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粤剧艺术又一丰硕成果!《粤剧表演艺术大全·音乐卷》首发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黄宙辉 发表时间:2022-07-30 14:54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黄宙辉  2022-07-30
主办方还邀请了昆曲、滩簧艺术家与粤剧名家一起,用舞台官话交流演唱古老牌子、小曲
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梁彦兰
图/主办方供图

7月29日,《粤剧表演艺术大全·音乐卷》首发式暨“戏曲传统曲牌交流欣赏会”在广州图书馆举行。

《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以下简称《大全》)被誉为“粤剧百科全书”,“音乐卷”是继“做打卷” 和“唱念卷”出版后的第三卷,发掘整理了一大批有价值的粤剧音乐资料,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粤剧音乐财富。

首发式上向各单位代表赠书

本次活动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编委会、广东粤剧促进会、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承办。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文化部原副部长董伟,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杨树,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曾伟玉,广州市原市长、《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编委会名誉主任黎子流,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编委会主任陈建华,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张胜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首发式活动。

“音乐卷”厚达1070多页

粤剧音乐是粤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能体现粤剧与其他地方戏曲剧种区别的重要标志。

它包括声腔、器乐两大范畴,形成了以板腔体为主、曲牌体为辅的多样性音乐体系,并以其具有鲜明的地方性而在中国戏曲音乐中独树一帜。

《大全》主编倪惠英发言

在首发式上,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大全》主编倪惠英介绍,《大全》团队在编纂音乐卷过程中,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翔实反映了粤剧音乐艺术的全貌,把近百年来最有特色的粤剧音乐发掘、整理出来,为推动粤剧更好地传承与发展,积累了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明年底前,力争完成《大全》其余两卷(舞美卷和剧目卷)的编纂和出版工作。

《大全·音乐卷》分为“器乐篇”“锣鼓篇”“曲牌篇”,仅页码就达到1070多页,完全是一部颇县规模的典籍。《大全·音乐卷》集图、文、音、像于一体,成为一部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的教科书和工具书。

全卷除了器乐和锣鼓的内容十分丰富之外,在曲牌篇中还收入了传统牌子套曲11套、散曲100多首,小曲640多首。在这批小曲中,除了前人总结的小曲外,还增加收入了近30年的新小曲,体现了粤剧音乐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艺术风格。

《粤剧表演艺术大全·音乐卷》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传统粤剧曲牌(套曲、牌子、大调)和小曲的整理中,编纂团队采取了简谱与工尺谱同时呈现的做法,保证了乐谱的完整性和严谨性。北京的专家认为,保留工尺谱具有长远意义。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文化部原副部长董伟致辞

“《大全》具备导向性、系统性和示范性三个特性。粤剧界率先编撰和出版了《大全》,在全国348个剧种中具有示范意义,值得我国戏曲界好好学习、研究和推广。”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文化部原副部长董伟在首发式上盛赞。

他还指出,《大全·音乐卷》的出版,是弘扬粤剧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一丰硕成果。

戏曲艺术家用官话示范演唱

“这次编纂《大全·音乐卷》,编辑部特别邀请了当今粤港两地最有影响的粤剧表演艺术家,对近百年来几近失传的传统牌子演唱曲、大调,以官话的形式进行了示范演唱。这当中包括了香港的阮兆辉、罗家英、何家耀、郑詠梅、林颖施等,广东省内的倪惠英、黎骏声、蒋文端、陈韵红、邓志驹、李伟骢等。”

倪惠英说,上述粤剧表演艺术家进行的演唱示范,对粤剧音乐的传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戏曲艺术家们用官话演唱

在当天的“戏曲传统曲牌交流欣赏会”上,主办方还邀请了与粤剧有血缘关系的昆曲、滩簧等艺术家,与广东的粤剧名家一起,用舞台官话交流演唱古老牌子、小曲。

包括浙江昆曲的鲍晨,广西滩簧的赵嘉懿,广东的倪惠英、欧凯明、黎骏声、陈韵红、蒋文端、崔玉梅、邓志驹、李伟骢、李嘉宜等艺术家,分别演唱粤剧传统大调《秋江哭别》《昭君怨》,戏曲传统牌子《弹词》,粤剧传统牌子《困谷口》《瑞霭》,戏曲传统大调《贵妃醉酒》。

此外,卢劲康、阮仲贤、苏学成、曹杰、彭振国等演奏者还表演了粤剧传统牌子《锦帆开》的器乐演奏,令观众大饱耳福。(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参加活动的领导和嘉宾合影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孙 磊
校对 | 李红雨

编辑: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