这个状态和情绪。”
木刻中的三餐四季、生活百态是刘庆元对于广东在方言和文化的延伸。在《关于吃16句方言》系列中,明黄色的底色配以橙色字体和充满视觉冲击的黑色木刻图像,不乏看到“食自己”“米走鸡”“炒鱿鱼”等与吃有关的方言木刻。
使用方言,捕捉细节,刘庆元用看图说话的形式,表现方言俚语背后的隐喻,让人会心一笑。“比起接地气,我觉得更要贴地飞行。”刘庆元说,创作首先要是艺术的,要让生活更有趣一点。
木刻是刘庆元坚持了三十年的“书写”方式。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他从广美毕业。“我在想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很快,我就决定要做一件不那么时髦或见效的事情,而且时间要长,而且每天都得做,而且需要一点磕磕碰碰……集中起来看,那就刻木刻吧!木刻还有个好处,就是它没有那么被关注。”
多年以后,刘庆元有这样的自述文字:“我的第一个所谓的工作室就在我的床旁边。当时我觉得工作与床的距离一定要近,有段时间我是晚上工作的,工作到差不多凌晨四、五点钟,我就睡觉。”
正如今天,他的工作台和处理教务、院务的空间并置,可以见缝插针地随时创作。
以跨界艺术实践“为人民服务”
工作室的墙上挂满了刘庆元的作品,除了木刻版画,还有为数不少的设计和海报,见证了他的跨界艺术实践:在独立音乐、独立电影、实验戏剧包括文学活动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他以木刻制造字和词、影像素材和设计元素,以个人写作的方式与其他领域交流,所以作品常被独立音乐节、诗歌朗诵会、戏剧、文学等选作海报和宣传品,其中广为人知的就有2000年崔健的巴黎演出海报。
刘庆元是一个具体主义者,善于捕捉细节和场景,在一次次的田野工作中搜集“词句”:
到海丰送戏下乡的夜晚,饰演关公的年轻折子戏演员在舞台下抽烟小歇,烟火在漆黑的田野里闪烁……“我不知道如何更恰当地刻画出这样的感觉,但这些东西就像烙印,刻进了内心里。”他说。
放在内心的细节最终汇聚在刻刀下,并常以即兴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河南省修武县大南坡村的乡村建设项目中,刘庆元创作了木刻版画作品“竹林七贤”系列。作品以发生在此处的历史典故“竹林七贤”为蓝本,刻画当下农村群众日常生活的情景——
艺术家本人所扮演的“山涛”驾着摩托车,与仙风道骨的“嵇康”等人闲话家常,而后者形象则来自于当地村干部、田间种地老人、乡村建设团队成员等等,堪称经典再造。
日前出版的《乡村与木刻》一书,收录了刘庆元从2011年至今所参与的国内部分艺术介入乡建个案的木刻创作和视觉设计实践工作。在书中,可以看到他为当地农产品所做的设计,种类有黑木耳、芝麻油、腊香鸡等。
他希望,木刻这样一种原本具有复制与传播特性的传统视觉媒介,在乡土土壤中获得进一步的解放和延伸,最终实现艺术为人民服务。
近几年来,刘庆元刻意让自己的工作节奏更紧凑,努力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他在《此时我刻》展览的开幕活动上说:“做好当下的实践、做好自己的工作,或许才是对无法预计的将来的最好回应。”
我们的采访结束后,他又匆匆奔佛山市平沙岛去了。
【艺 谈】
不保持速度感,就会被社会抛离
▶▶ 创作力外溢
羊城晚报:记得在一次分享会上,您曾说,最近三年自己的创作力更外溢。
刘庆元:确实是这样,我刻意让自己的工作节奏更紧凑。三年来,很多人在意没有聚会、没有派对、没有公开的活动,怎么办?那就自己办。我喜欢自己给自己安排工作。
所以我说,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用尽一切办法,寻觅隐逸在日常生活中的课题,学习如何给自己创造实践的条件和机会。
这几年,很多事情都在线上进行,让人更刻骨地意识到了工作和生活上的局限。去不了更远的地方,只好去想象它。可是我们不能仅以想象来进行实践,我是一个具体主义者,越具体,想象力的空间就越大。
我跟学生说,不要只是在他人的PPT和案例分析当中往返,要在从你身边路过的人、看到的事物当中,重新去编织和组建对工作方法的思考,不要迷信人云亦云。
木刻就是生存的艺术、存活的艺术,单一的工作方法是不够的,所有的工作方法都是在路途上搭建起来的,可能这次会有点效果,下次就不一定了。社会转得比你快,不保持速度感就会被抛离出去。
羊城晚报:您曾经说,木刻无形中给予了你很多的性格上的塑造。这是怎么发生的?
刘庆元:一开始并没有,后来我才感觉到,木刻不只是媒介,还是一种开放的空间思维。木刻只有减法、没有加法,所以一定要学会用行动去判断。
我个人日常工作的体会是,刻木刻要给自己做好长期工作的知识能量储备,又要随时即兴写作的反应,创作的题材应来自于时代浪潮和社会日常的撞击,既不要无病呻吟,也不要故作苦涩,也无须故作精良。
我想要避开这些痕迹、习气,只能快,快当中出错也是一种自我训练。所以,观察与研判、控制或失控、计划和偶发等都是会同时发生的,在快速工作中,形成彼此覆盖,互相激活,保持接受一切失误和挫败的可能。
面对一块木板的时候,要有规划和计划,但很多时候工作意识是偶发和即兴的,我的创作大部分时候还是得通过触发经验,惜墨藏技,点到即止。所以我是有话就说,没话就不说,不要没话硬要找话说。
▶▶ 不要被“装订”
羊城晚报:你为何要刻意让自己的工作节奏更紧凑?
刘庆元:木刻是劳作型的艺术,劳作型的文艺工作者会更在意可长期实践的可能。
我想让自己一直处于无了期无止境的写作计划中,来不及、也没必要为自己的每一幅创作去命名才是最合适的状态。全球化大时代已经在帮艺术家命名作品了,你得找到遗漏去补缺。
为此我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做得不够。我想多出去走走,向生活学习,多将自己投身到真实的社会浪潮之中,感受被自己忽略掉的能量。
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我组建自己的写作素材、完成自己的章节,一边看着墨迹未干的字迹,一边书写新的内容,但不要被“装订”。
羊城晚报:您以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十余年,有怎样的体会?
刘庆元:知道我是做木刻的,大家都问,木刻还能干什么?木刻本就是来自传统的媒介,现在也被当做当代文艺工作的延伸和实验,我只是在具体实践中尝试把它和其他学科进行一些交叉。这需要我和不同领域的人打交道,大家都是在路上相逢,互相加持。
目前我的主要合作方有两个:一是介入乡村工作,一是参与音乐策划出版;其他就是日常的自我写作。我把自己的工作简称为“在城乡之间搞摇滚”。
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就是一个工作挑战、一种理想自觉,没有人逼着我做,大多也没有项目经费,更没有人告诉我这样做将会得到什么。
但我觉得,作为艺术学院的一名教师,更应该是人文精神的传递者,所以提醒自己保持对精致利己主义的警惕。正因为这些工作往往具有挑战性和实验性,才会对自己有约束、有要求。
▶▶ “民间的艺术”
羊城晚报:广东是现代美术史上“新兴木刻运动”的重镇。您如何理解这个传统?
刘庆元:木刻很古老,我们当下进行的文化实践,是时刻和先辈在一起,从他们走过的脚印上再低头前行,探索自己的路径,这非常难。
我保留了木刻版画最传统的劳作方式和媒介特点,但不去做艺术本体语言的改造。因为在我理解中,以刀代笔就足以展开全球化语境下的自我实践(实验)了,其他交给时代去共同完成。
我一直觉得近现代历史中的文化能量是值得反复挖掘和吸收的,但确实需要连接当下,才会有更具层次的、带有问题意识的学术性推进。木刻于我就是书写、思考和行动方式。
我对新兴木刻运动的理解,首先在于它影响了很多不同的领域,而不仅仅只是木刻版画。参与者们既是文学青年,也是当时的策划者、媒体人。他们组织集体性的话剧演出,也组织文学社、对社会话题发出议论。新兴木刻更是戏剧、话剧、文学、音乐、摄影等不同媒介的连接点。
但鲁迅没有选择主推当时的新媒介艺术——电影,而是从木刻入手,或许因为他觉得木刻更适合在当时中国的时代语境下做一些事情。
新兴木刻运动的民间立场也尤其值得注意。我们看到,新兴木刻和民族解放运动,和国家与社会革命的关系密切,进而从中走出了“民间的艺术”,是连接民众与在地之间的社会参与性艺术。
【简介】
刘庆元,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兼实验艺术系系主任。
主要工作方向是当代艺术设计的社会融入方法、跨学科实践和创作。其木刻实践工作涉足当代文化领域的不同方向,如音乐节、实验剧团、文学、设计、文化保育、民艺乡建等,也参与当代文艺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个人作品参加了罗马21世纪国立美术馆“世界在何处”、乌拉尔工业双年展、法国里昂国际双年展、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上海双年展、广州影像三年展、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等国内外多个重要展览。
出版著作《乡村与木刻》《你的表情就是我的符号》《速写讲稿》《匠器》等。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总策划:杜传贵 林海利
总统筹:孙爱群 陈桥生
执行统筹:邓 琼 吴小攀 朱绍杰
主办单位: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合作单位: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广州美术学院 广东画院 广东美术馆 广州雕塑院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邓 琼
编辑|周欣怡
校对 | 李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