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要注重文化建设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丁玲辉 发表时间:2018-06-09 21:36

  作者:西藏大学 丁玲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两次提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当前,西藏已经全面吹响了振兴乡村的号角,如何在西藏把文化建设贯穿于西藏乡村振兴的总目标,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深刻认识乡村文化振兴的意义

  千百年来,乡村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和战略意义上重视文化发展,在城乡、在基层、在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推动力和凝聚力,文化成为发展经济、凝聚民心的重要力量,产生了现实、深远、持久的影响。

  西藏是藏族文化的发源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有《吐蕃金石录》《西藏王统记》等记载了农耕文明,也有建设现代农村道德高地的文化根基,西藏人民群众有认同、有传承。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卡若人已经掌握了颇为先进的农耕技术和作物栽培技术。西藏早期“ 吐蕃”词的解释,有人认为“吐”,在西藏第十代赞普那里是丈量耕地面积的单位,“蕃”曾经是西藏民众对农业生产区域的一种称谓。王尧先生在《吐蕃金石录》中提到“蕃”就是农田。《西藏王统记》记载:“第九代赞普布德贡杰时,就钻木为孔作扼犁,合二牛扼开荒原,导江湖水入沟渠,灌溉农田作种植,自斯以后,始有农事。”此时的西藏有二牛抬杠的耕作方式,科学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等成熟的农业生产体系,开创了西藏的农耕民俗与农业文明,以及西藏先祖的农耕信仰,逐渐形成了民众集体的开耕节和望果节的民俗节日。开耕节和望果节主要发生在开耕播种与开镰收获的两个阶段。这两个以集体为单位活动的时段,在热闹欢腾的集体场合,民众依靠集体的记忆传承和组织民俗活动,进而创造了新的民俗内容,如在开耕节和望果节上全体村民欢聚于田间地头,开展传统体育竞技、藏戏表演等活动。在频繁的民众集体活动中聚合和强化了集体记忆,是村民互相交流的“精神家园”,进而使古老的信仰逐渐积淀为民族的心理,拓展了文化空间,形成了良好的乡村民风。因此,加强对乡村文化振兴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我们对西藏乡村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再认识再发展,对留住乡愁、留住藏民族文化的根,实现西藏乡村文明再生产、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在发展中保留藏民族本身的特质,使文化成为乡村的凝聚力、生产力、驱动力,以文化提升生活品质、拓展发展空间、引领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怀生产生活、关注文明文化、关切民族命运意义上的发展战略,必将对西藏乡村文化振兴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中守护藏民族的乡村文明之根。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包括物质上的脱贫致富、生活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的改良与提升,更有内在凝聚力、创造力的壮大和提升,涉及历史记忆、文化认同、情感归属和经过历史积淀的文化创造基础。在乡村振兴中大力提升乡村文化西藏优势十分明显。西藏是我国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藏族人民在长期的改造和征服青藏高原的物质生产活动中,创造出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渗透到农牧区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乡村是一个文化空间,是一个生活的共同体,而民俗文化又散见于西藏农牧区乡村。在西藏无论是服饰、饮食习俗、居室、婚丧习俗、手工艺与器物用具制作、交通工具,还是节日娱乐、格萨尔说唱、歌舞、传统体育等民族文化,大多是以乡村为载体展现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富民、文化惠民政策增强了西藏乡村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认同感、获得感和归属感,在乡村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推动力和凝聚力,在传统与现代交融互补中,藏民族文化成为发展经济、凝聚民心的重要力量。目前,西藏乡村在国家提出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指引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下,正朝着自然环境优美、生态优势突出、农耕农牧文化浓厚、民族文化丰富的方向发展。尤其是随着西藏各族群众消费结构提档升级和消费模式转变,西藏文化大发展和旅游大开发,乡村旅游、乡村民居、乡村文化、乡村生态的价值也日益提升,西藏农牧业发展的空间不断拓展,为西藏乡村文化振兴带来难得的机遇。

  但从整体上看,西藏地处祖国边陲,经济发展滞后,交通不便,农业农村发展与内地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文化供给与百姓需求尚有不足,西藏农牧区依然存在文化活动总量偏少、文化产品供不应求,远远满足不了农牧区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偏远山区、牧区,文化产品缺口较大,农牧民的文化生活还比较单一。尤其是伴随着国家提出的精准扶贫和城镇化的推进,为改变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状况,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扶贫攻坚中,将生活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转移到自然环境更好、生产要素更齐全、生活条件更便捷的区域,有效推进了西藏城镇化的步伐。但由于自然生活环境的改变,尤其是青年人普遍向往城市生活,到条件优越的城镇定居生活,使原生态传统文化失去了所依附的人及自然环境和土壤。人们的娱乐方式由乡村集体化的自娱自乐转向通过电视网络居家观赏现代艺术文化、体育竞赛,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不再是人们唯一的方式。另一方面随着西藏农牧区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特别强烈,且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对西藏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振兴西藏乡村文化的建议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百姓的文化需求为导向,大力加强西藏农牧区乡村文化建设力度,要加强农牧区乡村宜居建设,保持具有西藏民族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原生态环境、农耕与牧业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名村和各类民族文化非遗项目,打造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匹配的美丽西藏乡村,提振乡村自信和吸引力,推动西藏乡村民族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二是大力推进城乡文化融合,坚持城乡一体,统筹文化供给,健全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充实乡村内生动力。同时,统筹推进贫困县乡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礼堂达标建设,积极构建乡村文化服务网络,实现文化建设的全域覆盖,提供便捷有效的文化服务,成为农牧区文明新风重要的宣传阵地。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乡村思想道德高地,实施“互联网+”“民俗文化+”行动,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等,不仅将独特的藏民族文化分享给世界,还能拓宽农牧区群众致富路径。四是乡村文化振兴,还要注重城镇化进程中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传承。西藏农牧区乡村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传统手工艺、老物件、民间传说,歌舞游艺、传统体育等都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因此,除了有形的资源要挖掘,还要梳理无形的资源,让这些资源成为村民们永远守望的精神家园,长久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五是实施民族传统文化浸润工程,开展藏汉文经典诵读、藏汉文书法、民族手工艺制作、格萨尔说唱、藏戏、传统体育等进乡村学校,加强家风家规家教和文明创建活动等,用文化活动形式承载主旋律、凝聚向心力。同时,还要借助民俗节庆这一舞台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体现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要突出西藏农牧区乡村地域特色和农耕文明,让村民记住“我们的节日”,留住“我们的乡愁”。六是因地制宜发展西藏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将乡村文化资源转化为优势资源,服务“产业—生态—人文”一体化发展,开展“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农牧区品牌文化建设,增强农牧区乡村文化驱动力,推进文化惠民,带动文化致富。七是通过政策引领、产业扶持,吸引农牧区青年留在家乡参与建设,让农牧民从内心产生归属感,对农牧区乡村的未来充满信心,实现西藏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八是要积极传播和发展乡村文明,服务重建乡村的知识阶层,把区域内的文化户、文艺骨干、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返乡大中专学生等吸纳到乡村文化队伍中来,推动人才回乡、信息回传,不断发展壮大乡村文化队伍,使优秀资源回到乡村、惠及乡村。

编辑:Qiudong
数字报

乡村振兴要注重文化建设

西藏日报  作者:丁玲辉  2018-06-09

  作者:西藏大学 丁玲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两次提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当前,西藏已经全面吹响了振兴乡村的号角,如何在西藏把文化建设贯穿于西藏乡村振兴的总目标,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深刻认识乡村文化振兴的意义

  千百年来,乡村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和战略意义上重视文化发展,在城乡、在基层、在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推动力和凝聚力,文化成为发展经济、凝聚民心的重要力量,产生了现实、深远、持久的影响。

  西藏是藏族文化的发源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有《吐蕃金石录》《西藏王统记》等记载了农耕文明,也有建设现代农村道德高地的文化根基,西藏人民群众有认同、有传承。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卡若人已经掌握了颇为先进的农耕技术和作物栽培技术。西藏早期“ 吐蕃”词的解释,有人认为“吐”,在西藏第十代赞普那里是丈量耕地面积的单位,“蕃”曾经是西藏民众对农业生产区域的一种称谓。王尧先生在《吐蕃金石录》中提到“蕃”就是农田。《西藏王统记》记载:“第九代赞普布德贡杰时,就钻木为孔作扼犁,合二牛扼开荒原,导江湖水入沟渠,灌溉农田作种植,自斯以后,始有农事。”此时的西藏有二牛抬杠的耕作方式,科学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等成熟的农业生产体系,开创了西藏的农耕民俗与农业文明,以及西藏先祖的农耕信仰,逐渐形成了民众集体的开耕节和望果节的民俗节日。开耕节和望果节主要发生在开耕播种与开镰收获的两个阶段。这两个以集体为单位活动的时段,在热闹欢腾的集体场合,民众依靠集体的记忆传承和组织民俗活动,进而创造了新的民俗内容,如在开耕节和望果节上全体村民欢聚于田间地头,开展传统体育竞技、藏戏表演等活动。在频繁的民众集体活动中聚合和强化了集体记忆,是村民互相交流的“精神家园”,进而使古老的信仰逐渐积淀为民族的心理,拓展了文化空间,形成了良好的乡村民风。因此,加强对乡村文化振兴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我们对西藏乡村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再认识再发展,对留住乡愁、留住藏民族文化的根,实现西藏乡村文明再生产、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在发展中保留藏民族本身的特质,使文化成为乡村的凝聚力、生产力、驱动力,以文化提升生活品质、拓展发展空间、引领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怀生产生活、关注文明文化、关切民族命运意义上的发展战略,必将对西藏乡村文化振兴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中守护藏民族的乡村文明之根。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包括物质上的脱贫致富、生活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的改良与提升,更有内在凝聚力、创造力的壮大和提升,涉及历史记忆、文化认同、情感归属和经过历史积淀的文化创造基础。在乡村振兴中大力提升乡村文化西藏优势十分明显。西藏是我国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藏族人民在长期的改造和征服青藏高原的物质生产活动中,创造出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渗透到农牧区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乡村是一个文化空间,是一个生活的共同体,而民俗文化又散见于西藏农牧区乡村。在西藏无论是服饰、饮食习俗、居室、婚丧习俗、手工艺与器物用具制作、交通工具,还是节日娱乐、格萨尔说唱、歌舞、传统体育等民族文化,大多是以乡村为载体展现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富民、文化惠民政策增强了西藏乡村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认同感、获得感和归属感,在乡村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推动力和凝聚力,在传统与现代交融互补中,藏民族文化成为发展经济、凝聚民心的重要力量。目前,西藏乡村在国家提出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指引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下,正朝着自然环境优美、生态优势突出、农耕农牧文化浓厚、民族文化丰富的方向发展。尤其是随着西藏各族群众消费结构提档升级和消费模式转变,西藏文化大发展和旅游大开发,乡村旅游、乡村民居、乡村文化、乡村生态的价值也日益提升,西藏农牧业发展的空间不断拓展,为西藏乡村文化振兴带来难得的机遇。

  但从整体上看,西藏地处祖国边陲,经济发展滞后,交通不便,农业农村发展与内地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文化供给与百姓需求尚有不足,西藏农牧区依然存在文化活动总量偏少、文化产品供不应求,远远满足不了农牧区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偏远山区、牧区,文化产品缺口较大,农牧民的文化生活还比较单一。尤其是伴随着国家提出的精准扶贫和城镇化的推进,为改变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状况,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扶贫攻坚中,将生活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转移到自然环境更好、生产要素更齐全、生活条件更便捷的区域,有效推进了西藏城镇化的步伐。但由于自然生活环境的改变,尤其是青年人普遍向往城市生活,到条件优越的城镇定居生活,使原生态传统文化失去了所依附的人及自然环境和土壤。人们的娱乐方式由乡村集体化的自娱自乐转向通过电视网络居家观赏现代艺术文化、体育竞赛,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不再是人们唯一的方式。另一方面随着西藏农牧区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特别强烈,且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对西藏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振兴西藏乡村文化的建议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百姓的文化需求为导向,大力加强西藏农牧区乡村文化建设力度,要加强农牧区乡村宜居建设,保持具有西藏民族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原生态环境、农耕与牧业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名村和各类民族文化非遗项目,打造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匹配的美丽西藏乡村,提振乡村自信和吸引力,推动西藏乡村民族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二是大力推进城乡文化融合,坚持城乡一体,统筹文化供给,健全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充实乡村内生动力。同时,统筹推进贫困县乡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礼堂达标建设,积极构建乡村文化服务网络,实现文化建设的全域覆盖,提供便捷有效的文化服务,成为农牧区文明新风重要的宣传阵地。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乡村思想道德高地,实施“互联网+”“民俗文化+”行动,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等,不仅将独特的藏民族文化分享给世界,还能拓宽农牧区群众致富路径。四是乡村文化振兴,还要注重城镇化进程中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传承。西藏农牧区乡村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传统手工艺、老物件、民间传说,歌舞游艺、传统体育等都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因此,除了有形的资源要挖掘,还要梳理无形的资源,让这些资源成为村民们永远守望的精神家园,长久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五是实施民族传统文化浸润工程,开展藏汉文经典诵读、藏汉文书法、民族手工艺制作、格萨尔说唱、藏戏、传统体育等进乡村学校,加强家风家规家教和文明创建活动等,用文化活动形式承载主旋律、凝聚向心力。同时,还要借助民俗节庆这一舞台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体现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要突出西藏农牧区乡村地域特色和农耕文明,让村民记住“我们的节日”,留住“我们的乡愁”。六是因地制宜发展西藏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将乡村文化资源转化为优势资源,服务“产业—生态—人文”一体化发展,开展“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农牧区品牌文化建设,增强农牧区乡村文化驱动力,推进文化惠民,带动文化致富。七是通过政策引领、产业扶持,吸引农牧区青年留在家乡参与建设,让农牧民从内心产生归属感,对农牧区乡村的未来充满信心,实现西藏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八是要积极传播和发展乡村文明,服务重建乡村的知识阶层,把区域内的文化户、文艺骨干、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返乡大中专学生等吸纳到乡村文化队伍中来,推动人才回乡、信息回传,不断发展壮大乡村文化队伍,使优秀资源回到乡村、惠及乡村。

编辑:Qiudong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