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归来东莞!《容庚北平日记》部分原件首度展出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朱绍杰 发表时间:2021-08-06 14:44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朱绍杰  2021-08-06
容庚出身莞城容、邓两大望族之家,得益于家学浸染打下扎实的学术根基,尤其受四舅邓尔雅的影响而治学金石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文艺  余晓玲 谢颖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文艺(除署名外)

容庚女儿容璞还记得,父亲在临走前说的是东莞话。8月5日,“容庚与东莞”大型系列展览活动在岭南美术馆正式开幕。

以容庚、邓尔雅为代表的文化大家,是东莞乃至广东重要的文化资源。去年底,“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和反响。

本次系列活动可谓延伸和“回归”,如果说“容庚捐赠展”是宏大叙事,那么“容庚与东莞”则是一次精细的书写。

展览现场

本次系列活动共推出6个主题展览、4场专题讲座,以东莞为切入点,从成长、治学、鉴藏、艺术、情怀等不同的角度,全方位、立体化深度解读容庚先生丰厚的学术人生。

由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华书局、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合作,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东莞展览馆、东莞市博物馆、东莞市可园博物馆、岭南美术馆、莞城文化服务中心、莞城美术馆、莞城图书馆协办。

家乡对先生治学的影响

主题展览《容庚与东莞》从地缘、亲缘和业缘三个方面展示家乡对容庚治学的影响,系统梳理了容庚的亲友圈、师友圈,透过其家学渊源、师友交往,展现容庚“由文字而及器物,由器物而及于史迹”的治学发展历程。

容庚出身于莞城容、邓两大望族之家,得益于家风熏陶、家学浸染,打下扎实的学术根基,尤其受四舅邓尔雅的影响而治学金石,早在1922年完成《金文编》初稿。

后经邓尔雅友人引荐,他以《金文编》稿本得罗振玉、马衡赏识,破格入读北大国学门研究生,北上寓京期间曾居东莞会馆,以乡谊为纽带,结交王国维、梁启超、陈垣、顾颉刚、商承祚、伦明、张荫麟等良师益友。

1929年,容庚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陈寅恪、傅斯年、陈垣、董作宾、朱希祖等同仁在北海静心斋留影 (主办方提供)

《方寸精镌鉴古今 ——<颂斋藏印>艺术展》追溯容庚学术的缘起——篆刻,以《颂斋藏印》原钤印谱为基础,辅以相关文献及钤印书画,解读容庚自刻自用及收藏的名家印章176方,展现其不凡的印学成就、独到的艺术鉴赏力及与印坛时贤交往之情谊。

《吉金墨韵——容庚先生旧藏铜器全形拓片展》重点呈现容庚在金石方面的鉴藏研究,首次专题展示容庚旧藏全形拓片62件,分类释读释读拓片器物、题跋、印鉴背后的历史信息,呈现传统传拓技艺的艺术魅力,生动反映容庚先生的学术交游、鉴藏逸事及学人风范。

周毛公鼎全形拓片(主办方提供)

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倪俊明告诉记者,本次展出的的全形拓片,多拓制于晚清至民国,以商周至汉代的青铜器为主要传拓对象。其中既有容庚自藏珍贵器物的拓片,也有其通过购买、交换和受赠等方式获得的藏品,品类丰富、拓工精良,且不乏陈介祺、周希丁、王秀仁等名家佳作。

首次展出《容庚北平日记》原件

记者注意到,本次系列展览中首次公开展出《容庚北平日记》部分原件。容庚先生自1922年夏赴京至1946年初南归,寓京24年间留下16册日记。虽为个人纪事,记录先生日常生活、读书、研究、交往及购藏等,却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及史料价值。

“北平日记”多写在商务印书馆发行的专用日记本上。日记本封面印有“自由日记”或“国民日记”字样,其装帧印制颇为讲究,采用了烫金、激凸等工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现场展出日记原件

寓京期间,容庚先后编撰出版多部学术著作,逐步走向治学高峰。北平日记,真实地记录了他的治学发展历程,见证这一段“高光岁月”。北平日记中约有九成内容都是反映容庚日常的研究工作,如翻阅资料、草拟论文、编撰著作、校改稿件。

他的多部著作,如《宝蕴楼彝器图录》《武英殿彝器图录》《秦汉金文录》《颂斋吉金图录》《商周彝器通考》的编写过程,在日记中均有体现,从这些简略的记录可以看出容庚“由字及器”的治学发展历程。

不苟言笑,严肃呆板,这可能是大众对于学者的刻板印象。而实际上,他们除了醉心学术外,也有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在北平日记中,我们看到容庚生动鲜活的日常细节和充满情趣的个人爱好。他浪漫,与妻子同赏名花;他时尚,与亲友出游并爱好摄影;他爱运动,喜欢溜冰、练八段锦、骑自行车。

容庚所拍摄的燕京大学(主办方提供)

据介绍,北平日记中留有大量中西餐馆的记录,也是当时京城繁荣的饮食文化的缩影。在众多食肆中,“谭家菜”出现频率最高。1937至1944年间,赴谭宅聚餐的记录达八十余次。

“谭家菜”当时属于私房菜,原是广东南海人谭宗浚的家传菜,广受欢迎,高朋满座。容庚常与黄宾虹、周怀民、汪慎生、孙海波等圈中好友在此聚餐,茶饭之余珍赏字画、互换交易。

“父亲在临走前说的是东莞话”

自上世纪30年代起,容庚先生及其家属就陆续向东莞捐赠文物,迄今已有300余件(套)。本次系列活动得到容庚家属的大力支持,东莞博物馆获捐赠藏品和作品共计13件,其中包括两件容氏收藏的商代青铜器。

在“‘容’归故里——东莞藏容庚文物展”中,主办方还原了容庚1979至1983年在中山大学东南区1号居住时的客厅场景,现场的沙发与茶几等物均为容庚生前所用。

沙发左上方的照片,是1979年容庚与其子孙在客厅的留影;右上方的照片,是晚年容庚与挚友商承祚在此场景的合照,他们当时就坐在这套沙发上。

展览现场

这套20世纪70年代流行的木结构皮质沙发,或许能展现容庚关注潮流的一面。“有段时间它还盖着蕾丝巾,我特意研究了它的底部。”容国濂是沙发主人容庚的长孙,他上一次见到这组沙发,已是40多年前。

8月4日下午,活动主办方邀请了容璞、梁世雄、罗兵、容珊、容国濂等容庚亲属,参观在岭南美术馆、可园博物馆以及容庚故居展出的六大主题展览,听他们讲述展览之外、生活之中的容庚。

容璞(右)和容珊

容庚一生节俭,对子女后人教育却相当大方。容璞回忆说:“只要是能培养我们兴趣,他会支持我们。我与妹妹容珊从小便喜爱画画,父亲鼓励我们的兴趣,会给我们买绘画材料,但买玩的东西是不行的。”容国濂则记得,以前“六一”儿童节时,别人家去新华书店买书一般是一两块钱,而祖父则会给五、六块钱,让他们买自己感兴趣的书。

令容国濂印象最深的,是祖父对于书的执着。有一次,他指着满房间的古籍问容庚:“这些书您都读过吗?”容庚幽默地说,他看书就是“宰猪取肉”,意思是只要这本书里有一块能为己所用的“肉”,不管这块肉的大小,都值得细读研究。

“这个展览的不少东西我也没看过,现在观看时就像见到父亲一样,非常亲切。”容璞告诉记者,父亲在临走前说的都是东莞话。她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回家乡,快到东莞的时候,金鳌洲塔出现在远处。父亲兴奋地叫她赶快到船头,说:“这就是东莞,是东莞的塔!”

【访谈】

《容庚北平日记》整理者 夏和顺

容庚先生的日记很真实

羊城晚报:在整理容庚先生的日记过程中,感受是怎样的?

夏和顺:日记跟书信都是写作传记的一手资料,不同的人写日记目的可能不一样,大部分人都是作为私人记载。不过有一些名人知道自己会出名,他的日记一定是会向社会公开的。所以他们写日记时非常谨慎,改日记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但是对于容老的日记,我认为不存在这方面的情况,他没想到要公开,是完全的私人记事。

他的日记很真实,反映了他在学术研究的点点滴滴,包括生活的一些情况。但是日记比较简略,如果不是相关领域,或者对近代学术史不熟,可能看不明白。如果结合《容庚传》或其他相关资料一起看,可能会相对容易一些。

《容庚北平日记》原件(主办方提供)

羊城晚报:作为后辈,如何在容先生的日记中了解这位一代宗师?

夏和顺:以前对他的认识还不是很全面,通过他的日记,现在就更全面了。容庚先生是一个很真实的人,我一直认为他是不掩饰自己的。比如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他的学术地位得以恢复,也受到了一些追捧,当时他说:“当初我没有你们说那么坏,现在我也没有你们说的这么好”。我觉得这句话也很能反映他的品格。

容庚先生是一位著名学者,在金石学、考古学研究方面有卓越见识和成果,同时也是书法家、收藏家,其收藏是为了研究进行的。作为传记作者,我从来没有把他拔得很高,没有把他当作一个伟人。

他的人格当然是很高尚,但是他肯定是有缺点的。我认为没有必要把他拔得太高,作为一个平常人来看待就可以了。比如他自己说过,他从小就喜爱赌博,后来是因为母亲教导,才把他拉回正道,进而成了一个学术大家,所以他很感恩母亲。对我们来说,他是一个励志典型,值得我们学习。

《容庚北平日记》

羊城晚报:容老的收藏观念对今天有怎样的启发?如何看待今天对学人书法信札的市场追捧?

夏和顺:真是会有启发的。容庚先生是一个比较精明的人,他后来和学生、同事都说过:“成名有捷径,生财有大道”。学人书法信札首先具有文献价值,第二个层次才是书法艺术价值。

当年跟容老交往那批学人,应该这两重价值是兼备的,所以他不用考虑藏品有没有书法价值和艺术价值。今天的市场变化,可能和整个收藏市场的完善发展有关。过去中国的收藏市场,比较单纯地追求所谓的名人或者职务头衔,现在可能在往文化本身回归。

编辑:邓琼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