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锐儿童文学作家 丹·格迈因哈特

来源:金羊网 作者:朱绍杰 发表时间:2019-06-08 10:38

  丹·格迈因哈特

  金羊网讯 记者朱绍杰报道:将于6月3日开始中国巡讲的美国新锐儿童文学作家丹·格迈因哈特,是2018年度“中国童书榜”优秀童书奖获得者。他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毕业于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市贡萨加大学,处女作《马克的完美计划》一出版便得到了美国《出版人周刊》《科克斯评论》等媒体的赞誉。

  格迈因哈特曾以为自己会成为一个成人书作家,但是,因在一所小学担任图书馆管理员,经常与孩子们一起阅读,这个工作渐渐改变了他的想法。

  格迈因哈特心目中的理想职业有三种:第一是作家,第二是图书馆管理员,第三是书店店员。总之,一定要与书相伴。大学毕业后,他如愿成为一所小学的图书馆管理员,和孩子们、和书在一起,一干就是14 年。他常常为孩子们选书、读书,也因此惊喜地发现儿童文学的美妙、有趣、丰富和动人。于是,他决定要为孩子们写作。

  写《马克的完美计划》时,他曾起笔三次,尝试不同的人称和角度,试图把马克艰辛的旅途和家人、朋友对他的牵挂同步呈现,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终于,他想到一个巧妙的主意,用一个较长的章节以第一人称写马克,再用一个较短的章节以第三人称写马克的家人和好友。找到了叙事方法,故事的推进终于顺畅起来。

  开始为孩子写作后,格迈因哈特就再也停不下笔,他源源不断地把心里的故事讲述出来。从2015年到2019年,他为孩子们创作了5本小说。

  不断发表的作品既是格迈因哈特大量阅读的厚积薄发,也来自真实生活的触动。例如,《马克的完美计划》中的马克,原型就是格迈因哈特妹妹的未婚夫,也是格迈因哈特的好友。他在一家书店工作,喜欢登山,罹患癌症后依然奋力生活,从未放弃希望。美国《书单》杂志评论该书,“把悬疑元素与癌症主题结合起来,感人却不流于煽情。这是一个撼动人心的冒险故事”。

  格迈因哈特的写作冲动有时也来自某个瞬间的灵感。格迈因哈特是个历史迷,某一天,他忽然想到19世纪末美国西部的历史,觉得可以写一个与这段历史相关的故事,于是便开始了《寻找莎拉》的构思。故事设定在1890年,那时的美国西部有很多中国移民,这使他自然而然地塑造了这本书的“男配”中国男孩阿吉的形象,阿吉也成了他最钟爱的小说人物。

  格迈因哈特喜欢“半计划半即兴”创作。在每一部小说开始正式写作之前,他只是简单勾勒框架,留出大量空间,让故事自然流动。所以,在故事完成前,他自己也只知道故事的一半,而另一半,则要在创作中慢慢发现。

  格迈因哈特对故事中流动性的喜爱,也体现在他运用的语言和创作的故事中。因长年与孩子打交道,他深谙孩子的喜好,行文简单直接,偶尔还会玩一玩词语游戏,赋予文字本身以生命,使故事更鲜活。他创作的几乎所有故事都发生在路上:《马克的完美计划》中的男孩马克从离家开始就从未停下脚步,在暴风雪中也奋力向前;《寻找莎拉》中的男孩约瑟夫为了找回自己心爱的小马跋山涉水,整个故事就像一首流动的诗;《来自天堂的狗狗》中的狗狗布洛迪为了寻找自己的男孩不惜消耗灵魂,从天堂来到人间,一路奔跑……

  这样的流动感、异乡感源自格迈因哈特辗转各处的童年,不过,流动的方向总归是朝着温暖、光亮的地方,一个叫做“家”的地方。

编辑:空明
数字报
美国新锐儿童文学作家 丹·格迈因哈特
金羊网  作者:朱绍杰  2019-06-08

  丹·格迈因哈特

  金羊网讯 记者朱绍杰报道:将于6月3日开始中国巡讲的美国新锐儿童文学作家丹·格迈因哈特,是2018年度“中国童书榜”优秀童书奖获得者。他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毕业于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市贡萨加大学,处女作《马克的完美计划》一出版便得到了美国《出版人周刊》《科克斯评论》等媒体的赞誉。

  格迈因哈特曾以为自己会成为一个成人书作家,但是,因在一所小学担任图书馆管理员,经常与孩子们一起阅读,这个工作渐渐改变了他的想法。

  格迈因哈特心目中的理想职业有三种:第一是作家,第二是图书馆管理员,第三是书店店员。总之,一定要与书相伴。大学毕业后,他如愿成为一所小学的图书馆管理员,和孩子们、和书在一起,一干就是14 年。他常常为孩子们选书、读书,也因此惊喜地发现儿童文学的美妙、有趣、丰富和动人。于是,他决定要为孩子们写作。

  写《马克的完美计划》时,他曾起笔三次,尝试不同的人称和角度,试图把马克艰辛的旅途和家人、朋友对他的牵挂同步呈现,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终于,他想到一个巧妙的主意,用一个较长的章节以第一人称写马克,再用一个较短的章节以第三人称写马克的家人和好友。找到了叙事方法,故事的推进终于顺畅起来。

  开始为孩子写作后,格迈因哈特就再也停不下笔,他源源不断地把心里的故事讲述出来。从2015年到2019年,他为孩子们创作了5本小说。

  不断发表的作品既是格迈因哈特大量阅读的厚积薄发,也来自真实生活的触动。例如,《马克的完美计划》中的马克,原型就是格迈因哈特妹妹的未婚夫,也是格迈因哈特的好友。他在一家书店工作,喜欢登山,罹患癌症后依然奋力生活,从未放弃希望。美国《书单》杂志评论该书,“把悬疑元素与癌症主题结合起来,感人却不流于煽情。这是一个撼动人心的冒险故事”。

  格迈因哈特的写作冲动有时也来自某个瞬间的灵感。格迈因哈特是个历史迷,某一天,他忽然想到19世纪末美国西部的历史,觉得可以写一个与这段历史相关的故事,于是便开始了《寻找莎拉》的构思。故事设定在1890年,那时的美国西部有很多中国移民,这使他自然而然地塑造了这本书的“男配”中国男孩阿吉的形象,阿吉也成了他最钟爱的小说人物。

  格迈因哈特喜欢“半计划半即兴”创作。在每一部小说开始正式写作之前,他只是简单勾勒框架,留出大量空间,让故事自然流动。所以,在故事完成前,他自己也只知道故事的一半,而另一半,则要在创作中慢慢发现。

  格迈因哈特对故事中流动性的喜爱,也体现在他运用的语言和创作的故事中。因长年与孩子打交道,他深谙孩子的喜好,行文简单直接,偶尔还会玩一玩词语游戏,赋予文字本身以生命,使故事更鲜活。他创作的几乎所有故事都发生在路上:《马克的完美计划》中的男孩马克从离家开始就从未停下脚步,在暴风雪中也奋力向前;《寻找莎拉》中的男孩约瑟夫为了找回自己心爱的小马跋山涉水,整个故事就像一首流动的诗;《来自天堂的狗狗》中的狗狗布洛迪为了寻找自己的男孩不惜消耗灵魂,从天堂来到人间,一路奔跑……

  这样的流动感、异乡感源自格迈因哈特辗转各处的童年,不过,流动的方向总归是朝着温暖、光亮的地方,一个叫做“家”的地方。

编辑:空明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