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文化

一位艺术家的藏地情缘

来源:新华社 作者:芝璞 张宸 发表时间:2019-12-21 11:31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段芝璞、张宸)12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一位艺术家的藏地情缘》的报道。

黝黑的皮肤,宽阔的额头,贴紧面部的细密胡茬,随意摆弄扔在脑后的凌乱黑发,如果不是一口夹杂吴侬软语的普通话,让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容铁出生在江南水乡。

容铁是中国书画界唯一同时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和西泠印社理事的艺术家,书画印三工同备。这么多头衔让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会在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志愿到西藏奉献“青春”。

▲日出拉萨河。

多次进藏结下不解之缘

“西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淳朴善良的劳动人民吸引了我。”容铁说,“作为艺术工作者,我非常幸运能三次进藏,近距离接触这片土地上的大美风光和深厚人文底蕴”。

他至今记得第一次近距离与藏族艺术家交流的情景。当时,他和藏族画家尼玛泽仁在广西南宁举办书画展,在欣赏尼玛泽仁的作品时,他一下子就被作品浓郁、亮丽的色彩吸引了。“作品用色很大胆,组合在一起有很奇异的美感。”容铁说,“仿佛一瞬间,我就窥见了一个生动、鲜活的艺术之乡”。

后来,中国书协组织书法志愿者进藏活动,容铁主动报名。在日喀则市江孜县白久伦布村,他和全国各地的书法志愿者一起,将百余幅作品捐给了群众。当年9月,容铁再次进藏,除了捐赠书画外,他还联合艺术家们一起,为当地白内障患者募捐了近百万元手术费。

卫生部门为500多位白内障患者做了检查,成功为60多位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手术。一位手术很成功的70多岁的老阿妈,看到清晰的世界后,激动得热泪盈眶,不停地擦拭双眼,拉着容铁的手,反复表达谢意。

虽然一句话也听不懂,但容铁看着老阿妈充满感激的眼神和与年龄不相称的欢呼雀跃,潸然泪下。“那种发自心底的感激眼神,比任何奖项都更加触动我的心。”容铁说。

西藏,自此成为他魂牵梦绕的地方。

2014年,听说文化部选派艺术家到西藏工作,容铁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听说他五十多岁要进藏,很多朋友打来电话,苦劝他。还有人直言不讳:你是不是想出名想疯了?

“如果从经济利益上讲,我一天都不应该在西藏待;如果从名气来讲,我也不需要西藏再给我增加什么。”容铁说,“但艺术是有生命力的,更是有价值选择的。文艺工作者不能在书斋中寻求灵感,而是要扎根到最基层,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创作的灵感”。

进藏后,容铁一待就是三年。


▲吉祥金帆。容铁作品

在走村入户中汲取艺术灵感

提起艺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博物馆中的珍藏,似乎只有阳春白雪和曲高和寡才是艺术的本来面目。但容铁认为,真正受到群众喜爱的艺术,才具有最旺盛的生命力,“从单纯的技巧上讲,艺术创作要站在磅礴的大自然面前;但艺术真正的灵魂,是根植于人民群众中的精神期盼”。

容铁在北京的工作室有几百平方米,各种绘画工具与生活设备一应俱全,墙上挂满了装裱的精美画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拉萨的工作室里,一张陈年老旧的沙发随意地摆放在不大的客厅里,到处是用过的纸墨,桌上、墙上、地上的书画作品满满当当,简单朴素的家里往往只有一个人。

有好友看到后,或多或少对他在藏的简陋生活表示同情。但容铁反而觉得在西藏的生活才让他真正找回了艺术创作的状态,分外充实。

进藏后,容铁一有空就往乡下跑。西藏74个县,他走了50多个,累计行程十几万公里。无论走到哪儿,容铁都随身携带速写本和相机,走一路拍一路,古城小巷、八廓街、自然风光、深山古寺等带有浓郁西藏元素的符号,都被他一一记录在画布上。

走遍了全国所有省区市、到访过世界数十个国家的容铁说,“西藏雄浑壮阔的山水,给我的灵感最独特”。

西藏得天独厚的大美风光和独特的艺术元素,在他独特的艺术笔法下,化成《吉祥西藏》《高原之晨》《雪域经幡图》《经幡送吉祥》等系列作品,获得业内的极大关注。

以文化为载体推动交往

容铁在藏的艺术创作引发了内地很多艺术家对西藏元素的浓厚兴趣,很多人向他致电了解西藏本土的文化产业发展及传统文化保护情况。他立即意识到,“西藏的文化元素不是没人关注,而是没有传播出去”。

“大部分人对西藏的文化仅停留在神秘的层面,深层次的藏文、藏戏、唐卡、史诗传说等藏文化精华,并没有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容铁说,“作为艺术从业者,这种现状让我有一种非常迫切的使命感,想通过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西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容铁坦言,“我时常想,为什么如此优美的藏族音乐,在全国流传的只有《北京的金山上》和《天路》?为什么卷帙浩繁的英雄史诗,只能在学术圈流传?这些问题如鲠在喉,时常困扰得我睡不着觉”。

在国内外多地有丰富文化传播经验的容铁,迅速搭建平台助推西藏文化走出去:组织内地100多名著名书法家,赴西藏采风;策划“大美西藏”北京展览,将唐卡、藏戏等最具西藏特色的艺术作品推介到全国;邀请汉藏艺术家一起参与在拉萨和北京两地举行画展,组织汉藏名家作品在西藏博物馆展览,一天就吸引了1000多人参观。

“民族团结包括感情上的归属和文化认同,以文化为载体的民族团结才是最牢靠的。”容铁说。

在藏期间,容铁开设高原书法大讲堂,义务讲解书法知识,主编了我国首部藏语版书法课本,在当地学校推动开展“从小写好中国字,长大做好中国人”活动,为拉萨的中学捐赠由其主编的汉藏双语版 《书法指导与练习》,让学生从小就接触中华民族传统书法,既丰富课余生活又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西藏学生中发芽生根。

濡染酥油糌粑味道重温从艺为民初心

在采风过程中,容铁策划了送文化到边防、送文化到乡村等系列活动,带领艺术家们一起到基层为群众赠送书画。有人笑他没有经济头脑:别人的好作品都放在展览馆,你却把最好的作品捐给了农牧区。他却不以为意,累计捐赠1000多幅作品给基层部队、学校和农牧民。

听说有从牧区到拉萨上学的学生家庭负担重,父母身体不好,容铁当即决定资助他们一直到大学毕业。深感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他还发动更多人组织捐赠1000套校服给西藏贫困家庭的孩子们。

2008年,汶川地震将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羌族文献毁于一旦。这让当时的艺术界沉痛不已,也增加了容铁尽早建立中国书法数据库的紧迫感。“世界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中国也处于数字化发展的高峰,从全球文化看,数字化是必然的趋势,中国古老的书法艺术必须与时俱进。从文化备份的角度看,做这个项目也非常必要。”

为此,容铁每天加紧工作,最终完成含有9500个单字、汉字重文约13万字的《中国汉字历代字体检索数据库》,数据库涵盖甲骨文、金文等中国各类历史字体及历代书法家的篆、隶、楷、行、草各种墨迹,全面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汉字文化”历代演变的完整过程。

发布当天,有评论者盛赞这是展示中国传统书法文化最好的平台,容铁也被誉为中国书法数据库建设的奠基人。

援藏期间,因常年下乡被晒得黝黑,又喜欢戴藏式帽子,容铁在大街上行走时,常被误认为是藏族汉子,这让他倍感自豪。“这说明我已经彻底融入到了西藏的文化中,成了雪域高原的一分子。”容铁笑着说,“援藏时间是有限的,但我在雪域高原濡染的酥油味和糌粑香是永久的,我的心已经与西藏牢牢地绑在了一起”。

与西藏人民结下的深厚感情,让容铁格外留恋这片土地。第一次援藏期满,容铁主动向组织申请,延长了服务期限。第二次期满后,容铁索性“要”了个只有责任没有权力的挂名干部:不拿一分报酬,只尽可能地利用自己在艺术圈里的关系,推介西藏文化。

今年8月,在离藏两年后,容铁又回到西藏成立了“西泠援藏容铁工作室”,他以这种方式将自己与西藏牢牢绑在了一起。

编辑:空明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置身河西走廊打开大漠风情

  • 月入3000就可以?来场出国自驾游没你想的那么难 2019-12-18
  • 2020春节,老广国内游有这些新趋势 2019-12-17
  • 使用支付宝、微信就可玩转以色列 2019-12-16
  • 找个理由“泡汤”去! 2019-12-16
  • 宿务太平洋航空 广州直飞克拉克 2019-12-16
  • 当“泡汤老手”遇上野温泉这才叫对味! 2019-12-11
  • 天冷了“泡汤”去 2019-12-11
  • 鲜味巨蟹漂洋过海只待君品尝 2019-12-09

一把“特殊”的座椅 即可解决你的办公室“病”

  • 沃尔沃全新S60上市 售价28.69万-40.19万 2019-12-13
  • 共4款车型售价9.99万元起 「朗逸 启航」上市 2019-12-13
  • 2020款帕萨特插电式混合动力版上市 满足国六排放标准 2019-12-13
  • 吉利汽车11月销量超14万 超越上汽通用与日产 2019-12-10
  • 全新一代朗逸获C-ECAP 2019版规程车型评价最高分 2019-12-09
  • ​试驾瑞虎e:“400KM出圈儿”海滨体验舒适感 2019-12-09
  • RDX即将担任“沸雪”赛事官方唯一指定用车 2019-12-09
  • 荣威RX5 MAX获长三角创意设计智汇大奖 2019-12-09

换个角度看华为前员工事件!到底是谁的错

  • 《庆余年》VVIP惹争议 腾讯视频:对会员消费心理不够体贴 2019-12-18
  • 产品被喷无创新?库克回怼:创新是苹果的基因,苹果靠创新越来越强大 2019-12-17
  • 传三星关闭昆山工厂,员工补偿达N+5 2019-12-17
  • 赢了10亿却一分没要!董明珠:打赌实际是观念的争执,而不是为了钱 2019-12-16
  • 5G元年,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大咖论剑潼湖科技小镇 2019-12-14
  • 库克否认苹果垄断 承认华为三星是最大竞争对手 2019-12-13
  • 孟晚舟赢下一场法律战 加法院要检方提交更多证据 2019-12-12
  • 苹果起诉前高管背叛公司,却被反诉涉嫌侵犯员工隐私 2019-12-11

《中国有故事》系列微纪录片的幕后故事

  • 一位艺术家的藏地情缘 2019-12-21
  • 游客的“诗和远方”,古村的“路在何方” 2019-12-21
  • 寻宝中华|兽面纹鼎 2019-12-20
  • “故宫文物修复展”在港举办 展现文物与科技融合 2019-12-20
  • 6个塑料瓶就能变身一把伞,为何地球还是被塑料垃圾包围? 2019-12-18
  • 陕西发现唐驸马都尉薛绍墓 2019-12-18
  • 改编是兼具文学性和艺术性的创作 2019-12-18
  • 杜近芳:拼命的“东方皇后” 2019-12-18

干杯!十月里多个德国啤酒节开锣

  • 喜欢吃日料 不懂清酒怎么行?

    ——掌握这几点,清酒小白也懂行 2019-12-02

  • 金秋吃蟹 这样吃才健康 2019-09-24
  • 炎炎夏日来份凉菜才是正经事 2019-07-10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2019-05-3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金羊图库
  • 冬日春城 人鸥同乐
  • 揭秘景泰蓝“诞生”之旅
  • 多彩晋绣
  • 河北井陉:古水磨转出新时尚
  • 雪中观鹤
  • 河北石家庄:乐享校园科技运动会
  • 舞蹈诗画《国色》在纽约上演
  • 中国彩灯点亮法国塞纳古堡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香港警方称有人欲就“星火同盟”案进行报复,比黑社会更卑劣
2019-12-21 10:33:58
香港地铁大学站今天重新开放,完全修复仍需数月时间
2019-12-21 10:33:58
广州地铁二十一号线全线今日客运量153127人次
2019-12-20 20:54:57
广州地铁21号线今天正式运营!记者探营,为你搜罗最全出行攻略!
2019-12-20 17:25:34
广铁管辖内高铁、城际线路实现电子客票全覆盖
2019-12-20 21:02:53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一位艺术家的藏地情缘
新华社  作者:芝璞 张宸  2019-12-21
容铁是中国书画界唯一同时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和西泠印社理事的艺术家,书画印三工同备。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段芝璞、张宸)12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一位艺术家的藏地情缘》的报道。

黝黑的皮肤,宽阔的额头,贴紧面部的细密胡茬,随意摆弄扔在脑后的凌乱黑发,如果不是一口夹杂吴侬软语的普通话,让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容铁出生在江南水乡。

容铁是中国书画界唯一同时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和西泠印社理事的艺术家,书画印三工同备。这么多头衔让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会在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志愿到西藏奉献“青春”。

▲日出拉萨河。

多次进藏结下不解之缘

“西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淳朴善良的劳动人民吸引了我。”容铁说,“作为艺术工作者,我非常幸运能三次进藏,近距离接触这片土地上的大美风光和深厚人文底蕴”。

他至今记得第一次近距离与藏族艺术家交流的情景。当时,他和藏族画家尼玛泽仁在广西南宁举办书画展,在欣赏尼玛泽仁的作品时,他一下子就被作品浓郁、亮丽的色彩吸引了。“作品用色很大胆,组合在一起有很奇异的美感。”容铁说,“仿佛一瞬间,我就窥见了一个生动、鲜活的艺术之乡”。

后来,中国书协组织书法志愿者进藏活动,容铁主动报名。在日喀则市江孜县白久伦布村,他和全国各地的书法志愿者一起,将百余幅作品捐给了群众。当年9月,容铁再次进藏,除了捐赠书画外,他还联合艺术家们一起,为当地白内障患者募捐了近百万元手术费。

卫生部门为500多位白内障患者做了检查,成功为60多位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手术。一位手术很成功的70多岁的老阿妈,看到清晰的世界后,激动得热泪盈眶,不停地擦拭双眼,拉着容铁的手,反复表达谢意。

虽然一句话也听不懂,但容铁看着老阿妈充满感激的眼神和与年龄不相称的欢呼雀跃,潸然泪下。“那种发自心底的感激眼神,比任何奖项都更加触动我的心。”容铁说。

西藏,自此成为他魂牵梦绕的地方。

2014年,听说文化部选派艺术家到西藏工作,容铁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听说他五十多岁要进藏,很多朋友打来电话,苦劝他。还有人直言不讳:你是不是想出名想疯了?

“如果从经济利益上讲,我一天都不应该在西藏待;如果从名气来讲,我也不需要西藏再给我增加什么。”容铁说,“但艺术是有生命力的,更是有价值选择的。文艺工作者不能在书斋中寻求灵感,而是要扎根到最基层,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创作的灵感”。

进藏后,容铁一待就是三年。


▲吉祥金帆。容铁作品

在走村入户中汲取艺术灵感

提起艺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博物馆中的珍藏,似乎只有阳春白雪和曲高和寡才是艺术的本来面目。但容铁认为,真正受到群众喜爱的艺术,才具有最旺盛的生命力,“从单纯的技巧上讲,艺术创作要站在磅礴的大自然面前;但艺术真正的灵魂,是根植于人民群众中的精神期盼”。

容铁在北京的工作室有几百平方米,各种绘画工具与生活设备一应俱全,墙上挂满了装裱的精美画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拉萨的工作室里,一张陈年老旧的沙发随意地摆放在不大的客厅里,到处是用过的纸墨,桌上、墙上、地上的书画作品满满当当,简单朴素的家里往往只有一个人。

有好友看到后,或多或少对他在藏的简陋生活表示同情。但容铁反而觉得在西藏的生活才让他真正找回了艺术创作的状态,分外充实。

进藏后,容铁一有空就往乡下跑。西藏74个县,他走了50多个,累计行程十几万公里。无论走到哪儿,容铁都随身携带速写本和相机,走一路拍一路,古城小巷、八廓街、自然风光、深山古寺等带有浓郁西藏元素的符号,都被他一一记录在画布上。

走遍了全国所有省区市、到访过世界数十个国家的容铁说,“西藏雄浑壮阔的山水,给我的灵感最独特”。

西藏得天独厚的大美风光和独特的艺术元素,在他独特的艺术笔法下,化成《吉祥西藏》《高原之晨》《雪域经幡图》《经幡送吉祥》等系列作品,获得业内的极大关注。

以文化为载体推动交往

容铁在藏的艺术创作引发了内地很多艺术家对西藏元素的浓厚兴趣,很多人向他致电了解西藏本土的文化产业发展及传统文化保护情况。他立即意识到,“西藏的文化元素不是没人关注,而是没有传播出去”。

“大部分人对西藏的文化仅停留在神秘的层面,深层次的藏文、藏戏、唐卡、史诗传说等藏文化精华,并没有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容铁说,“作为艺术从业者,这种现状让我有一种非常迫切的使命感,想通过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西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容铁坦言,“我时常想,为什么如此优美的藏族音乐,在全国流传的只有《北京的金山上》和《天路》?为什么卷帙浩繁的英雄史诗,只能在学术圈流传?这些问题如鲠在喉,时常困扰得我睡不着觉”。

在国内外多地有丰富文化传播经验的容铁,迅速搭建平台助推西藏文化走出去:组织内地100多名著名书法家,赴西藏采风;策划“大美西藏”北京展览,将唐卡、藏戏等最具西藏特色的艺术作品推介到全国;邀请汉藏艺术家一起参与在拉萨和北京两地举行画展,组织汉藏名家作品在西藏博物馆展览,一天就吸引了1000多人参观。

“民族团结包括感情上的归属和文化认同,以文化为载体的民族团结才是最牢靠的。”容铁说。

在藏期间,容铁开设高原书法大讲堂,义务讲解书法知识,主编了我国首部藏语版书法课本,在当地学校推动开展“从小写好中国字,长大做好中国人”活动,为拉萨的中学捐赠由其主编的汉藏双语版 《书法指导与练习》,让学生从小就接触中华民族传统书法,既丰富课余生活又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西藏学生中发芽生根。

濡染酥油糌粑味道重温从艺为民初心

在采风过程中,容铁策划了送文化到边防、送文化到乡村等系列活动,带领艺术家们一起到基层为群众赠送书画。有人笑他没有经济头脑:别人的好作品都放在展览馆,你却把最好的作品捐给了农牧区。他却不以为意,累计捐赠1000多幅作品给基层部队、学校和农牧民。

听说有从牧区到拉萨上学的学生家庭负担重,父母身体不好,容铁当即决定资助他们一直到大学毕业。深感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他还发动更多人组织捐赠1000套校服给西藏贫困家庭的孩子们。

2008年,汶川地震将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羌族文献毁于一旦。这让当时的艺术界沉痛不已,也增加了容铁尽早建立中国书法数据库的紧迫感。“世界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中国也处于数字化发展的高峰,从全球文化看,数字化是必然的趋势,中国古老的书法艺术必须与时俱进。从文化备份的角度看,做这个项目也非常必要。”

为此,容铁每天加紧工作,最终完成含有9500个单字、汉字重文约13万字的《中国汉字历代字体检索数据库》,数据库涵盖甲骨文、金文等中国各类历史字体及历代书法家的篆、隶、楷、行、草各种墨迹,全面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汉字文化”历代演变的完整过程。

发布当天,有评论者盛赞这是展示中国传统书法文化最好的平台,容铁也被誉为中国书法数据库建设的奠基人。

援藏期间,因常年下乡被晒得黝黑,又喜欢戴藏式帽子,容铁在大街上行走时,常被误认为是藏族汉子,这让他倍感自豪。“这说明我已经彻底融入到了西藏的文化中,成了雪域高原的一分子。”容铁笑着说,“援藏时间是有限的,但我在雪域高原濡染的酥油味和糌粑香是永久的,我的心已经与西藏牢牢地绑在了一起”。

与西藏人民结下的深厚感情,让容铁格外留恋这片土地。第一次援藏期满,容铁主动向组织申请,延长了服务期限。第二次期满后,容铁索性“要”了个只有责任没有权力的挂名干部:不拿一分报酬,只尽可能地利用自己在艺术圈里的关系,推介西藏文化。

今年8月,在离藏两年后,容铁又回到西藏成立了“西泠援藏容铁工作室”,他以这种方式将自己与西藏牢牢绑在了一起。

编辑:空明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全文)
22:48
习近平会见贺一诚
22:44
圆满结束在澳门的各项活动 习近平离开澳门返回北京
22:44
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07:44
香港地铁大学站今天重新开放,完全修复仍需数月时间
10:33
广州市老年医院力争在2020年6月底前动工建设
09:42
2019痛别32位院士:让人不舍,更催人奋进
09:02
中大牵头,“天琴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08:24
祝福澳门祝福祖国 暨大澳门学子唱响《七子之歌》
08:07
三名"回归宝宝":"希望百岁生日还来澳门过"
07:53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