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 非遗扶贫“扶智”更“扶志”

来源:光明网 作者:彭扬 发表时间:2018-09-17 22:29

  光明网讯(记者彭扬)“从1987年培训湘西非遗项目土家织锦工人,直到2018年初,我培训的湘西非遗人员不少于三千人。在凤凰、龙山,我在80年代后期,就培训了一批农村留守妇女,为她们的脱贫致富打下了基础。”土家族织锦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叶水云说到。9月13日下午,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重要学术活动——“振兴传统手工艺 助力精准扶贫”主题论坛在济南举办。叶水云作为手工艺扶贫带头人,在论坛做主题发言,分享自己在帮助农妇脱贫路上的经验和心得体会。

  振兴传统工艺 助力精准扶贫论坛现场

  喜欢是最好的老师,扶贫是共同的责任

  从12岁跟随姑婆叶玉翠学习土家织锦技艺,叶水云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40多年。从一名普通的织锦匠人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叶水云用三句话概括说,“喜欢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深耕细作,手工技艺才会越练越精;创新是历史的车轮,只有不断再创造,传承发展才会越走越远;扶贫是共同的责任,只有带动就业,困难群众才会越来越好。”

  土家族织锦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叶水云作经验分享

  叶水云培养的学生中大部分都来自贫困地区家庭,或者是农村留守妇女。“我会把设计好的样品和加工材料分发给留守的妇女,让他们在家里的工坊加工好半成品后,我再回收,按件计酬。有的妇女一月可以收入3000元,让家里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副司长张洪波致辞

  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副司长张洪波在主题论坛讲话中指出,有很多民族的传统手工艺都隐藏在民间,在贫困地区建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不仅帮助当地贫困群体,尤其妇女和老人拥有一技之长,还通过挖掘、宣传和引导,使当地传统工艺资源形成特色产业,这是能够确保贫困人口持续、稳定脱贫的重要举措。“只有当地产业发展起来了,将来脱贫的路才能走得更远。”

  2016年3月,全国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在新疆哈密建立,两年多来,具有品质优势、区域优势的“密作”品牌知名度一步步扩大,绣娘收入逐渐提升,哈密刺绣产业进入良性发展。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带动就业助力脱贫

  近年来,通过大力振兴传统工艺助力精准脱贫在国内许多地区都有成功的实践经验。在革命老区临沂,以非遗手工艺加工为依托,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开展技术传授和技艺培训,并帮助贫困地区的手工匠人选导师、选场所、选项目。目前,拥有传统工业类企业148 家,家庭作坊5万多户,年产值50多亿,带动就业人口58万。

  山东临沂市介绍传统工艺振兴助力扶贫的做法经验

  除了临沂,因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丰富多彩的贵州,以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为契机,三年来,共计培训学员4万余人。贵州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龙佑铭介绍说,今年参加培训的一名学员潘士学,在非遗中心的帮助下,组建了银匠协会,采用“协会+公司+贫困户”的发展模式,设立银饰工坊13户,农家乐发展5户,许多外出打工的村民看到发展前景后都纷纷回到了村寨。

  贵州省介绍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经验

  工人时间不固定、产量不确定,是当前许多工坊面临的实际问题。想要降低这一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则需要在产业发展模式上进行调整。重庆荣昌夏布以“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将夏布生产的各个环节需求与留守妇女家里的资源情况进行对应,重庆市荣昌区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辉文举例说到,有的农户利用闲置土地大量种植生产夏布的苎麻原材料,有的留守妇女在家里生产加工麻线团、麻布匹等半成品。“公司定期进行回购,统一标准付费,再到工厂加工成各种文创产品。这样既解决了弱势群体的收入、就业问题,也确保了产品的加工供给。”如今,荣昌区有夏布企业22家,加工工作坊500多家。初步形成了绩麻、织布、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链条,带动了当地约2万余人就业。

  “非遗+”激发传承活力 探索新商业模式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非遗手工艺领域新近就业人群中,80后、90后的比例逐渐上升,占到了近三分之一。在东家App上,聚合了6000多位手工艺匠人,这其中既包括老一辈的非遗传承人,也有众多年轻匠人。他们通过这一平台售卖产品,同时也能与设计师、企业进行沟通。东家联合创始人魏雷

编辑:Qiudong
数字报

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 非遗扶贫“扶智”更“扶志”

光明网  作者:彭扬  2018-09-17

  光明网讯(记者彭扬)“从1987年培训湘西非遗项目土家织锦工人,直到2018年初,我培训的湘西非遗人员不少于三千人。在凤凰、龙山,我在80年代后期,就培训了一批农村留守妇女,为她们的脱贫致富打下了基础。”土家族织锦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叶水云说到。9月13日下午,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重要学术活动——“振兴传统手工艺 助力精准扶贫”主题论坛在济南举办。叶水云作为手工艺扶贫带头人,在论坛做主题发言,分享自己在帮助农妇脱贫路上的经验和心得体会。

  振兴传统工艺 助力精准扶贫论坛现场

  喜欢是最好的老师,扶贫是共同的责任

  从12岁跟随姑婆叶玉翠学习土家织锦技艺,叶水云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40多年。从一名普通的织锦匠人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叶水云用三句话概括说,“喜欢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深耕细作,手工技艺才会越练越精;创新是历史的车轮,只有不断再创造,传承发展才会越走越远;扶贫是共同的责任,只有带动就业,困难群众才会越来越好。”

  土家族织锦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叶水云作经验分享

  叶水云培养的学生中大部分都来自贫困地区家庭,或者是农村留守妇女。“我会把设计好的样品和加工材料分发给留守的妇女,让他们在家里的工坊加工好半成品后,我再回收,按件计酬。有的妇女一月可以收入3000元,让家里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副司长张洪波致辞

  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副司长张洪波在主题论坛讲话中指出,有很多民族的传统手工艺都隐藏在民间,在贫困地区建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不仅帮助当地贫困群体,尤其妇女和老人拥有一技之长,还通过挖掘、宣传和引导,使当地传统工艺资源形成特色产业,这是能够确保贫困人口持续、稳定脱贫的重要举措。“只有当地产业发展起来了,将来脱贫的路才能走得更远。”

  2016年3月,全国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在新疆哈密建立,两年多来,具有品质优势、区域优势的“密作”品牌知名度一步步扩大,绣娘收入逐渐提升,哈密刺绣产业进入良性发展。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带动就业助力脱贫

  近年来,通过大力振兴传统工艺助力精准脱贫在国内许多地区都有成功的实践经验。在革命老区临沂,以非遗手工艺加工为依托,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开展技术传授和技艺培训,并帮助贫困地区的手工匠人选导师、选场所、选项目。目前,拥有传统工业类企业148 家,家庭作坊5万多户,年产值50多亿,带动就业人口58万。

  山东临沂市介绍传统工艺振兴助力扶贫的做法经验

  除了临沂,因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丰富多彩的贵州,以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为契机,三年来,共计培训学员4万余人。贵州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龙佑铭介绍说,今年参加培训的一名学员潘士学,在非遗中心的帮助下,组建了银匠协会,采用“协会+公司+贫困户”的发展模式,设立银饰工坊13户,农家乐发展5户,许多外出打工的村民看到发展前景后都纷纷回到了村寨。

  贵州省介绍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经验

  工人时间不固定、产量不确定,是当前许多工坊面临的实际问题。想要降低这一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则需要在产业发展模式上进行调整。重庆荣昌夏布以“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将夏布生产的各个环节需求与留守妇女家里的资源情况进行对应,重庆市荣昌区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辉文举例说到,有的农户利用闲置土地大量种植生产夏布的苎麻原材料,有的留守妇女在家里生产加工麻线团、麻布匹等半成品。“公司定期进行回购,统一标准付费,再到工厂加工成各种文创产品。这样既解决了弱势群体的收入、就业问题,也确保了产品的加工供给。”如今,荣昌区有夏布企业22家,加工工作坊500多家。初步形成了绩麻、织布、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链条,带动了当地约2万余人就业。

  “非遗+”激发传承活力 探索新商业模式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非遗手工艺领域新近就业人群中,80后、90后的比例逐渐上升,占到了近三分之一。在东家App上,聚合了6000多位手工艺匠人,这其中既包括老一辈的非遗传承人,也有众多年轻匠人。他们通过这一平台售卖产品,同时也能与设计师、企业进行沟通。东家联合创始人魏雷

编辑:Qiudong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