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一双豹眼绣了六个月!“湘韵锦绣”非遗刺绣作品展带来时代新风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易芝娜 发表时间:2021-05-20 21:45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易芝娜  2021-05-20
绣针如笔,湘韵传神


文/图、视频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易芝娜

《湘韵锦绣》非遗刺绣作品展于2021年5月19日在广东省文化馆展厅(一楼)正式开展,该展览将持续到5月30日。

展览现场

展品包括《豹》《丽日凝辉》《瑞雪》《天鹅座》《和平牡丹》等数十幅刺绣作品。

湘绣绣品如画,形象逼真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与苏绣、蜀绣和粤绣并称为中国刺绣四大名绣。

它起源于湖南的民间刺绣,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优点而发展起来,已有2000多年历史,如今已位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中国,传统刺绣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手工艺,其中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展现着浓厚的中华文化与民族特色。湘绣更以着色富于层次、绣品若画为特点,强调写实,质朴而优美、形象生动。

湘绣绣品在结构上虚实结合,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的绘画、刺绣、诗词、书法、金石各种艺术融为一体。色彩鲜明,形神兼备,动静互彰,有“绣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

袁苹湘绣代表作《豹》

本次展出的作品是由湘绣代表性传承人袁苹带领的团队,花了三年时间完成的。其中一幅名为《豹》的作品现场备受关注。

袁苹说,单是这一幅作品就断断续续花了两年才完成,一双眼波流转的豹眼就花了至少六个月的时间!因为要通过刺绣针法再现一幅画的层次与色泽,需要反复不断地琢磨与尝试。

绣画设计者、策展人刘静女士也表示,这幅作品光是背景底色也大有讲究,先用绿色绣线打底,然后一层一层地用不同色泽的绣线往上铺绣,叠加之后才呈现出这样幽深而动人的黑色光泽。

湘绣《爱相随》

湘绣《瑞雪》
湘绣《天鹅座》

广绣非遗文化传承人、广州市绣形绣色广绣艺术馆创始人、广州市刺绣文化促进会(筹)会长唐晓玲也前来参加了展览开幕式。

她表示,很高兴看到湘绣作品及其衍生品的各种崭新呈现。今年广州市民间刺绣文化促进会刚成立并准备展开更多活动,欢迎喜欢刺绣或刺绣服饰的人来参与其中。

袁苹:绣娘是绣画作品的灵魂

出生于“湘绣之乡”湖南长沙的袁苹,已从事刺绣35年。

袁萍曾师从亚太大师湘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爱云、著名国画大师和湘绣设计师石君。如今,她也是湘绣代表性传承人、湘绣青年艺术家。

2015年她凭一幅牡丹绣《统领群芒》获湖南艺术节湖湘工艺美术创意成果展一等奖,2017年还被授予长沙文创十大工匠第二届“金手指”传人金奖。

绣娘袁苹

袁苹说:“绣娘是一幅湘绣绣画作品的灵魂。在过去的年代,湘府人家相亲都是带着一幅湘绣前往,女儿家是不用出门的。因为透过一幅绣画作品,就能看出绣娘的品质。”

袁萍认为,一个绣娘就算有再好的手艺、再好的绣线工具,如果没有好的修养,也绣不出传世的好作品。

而这种修养简单来说,来自于两点:美术功底和文学素养。其中美术功底可以让作品有形,而文学素养则会让作品有神,但是想要让作品出彩,更需要用心。

“绣娘每绣一幅作品,就会从在小椅子上挖空心思、茶饭不思,时而停手踌躇,又突然穿针引线。这一坐就是一辈子,一针一线便化作她们的精神食粮,时光便在这指尖静静地流走。她们每完成一幅绣品可能都要花费很长时间,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

袁苹在展览现场接受采访时,屡次双眼含泪,她说自己这一辈子都要献给湘绣:“一辈子的时间对于绣娘来说是短暂的。但能做绣娘我不后悔,唯独感叹,一辈子的时间不够用。”

刘静:用美的方式传递美好情感

刘静并不是绣娘,她甚至也不是什么画师,她对于刺绣纯粹缘于自己的热爱。

策展人  刘静

最初她只是想送一件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礼物给两个心爱的女儿作毕业礼物和结婚礼物,但在寻找过程中,她与湘绣结缘,开始带着绣娘们做起了时尚的湘绣系列服饰和文创作品。

当她推出的“时尚湘绣口罩”和“香云纱湘绣国潮服饰”在媒体报道中发酵,引起更多社会关注后,刘静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让全世界都爱上中国刺绣服饰,感受刺绣之美。

她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湘绣是民族的瑰宝,如今正走向国际。我希望能尽一分力,让更多人见证中国传统技艺的魅力,尽力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手工艺里蕴含的美好情感。”

本次《湘韵锦绣》展览只是刘静的一次新尝试。她还在继续寻找广绣、潮绣等多个绣种的工艺师,希望展开更多更深入的合作,推出兼具传统魅力与现代风采的中国特色绣品。

编辑: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