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跨界 新思路带来新机遇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蕾 发表时间:2018-10-18 18:00

  近日,腾讯视频上线的综艺节目《奇遇人生》以浓郁的人文气质和质朴的纪实风格得到观众好评。与一般户外真人秀不同,该节目由纪录片导演赵琦执导,采用“纪录片+综艺”深度结合的形式拍摄,全程无台本,根据嘉宾的过往经历为其定制独特的人生探索之旅,以途中各种无法预料的事件激发明星的真实表现和真情实感。这种纪录片与真人秀的跨界融合,引发业界关注。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纪录片跨界已不是新鲜事儿。从内容来看,出现了各种元素和形式的混搭;从平台来看,纪录片的传播渠道和形式从电视荧屏转向了更青睐微记录、短视频的移动端,银幕上的纪录片数量也呈增长趋势,“纪录片+”的趋势变换出各种组合。在实践探索中,纪录片人不仅要看到路途中蕴含的机遇,也要警惕跨界背后可能出现的制作乃至伦理问题。

  纪录片《航拍中国》海报 资料图片

  1.内容混搭,新鲜成“常态”

  最近几年,我国纪录片跨界现象逐渐增加,相关作品层出不穷。这些混搭一次次刷新着观众对纪录片的传统认知。2017年在网络上引起热议的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在纪录片的基础上融合航拍工业片的技术特点,以丰富的航拍镜头组接成令人耳目一新的纪录片作品。另一种纪录片内容跨界的思路,来自对其他电视节目或影视作品的延展。2015年电视剧《芈月传》成为继《甄嬛传》之后的又一荧屏爆款,在其播出一个月后,纪录片《芈月传奇》在北京卫视、上海卫视、北京纪实等频道播出,还原《芈月传》的拍摄场景,真实记录了电视剧中精彩镜头的诞生过程,以及拍摄期间演员们的成长与变化,这是纪录片镜头对准电视剧行业的一次跨界。

  此外,电影《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则是纪录片与真人秀相融的跨界。剧组带原版综艺节目的嘉宾进行游戏闯关体验,并将其过程以纪录电影的形式呈现在大银幕上,这也是综艺节目将目光转向纪录片的一种趋势。为了生动展现太空题材,中法合拍的新媒体短片《太空记者》创新性地采用动画人物与真实记录相结合的方式。这部短片讲述两位来自太空的记者从遥远的星系来到地球进行实地考察的故事,展现了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创新探索。根据科幻的人物设定,主人公以动画的形式出现,既不突兀又能准确地传达问题。

  跨界对纪录片在各领域的专业性提出了很高要求,同时也起到了提升水准的促进作用。四川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编导高松表示:“很多纪录片导演都有这样的创作体会,一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就是对新领域的学习过程,就是要做到会归纳、善表达。”

  2.横跨多屏,进军新媒体

  纪录片内容跨界的多样可能性,与纪录片本身定义宽泛有直接的关系。纪实短视频、户外纪实真人秀、网络直播等泛纪实内容划分归类模糊,相关领域的作品很容易联想到关于泛纪实内容的尝试。纪录片跨界不只表现在内容上,更体现在传播渠道上。中国的纪录片从电视荧屏开始,积极走向移动端和大银幕,实现了传播路径的融合转变。正如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总监梁红所言,媒介环境的布局和发展被纪录片人敏锐捕捉,从而密切影响着纪录片的样态。无论是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还是影片时长和投放平台的选择,都变得更加多元。

  为了分别适应移动端受众和影院受众的观看习惯,从2017年起,央视纪录频道的节目片长规格在原有的50分钟、25分钟基础上,增加了5分钟的短视频以及90分钟的纪录电影。2018年央视纪录频道还要推出一系列适合移动端用户观看的“微纪录、短视频”,如《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字》《中国微名片》等。对于曾获得良好口碑的纪实剧《零零后》《航拍中国》,央视计划将其改编为电影版,以实现横跨多屏的互联互通。同样看到了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的便捷与流量潜力,五洲传播中心推出了《乐享中国》《西藏微纪录》《丝路微纪录》等不同风格、不同类型、针对不同受众的新媒体短片,制作适合移动端的纪录片,积极融入当今的媒介环境。

  纪录片的行业运作也出现了跨界新思路。知了青年(中国)文化有限公司用《了不起的村落》《了不起的匠人》系列尝试综艺与纪录片的跨界,还将其衍生出视频、短视频、平面、音频、书籍、展览、线下观众分享会等模块,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纪录片产业链。其公司CEO丁武望认为,纪录片产品首发时产生的收益仅占其潜在总收益的40%,还有60%是需要进行持续化运营和深挖的。布局纪录片的产业链正是深挖剩余潜能的有效手段。

  3.机遇之下,行业应自律

  无论是内容的混搭、媒体的融合还是产业链的扩展,纪录片的跨界面临无数机遇。但是,纪录片人需要意识到一些潜在问题,避免行业走向风气浮躁、丧失受众信任等困境。

  现在的媒体融合时代,纪录片内容混搭的尝试不断,泛纪实内容生态形成新的行业景观。“泛纪实”的概念意味着纪录片作品范围的扩大、边界的模糊,这既是纪录片发展枝繁叶茂的机会,同时也是纪录片被泛化、被消费的潜在隐患。“哪些内容适合拍成纪录片,哪些内容与纪录片的形式并不匹配,纪录片从业者需要有一个判断。”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杨洪涛指出。

  在当今多样的媒介技术支持下,无论是在移动端、PC端播放的网生纪录片,还是走进影院的纪录电影,保持品质仍然是纪录片人需要恪守的重要准则。杨洪涛进一步指出,在纪录片到来之前,新媒介环境中就充斥着不少冗杂而无营养的信息。纪录片作品在向移动端、手机端转向时,也要警惕一味追求点击量导致内容庸俗而无意义的不良倾向。纪录片在享受媒介的传播效果和细分化受众时,还要保证作品质量的稳定提升,才能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

  另外,目前纪录片形成产业链的这些案例,表现出了纪录片变现的巨大潜力。有人说,“纪录片不赚钱”的魔咒可以就此解开。然而要看到,纪录片有着一道不可逾越的标准,那就是“真实”。杨洪涛强调,企业利用纪录片宣传产品制作过程的现象已有案例,以纪录片的形式向受众介绍产品的特性,打造品牌形象与情感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然而,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能否保持真实记录,是对纪录片制作者的精神考验,也是行业风气导向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18日 10版)

编辑:直谅
数字报

纪录片跨界 新思路带来新机遇

光明日报  作者:李蕾  2018-10-18

  近日,腾讯视频上线的综艺节目《奇遇人生》以浓郁的人文气质和质朴的纪实风格得到观众好评。与一般户外真人秀不同,该节目由纪录片导演赵琦执导,采用“纪录片+综艺”深度结合的形式拍摄,全程无台本,根据嘉宾的过往经历为其定制独特的人生探索之旅,以途中各种无法预料的事件激发明星的真实表现和真情实感。这种纪录片与真人秀的跨界融合,引发业界关注。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纪录片跨界已不是新鲜事儿。从内容来看,出现了各种元素和形式的混搭;从平台来看,纪录片的传播渠道和形式从电视荧屏转向了更青睐微记录、短视频的移动端,银幕上的纪录片数量也呈增长趋势,“纪录片+”的趋势变换出各种组合。在实践探索中,纪录片人不仅要看到路途中蕴含的机遇,也要警惕跨界背后可能出现的制作乃至伦理问题。

  纪录片《航拍中国》海报 资料图片

  1.内容混搭,新鲜成“常态”

  最近几年,我国纪录片跨界现象逐渐增加,相关作品层出不穷。这些混搭一次次刷新着观众对纪录片的传统认知。2017年在网络上引起热议的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在纪录片的基础上融合航拍工业片的技术特点,以丰富的航拍镜头组接成令人耳目一新的纪录片作品。另一种纪录片内容跨界的思路,来自对其他电视节目或影视作品的延展。2015年电视剧《芈月传》成为继《甄嬛传》之后的又一荧屏爆款,在其播出一个月后,纪录片《芈月传奇》在北京卫视、上海卫视、北京纪实等频道播出,还原《芈月传》的拍摄场景,真实记录了电视剧中精彩镜头的诞生过程,以及拍摄期间演员们的成长与变化,这是纪录片镜头对准电视剧行业的一次跨界。

  此外,电影《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则是纪录片与真人秀相融的跨界。剧组带原版综艺节目的嘉宾进行游戏闯关体验,并将其过程以纪录电影的形式呈现在大银幕上,这也是综艺节目将目光转向纪录片的一种趋势。为了生动展现太空题材,中法合拍的新媒体短片《太空记者》创新性地采用动画人物与真实记录相结合的方式。这部短片讲述两位来自太空的记者从遥远的星系来到地球进行实地考察的故事,展现了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创新探索。根据科幻的人物设定,主人公以动画的形式出现,既不突兀又能准确地传达问题。

  跨界对纪录片在各领域的专业性提出了很高要求,同时也起到了提升水准的促进作用。四川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编导高松表示:“很多纪录片导演都有这样的创作体会,一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就是对新领域的学习过程,就是要做到会归纳、善表达。”

  2.横跨多屏,进军新媒体

  纪录片内容跨界的多样可能性,与纪录片本身定义宽泛有直接的关系。纪实短视频、户外纪实真人秀、网络直播等泛纪实内容划分归类模糊,相关领域的作品很容易联想到关于泛纪实内容的尝试。纪录片跨界不只表现在内容上,更体现在传播渠道上。中国的纪录片从电视荧屏开始,积极走向移动端和大银幕,实现了传播路径的融合转变。正如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总监梁红所言,媒介环境的布局和发展被纪录片人敏锐捕捉,从而密切影响着纪录片的样态。无论是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还是影片时长和投放平台的选择,都变得更加多元。

  为了分别适应移动端受众和影院受众的观看习惯,从2017年起,央视纪录频道的节目片长规格在原有的50分钟、25分钟基础上,增加了5分钟的短视频以及90分钟的纪录电影。2018年央视纪录频道还要推出一系列适合移动端用户观看的“微纪录、短视频”,如《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字》《中国微名片》等。对于曾获得良好口碑的纪实剧《零零后》《航拍中国》,央视计划将其改编为电影版,以实现横跨多屏的互联互通。同样看到了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的便捷与流量潜力,五洲传播中心推出了《乐享中国》《西藏微纪录》《丝路微纪录》等不同风格、不同类型、针对不同受众的新媒体短片,制作适合移动端的纪录片,积极融入当今的媒介环境。

  纪录片的行业运作也出现了跨界新思路。知了青年(中国)文化有限公司用《了不起的村落》《了不起的匠人》系列尝试综艺与纪录片的跨界,还将其衍生出视频、短视频、平面、音频、书籍、展览、线下观众分享会等模块,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纪录片产业链。其公司CEO丁武望认为,纪录片产品首发时产生的收益仅占其潜在总收益的40%,还有60%是需要进行持续化运营和深挖的。布局纪录片的产业链正是深挖剩余潜能的有效手段。

  3.机遇之下,行业应自律

  无论是内容的混搭、媒体的融合还是产业链的扩展,纪录片的跨界面临无数机遇。但是,纪录片人需要意识到一些潜在问题,避免行业走向风气浮躁、丧失受众信任等困境。

  现在的媒体融合时代,纪录片内容混搭的尝试不断,泛纪实内容生态形成新的行业景观。“泛纪实”的概念意味着纪录片作品范围的扩大、边界的模糊,这既是纪录片发展枝繁叶茂的机会,同时也是纪录片被泛化、被消费的潜在隐患。“哪些内容适合拍成纪录片,哪些内容与纪录片的形式并不匹配,纪录片从业者需要有一个判断。”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杨洪涛指出。

  在当今多样的媒介技术支持下,无论是在移动端、PC端播放的网生纪录片,还是走进影院的纪录电影,保持品质仍然是纪录片人需要恪守的重要准则。杨洪涛进一步指出,在纪录片到来之前,新媒介环境中就充斥着不少冗杂而无营养的信息。纪录片作品在向移动端、手机端转向时,也要警惕一味追求点击量导致内容庸俗而无意义的不良倾向。纪录片在享受媒介的传播效果和细分化受众时,还要保证作品质量的稳定提升,才能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

  另外,目前纪录片形成产业链的这些案例,表现出了纪录片变现的巨大潜力。有人说,“纪录片不赚钱”的魔咒可以就此解开。然而要看到,纪录片有着一道不可逾越的标准,那就是“真实”。杨洪涛强调,企业利用纪录片宣传产品制作过程的现象已有案例,以纪录片的形式向受众介绍产品的特性,打造品牌形象与情感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然而,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能否保持真实记录,是对纪录片制作者的精神考验,也是行业风气导向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18日 10版)

编辑:直谅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