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家追忆许渊冲:“血气方刚”的百岁老人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 磊
图/受访者供图
据许渊冲先生家人消息,我国翻译界泰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先生6月17日上午于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许渊冲是我国老一辈翻译家的杰出代表,他从事文学翻译几十年间,形成了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独创了一套关于翻译标准的三美理论:“意美、音美、形美。”
基于其在翻译领域的突出贡献,2010年,许渊冲获得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他荣获国际翻译界文学翻译领域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许老逝世后,出版界、翻译界、网络上的网友们纷纷发文悼念。羊城晚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曾跟许老有过交集的北大后辈、编辑等,也浏览整理了网友的留言,力图为读者们呈现许老更为真率、生动的一面。
编辑刘彦:
“好几次从他家出来,聊得嗓子都哑了”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刘彦告诉记者,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许渊冲先生在人文社出过很多书,近几年人文社又再版了他的三个单行本:莫泊桑《水上》、罗曼·罗兰《哥拉·泼泥翁》和巴尔扎克《入世之初》。
“当时因为签合同事宜去过几次许老的家,第一次去的时候就特别惊讶。”刘彦说,许老的家在北京大学畅春园里,是一套面积不大的老房子,屋内是水泥地面,整体特别朴素,家里的书柜放满了书籍,“当时许老已经是‘北极光’奖获得者、著作等身,我感觉他应该住在条件更好的地方。”
许老留给刘彦印象最深的像个老小孩,特别爽朗,爱说也爱笑,非常健谈。“第一次去的时候他夫人还在,就让夫人给我倒饮料,其实因为许老自己喜欢喝。”
由于听力不佳,许老说话嗓门非常大,跟他说话也要很大声,“好几次从他家出来聊得嗓子都哑了,耳朵嗡嗡作响。”刘彦说到这里自己也笑了。
刘彦认为,许老的译文非常流畅,没有翻译腔,就像原本就是中文写的一般自然,“像巴尔扎克的小说中有很多文字游戏,许老的处理非常恰当,从中文也能读出文字游戏的感觉,而非生硬的直译,非常生动,也非常接地气。”
刘彦称,许老的翻译追求音译、意译的统一,比如《哥拉·布勒尼翁》后面那个姓是音译,这次再版他就要求改为“泼泥翁”,因为“泼泥”很符合主人公爱开玩笑的性格。
北大教授王继辉:
与其说他是翻译家,倒不如说他是一位翻译实践家
许渊冲已出版的中英法译著超过120部,包括《诗经》《楚辞》《论语》《老子》《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在所有的翻译作品中,他对于唐诗宋词的翻译尤为呕心沥血。他把众多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翻译成英语、法语介绍到国外,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特别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听说许老去世了,非常突然,也非常悲恸。”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王继辉认识许老十多年了,许渊冲先生是他的前辈,更是他敬仰的学者。
王继辉告诉记者,他跟许老有深入接触的一次是2019年底,“当时我主持《译界》杂志,北大让我去采访一下许老,我跟他本来也认识,于是就请了几位教授,还带了几个学生,一起去他家里采访,我们聊得非常好,时间也非常长。”
这次访谈结束后,许老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许老很简朴,家里面几乎没有新的东西,都是非常简单的家具,完全没有办法把这样的生活环境跟他的名望联系起来。“
王继辉说,许老非常纯粹又简单,甚至有点孩子气,“他就坐在那里,聊起天来停不住,也非常简单,不断地说自己的理论,谈翻译,谈西南联大。”
在王继辉看来,如其说许老是翻译家,倒不如说他是一个翻译实践家。“他是很有思想的一个实践者,他强调在翻译的时候,无论是中译英还是英译中,或者法译中,都要将美做到极致。如果在原文不够美的情况下,译文要超过原文,也要美,许渊冲先生的语言水平非常高。”
在那次深度访谈中,许老谈了很多关于翻译的话题。王继辉回忆,许老很在意自己翻译的作品,也很在意读者对自己译作的反应,觉得他的译作中有何突出的亮点、他与别的翻译家关注点有何不同,“总之,他是一个对自己要做什么、要做成什么样子、会有何评价,都清清楚楚的人。”
最后,王继辉说,“据我所知,没有哪位同辈人翻译过这么多作品,也没有人到了100岁高龄还如此执着地热爱着自己的翻译事业。”
出版人秦颖:
他推崇居里夫人的话——“自信,否则没人信你”
“我对许老一直心存敬意,他激情如火、倔强好胜、可敬亦复可爱。”在广东《随笔》杂志前主编秦颖眼中,许渊冲先生个性非常鲜明。
2006年五一长假期间,秦颖曾去拜访过许老,还拍下了一张许老谈话时姿态:许老身体往前倾,靠近谈话对象,无论是听还是说,都全神贯注,讲话声音洪亮,滔滔不绝。
秦颖表示,许老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上,坚持己见,从不认输,跟国内许多学者、翻译家都打过笔仗,也有过面多面的激辩。他说自己,“全世界还没有第二人,这样能把中文翻成英文,又翻成法文,同时又能把英文翻成中文,又能把法文翻成中文,又能在全世界出版,直到现在,还没有人打破这个纪录。”
“自信”是许渊冲先生留给秦颖最深的印象。秦颖说,要把文学翻译变成翻译文学,许老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上始终都在追求这个梦,这为他带来巨大的荣誉,也带来了巨大的争议。许老特别推崇居里夫人那句“自信,否则没人信你”,秦颖觉得这也可以看作是许老自己的人生格言。
2017年,在央视《朗读者》节目中,许渊冲曾提出自己的“小目标”是一百岁前翻译完《莎士比亚全集》。后来有记者问他“小目标”的进展情况如何?他说,已完成一半,因翻到不喜欢的剧本,遂决定先行搁置。“我对《暴风雨》很不满意,人物、地点都不满意,写得很牵强,我不喜欢,所以我反正是不想翻了。”对莎翁作品尚且如此评议,可见许老的率性。
许老逝世的消息传开后,微博上众多网友跟帖悼念,网友“小_薯条_”说她是从《朗读者》认识许渊冲先生,“第一次感受到翻译的魅力,很早以前我最想做的职业就是翻译,尽管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但仍然向许老学习。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网友“je_taimey”也是从《朗读者》看到了风趣可爱的许渊冲,“至今仍然记得那句‘延长白天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夜晚偷点时间。”
导演徐蓓:
许老是人见人爱的“九零后”
正在热播的西南联大题材纪录片《九零后》导演徐蓓称,许老是大家都喜欢、人见人爱的一位“九零后”。在2019年拍摄该片的时候,许老已经98岁了,“一位98岁高龄的老爷爷在那儿,感觉自己的脸已经要贴近屏幕了,翻译他的英文,而且他甚至有血气方刚的一面。”
许渊冲先生在片中提起故去的老同学,依然有充满孩子气的胜负欲,“我法文90分,他才考70几分。”
在徐蓓问:你觉得在你的同学当中,有你佩服的吗?”他说有,就是“杨振宁”。杨振宁当时进西南联大的时候,大一都是通识课的教程,所以他们两人同桌,有交往。“我们这次拍摄到的1938年入学这一批学生居然还有3位,而且都是巨匠。许老自己也记得很清楚,文科是他,理科是杨振宁,工学院是王希季先生——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西南联大是许老最爱回忆的话题。“所有的国文教授,大学一年级都开两个礼拜的课,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国文课。”许渊冲说,“我的根在西南联大,根源是闻一多、钱锺书。”
“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这句话印在许渊冲的名片上。许老曾嘱咐过他的家人,如果他去世了,墓碑上就刻名片这两句,这是真正属于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