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念的小说才能揭示生活的真谛

来源:金羊网 作者:陈雪 发表时间:2019-06-08 10:28

  洞见 □陈 雪

  《英格力士》是十多年前看过的一部书,近日整理书房时不觉又瞥见扉页上所作的眉批,还有我当年抄下周昌义序言里的一段话:社会多浮躁,文坛多浮躁,作家多浮躁。以致王刚的性格应该比别人更浮躁,却没想到他能抛开灯红酒绿莺歌燕舞,去回忆三十多年前的儿时岁月,而且是如此专注,如此沉静。

  《英格力士》就是英语。少年刘爱梦寐以求能够拥有一本厚厚的英语词典,渴望能够说一口纯正的“英格力士”。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运动,那是一个文化缺席的时代,也是一个心灵扭曲和性情压抑的年代。成年人为了苟且偷生将对文明的向往及对人性的追求自残般地撕扯和吞噬,默默地、自觉地在灵魂深处“狠批私字一闪念”,而一个十多岁的学童却执着地追求着心目中的神圣。这是一个充斥着矛盾的世界,又是一个充满狂热和浮躁的世界。小说用一连串贴近生活的故事折射出一个个复杂的灵魂。作品通过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的中学生刘爱在学校学习英语的坎坷经历,串结起那个特殊年代特殊形势下的特殊机遇,写出了青春期压抑不住的种种萌动。对知识的渴求,对感情的困惑,对异性的好奇,对未来的期冀与幻想……白烨是如此评论这部作品的:“与这种懵懂、苦涩又甜蜜的青春主题相应的,是那不事雕饰、亦庄亦谐的表达文字。这一切的有机交融浑然天成,使得《英格力士》以一个生活在特定时代中的孩子的成长史而独出机杼和引人关注。”而李敬泽则是这样评论这部作品的:这是一部残酷而仁慈的启示录,所有的人都是卑微的软弱的,在他们中间有一个软弱的圣徒,他是男孩的老师,是备受凌辱的“正面人物”,把他浩大的“仁慈”给了这部小说——中国当代小说的基本动力是“恶”和“卑微”,而《英格力士》的动力是“信念”,它是有“信念”的小说。

  应该说他们的评论都很专业、很权威、亦不失客观,但总感觉有些暧昧含糊和不尽如人意。为什么不说作者勇敢和真诚?王刚本人也许是个早熟的孩童,小说中的细节不经意间和余华的《兄弟》中有许多大同小异的碰撞。在他童年的生活中,“文革”的特殊背景给人打下许多烙印,在他身上有求知的欲望,也有反叛和放荡不羁的个性。这是一个另类,用“正常”的人来看也是一个“不正常”的问题少年,但他可以和英语老师结成莫逆之交。其实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可能有过小说人物类似的成长经历和个人隐私,只是大部分人都在压抑着自己,他们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半点隐私,他们到死都认为这潜藏在心底的某种欲望和期待是肮脏的、可耻的、不健康的,见不得人的。他们习惯了的阅读和记叙方式是一个人的成功或成才,小时候肯定是品学兼优、长大后温良谦让,他们对英雄人物或“正面”人物的塑造就定格在“不食人间烟火”的思维模式上,使得他们的作品中的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大多呈现出千篇一律的高大全形象。

  思维的叛逆也许有害于身心健康,却有益于文学。我想王刚的勇敢也好,偏激也好,揭露也好,歌颂也好,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他有勇气裸露着自己的灵魂在众目睽睽的大街上游走,让大家一览无遗,这本身就是一种坦诚,一种壮举。

  谁都知道文学的功用和文学的意义在于揭示人性,在于剖析生活的真谛和记录时代车轮辗圧后留下的印痕。《英格力士》能够脱离拉斯蒂涅仇恨的目光,从更宽广的角度反思历史和人生,也正是基于此,这部作品当年才有了洛阳纸贵的热销;对于当下的写作者而言,也不失为一部非常值得赏析和借鉴的好小说。

编辑:空明
数字报
有信念的小说才能揭示生活的真谛
金羊网  作者:陈雪  2019-06-08

  洞见 □陈 雪

  《英格力士》是十多年前看过的一部书,近日整理书房时不觉又瞥见扉页上所作的眉批,还有我当年抄下周昌义序言里的一段话:社会多浮躁,文坛多浮躁,作家多浮躁。以致王刚的性格应该比别人更浮躁,却没想到他能抛开灯红酒绿莺歌燕舞,去回忆三十多年前的儿时岁月,而且是如此专注,如此沉静。

  《英格力士》就是英语。少年刘爱梦寐以求能够拥有一本厚厚的英语词典,渴望能够说一口纯正的“英格力士”。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运动,那是一个文化缺席的时代,也是一个心灵扭曲和性情压抑的年代。成年人为了苟且偷生将对文明的向往及对人性的追求自残般地撕扯和吞噬,默默地、自觉地在灵魂深处“狠批私字一闪念”,而一个十多岁的学童却执着地追求着心目中的神圣。这是一个充斥着矛盾的世界,又是一个充满狂热和浮躁的世界。小说用一连串贴近生活的故事折射出一个个复杂的灵魂。作品通过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的中学生刘爱在学校学习英语的坎坷经历,串结起那个特殊年代特殊形势下的特殊机遇,写出了青春期压抑不住的种种萌动。对知识的渴求,对感情的困惑,对异性的好奇,对未来的期冀与幻想……白烨是如此评论这部作品的:“与这种懵懂、苦涩又甜蜜的青春主题相应的,是那不事雕饰、亦庄亦谐的表达文字。这一切的有机交融浑然天成,使得《英格力士》以一个生活在特定时代中的孩子的成长史而独出机杼和引人关注。”而李敬泽则是这样评论这部作品的:这是一部残酷而仁慈的启示录,所有的人都是卑微的软弱的,在他们中间有一个软弱的圣徒,他是男孩的老师,是备受凌辱的“正面人物”,把他浩大的“仁慈”给了这部小说——中国当代小说的基本动力是“恶”和“卑微”,而《英格力士》的动力是“信念”,它是有“信念”的小说。

  应该说他们的评论都很专业、很权威、亦不失客观,但总感觉有些暧昧含糊和不尽如人意。为什么不说作者勇敢和真诚?王刚本人也许是个早熟的孩童,小说中的细节不经意间和余华的《兄弟》中有许多大同小异的碰撞。在他童年的生活中,“文革”的特殊背景给人打下许多烙印,在他身上有求知的欲望,也有反叛和放荡不羁的个性。这是一个另类,用“正常”的人来看也是一个“不正常”的问题少年,但他可以和英语老师结成莫逆之交。其实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可能有过小说人物类似的成长经历和个人隐私,只是大部分人都在压抑着自己,他们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半点隐私,他们到死都认为这潜藏在心底的某种欲望和期待是肮脏的、可耻的、不健康的,见不得人的。他们习惯了的阅读和记叙方式是一个人的成功或成才,小时候肯定是品学兼优、长大后温良谦让,他们对英雄人物或“正面”人物的塑造就定格在“不食人间烟火”的思维模式上,使得他们的作品中的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大多呈现出千篇一律的高大全形象。

  思维的叛逆也许有害于身心健康,却有益于文学。我想王刚的勇敢也好,偏激也好,揭露也好,歌颂也好,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他有勇气裸露着自己的灵魂在众目睽睽的大街上游走,让大家一览无遗,这本身就是一种坦诚,一种壮举。

  谁都知道文学的功用和文学的意义在于揭示人性,在于剖析生活的真谛和记录时代车轮辗圧后留下的印痕。《英格力士》能够脱离拉斯蒂涅仇恨的目光,从更宽广的角度反思历史和人生,也正是基于此,这部作品当年才有了洛阳纸贵的热销;对于当下的写作者而言,也不失为一部非常值得赏析和借鉴的好小说。

编辑:空明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