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音频】乡音 | 宫仔巷里吃“丁桌”,摆的是面子,吃的是称心
文/黄春馥
音频制作/陈亮 实习生 陈灏琳
潮汕饶平的三饶镇,至今还保留着以前潮汕最大的土楼——道韵楼,还有县衙城楼、城隍庙、打破鼓等古迹。即使不是本地土生土长的人,去旧县衙边的小巷子里转转,也会被不时可见的旧时余韵激起一番怀古幽情。
如今元宵已过,但想起一些旧时习俗,仍回味无穷。比如吃“丁桌”的习俗。
众所周知,元宵要点灯。潮汕话里,“灯”跟“丁”同音。点灯就是添丁加口。由此衍生出正月里点灯笼、吃“丁桌”的习俗。家里有男丁的人家,就要点灯,请人吃“丁桌”。
吃“丁桌”在三饶又叫作“摆桌椅”。听老一辈说,以前摆“丁桌”,摆的人家是倾囊而出,吃的人则倾巢而出,鼓腹而归,摆的是面子、风光,吃的是酒酣饭足。但这些年来家家不缺吃喝,舍奢就简渐渐流行。“丁桌”也多走清淡、高雅路线,用料多是蔬菜、水果了。
但“丁桌”不同于一般宴席,会更加注重雕刻、彩绘、造型等艺术,又叫“彩青艺术”。每一道菜都是精心制作的立体雕塑,都是栩栩如生的潮汕彩绘,色彩的搭配、造型的奇巧、构思的新颖,是匠师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总能激起食客的愉悦感与主人的自豪感。
每次摆“丁桌”后,都会有好长一段时间,让人回忆起来就觉得美好。
那一年,三饶的宫仔巷摆“丁桌”。这个依山而建的小镇里,各家门户高高低低,鳞次栉比。宫仔巷跟另一条高处的巷形成丁字形,有石阶相连。石阶的左边就是宫仔伯公庙。过节时,这里香烛袅袅,不时可见祭拜的人们。
而巷子里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亲戚关系,大家就如一条蔓藤上生出的诸多小番薯。所以要摆“丁桌”,大家都好商量,彼此先说好用料、图案不重复。
“丁桌”一摆开,整条巷子都热闹起来。不仅巷子的人熙熙攘攘地四处看热闹,别处的人也闻声而至,弄得如同看大戏。
桌子是形形色色的,有老式的大方桌,也有折叠的圆桌,有清漆的、描金的,也有彩绘的;盘子更是各式各样,有白色瓷盘,有“铁线金丝”的哥窑瓷,有“雨过天晴”的瓷盘,还有釉红的喜气洋洋的大碗……普普通通的食材,就在这些碗盘里如盛放的奇花异卉。
比如,用青椒雕刻成的两只大虾,鳞甲须眼纤毫毕现,在玉白盘子里似在窃窃私语,边上还有红萝卜片拼成的水波;用小西红柿雕成的小金鱼,憨态可掬,被芫荽缠绕的水草呵护着;用胡萝卜丝、白萝卜丝拼成百兽之王老虎的头部,在鼻子两侧的眼眶里注入奶油,各放一颗黑豆,立刻就有了老虎啸傲山林的威风;用洋葱雕镂出一朵紫色莲花,周围环绕着青瓜片砌成的细碎叶子,点缀着番茄等,刀工娴熟,格调高雅;用橘子做成两只小猪的头,芝麻为眼睛,橘子皮做耳朵,竟让人不忍下口;把一段段香蕉接起来,上端放几瓣去皮的猕猴桃,下面放几瓣橘子瓣,巷子里就有了海边风情……还有用各种米饭排出的“新年吉祥”“五谷丰登”等图案。
真想不到老乡们那一张张朴素脸庞下面,竟然隐藏着如此慧心,能将食材如此变化多姿,也想不到他们在平淡生活里,竟蕴含着这么热烈的期待与活力。
寂静古老的巷子一片喧哗,“丁桌”席上,那些飞扬的色彩与笑声、说话声,让人仿佛又回到昔日衣香鬓影的旧时光。(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征稿
《乡音》栏目欢迎投稿。稿件要求具有纪实性,以散文随笔为主,紧扣岭南文化。
投稿请发至邮箱:hdjs@ycwb.com,以“乡音”征文为邮件主题,并请提供详细个人信息。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易芝娜
校对 | 谢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