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美术的“岭南特点”是怎样炼成的?这个展览告诉你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朱绍杰 发表时间:2021-03-25 22:07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朱绍杰  2021-03-25
“作品是怎样炼成的——广州美术学院藏1953-1965年教学作品展”走进广美教学现场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图/主办方提供

3月23日,“作品是怎样炼成的——广州美术学院藏1953-1965年教学作品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展出。展览层层铺开广州美术学院在不同时期的教学线索,娓娓道来代代相承的师生情谊,以大量馆藏、校藏作品为切入点,通过直观的视觉方式呈现学院早期美育特点,以及美术作品与地域和时代精神的关联。

据悉,本次展览是“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这是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群第四次入选文化和旅游部青年策展人项目。展览将持续至4月14日。(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在教学稿中映现时代精神

如何通过临摹将前人的技法运用在实际的写生与创作中?在面对物象时,以怎样的视角进行观察和形态塑造?课堂写生如何与下乡下厂的社会生活产生紧密联系,从而过渡到主题性创作,“炼”成一张完整的作品?这是观众在欣赏一件作品时产生的疑惑,也是广州美术学院建校初期师生教学过程中的思考。

1953年,广州美术学院的前身中南美专组建,1958年学院迁址广州并更为现名。建校至今,基础教学是始终在进行的内容,是学院教学的重点,也是最能反映学院美育特点的内容。本次展出的作品来自广美多年基础教学的作品。相较于黎雄才、关山月、杨之光、郭绍纲等名家广为人知的作品,有大量功底扎实的师生作品较少有机会进行展示,包括教师范画、课徒稿、学生习作、课堂作业等,但它们确是广州美术学院形成其自身特色的教学与创作取向的有力旁证。

 
关山月《示范人物》

展览分为三个单元,分别是“传移摹写——向经典学习”“创作预备——课堂示范及习作”和“延伸课堂——下乡下厂深入生活”。三个单元有机组合,一方面呈现了作品生成过程中“临摹经典——课堂习作——采风创作”的线索,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广州美术学院建校初期在多元教师团队的引领下形成“岭南特点”、展现时代精神的全过程。

在临摹中探索一代新风

在中西方艺术史的发展历程中,临摹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现象,在近现代,临摹对于艺术创作与教学仍然具有着特殊的作用。“传移摹写——向经典学习”侧重展现了广州美术学院师生如何在反复临摹的过程中,探索新中国美术的风格与道路。

 
刘济荣临摹《反弹琵琶》

展览展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油画临摹作品,范本大多来自1956年巡展至武汉的“俄罗斯绘画展”;壁画部分则主要由1961年杨之光、陈金章、刘济荣、尹国良、吉梅文等教师前往敦煌留下的临摹作品。

这些临摹对于其自身创作的构图、色彩、造型等多个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深刻影响着他们以后的艺术发展,在高精印刷匮乏的年代,他们的学习经验又传递给后辈学人,产生持续性的影响。这些作品是帮助梳理和捕捉广州美术学院师生创作的语言和精神来源的重要资料。

在课堂上融汇东西古今

现代美术学院的成立、发展与建设,塑造了今天美术界的主流范式。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提出“折衷中西,融汇古今”,将写实主义思想以及西方绘画的科学方法导入中国画,为中国画的改革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关山月、黎雄才深受高之艺术思想影响;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即分配到中南美专的杨之光,则将“徐蒋体系”把西方素描融汇到中国画创作的教学方法带来南方。

 
黎雄才《夹叶种类繁多》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美术事业的发展,国家实行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政策,1955年,选派青年教师郭绍纲赴苏联留学,同年,袁浩和王恤珠赴北京参加由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主持的油画训练班……多元的教师团队,激发出关于教学的热烈讨论,交融出广州美术学院基础教学和创作的“岭南特点”,在历年的教师课堂示范及学生课堂习作上也有所体现。

 
杨之光三幅不同完成度的《女民兵》

本次展览展出著名人物画家杨之光三幅不同完成度的《女民兵》作品,详尽直接地体现出这位现代人物画范式缔造者的创作过程。在这一系列的课稿中,可见杨之光所创造出的这种人物画的“范式”,在吸纳了西方的造型和素描的同时,融汇东方美学的精神内核,堪称近代岭南美术特点和风格的体现。

在生活中成就经典名作

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术作品中,反映农村新貌与生产建设主题的作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多数为师生下乡下厂的搜集素材创作而成。师生们每学期有六到八周的时间下乡下厂或下部队,进行专业实习和劳动锻炼。

 
潘行健《椰林深处》

本次展出的潘行健本科毕业作品《椰林深处》,以俯瞰的视角表现了椰树浓荫中的新生活场景,典型的优美的南国自然风貌与质朴清新的房舍及人群形成和谐的画面。艺术家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反映的是新中国社会建设生活的场景和人物形象,但画面流露出爽健的抒情气息和个体感受,这既与其个性有关,也与他对于艺术与时代的关系把握有关,他认为,艺术家要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时代的真谛。

在深入生活下乡下厂的过程中,广东艺术家紧贴当代生产与生活主题,以高度的热情,着力反映新中国农村新面貌,实践“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讴歌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其中不少作品成为20世纪下半叶的经典名作。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广州美术学院艺术教育与创作历程,在更深的层面上,它们映现了新中国成立最初二十年间整个艺术教育体系与文艺创作领域所倡导的时代风尚。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孙磊

编辑: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