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王立平:与改革开放联系最密切的一代人 要在新时代创造自己的幸福和未来

来源:央广网 作者:王子衿 发表时间:2018-09-30 16:20

央广网北京9月30日消息(记者王子衿)1987年,电视剧《红楼梦》横空出世,收视席卷中国,三十多年后的今天,该影片依然是几代人记忆中难以逾越的经典。

在电视剧中,由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先生创作的《枉凝眉》《红豆曲》《葬花吟》等音乐作为连接曹雪芹笔下人物与电视剧创作人员和观众的桥梁,至今传唱不休。正如许镜清先生之于1986版《西游记》,很难说到底是《红楼梦》成就了王立平,还是王立平成就了《红楼梦》。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先生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方才成就一代经典《红楼梦》,大观园中的悲欢离合穿越千年依旧牵动人心。而在接受央广记者采访时,王立平也用四个“最”来形容创作《红楼梦》音乐时的感受:最累、最难、最苦、最过瘾。

图为王立平接受记者采访  央广网记者李雪南摄

王立平曾经在三天之内写出《太阳岛上》、《牧羊曲》,创作《枉凝眉》和《序曲》却用了整整一年,耗时四载有余才完成全剧13首歌曲的创作。

“要让广大群众能更理解《红楼梦》,不能用已经有的作品,而是需要一种《红楼梦》特有的音乐方言去写。艺术要想前行一定要有深度、有深度,所以对我来说,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可以说是‘八生有幸’,很累,但也很过瘾”,王立平告诉记者。

可以肯定地说,王立平用“《红楼梦》应该特有的音乐方言”谱写了一代经典,而他本人也被誉为“用音乐写《红楼梦》的人”。三十多年后,《红楼梦》序曲响起时仍然会让人潸然泪下,悲欢离合、家庭荣枯、社会兴衰流淌在音符中,滴不尽相思泪,诉不完末世情。

豆花香千里  厂矿奏新歌

“小伙们背上六弦琴,姑娘们换好了游泳装,猎手们忘不了心爱的猎枪”,1993年一首《太阳岛上》让哈尔滨成为众人心中向往的浪漫之都,引起了一代人的共鸣。

谈到创作缘起,王立平告诉记者,自己是“小题大做”,借太阳岛表达出当时青年一代对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待。

图为王立平接受记者采访  央广网记者李雪南摄

不管是《牧羊曲》中“腰身壮胆气豪,常练武勤操劳”,还是《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里“豆花香千里,厂矿奏新歌”,王立平的作品总是在古典优美的歌声中传递着积极向上的审美和愿景。

“我们这一代作曲家是与改革开放联系最密切的一代人,新的时代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大家都有着强烈的愿望,能够通过劳动创造自己的幸福和未来”,“有一些东西是人人心中有,人人口中无的,作曲家的责任就是把这些挖掘出来,唱给大家听”,王立平说。

著作权保护  大声鼓与呼

1992年,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成立,这是由国家版权局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发起成立的目前中国大陆唯一的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而这中间离不开王立平长期积极为中国音乐著作权保护做出的努力。

“著作权保护既是对艺术劳动生产的保护,也是对人才的尊重”。在王立平看来,市场经济大潮之下,作曲家首先要保证能通过自己的创作解决生存问题,而只有对艺术创作劳动予以尊重,作曲家才能有实力引进更先进的器材,并能够通过进修、学习等不断提高自己,从而创作出更高水准的作品。

图为王立平演奏自己作品《大海啊故乡》  央广网记者李雪南摄

尽管在提倡之初曾不被很多人理解,但王立平仍然坚持为中国音乐著作权保护奔走努力,也欣喜地看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发生的可喜变化。

“在中国文艺界的著作权保护方面,音乐可以说是走在最前面的”,“如果说当初听音乐还要付钱,人们讨论的是该不该给钱,现在关注的就是给多少钱的问题了”,王立平告诉记者。

编辑:Giabun
数字报

作曲家王立平:与改革开放联系最密切的一代人 要在新时代创造自己的幸福和未来

央广网  作者:王子衿  2018-09-30

央广网北京9月30日消息(记者王子衿)1987年,电视剧《红楼梦》横空出世,收视席卷中国,三十多年后的今天,该影片依然是几代人记忆中难以逾越的经典。

在电视剧中,由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先生创作的《枉凝眉》《红豆曲》《葬花吟》等音乐作为连接曹雪芹笔下人物与电视剧创作人员和观众的桥梁,至今传唱不休。正如许镜清先生之于1986版《西游记》,很难说到底是《红楼梦》成就了王立平,还是王立平成就了《红楼梦》。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先生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方才成就一代经典《红楼梦》,大观园中的悲欢离合穿越千年依旧牵动人心。而在接受央广记者采访时,王立平也用四个“最”来形容创作《红楼梦》音乐时的感受:最累、最难、最苦、最过瘾。

图为王立平接受记者采访  央广网记者李雪南摄

王立平曾经在三天之内写出《太阳岛上》、《牧羊曲》,创作《枉凝眉》和《序曲》却用了整整一年,耗时四载有余才完成全剧13首歌曲的创作。

“要让广大群众能更理解《红楼梦》,不能用已经有的作品,而是需要一种《红楼梦》特有的音乐方言去写。艺术要想前行一定要有深度、有深度,所以对我来说,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可以说是‘八生有幸’,很累,但也很过瘾”,王立平告诉记者。

可以肯定地说,王立平用“《红楼梦》应该特有的音乐方言”谱写了一代经典,而他本人也被誉为“用音乐写《红楼梦》的人”。三十多年后,《红楼梦》序曲响起时仍然会让人潸然泪下,悲欢离合、家庭荣枯、社会兴衰流淌在音符中,滴不尽相思泪,诉不完末世情。

豆花香千里  厂矿奏新歌

“小伙们背上六弦琴,姑娘们换好了游泳装,猎手们忘不了心爱的猎枪”,1993年一首《太阳岛上》让哈尔滨成为众人心中向往的浪漫之都,引起了一代人的共鸣。

谈到创作缘起,王立平告诉记者,自己是“小题大做”,借太阳岛表达出当时青年一代对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待。

图为王立平接受记者采访  央广网记者李雪南摄

不管是《牧羊曲》中“腰身壮胆气豪,常练武勤操劳”,还是《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里“豆花香千里,厂矿奏新歌”,王立平的作品总是在古典优美的歌声中传递着积极向上的审美和愿景。

“我们这一代作曲家是与改革开放联系最密切的一代人,新的时代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大家都有着强烈的愿望,能够通过劳动创造自己的幸福和未来”,“有一些东西是人人心中有,人人口中无的,作曲家的责任就是把这些挖掘出来,唱给大家听”,王立平说。

著作权保护  大声鼓与呼

1992年,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成立,这是由国家版权局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发起成立的目前中国大陆唯一的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而这中间离不开王立平长期积极为中国音乐著作权保护做出的努力。

“著作权保护既是对艺术劳动生产的保护,也是对人才的尊重”。在王立平看来,市场经济大潮之下,作曲家首先要保证能通过自己的创作解决生存问题,而只有对艺术创作劳动予以尊重,作曲家才能有实力引进更先进的器材,并能够通过进修、学习等不断提高自己,从而创作出更高水准的作品。

图为王立平演奏自己作品《大海啊故乡》  央广网记者李雪南摄

尽管在提倡之初曾不被很多人理解,但王立平仍然坚持为中国音乐著作权保护奔走努力,也欣喜地看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发生的可喜变化。

“在中国文艺界的著作权保护方面,音乐可以说是走在最前面的”,“如果说当初听音乐还要付钱,人们讨论的是该不该给钱,现在关注的就是给多少钱的问题了”,王立平告诉记者。

编辑:Giabun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