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派评论③ | 岭南非遗“狂飙”破圈: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朱绍杰、周欣怡、陈晓楠 发表时间:2023-03-26 14:30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朱绍杰、周欣怡、陈晓楠  2023-03-26
传统文化融入流行文化,不是附加分,而是基础分

【编者按

近年来,非遗文化走出古老记忆,走进寻常生活,并且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羊城晚报以“评论与实践并举,线上和线下联动”的方式,陆续推出“走进非遗名家工作室”系列、领事拾“遗”系列、跨界名家共议岭南非遗谈论等,跨时空、多形式、全方位推动岭南非遗创新传播。

本期粤派评论聚焦非遗文化传承传播,梳理岭南非遗的热现象、新趋势,以期为岭南文化“双创”走出高质量广东路径提供启示。

文/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周欣怡 陈晓楠

今春开年,潮汕青年用手中挥舞的英歌锤敲击着每一个人的“乡愁”。

行花街、行通济、营老爷、游火巷、烧彩龙……一场场喜庆热闹的民俗活动在岭南大地热闹上演;南派醒狮、新会陈皮、潮州工夫茶……在各式火热的群众文化、影视综艺中,岭南非遗在“出圈”路上“狂飙”,充分展示广东文化软实力。

随着时代发展,许多非遗技艺从过去的抢救性保护、展览式传播,逐步回归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非遗工艺品从博物馆走入寻常百姓家,非遗资源有机融入文化生活,深度嵌入文化产业发展之中,展现出日新月异的时代气息和创新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经过历史的积淀,形成了民系特色鲜明、国际交流互鉴的岭南文化。

近年来,广东持续推进非遗制度体系建设,丰富非遗活动形式,创新传播形式,探索非遗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路径,进一步推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岭南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新年烟火气再起
让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来自潮汕地区的英歌舞,阔别三年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成为今年春节岭南年味的“新晋顶流”,线上线下“火出圈”。从汕头潮阳海门镇的英歌巡游、到普宁的春节市区文娱活动,英歌队豪迈奔放的舞姿和炫目多变的阵型引得观看者阵阵欢呼,瞬间拉满“粤味”新年的“氛围感”。相关视频、图片更是霸屏朋友圈,流量爆表。

“过去每年的正月初二,都会有大型英歌巡游。可能大家格外怀念以前的‘年味’,所以今年英歌今年特别火。”普宁英歌市级传承人、富美青年英歌队总教练李俊浩说。

在中国传媒大学非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杨红看来,“年味”自古以来都在为中华民族提供群体归属感与身份认同,“英歌舞是潮汕人与自己生长并热爱的土地进行的互动”,对走出疫情阴霾的人心起到“艺术疗愈”的作用。

烟火气再起,广州花市恢复线下举办,对于广州市民来说同样是久别重逢“唔行花街,唔算过年”。广州人对行花街情有独钟,年味与花香相伴,人们在花街上感受着“行”的浪漫、“挤”的热闹,买回“好意头”的花卉迎接新年。

春节期间,广州永庆坊游客络绎不绝,一顶顶红色帐篷下,广绣、广彩、醒狮、木版年画、剪纸、彩灯,用最岭南的符号元素妆点着人们的视线,目之所及,年味一下子就“焗”起来了。

随着文旅市场的复苏回暖,非遗文化复兴无疑是文旅市场里的又一把火。春节档治愈系田园剧《去有风的地方》,让云南大理的美景美食和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再次走入观众视野,带动当地旅游复苏。剧中隽秀婀娜的自然风光与悠闲惬意的慢节奏生活,把郭沫若笔下“风花雪月古城开,洱海苍山次第排”的大理具象化地呈现出来,田园诗意的生活吸引了大量年轻人。

近年来,在中央有关文件和文旅部等相关部门的引导下,“非遗+”也成为一种保护非遗、传承非遗、用非遗带动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概念和模式。2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为进一步推动对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作出指引。

吃饭遇到非遗菜,食者兴趣陡增;逛文创店遇到非遗工艺品,消费者更愿意为传统工艺买单;旅途中遇到非遗表演,游客会忍不住驻足观看和体验……这些现象表明了非遗概念的深入人心。

随着非遗传承人得到普遍尊重,非遗元素受到广泛欢迎,非遗概念成功出圈,保护和传承非遗渐成共识,如何让更多的非遗从节目中的星星之火燎出荧屏,以具象而非概念走进更多人的生活成为新的课题。

古老非遗新活力
适变应变是唯一的不变

创新是非遗传播传承的根本,适变应变是唯一的不变。“传统要保留,在这个基础上,其中的技巧和观赏性还可以再提高。”在普宁英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来发看来,现在的英歌与过去大不相同,非遗传承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多年来,他大胆创新,改编英歌舞的表演形式……在今年湾区春晚上,英歌队与歌手腾格尔同台演绎歌曲《一身正气》,潮汕话、粤语、普通话与潮汕锣鼓交织别开生面的“混搭风”。

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李宏新认为,英歌舞线上线下引发关注,与近些年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密不可分。从引入女性队员,到英歌服饰、脸谱、队形的创新,从大型表演与赛事中的频频亮相,到网络平台上的走红出圈,如今,这项绵延数百年的古老非遗绽放出新的生命力。

作为广东人生活中喜庆吉祥的文化符号,醒狮活动经久不衰,而广东的新春是醒狮队每年最忙的时段之一。2023年春节,永庆坊旌旗招展,锣鼓喧天,醒狮出动,街坊里三层、外三层将粤剧艺术博物馆广场围得水泄不通,齐刷刷拿出手机,见证广东醒狮赵家班高桩表演“雄狮翻山越岭采青”的经典套路。

“很多非遗项目就是在不断地进步,适应不同年代的发展,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在“赵家狮”的第五代传人、广州工人醒狮协会会长赵伟斌看来,非遗是一个活态传承的过程,传承要有创造性的改变。

据介绍,过去的醒狮以不同的武术流派为基础,为完成迎宾接待任务,醒狮逐渐规范了流程和动作,走向标准化和表演性质。而作为关键道具的狮头,已经逐渐减少重量,以适应不同人群,更有贴上LED灯或涂上荧光材料,用于晚上表演。

“动画电影《雄狮少年》中最具表现力的高桩表演,不过出现在近三十年间。”赵伟斌说。最早,狮子踩在八角碗上,后来与南拳中的梅花桩结合,跃上半空。“大家一看,太好看了!观赏性强,难度高,更符合现在的审美。”随着《国际舞龙舞狮竞赛规则及裁判法》公布实施,醒狮已经成为难度与美感兼具的竞技项目,在桩上跳跃已然是舞狮的最主要技巧。

这个变化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随着《雄狮少年》上映,从央视到抖音,醒狮的热度上扬,迅速成为各大短视频平台“流量密码”。热播的醒狮短视频中,上桩最受欢迎,有的时长不足一分钟,播放量过百万。南派醒狮的IP更吸引到不少文创、游戏开放方面的投入与产出,让醒狮以更多方式走进日常生活。

新式传播添把“火”
非遗元素不是“有文化”的点缀

过去三年,虚拟现实技术成为文化创新发展一大方向。在今年爆火的广东春节民俗活动中,佛山首次应用虚拟现实还原“行通济”民俗场景,1:1还原了线下品牌方的商业场景,将原本只能在线下体验的民俗环节搬上云端。

虚拟空间内,像素小人蹲点派发的红包,将数字活化文旅消费的新形式玩出“新花样”。人们既可以像往年那样手中拿着生菜、摇着风车重新踏上佛山通济桥,也可以足不出户领略魅力四射的岭南文化。

非遗传播正走出“用传统方式传播传统文化”的旧模式,以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等手段,从平面化、静态化的视角向立体化、动态化转变。

“新技术、新手段正为非遗传承发展与传播带来新的契机。”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院长齐喆认为,要用现代激活传统。非遗文化进入年轻人的视野,更有传播力;赋予时代的内涵,更有生命力;借助新媒体平台,走进更广阔的公共空间,非遗文化传播才更有机会破圈。

2020届广美毕业生陈锐强在其作品《永庆坊AR公共艺术实验》中,以岭南特色的端午龙舟、鸡公榄及醒狮为原型,结合传统工艺风格设计了三个IP形象,并将三者以AR增强现实技术置入“永庆坊”,作为公共艺术进行展示。该作品尝试将传统工艺美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岭南民俗与当代时尚审美、学院工艺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一上线就成为“爆款”,最终走出国门,参展阿联酋“中国数字文化展示周”与迪拜世博会。

近年来,非遗传承相关节目持续涌现,不断创新。如解密互动综艺节目《巧手神探》,节目将明星体验、剧情悬念等相结合,采用角色扮演、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年轻人喜欢的时兴游戏呈现微缩、蜡像、面塑、翻糖等非遗手工艺,令人眼前一亮。

广东省工艺美术公司推出的《国潮粤品》,则将广彩、佛山彩灯、潮绣和粤剧等岭南传统优秀文化作了精彩展现,并与企业品牌进行跨界融合,通过设计语言将国潮传统文化赋能在各种文创工艺品上。

作为拥有大批年轻用户的泛娱乐平台,抖音、快手和B站将互联网直播、非遗文化、综艺元素有机融合,让非遗更具“新鲜活力”。

名家曾小敏频频出现在b站首页,引领岭南非遗出圈。B站跨年晚会上,她与“大湾区哥哥”梁汉文携手,一首粤剧唱腔的《待你归来》打破时空虚实界限,被赞“全场最佳”;游戏《原神》国风元素引发海内外玩家热烈讨论,她与音乐创作者“不是词神”合作,创作了粤剧版《神女劈观》,掀起全网二创风潮。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研究员曹兰胜提醒,有些综艺节目为提高节目的文化属性,意识地加入非遗元素,看似是明星宣传非遗,其实非遗元素不过是“有文化”的点缀。如何让非遗从节目中的星星之火燎出荧屏,甚至以其抓人眼球的美感冲出荧屏,俘获观众的心,真正让人感受到非遗的文化内涵而主动参与保护与传承,还需要继续探索。

多轮破圈闯世界
岭南非遗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最佳素材

非遗元素比过去更频繁地出现在影视创作中,成为一种新风尚。大热剧目《清平乐》《延禧攻略》《长安十二时辰》等都在剧情中“植入”非遗元素,为“服化道”乃至推进剧情发展服务。如《如懿传》中的“点翠”、《琅琊榜》中的“漆艺”、《延禧攻略》中的“绒花”等,这些非遗元素对营造戏剧冲突、丰富人物角色方面,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更成为观众观影的意外“彩蛋”。

今年春节,另一个“新晋顶流”、电视剧《狂飙》以贴近生活的创作与表演,点燃2023年的一把火。剧中的南派醒狮、新会陈皮、广式肠粉、潮州工夫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一道道亮眼的点睛之笔。非遗元素不仅进一步拉进了虚构故事与真实生活的距离,更令观众以一种全新的“打开方式”,感受和了解到岭南文化、粤式生活的生机与魅力。

同期上映的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讲述当代青年谢之遥回到家乡云南,发挥非遗的力量,盘活当地乡村经济。开播不久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方微博上点赞该剧。该剧主演李现、云南政务及文旅部门先后转发,并发布多条博文,推介当地非遗,呼吁更多的“谢之遥”加入到非遗保护和传承中来。

将传统文化融入流行文化中,越来越不是“附加分”,而成了“基础分”。《雄狮少年》《白蛇传·情》等亮眼佳作更直接以广东非遗项目作为主角。

2019年,首部潮汕非遗电影《英歌魂》的推出,让当地非遗人深感提气:“明星效应不一定能直接带火英歌舞,但能够提升潮汕人的文化自信。过去,人们认为这只是局限在潮汕地区的文化,而今看到了走向大江南北的可能。”

“国有南北,拳无南北。”电影《一代宗师》借角色叶问之口,道出广东咏春拳走向世界的起点。以武术为代表的岭南非遗就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最佳素材之一。“在全球化与大众文化日渐趋同的当下,非遗文化具备鲜明岭南地域特色,其文化特异性恰恰是最能吸引不同文化受众的地方。”齐喆认为,让非遗从“活”起来、“火”起来,对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至关重要。

实践证明,借助影视剧热点,巧妙自然地将非遗文化融合其中,有助于把单向的宣传,变成了多轮破圈的传播。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让非遗成为更多受众看得见、听得到、读得懂的中国故事,在传承与创新、传播与普及中焕发生机与活力。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总策划:杜传贵 林海利
总统筹:孙爱群 陈桥生
统筹执行:邓琼 吴小攀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小攀
校对 | 李红雨

编辑:吴小攀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