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散文榜揭晓!2022花地文学榜入围名单公布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22-11-13 09:27
金羊网  作者:  2022-11-13
请扫描文末二维码,投下您的一票吧!

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发起主办,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协办的“2022花地文学榜”入围名单今日揭晓。

该榜单由60位专家学者组成评委会联合推出,包括年度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文学评论、新锐文学六个文学门类榜单。

六大门类将各产生一位年度作家(作品),并特设“年度致敬作家”。结果将在年度盛典活动前夕公布。

2022年11月13日羊城晚报A10版

人间万象,致广大尽精微
2022花地文学榜年度散文榜单

(以入选作品作者姓氏笔画为序)

王尧《时代与肖像》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年6月):

夜半独坐堪自问

作者对乡村经验做了精细梳理和准确把握。他对田园毫不虚饰,对曲折心路不简化,对往昔乡村的一切也不人为地“提纯”。他写对村庄的感情、走出村庄的兴奋,写作为城市人和乡村的复杂感情关系——心理上离乡与返乡的矛盾,都如夜半独坐时的扪心自问。

在人文立场和思辨之光的映照下,乡村记忆、城市生活、今天的乡村,像几面镜子,反复折射出深长的人生况味,映照出一位学者、作家对城与乡、记忆和现实、文明与蒙昧、贫富与德行的深入思考。这是一部五味杂陈的成长史,也是一部细腻绵密的心灵史,通过一个人写出了一段历史的进程、一个时代的侧面,而那个侧面意味深长。

点评:潘向黎(作家,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王剑冰《塬上》
(作家出版社2021年8月):

每个字都连着血肉

文学表现人本身,散文更直接地描述人本身,是用文字给人和生活画铅笔素描。该作品是一部记述故乡、故人、故情、故事的散文集。因为书中所写是作者亲历亲感,所以我们读来会与作者一起,闻到草的香味更加浓烈起来,看见芦苇发出莹绿的光芒,乡音和乡情在周围弥漫。

乡间轻轻的声音缠住了作者的脚,作者朴实的文字缠住了读者的心。书中每一个字都连着血连着肉,连着祖辈、父辈,连着乡亲土地。《塬上》的魅力,是一种吸引力、牵引力,也是一种连结力。这力量来自大地,来自亲情,来自对大地和亲情的拥抱。这些内在的品质和作者自然的表达,为这些文字赋予了生命。

点评:祝晓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审,《随笔》杂志执行主编)

向迅《与父亲书》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1年6月):

远离类型化复制

父母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命流转中最重要的存在,也是中外文学书写中最具生命意味的“形式”之一。此书对于父亲的叙写,远离那种类型化的复制,写出的是我父我亲“这一个”,是一个无法简单定义和归类的父亲。

书中的父亲,不是一个可以让儿子炫耀的成功人士,似乎也没有留给儿子什么重要的物质和精神的遗产,他只是一个保有原味的父亲。从某种意义上说,《与父亲书》是一部实录父亲人生与生命的书,也是一部儿子走近父亲灵魂的倾诉和理解之书。父亲是向迅的父亲,也是一个独特时代的父亲。阅读作品,我们呼吸着父亲生活和生命的沉重,也感动着作者的感动。

点评:丁晓原(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东吴学术》杂志主编)

刘琼《花间词外》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1年10月):

雅思为志 突破解读

中国人的花草树木之间、诗词歌赋之内,包含着情感、想象、感知、顿悟,藏着童年、乡愁、伦理、美学。流连其间的,有仕隐之难,有穷达之变,更有“道法自然”。

作者以学识做底,以雅思为志,从一花一草起笔,以往来古今立意。书中凡12篇,篇篇有真知、见性情。她沉迷于传统之间,突破于解读之外,在结构的收放自如间,读者可见站在“花间”的不只是名人、名篇、名句,更是鲜活如常的人,是古今共情的才、志、遇,是永恒的性情和命运。

她不掉书袋,不背包袱,视野开阔、下笔轻盈,擅长以细节为阀门,优雅释放诗词中汇聚的高浓度中国经验和中国美学,“词外”空间愈益广阔。    

点评:付如初(人民文学出版社社科出版中心主任、编审)

刘醒龙《如果来日方长》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1年1月):

时代叙事出史诗 

这是一部直击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巨大灾难,生动书写1000多万武汉人抗击疫情的时代叙事和史诗。作品从人出发,以人为本,巧妙地将个人生活与个体命运,同时代生活与国家命运紧密地契合在一起,既有人间悲欢与情义,也有家国春秋和情怀。普通人在灾变中的情感呈现,使作品有了感动人心的温润和力量。

对武汉抗疫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审视,凸显了科学理性的重要性。对人类的苦难以及苦难中的生存意识、生命意识的深入思考,则为主题创作灌注了哲学的审美表达。文学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学的思想厚度,让这部作品有了独特的意义和光芒。

点评:彭学明(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主任)

苏沧桑《纸上》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1年3月):

倾情书写“非遗文化”

本书是对江南名物、手工技艺、民间艺人的文学书写。作者深入现场,描绘劳动者的普通日常,也为“非遗文化”倾情书写。其文心高远,令笔下的“中国故事”能“致广大而尽精微”。以灵动雅致的笔触,描绘江南民间丰饶而鲜活的日常生活,赞颂民间艺人、匠人的智慧与坚守,是对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的致敬。

其主题性写作,在时下同类散文中鲜见。行文走笔自然灵动,以小见大地开掘故事内涵,人生情怀与山水风物亦相得益彰,呈现独有的散文之美。

点评:王必胜(《人民日报》高级编辑)

陈福民《北纬四十度》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8月):

“千古江山图”

作者集学者、批评家和作家多重身份于一身,本书既是一部历史地理著作,也是探究民族历史与民族融合的文化大散文。作品以漫长的华夏历史为经、以北纬四十度地理带为纬,用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理性与感性相融合的笔法展开叙述。讲述从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大清王朝“乌兰布通之战”长达二千余年的历史演变,借助史料、民间的故事与文学想象,发掘了湮没于大漠风沙、长河孤烟背后的一个个故事。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穿越时空隧道,重新塑造历史人物,打开曾被遮蔽的历史面相,又在这种重构和再次对话的过程中,在不同民族交融的大背景下重审历史,展开了一幅饱含人文关怀和文学深情的“千古江山图”。

点评:陈剑晖(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

林岗《漫识手记》
(花城出版社2021年3月):

吉光片羽诉知音

此为著名学者林岗在学术生涯中的闲笔集束。它由“小”与“碎”组成,用“漫笔”的形式编织,通过语词尽显出一派从容、浪漫与生机盎然,仿佛是一个漫步者在欣赏生命的吉光片羽。

作者又像一个工匠,用铁锤在大理石上雕刻,理性中透出诗意,个性中迸出思想的火星,风趣中透出智慧。读这样的散文随笔,可以闲心、可以娱情、可以养气、可以励志、可以增智、可以遐想……尤其在读过万卷书和行过万里路之后,想找一个文化知音倾诉心语的时候。    

点评:王兆胜(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

南帆《村庄笔记》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年1月):

执“审智”文章牛耳

作者笔端摇曳生姿,文字逐个排好队,听凭调遣,寻找适宜的位置,其间弥漫着有节律的铿锵之声,情感含而不显,理趣如颗粒般饱满,建立了一套自洽而通达的逻辑,让“事”“情”“理”相互联动、交融,形成可爱而又必然的联系,时常给人以“原来如此”与“理当如此”的“悦”读体验,可谓执“审智”文章之牛耳。

这部散文集深入一个个村庄的历史、风情与肌理中,寻绎乡土社会、乡村伦理、乡村文明勃发与运行的内在机制,特别是在现代化阔步推进的时代语境下,村庄的表情与精神遭遇的新变。一册在手,读之思之,由不得回望来路,慰藉乡愁,一腔惆怅与爱恋,无边无涯。  

点评:王国平(《光明日报》高级编辑)

彭程《心的方向》
(广西师大出版社2021年7月):

安静的主角

地点、处所、区域等诸多空间元素,是这本散文集中安静的主角。它们吸引了作者的目光,呼唤着作者的脚步,更成为其心灵投射的目标。

书中的数十篇作品,是地理和心理的记录,是“此处”和“远方”的变奏,是“诗”和“思”的涌流。山川原野的风貌,历史文化的血脉,时代行进的足音,个体人生的命运遭际,情感与思想的广阔维度,平凡生活中深邃而恒久的本质属性,在不同的篇章中,经作者或分别摹写、或综合呈现,都获得了冷隽的透视和深刻的揭示。貌似波澜不惊的文字,却蕴含了丰厚滋味,展现出一种静水流深的审美境界,是近年难得的散文集佳作。  

点评:杨海蒂(作家,《人民文学》杂志编审)

【扫码投票】

今年“花地文学榜”还设置网络投票环节。

请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投票页面,投下您心目中的一票,您的投票结果将成为专家评委终评的重要依据。

投票时间:即日起至11月16日。

投票规则:每个门类限投一部作品,六大门类全部投完后才能成功提交。

总策划:杜传贵 林海利总统筹:孙爱群 孙璇 胡泉 陈桥生
统筹执行:邓琼 吴小攀 孙磊 朱绍杰 易芝娜 黄宙辉 李力 周欣怡 文艺 陈晓楠 刘星彤 黎存根
视觉设计:杜卉

本项目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

编辑:刘嘉文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