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文化

“故宫文物修复展”在港举办 展现文物与科技融合

来源:新华社 作者:丁梓懿 发表时间:2019-12-20 09:50
分享到

新华社香港12月19日电(记者丁梓懿)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在香港科学馆举办“内里乾坤——故宫文物修复展”,展览以文物和科技为主题,介绍如何将科学和技术应用于文物修复。

此次展览从故宫博物院院藏中精选出100多件(套)修复文物,种类涵盖青铜器物、钟表、纺织品、唐卡、木制家具、漆器、镶嵌物件、人工临摹古画和陶瓷等,其中有一些更是新近完成修复,首次对外公开展出。

内里乾坤——故宫文物修复展。新华社记者 吴晓初 摄

“本次展览别具特色,内容相当丰富,文物种类之多,是历年之冠。”香港科学馆总馆长陈淑文在19日举行的传媒导赏中表示,这些展品展现百年来故宫文物修复的发展历程,希望市民能更加了解科技应用和文化保护的意义。

人面纹牌饰是展览精选展品之一,这块合金人面具被认为是辽代人的陪葬品,因年代久远有些许破损。据介绍,文物修复专家采用三维打印技术制作补配缺块,并用较易清除的溶液,配合树脂和无酸棉纸将面具从背面加固。

另一块雕罗汉寿字插屏早前严重变形,专家经过X射线分析内部结构后,发现内部由10根横向、2根纵向铁条支撑,从而根据这些资料制订出插屏的整形和修复方案。

香港康文署文物修复办事处总监谢建辉在介绍文物修复工作。新华社记者 吴晓初 摄

香港康文署文物修复办事处总监谢建辉表示,在文物修复工作中,了解文物的状况、物料、化学和技术等方面的详细资料十分重要,而各种科学分析和检测实验会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来帮助修复人员选择最合适的处理方法和保护措施。

此次展览还特别介绍了文物修复办事处的工作,通过展现近百年历史的313号火车车厢和中国外销油画《朝觐图》的修复过程,让公众了解修复工作和专业技术。

展览上近百年历史的313号火车车厢。新华社记者 吴晓初 摄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故宫的文物修复工作与时俱进。北京故宫博物院和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曾于2015年和2018年在港举办“西洋奇器——清宫科技展”和“匠心独运——钟表珍宝展”,广受市民欢迎。

此次展览展期为2019年12月14日至2020年3月18日。

编辑:空明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置身河西走廊打开大漠风情

  • 月入3000就可以?来场出国自驾游没你想的那么难 2019-12-18
  • 2020春节,老广国内游有这些新趋势 2019-12-17
  • 使用支付宝、微信就可玩转以色列 2019-12-16
  • 找个理由“泡汤”去! 2019-12-16
  • 宿务太平洋航空 广州直飞克拉克 2019-12-16
  • 当“泡汤老手”遇上野温泉这才叫对味! 2019-12-11
  • 天冷了“泡汤”去 2019-12-11
  • 鲜味巨蟹漂洋过海只待君品尝 2019-12-09

一把“特殊”的座椅 即可解决你的办公室“病”

  • 沃尔沃全新S60上市 售价28.69万-40.19万 2019-12-13
  • 共4款车型售价9.99万元起 「朗逸 启航」上市 2019-12-13
  • 2020款帕萨特插电式混合动力版上市 满足国六排放标准 2019-12-13
  • 吉利汽车11月销量超14万 超越上汽通用与日产 2019-12-10
  • 全新一代朗逸获C-ECAP 2019版规程车型评价最高分 2019-12-09
  • ​试驾瑞虎e:“400KM出圈儿”海滨体验舒适感 2019-12-09
  • RDX即将担任“沸雪”赛事官方唯一指定用车 2019-12-09
  • 荣威RX5 MAX获长三角创意设计智汇大奖 2019-12-09

换个角度看华为前员工事件!到底是谁的错

  • 《庆余年》VVIP惹争议 腾讯视频:对会员消费心理不够体贴 2019-12-18
  • 产品被喷无创新?库克回怼:创新是苹果的基因,苹果靠创新越来越强大 2019-12-17
  • 传三星关闭昆山工厂,员工补偿达N+5 2019-12-17
  • 赢了10亿却一分没要!董明珠:打赌实际是观念的争执,而不是为了钱 2019-12-16
  • 5G元年,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大咖论剑潼湖科技小镇 2019-12-14
  • 库克否认苹果垄断 承认华为三星是最大竞争对手 2019-12-13
  • 孟晚舟赢下一场法律战 加法院要检方提交更多证据 2019-12-12
  • 苹果起诉前高管背叛公司,却被反诉涉嫌侵犯员工隐私 2019-12-11

《中国有故事》系列微纪录片的幕后故事

  • 寻宝中华|兽面纹鼎 2019-12-20
  • “故宫文物修复展”在港举办 展现文物与科技融合 2019-12-20
  • 6个塑料瓶就能变身一把伞,为何地球还是被塑料垃圾包围? 2019-12-18
  • 陕西发现唐驸马都尉薛绍墓 2019-12-18
  • 改编是兼具文学性和艺术性的创作 2019-12-18
  • 杜近芳:拼命的“东方皇后” 2019-12-18
  • 文学是底色与保证 2019-12-18
  • 国产电视剧的深度与温度 2019-12-18

干杯!十月里多个德国啤酒节开锣

  • 喜欢吃日料 不懂清酒怎么行?

    ——掌握这几点,清酒小白也懂行 2019-12-02

  • 金秋吃蟹 这样吃才健康 2019-09-24
  • 炎炎夏日来份凉菜才是正经事 2019-07-10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2019-05-3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金羊图库
  • 冬日春城 人鸥同乐
  • 揭秘景泰蓝“诞生”之旅
  • 多彩晋绣
  • 河北井陉:古水磨转出新时尚
  • 雪中观鹤
  • 河北石家庄:乐享校园科技运动会
  • 舞蹈诗画《国色》在纽约上演
  • 中国彩灯点亮法国塞纳古堡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区块链正在驱动数字资产交易
2019-12-20 07:14:32
开跑在即高科技加持 黄埔马拉松赛用“刷手”防替跑
2019-12-20 07:10:29
广州二沙岛智慧健身设施年底建成 市民可体验免费
2019-12-20 07:10:26
番禺再添名校 广东仲元中学第二校区开工2022年投用
2019-12-20 06:15:09
12℃! 今早广州气温降至新低 要注意及时调整穿着
2019-12-20 06:12:48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故宫文物修复展”在港举办 展现文物与科技融合
新华社  作者:丁梓懿  2019-12-20
此次展览介绍了文物修复办事处的工作,通过展现近百年历史的313号火车车厢和中国外销油画《朝觐图》的修复过程,让公众了解修...

新华社香港12月19日电(记者丁梓懿)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在香港科学馆举办“内里乾坤——故宫文物修复展”,展览以文物和科技为主题,介绍如何将科学和技术应用于文物修复。

此次展览从故宫博物院院藏中精选出100多件(套)修复文物,种类涵盖青铜器物、钟表、纺织品、唐卡、木制家具、漆器、镶嵌物件、人工临摹古画和陶瓷等,其中有一些更是新近完成修复,首次对外公开展出。

内里乾坤——故宫文物修复展。新华社记者 吴晓初 摄

“本次展览别具特色,内容相当丰富,文物种类之多,是历年之冠。”香港科学馆总馆长陈淑文在19日举行的传媒导赏中表示,这些展品展现百年来故宫文物修复的发展历程,希望市民能更加了解科技应用和文化保护的意义。

人面纹牌饰是展览精选展品之一,这块合金人面具被认为是辽代人的陪葬品,因年代久远有些许破损。据介绍,文物修复专家采用三维打印技术制作补配缺块,并用较易清除的溶液,配合树脂和无酸棉纸将面具从背面加固。

另一块雕罗汉寿字插屏早前严重变形,专家经过X射线分析内部结构后,发现内部由10根横向、2根纵向铁条支撑,从而根据这些资料制订出插屏的整形和修复方案。

香港康文署文物修复办事处总监谢建辉在介绍文物修复工作。新华社记者 吴晓初 摄

香港康文署文物修复办事处总监谢建辉表示,在文物修复工作中,了解文物的状况、物料、化学和技术等方面的详细资料十分重要,而各种科学分析和检测实验会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来帮助修复人员选择最合适的处理方法和保护措施。

此次展览还特别介绍了文物修复办事处的工作,通过展现近百年历史的313号火车车厢和中国外销油画《朝觐图》的修复过程,让公众了解修复工作和专业技术。

展览上近百年历史的313号火车车厢。新华社记者 吴晓初 摄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故宫的文物修复工作与时俱进。北京故宫博物院和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曾于2015年和2018年在港举办“西洋奇器——清宫科技展”和“匠心独运——钟表珍宝展”,广受市民欢迎。

此次展览展期为2019年12月14日至2020年3月18日。

编辑:空明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考察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综合体
19:22
习近平会见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
22:09
情满濠江,习近平与澳门的三个故事
17:57
读城|重磅消息!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计划扩容|广东进入冬春季流感高发期,五类人群要当心
09:35
以历史文化涵养家国情怀 将澳门历史穿插入中国史
08:45
这里升起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 擎起中华传统文化大旗
08:45
华工一个教学点 15年为澳门各界培养1万多名人才
08:46
四代珠海横琴口岸见证湾区变迁 创新助力交流大提速
08:54
数据记录20年变化:拱北关区进出境旅客去年达1.53亿人次
08:46
开跑在即高科技加持 黄埔马拉松赛用“刷手”防替跑
08:47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