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平:从“编外记者”到省报副社长

来源:今日湘阴 作者:丁力 发表时间:2022-05-30 22:44
今日湘阴  作者:丁力  2022-05-30

李时平的文集《独立思考》,在2005年作家出版社初版的基础上,最近重新修订,由羊城晚报出版社再版付梓。书名由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题写;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经济日报社原社长徐如俊,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于宁、米博华相继专致贺文。

李时平是湘阴洋沙湖镇(原城南公社)人,现为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

1985年8月,他从九嶷山学院毕业后,来到广东参加工作至今37年,从事新闻专业或相近的专业共30年。其中在粤北山区工作,包括“编外记者”新闻秘书时期达12年。

1997年年初,人民日报社在广州成立华南分社,出版华南新闻版,在《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上刊发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编采人员的公告,立时成为当地新闻界一大“热门”。据不完全统计,约有近7000名华南青年积极报名应试。经过严格的初试、笔试,最后按二比一比例,筛选出200余人进入“面试”的门槛。李时平就这样考入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成为100名幸运者之一。1997年4月至2007年3月,他在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专业从事新闻工作共10年。

李时平在新闻采写中始终坚持到生产、生活第一线去,遵循“不到现场不写稿、不动笔墨不署名”,用心观察、用情体现、用功写作,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坚持“脚踩式”采访,写出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如《韶关建立干部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刊发2006年6月19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广东清远技校输出一人脱贫一户》刊发2004年6月30日人民日报一版报眼位置。其中收入《独立思考》一书的新闻作品,那一篇篇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华南新闻》等新闻媒体上发表的作品,大多是他在粤北山区采写基层一线鲜活有温度的新闻,被新闻界高层称赞是用脚“踩”出来的新闻。

据时任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现改“广东分社”)一位负责人介绍,时平同志具有十分突出的社会交际能力。他善用、巧用人民日报这个平台,在自己身旁迅速地组织起一个个偌大的“朋友圈”,为记者站的建设借势借力、出谋划策。他长袖善舞,在社会各色人等之间游走八方、巧妙应付,将身边一个个工作中的对象经过长时间交往,逐步演变成一个个生活中的朋友。这个交往一不靠利益交换,二不靠金钱往来,三不靠裙带关系;靠的是信任理解、知恩报恩,靠的是真诚帮助、不取回报,靠得是时间检验、久久为功。他特别能琢磨体会老干部的心态,特别擅长同老干部,尤其是已退休老干部打交道、交朋友。他与开国第一上将萧克、广东省委原第一书记任仲夷、人民日报社老社长邵华泽等都有频繁往来,并与他们之间结下“忘年交”。

此后7年时间,李时平在一家省级国有控股的上市企业担任领导工作。2014年7月,李时平调任羊城报业传媒集团公司担任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省管副厅级),到去年3月机构改革又任党委委员、副社长一职。任职虽然是领导岗位,不在第一线从事采访工作,但他除了撰写多篇理论、副刊文章,还积极主动作为,精心策划、亲力亲为,带领有关团队围绕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大势鼓与呼。2017年,他与深圳前海管理局领导一道精心策划,积极推动,精心组织人民日报记者、羊城晚报记者采访团队深入调研,写出多篇深度报道,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前见报,展示了前海人牢记总书记对前海的发展要求和殷殷嘱托,展示了前海人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当好排头兵的风采。这组报道之后,他策划主编由羊城晚报出版社结集出版《特区中的特区》一书。以书为载体,将报道成果凝固化,以高政治站位为前海发展生动写照。该书出版后在大湾区引起很大反响,“特区中的特区”深圳前海声名远播,为未来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前海成为粤港合作区起到一定的舆论先行和鸣锣开道的作用。

近年来,李时平还在中央、省委党报刊发了多篇较有影响力的理论、副刊文章。在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1月22日刊登了《萧克将军与新中国首所民办大学》,此文记述了“开国第一上将”萧克将军对乐天宇教授筚路蓝缕开办新中国首所民办大学——九嶷山学院的关心和支持,被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萧克印象》一书收入。还有《“和而不同”理念的当代价值》《保持三种平常心态》《平常心看待前“恭”后“倨”者》《打造国际化“广告航母”》等理论文章在南方日报刊登。李时平勤于笔耕、深入采写,为中央、省委党报党刊不断提供鲜活新闻或理论、副刊作品,反映改革开放这一伟大时代的新发展、新风貌、新精神;在报业管理的领导岗位上,不断探索报业转型、产业拓展、媒体融合的发展新路径,探索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强省建设的新路子。

2018年以来,在集团党委支持下,李时平积极落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国家战略,力推并走访发动一大批大湾区内文化企业(园区),联合创建“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简称“促进会”),争取省委宣传部重视,将“促进会”列入省委“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正式批复同意成为促进会业务主管单位,从而成功在省的登记机关登记。这是省内以“粤港澳大湾区”名义首家登记成功的群团组织。

一个人无论他身处何方,故乡在他心中永远是一个解不开的情结。李时平用的网名就是故乡的名字“涝溪桥”。外地求学到在粤工作共40年了,他的故乡情结依然是那么浓烈。家乡人到广州出差办事,不管有多忙,他总是尽力提供方便。他深情地说,故乡,装载着我们的梦;故乡是港湾,忆起故乡就不会孤单寂寥。为了湘阴的发展,他还积极组织在粤企业家到家乡考察,投资兴业。同时,他还通过捐书赠报等多种形式支持家乡的文化事业。

编辑:吴方舟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