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段芝璞、张宸)12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一位艺术家的藏地情缘》的报道。
黝黑的皮肤,宽阔的额头,贴紧面部的细密胡茬,随意摆弄扔在脑后的凌乱黑发,如果不是一口夹杂吴侬软语的普通话,让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容铁出生在江南水乡。
容铁是中国书画界唯一同时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和西泠印社理事的艺术家,书画印三工同备。这么多头衔让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会在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志愿到西藏奉献“青春”。
▲日出拉萨河。
多次进藏结下不解之缘
“西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淳朴善良的劳动人民吸引了我。”容铁说,“作为艺术工作者,我非常幸运能三次进藏,近距离接触这片土地上的大美风光和深厚人文底蕴”。
他至今记得第一次近距离与藏族艺术家交流的情景。当时,他和藏族画家尼玛泽仁在广西南宁举办书画展,在欣赏尼玛泽仁的作品时,他一下子就被作品浓郁、亮丽的色彩吸引了。“作品用色很大胆,组合在一起有很奇异的美感。”容铁说,“仿佛一瞬间,我就窥见了一个生动、鲜活的艺术之乡”。
后来,中国书协组织书法志愿者进藏活动,容铁主动报名。在日喀则市江孜县白久伦布村,他和全国各地的书法志愿者一起,将百余幅作品捐给了群众。当年9月,容铁再次进藏,除了捐赠书画外,他还联合艺术家们一起,为当地白内障患者募捐了近百万元手术费。
卫生部门为500多位白内障患者做了检查,成功为60多位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手术。一位手术很成功的70多岁的老阿妈,看到清晰的世界后,激动得热泪盈眶,不停地擦拭双眼,拉着容铁的手,反复表达谢意。
虽然一句话也听不懂,但容铁看着老阿妈充满感激的眼神和与年龄不相称的欢呼雀跃,潸然泪下。“那种发自心底的感激眼神,比任何奖项都更加触动我的心。”容铁说。
西藏,自此成为他魂牵梦绕的地方。
2014年,听说文化部选派艺术家到西藏工作,容铁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听说他五十多岁要进藏,很多朋友打来电话,苦劝他。还有人直言不讳:你是不是想出名想疯了?
“如果从经济利益上讲,我一天都不应该在西藏待;如果从名气来讲,我也不需要西藏再给我增加什么。”容铁说,“但艺术是有生命力的,更是有价值选择的。文艺工作者不能在书斋中寻求灵感,而是要扎根到最基层,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创作的灵感”。
进藏后,容铁一待就是三年。
▲吉祥金帆。容铁作品
在走村入户中汲取艺术灵感
提起艺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博物馆中的珍藏,似乎只有阳春白雪和曲高和寡才是艺术的本来面目。但容铁认为,真正受到群众喜爱的艺术,才具有最旺盛的生命力,“从单纯的技巧上讲,艺术创作要站在磅礴的大自然面前;但艺术真正的灵魂,是根植于人民群众中的精神期盼”。
容铁在北京的工作室有几百平方米,各种绘画工具与生活设备一应俱全,墙上挂满了装裱的精美画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拉萨的工作室里,一张陈年老旧的沙发随意地摆放在不大的客厅里,到处是用过的纸墨,桌上、墙上、地上的书画作品满满当当,简单朴素的家里往往只有一个人。
有好友看到后,或多或少对他在藏的简陋生活表示同情。但容铁反而觉得在西藏的生活才让他真正找回了艺术创作的状态,分外充实。
进藏后,容铁一有空就往乡下跑。西藏74个县,他走了50多个,累计行程十几万公里。无论走到哪儿,容铁都随身携带速写本和相机,走一路拍一路,古城小巷、八廓街、自然风光、深山古寺等带有浓郁西藏元素的符号,都被他一一记录在画布上。
走遍了全国所有省区市、到访过世界数十个国家的容铁说,“西藏雄浑壮阔的山水,给我的灵感最独特”。
西藏得天独厚的大美风光和独特的艺术元素,在他独特的艺术笔法下,化成《吉祥西藏》《高原之晨》《雪域经幡图》《经幡送吉祥》等系列作品,获得业内的极大关注。
以文化为载体推动交往
容铁在藏的艺术创作引发了内地很多艺术家对西藏元素的浓厚兴趣,很多人向他致电了解西藏本土的文化产业发展及传统文化保护情况。他立即意识到,“西藏的文化元素不是没人关注,而是没有传播出去”。
“大部分人对西藏的文化仅停留在神秘的层面,深层次的藏文、藏戏、唐卡、史诗传说等藏文化精华,并没有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容铁说,“作为艺术从业者,这种现状让我有一种非常迫切的使命感,想通过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西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容铁坦言,“我时常想,为什么如此优美的藏族音乐,在全国流传的只有《北京的金山上》和《天路》?为什么卷帙浩繁的英雄史诗,只能在学术圈流传?这些问题如鲠在喉,时常困扰得我睡不着觉”。
在国内外多地有丰富文化传播经验的容铁,迅速搭建平台助推西藏文化走出去:组织内地100多名著名书法家,赴西藏采风;策划“大美西藏”北京展览,将唐卡、藏戏等最具西藏特色的艺术作品推介到全国;邀请汉藏艺术家一起参与在拉萨和北京两地举行画展,组织汉藏名家作品在西藏博物馆展览,一天就吸引了1000多人参观。
“民族团结包括感情上的归属和文化认同,以文化为载体的民族团结才是最牢靠的。”容铁说。
在藏期间,容铁开设高原书法大讲堂,义务讲解书法知识,主编了我国首部藏语版书法课本,在当地学校推动开展“从小写好中国字,长大做好中国人”活动,为拉萨的中学捐赠由其主编的汉藏双语版 《书法指导与练习》,让学生从小就接触中华民族传统书法,既丰富课余生活又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西藏学生中发芽生根。
濡染酥油糌粑味道重温从艺为民初心
在采风过程中,容铁策划了送文化到边防、送文化到乡村等系列活动,带领艺术家们一起到基层为群众赠送书画。有人笑他没有经济头脑:别人的好作品都放在展览馆,你却把最好的作品捐给了农牧区。他却不以为意,累计捐赠1000多幅作品给基层部队、学校和农牧民。
听说有从牧区到拉萨上学的学生家庭负担重,父母身体不好,容铁当即决定资助他们一直到大学毕业。深感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他还发动更多人组织捐赠1000套校服给西藏贫困家庭的孩子们。
2008年,汶川地震将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羌族文献毁于一旦。这让当时的艺术界沉痛不已,也增加了容铁尽早建立中国书法数据库的紧迫感。“世界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中国也处于数字化发展的高峰,从全球文化看,数字化是必然的趋势,中国古老的书法艺术必须与时俱进。从文化备份的角度看,做这个项目也非常必要。”
为此,容铁每天加紧工作,最终完成含有9500个单字、汉字重文约13万字的《中国汉字历代字体检索数据库》,数据库涵盖甲骨文、金文等中国各类历史字体及历代书法家的篆、隶、楷、行、草各种墨迹,全面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汉字文化”历代演变的完整过程。
发布当天,有评论者盛赞这是展示中国传统书法文化最好的平台,容铁也被誉为中国书法数据库建设的奠基人。
援藏期间,因常年下乡被晒得黝黑,又喜欢戴藏式帽子,容铁在大街上行走时,常被误认为是藏族汉子,这让他倍感自豪。“这说明我已经彻底融入到了西藏的文化中,成了雪域高原的一分子。”容铁笑着说,“援藏时间是有限的,但我在雪域高原濡染的酥油味和糌粑香是永久的,我的心已经与西藏牢牢地绑在了一起”。
与西藏人民结下的深厚感情,让容铁格外留恋这片土地。第一次援藏期满,容铁主动向组织申请,延长了服务期限。第二次期满后,容铁索性“要”了个只有责任没有权力的挂名干部:不拿一分报酬,只尽可能地利用自己在艺术圈里的关系,推介西藏文化。
今年8月,在离藏两年后,容铁又回到西藏成立了“西泠援藏容铁工作室”,他以这种方式将自己与西藏牢牢绑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