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记 | 听老一辈艺术家口述峥嵘岁月:广州美术学院“987口述史工程”选展开展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通讯员 许珍 江粤军
图/主办方提供
日前,“有温度的美术史——广州美术学院‘987口述史工程’选展四”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D栋二楼平台正式开展(目前仅对校内师生开放)。选展注重对广州美术学院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理念及生命记忆的史料发掘,以音视频、口述文本、作品、年表等内容综合呈现。
展览甄选吴华先、鸥洋、廖慧兰、李征、曾松龄与马高骧六位艺术家的口述内容,时间段跨越七十余年,其中既留存了各位艺术家早年求学的独家记忆,也涉及广州美术学院、美院附中等艺术机构的发展历程,更收录了各位艺术家在不同领域深耕多年的技巧与心得。
据介绍,“有温度的美术史”选展随“广州美术学院987口述史工程”(编者注:“987”指90、80、70岁三个年龄段的美术界长者)的项目进展定期更新,本次选展(四)将持续至2021年7月。
在“987口述史”的记录中,很多广州美院老一辈艺术家流传甚广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与祖国发展建设的步伐同频共振。他们没有深居学院的象牙塔中,而是深入生活第一线,通过艺术创作展现祖国建设的方方面面。在他们年富力强的时期留下了这些经典感人的作品。
吴华先:越是艰难,我越要去
参展的艺术家吴华先今年已经91岁高龄,他早年在部队从事美术宣传工作,后就读于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广州美术学院前身)油画系,毕业后先后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与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
吴华先流传最广的一张作品《三八号渔船》创作于1964年,是他大学的毕业作品。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行各业都投入到火热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之中,美术教育及创作也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在那时,“深入生活”是美术院校倡导学生到一线写生创作的关键词。
谈及这幅作品的创作初衷,吴华先回忆说,毕业前夕,毕业班全体学生都要下乡深入生活,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创作。“我们那时候去到海南岛,因为我对渔民的生活有兴趣,那个时候也年轻,富有一点冒险精神。”到渔区出海,各种各样的危险都可能存在,但是吴华先觉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越是艰难,越是痛苦,我越要去,就是抱着这样一个信念,想要表现渔民题材。”他回忆说。
廖慧兰:做雕塑,很痛快!
此次参展的83岁女艺术家廖慧兰是出自广州美术学院的著名雕塑家。在口述访谈中,她讲述了自己走上艺术道路的缘起、创作历程以及创作观念等诸多丰富内容。
据廖慧兰说,她的两个舅舅是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高剑父的学生,母亲也很喜欢美术,这激发了她从小对美术的兴趣。于是,父亲请朋友黄新波加以指导,这位广东籍版画名家质朴地回答:“这个不是跟谁学的问题,也不是说哪个画种的问题,总之你画出瘾,画出瘾就可以了。”廖慧兰回忆道:“他就这样指导我这个十一岁的女孩,因为这句话以及我自己本身喜欢,后来就真的成瘾了。”
在兴趣的带领下,廖慧兰考取了中南美术专科学校附中,成为当年广州考取附中的13名学生中唯一的女孩。想起开学典礼上,时任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校长的胡一川动情的演讲,廖慧兰记忆犹新。她清晰地记得胡一川曾说过“伟大的国家就应该有伟大的画家”,这让廖慧兰心潮澎湃,她意识到,原来个人兴趣还能跟国家命运连起来。
廖慧兰说:“从小我就觉得艺术应该起到宣传作用,能够让自己警醒,让群众警醒,所以一直以来我的创作都比较贴近生活。”
基于这种创作理念,以及吃苦耐劳的韧性,廖慧兰的雕塑作品很有力量,质朴大方,与现实结合得尤其紧密。在她的作品中不乏大型创作,六个助手辅助她,平均每个人要堆十几吨泥,即使腿脚不便,她也会亲力亲为,认真打磨每一个接口。廖慧兰说:“做雕塑,很痛快!”
曾松龄:生活中的美感,单纯而浓烈
油画家曾松龄今年82岁,1955年考入中南美专附中。在口述访谈中,他谈及最多的是关于附中艺术氛围的记忆。“那时候,学习非常单纯,人也非常单纯,整个附中生活都讲艺术。老师对艺术的那种热情,学生对艺术的那种热情,在整个教学(过程)里都非常浓烈。”曾松龄回忆说。
“在附中,每个学期都有很多讲座。中央美院的人来了,开讲座;浙江美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的人来了,开讲座;俄罗斯的人来了,也开讲座。”“那时候经常有音乐会,请钢琴家来了,提琴家来了,歌唱家来了,每周末都有舞会。那种气氛真的很好,回想起来很温暖,很温馨。”曾松龄动情地说。
据曾松龄回忆,当时老师的教学也很单纯,连叫学生起床都带着艺术的美感:“同学们,今天朝霞很漂亮,赶快起来画朝霞了!”那时候,在勤劳、奋发、活泼、向上的氛围中,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特别高涨。“早上起得早,画一张画再吃饭,晚上吃饭前,看到晚霞很漂亮,又画一张。”曾松龄说。
就这样,上世纪50年代中南美专附中(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前身)培育的艺术激情和职业热情,滋养着老一辈艺术家日后的人生历程,令他们难以忘怀。
【记者手记】
与艺术家的每一次相遇都是福分
文/朱绍杰
近年来,广州美术学院启动“987口述史”工程,在广东乃至全国都具有开创性意义。以往的口述史都是围绕某个专题、话题或活动。据了解,“987口述史”的不同之处在于以艺术家为主体,艺术家是主角,采访不受任何话题的限制。艺术家的艺术经历、创作经验,以及想留给后人、传给社会的宝贵精神,都可以通过口述的方式留存下来。
记得在“987口述史”首展上,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李劲堃就曾用“记录口述历史,重现艺术人生,与他们每一次相遇都是福分”来总结这项工程的意义。可以看到,自“广东百年美术大展”开展以来,对老一辈艺术家的梳理、研究甚至再发现,是近年广州美术学院乃至广东美术界的亮眼举动。其中包括一系列重大项目,不限于口述史工作,更有个案研究展览、美术史梳理项目,等等。
重视前贤探索实践的经验与精神,已然是中国美术界的共同主张。广东开展的一系列历史回顾、整理和研究工作,力度之大,研究之深,可谓引领全国风气。正是以这种方式,广东美术在历史上、在当下的重要位置得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