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文化

大数据支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王林生 发表时间:2019-12-14 15:00
分享到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从总体上来说,这是由我国经济形势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宏观背景所决定的。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发展高品质的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地位,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是文化产业在新时代所肩负的责任。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大数据所开启的时代转型,将大数据本身作为产业突出要素置于文化产业要素配置的前端,不仅使大数据成为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商业资源,而且引介到文化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运营、消费等各个领域。因此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必要重构固有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强化大数据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大数据是重要的文化资源

  新时代的文化产业一定要有新的质素,而大数据无疑是这一产业新质素的重要构成。与传统的文化产业相比,新时代的文化产业更多地与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而正是这种结合,决定了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产业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知识,必然要用新的标准、新的模式对固有的文化产业体系进行重构,以突显文化产业本身的现代性。

  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生产与消费,产生了海量的数据。然而这些数据不再是单纯交易的痕迹,作为重要的商业资源,它构成了现代市场进行生产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现代国家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所以,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把大数据视为重要的产业资本和经济投入,在文化产业创新和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在文化市场体系建构中引入大数据这一变量,进而撬动和更新文化市场体系的组织机制。只有充分利用大数据对文化市场的文化产品、文化人才、文化服务和文化资本等多种要素进行精准配置,才能提升文化市场运营效率和市场的现代化水平。因此,新时代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完善的现代文化产业市场体系,不能局限在原有的体系框架内,而应构筑以互联网大数据为基础的文化产业体系。

  大数据有助于优化文化资源配置

  大数据之所以具有撬动和更新原有生产体系的力量,在于大数据能够通过庞大的生产和消费数据库,促进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之间的精准对接,进而为文化企业的转型升级“赋能”,优化文化资源配置,促进文化产业提质增效。

  由此,这也就决定着在大数据的支撑下,文化产业的生产体系是动态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是高质量的生产,但这种生产绝不是沿袭传统程式化和固态化的文化生产,而是在大数据的介入下,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文化生产进行动态调整。如广东省发起的企业“上云上平台”,就是利用现代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动态调整生产内容,实现供应链、消费链系统的精准对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就产品本身而言,在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文化产品趋于智能化。与传统的文化产品相比,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具备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智能化体验,创造了高品质的文化生活。尤其是以大数据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新型互联网文化业态,如可穿戴设备、AR/VR产品等,丰富了文化产品的内容与形式,提升了文化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水平和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就文化消费而言,由于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对现实的挖掘功能,个性化的消费将成为趋势。通过对来自移动终端、消费终端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和预测消费者的行为,进而将这些信息反馈给生产终端,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即定制消费是大数据时代文化企业根据消费趋向做出的战略性选择。

  某种意义上,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大数据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高效的要素配置,全面介入文化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品牌、营销、运营、消费等各阶段,提高文化及相关要素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合作。

  破解大数据在文化产业应用中的障碍

  深入推动大数据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重构新时代文化产业的产业体系,需要破解制约大数据在文化产业应用中的一系列障碍,这其中应着力做到三个协调统一。

  其一,大数据分析师与创意人才培养的统筹协调。以前,在创意人才的培养时往往强调产品内容设计、研发乃至营销领域的创意人才,而在大数据介入整个产业链时,具备创意知识背景的大数据分析师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因为数据分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解决文化产品的创意问题,只有理解了商业和产品的性质和逻辑,才能把有价值的数据梳理和提炼出来,从而更好地为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因此未来人才的培养,应在大数据人才和创意人才两个领域统筹规划。

  其二,区域、行业数据端口之间的统筹协调。“信息孤岛”是推进大数据全面介入文化产业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尤其是区域、行业之间的硬性分割,造成数据之间的人为隔阂,因此,以大数据为基础重构传统的文化产业体系,推动区域、行业之间的协调,需要各方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相互开放数据端口,在数据采集、数据应用、数据交易、金融服务、创业创新等领域为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共享的公共应用平台,增强彼此之间的协同。

  其三,大数据产业规划与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间的统筹协调。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发展规划的支撑,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较为明确的产业发展规划,但是大数据领域仅有《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三个国家级别的文件,而且大数据在国家战略层面强调与行业发展融合的政策规划目前基本限于健康医疗领域,在国家政策领域推进大数据与文化产业乃至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仍显滞后。因此,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仅需要文化产业在产业运营中自觉与大数据结合,而且需要在国家顶层设计层面,为“大数据+文化产业”探索服务新模式、培育新业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文化产业提供支撑。(王林生)

编辑:智羊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置身河西走廊打开大漠风情

  • 当“泡汤老手”遇上野温泉这才叫对味! 2019-12-11
  • 天冷了“泡汤”去 2019-12-11
  • 鲜味巨蟹漂洋过海只待君品尝 2019-12-09
  • 这里是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蔚蓝海岸大区 2019-12-09
  • 沙特航空来穗推广 2019-12-06
  • 6景区入列5A景区预备名单 2019-12-06
  • 岁末白领扎堆“清零年假” 催热出游小高峰 2019-12-06
  • 春节出境游报名提早“合家欢”最流行 2019-12-05

沃尔沃全新S60正式开启预售 安全环保打动你心

  • 沃尔沃全新S60上市 售价28.69万-40.19万 2019-12-13
  • 共4款车型售价9.99万元起 「朗逸 启航」上市 2019-12-13
  • 2020款帕萨特插电式混合动力版上市 满足国六排放标准 2019-12-13
  • 吉利汽车11月销量超14万 超越上汽通用与日产 2019-12-10
  • 全新一代朗逸获C-ECAP 2019版规程车型评价最高分 2019-12-09
  • RDX即将担任“沸雪”赛事官方唯一指定用车 2019-12-09
  • 荣威RX5 MAX获长三角创意设计智汇大奖 2019-12-09
  • 上汽大众Tharu途岳2020款推出两款豪华版Plus车型 2019-12-09

换个角度看华为前员工事件!到底是谁的错

  • 库克否认苹果垄断 承认华为三星是最大竞争对手 2019-12-13
  • 孟晚舟赢下一场法律战 加法院要检方提交更多证据 2019-12-12
  • 苹果起诉前高管背叛公司,却被反诉涉嫌侵犯员工隐私 2019-12-11
  • 任正非批孟晚舟公开信:不合适,全国人民没法跟她一起感受 2019-12-11
  • 2200万元资产被冻结!王思聪要回万达了吗? 2019-12-10
  • 国人对高端智能手机需求大幅增长60%!苹果还是首选 2019-12-10
  • 广州马拉松首次实现5G+4K+AI直播,都是因为它 2019-12-09
  • 再添新技能!马云成全球身价最贵指挥家 2019-12-09

《中国有故事》系列微纪录片的幕后故事

  • 文化的“南南合作”:首届“江南文化·岭南文化”论坛在华师举办 2019-12-13
  • 今年有200多个影视剧组在重庆拍摄 摄影机为啥爱山城? 2019-12-13
  • 8个国家首次设立孔子学院 2019-12-13
  • 纪录片节|《家以何安》摘得“金红棉”两个奖项2019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闭幕 2019-12-13
  • 竹林七贤是“中国版嬉皮士?郑和又称“海上CEO”?这名老外的新书“脑洞大开” 2019-12-11
  • 当代艺术怎样结合古代文脉?小小菖蒲传递北宋文人传统的当代演绎 2019-12-11
  • 专家学者献计贾岛故里文化传播 2019-12-11
  • 当音乐邂逅诗书画,廖昌永唱响中国美术馆 2019-12-11

干杯!十月里多个德国啤酒节开锣

  • 喜欢吃日料 不懂清酒怎么行?

    ——掌握这几点,清酒小白也懂行 2019-12-02

  • 金秋吃蟹 这样吃才健康 2019-09-24
  • 炎炎夏日来份凉菜才是正经事 2019-07-10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2019-05-3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金羊图库
  • 2019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影像册
  • 无量山樱花谷:茶园泛绿 樱花似霞
  • 新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大批天鹅飞抵越冬
  • 探访直通澳门的新横琴口岸
  • 广州萌娃“玩转”网络安全教育
  • 120只珍稀候鸟放飞鄱阳湖
  • 爱护动物在行动
  • 新疆迎来滑雪季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 东锚碇地连墙顺利完工
2019-12-14 09:54:16
你愿意生育吗?调查显示:广州年轻人生育意愿逐渐降低
2019-12-13 22:06:52
广州一中新增流感病样6例 53名学生返校上课
2019-12-13 21:04:42
天气干燥多变,广州生态环境部门采取措施守护“广州蓝”
2019-12-13 20:40:58
注意!15日开始,虎门大桥部分出入口全封闭
2019-12-13 20:36:26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大数据支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文化报  作者:王林生  2019-12-14
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必要重构固有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强化大数据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从总体上来说,这是由我国经济形势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宏观背景所决定的。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发展高品质的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地位,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是文化产业在新时代所肩负的责任。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大数据所开启的时代转型,将大数据本身作为产业突出要素置于文化产业要素配置的前端,不仅使大数据成为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商业资源,而且引介到文化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运营、消费等各个领域。因此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必要重构固有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强化大数据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大数据是重要的文化资源

  新时代的文化产业一定要有新的质素,而大数据无疑是这一产业新质素的重要构成。与传统的文化产业相比,新时代的文化产业更多地与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而正是这种结合,决定了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产业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知识,必然要用新的标准、新的模式对固有的文化产业体系进行重构,以突显文化产业本身的现代性。

  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生产与消费,产生了海量的数据。然而这些数据不再是单纯交易的痕迹,作为重要的商业资源,它构成了现代市场进行生产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现代国家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所以,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把大数据视为重要的产业资本和经济投入,在文化产业创新和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在文化市场体系建构中引入大数据这一变量,进而撬动和更新文化市场体系的组织机制。只有充分利用大数据对文化市场的文化产品、文化人才、文化服务和文化资本等多种要素进行精准配置,才能提升文化市场运营效率和市场的现代化水平。因此,新时代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完善的现代文化产业市场体系,不能局限在原有的体系框架内,而应构筑以互联网大数据为基础的文化产业体系。

  大数据有助于优化文化资源配置

  大数据之所以具有撬动和更新原有生产体系的力量,在于大数据能够通过庞大的生产和消费数据库,促进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之间的精准对接,进而为文化企业的转型升级“赋能”,优化文化资源配置,促进文化产业提质增效。

  由此,这也就决定着在大数据的支撑下,文化产业的生产体系是动态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是高质量的生产,但这种生产绝不是沿袭传统程式化和固态化的文化生产,而是在大数据的介入下,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文化生产进行动态调整。如广东省发起的企业“上云上平台”,就是利用现代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动态调整生产内容,实现供应链、消费链系统的精准对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就产品本身而言,在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文化产品趋于智能化。与传统的文化产品相比,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具备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智能化体验,创造了高品质的文化生活。尤其是以大数据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新型互联网文化业态,如可穿戴设备、AR/VR产品等,丰富了文化产品的内容与形式,提升了文化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水平和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就文化消费而言,由于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对现实的挖掘功能,个性化的消费将成为趋势。通过对来自移动终端、消费终端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和预测消费者的行为,进而将这些信息反馈给生产终端,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即定制消费是大数据时代文化企业根据消费趋向做出的战略性选择。

  某种意义上,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大数据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高效的要素配置,全面介入文化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品牌、营销、运营、消费等各阶段,提高文化及相关要素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合作。

  破解大数据在文化产业应用中的障碍

  深入推动大数据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重构新时代文化产业的产业体系,需要破解制约大数据在文化产业应用中的一系列障碍,这其中应着力做到三个协调统一。

  其一,大数据分析师与创意人才培养的统筹协调。以前,在创意人才的培养时往往强调产品内容设计、研发乃至营销领域的创意人才,而在大数据介入整个产业链时,具备创意知识背景的大数据分析师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因为数据分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解决文化产品的创意问题,只有理解了商业和产品的性质和逻辑,才能把有价值的数据梳理和提炼出来,从而更好地为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因此未来人才的培养,应在大数据人才和创意人才两个领域统筹规划。

  其二,区域、行业数据端口之间的统筹协调。“信息孤岛”是推进大数据全面介入文化产业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尤其是区域、行业之间的硬性分割,造成数据之间的人为隔阂,因此,以大数据为基础重构传统的文化产业体系,推动区域、行业之间的协调,需要各方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相互开放数据端口,在数据采集、数据应用、数据交易、金融服务、创业创新等领域为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共享的公共应用平台,增强彼此之间的协同。

  其三,大数据产业规划与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间的统筹协调。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发展规划的支撑,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较为明确的产业发展规划,但是大数据领域仅有《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三个国家级别的文件,而且大数据在国家战略层面强调与行业发展融合的政策规划目前基本限于健康医疗领域,在国家政策领域推进大数据与文化产业乃至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仍显滞后。因此,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仅需要文化产业在产业运营中自觉与大数据结合,而且需要在国家顶层设计层面,为“大数据+文化产业”探索服务新模式、培育新业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文化产业提供支撑。(王林生)

编辑:智羊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中密两国远隔重洋 但人民友好源远流长
20:47
联播+丨定调2020 明年经济工作这么干!
20:47
2019年,习近平这样谈高质量发展
13:53
广州南沙:本科以上人才购房不受社保个税限制
10:04
好消息!穗深城际铁路明日开通运营
10:04
广州市城乡居民大病医保拟调整,报销比例增加15%
10:03
广州一中新增流感病样6例
10:04
广州地铁二号线工作日早高峰短线调整为“嘉禾望岗至江泰路”
10:03
元旦起所有货车可走ETC车道
10:04
佛山高明森林山火由钻探工程引发
10:03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