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岭南到湾区
观潮
A
去往大湾区的路上,“岭南文化”在哪里?
在全国的格局里,无论岭南还是大湾区,都是一个局部地方的概念。然而,我们也看到现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进程里,这些概念的内部含义,它们所具有的重要性逐渐发生了变化。正是这些变化标志着社会发展的推进。
“岭南”一词就像它所表示的地缘归属一样,主要是一个乡土社会的区域概念。岭南,顾名思义就是五岭之南,而五岭南北的划分是一个自战国以来就存在的事实。自此以后直至改革开放以前的岭南社会,都是农耕社会或农耕占绝对优势的社会。正因为这样,从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到清代屈大均的《广东新语》,文人士大夫感兴趣的岭南文化,毫无例外是由方言、节庆、物候、风土、民俗所代表的民俗民间文化;这些文化表征的都是在岭南的土壤里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的,无人主张,无人推动,在漫长的历史中缓慢变迁。由于地缘的分割,这些民俗民间文化依不同的地理单元而有次生的不同。比如岭南有广府、潮汕、嘉应、雷州之分。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然而,经过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逐渐积累,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变化进入了快车道。因为科技要素在这个年代扮演了社会发展进程绝对重要的支配角色,生产力和财富朝向有利于科技要素积累和创造财富的地理单元快速集中,区域优势被科技要素所放大。在广东珠三角、粤东、粤北、粤西四个地理单元中,珠三角占据天时地利,故而异军突起。到今天面积占据旧广东省最多四分之一的珠三角地区,财富占去全省的百分之八十。财富的集中伴随着人口的集中,深圳、东莞、广州这三个距离不超过120公里的城市,都是人口超过千万的特大型城市。约在四十年之内发生的这个触目惊心的赫然巨变昭示我们,那种农耕时代任凭自然不施人为的缓慢变化,已经一去不返,代之而起的是科技社会人为设计主观推动的快速变化的时代。不但经济、社会管理服务是如此,我有理由相信文化也与这种以追求改变为常态的方式有相通之处。比如上文列举的方言、节庆、物候、风土、民俗这几类要素,方言在大湾区所在的城市快速消亡中,节庆不是成为商业的一部分就是被旅游热潮所取代,物候彻底失去它的意义,风土高度趋同,民俗要不借助商业而艰难生存,要靠列入文化遗产而续命。“岭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如果它还是本色尚存,与其说它存在于珠三角的都市群,不如说它存在于这个都市群以外的广大乡村地区。我们生活在从岭南到粤港澳大湾区的路上,这已经是一个事实了。
B
创造更高水平的城市群“共识”和观念
正是在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科技社会变迁的条件下,我们来讨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概念。大湾区作为一个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带,各项工作正在推进中。目前要循归纳、概括作为事实的大湾区文化的思路来思考大湾区文化的概念,时日还是尚早。我觉得,大湾区文化主要是一个需要人为设计主观推动的文化工作安排。借用英文语法的概念,它是一个正在“进行时”,等到我们的工作推动若干年,它才是“现在完成时”。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以为明白我们将要实现的方向是十分重要的。
大湾区,它在文化上和它在经济上的主要方向是一致的,这就是互联互通。城市群起来了,促进它们之间的互联互通就变得十分重要。没有互联互通的城市,是孤立的城市。尽管它们之间的地理距离是恒定的,但不构成为“群”。所以成“群”是因为能够很方便快捷地互联互通。在城市群经济带的时代,只有让物资、产品、信息和人员方便快捷快速地跨城市流动,才能创造比单个城市机械相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价值,更多的财富和更进步的科技。文化是不是和这个原理相一致?完整的答案有待于将来的事实来检验,但我们今天看到,至少大部分是相一致的,尤其是那些能和产业结合的文化,比如动漫、影视、工艺美术,等等。所以互联互通不但在经济上是经济带城市群的基础和价值,也是文化上城市群的基础和价值。互联互通创造了跨越单个城市的认同,创造了更高水平上的城市群的“共识”和观念。有了这种跨城市的大湾区观念和价值观,文化活动的构思、安排、组织和推动等各项工作才能真正活跃地展开。
C
从纵向互通的强大传统走向横向互联互通
值得强调的是这种经济和文化的互联互通应该以横向为主,它们是在相同层次上展开的,而不是不同层次的互联互通。在我们的社会生活里,不同层次的上下互通从来不是问题,因为存在强大的行政架构,从来就很轻易实现上下层的互通。从纵向互通的强大传统走向横向互联互通,其实要做很多工作,要突破很多传统观念。我从前在西北旅行在这方面深有感触,从一个县到另一个县其实地理距离不是很远,但只要跨越地区,就十分困难,甚至必须返回到地区所在的城市到另一个地区的行政中心城市,才能乘车抵达想要去的县。这是一个跨越地理限制的互联互通方面存在障碍的例子。我在咸阳支教一年,咸阳距西安20千米不到,去西安坐咸阳的巴士,从西安回来却必须坐西安的巴士。两种巴士的车站不在同一地点。乘客不便又浪费资源。我相信到了文化的层面,这种横向的互联互通就存在更复杂和更微妙的问题,就算今天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城市群之间,也不是很容易做到。要做好更加不容易,更需要有关行政部门不懈努力。这些困难构成了我们今后需要突破的重点。道理很简单,人员之间的横向的互联互通,有利于创意的产生,有利于彼此的交流,也有利于新颖事物的生长壮大。
科技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粤港澳大湾区本身就是一个新事物,它既不是地理区域单元的概念(惠州、肇庆不属珠三角地理单元),也不是行政区的概念(香港、澳门是特别行政区),它是一个城市群经济带的概念。我们所生活的大湾区比之世界其他城市群经济带,它本身在文化、政治方面的多元性,要更加丰富。这是复杂的殖民历史、政治制度和人口迁移造成的。它们产生了互联互通方面的格外困难,但也是一个创造未来的巨大优势。克服我们的困难,发挥我们的优势,大湾区文化一定会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