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福地——九嶷山

来源:金羊网 作者:李时平 发表时间:2022-05-18 19:52
金羊网  作者:李时平  2022-05-18
九嶷山不仅是贤明圣主、道德鼻祖——舜帝的归葬之地,更是我人生的福地。

□李时平

1982年8月,我前往地处湘南深山里的九嶷山学院求学,此去千里,前路茫茫,未知此去能成否?启程前与父亲告别,有似古人“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情境 。临别之时他从口袋里掏出一首已写成的诗稿“七律·勉儿诗”赠我,以之为我壮行。此诗曰:“莫做无知处世难,兼程九疑路漫漫。韶华荏苒催白头,岁月蹉跎引众谗。挂角负薪排室困,偷光映雪克家寒。历朝勤学人多少,青史垂名后起看。”

这首诗当时伴随我和“发小”许剑平同学,负笈千里,一路辗转,从距老家二十多里地的川山坪火车小站到郴州要坐一整天,凌晨到后转长途公共汽车半天抵到宁远,再从县城坐公共汽车1小时,至一个叫鲁洸洞的下车地,还要背着行李步行八里,爬过两座山头,走着崎岖的山道,才能到达尚未通公路的学院。

在舜源峰下的舜庙午门殿中堂,我们一行前来报考的求学者初见学院创办人乐天宇教授。乐老当时已经82岁了,虽然背有些驼,但精神矍铄,脸色光润,双眼炯炯有神,头发虽略显稀疏,却梳理整齐,穿着一件银灰色的衬衣,给我第一印象是似在山中修炼多年的“高僧老道”。当时我们几位与他有一番简短的交谈,记得在询问我的情况后,他对当时教育体制包括中学过早划分文理科目有一番评述。

在8月底参加了新生入学考试后,9月2日正式揭榜时,记得我和浙江来的一位同学,看到我俩同被录取82级文史系本科,当时欢呼雀跃,兴奋不已,至今已40年,当时情景历历在目。

录取通知书

乐老是中国著名农林科学家、教育家,老家是湖南宁远县九嶷山附近的麻池塘村,少小离家到京读大学,之后为党的事业奋斗了一辈子,年登耄耋的他不在京安享晚年,而是考虑如何为家乡高考失利的青年学子“送一所大学”。1980年,他拿出离休补发的五万元,独上九嶷山,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利用旧舜庙创办“新中国第一所民办大学”。创办之初,乐老教授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开国第一上将”、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萧克将军亲临学院,看后感叹题词:“其始也简,其终也巨”,后来他对学院给予很大的支持、帮助。(见《化雨春风润芝兰——忆我的老师乐天宇教授》和《萧克将军与新中国第一所民办大学》2篇文章)。当时乐老自费办学的义举,以及乐老逝世后学院续办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和关心。

光阴荏苒,初上九嶷山至今整整40年,因我的家乡是在洞庭湖滨,从未见过如此雄奇秀美、连绵不绝的山脉,记得当时我对这里的山水万分新奇,而如今对这里依恋之情与日俱增。

——九嶷山的山水是美丽的。山是那么俊秀,喀斯特的地貌,雄奇瑰丽;还赋予舜帝南巡,二妃南下寻夫,泪洒斑竹的美丽传说。如舜源峰、娥皇峰、女英峰等,还有山上的石枞,傲然扎入岩缝中……水是那么清澈,一条九嶷渠山环水绕,淙淙流淌,水浸过渠坝流进舜庙,昼夜不息,叮咚作响,在宁静的山里夜晚更显得清幽,加上舜庙周围高大的枫树,月明之夜,月光从树叶中洒落下来,斑驳陆离,有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诗意。

在九嶷山的月夜,我曾多次漫步九嶷山道,脑海多次默诵 “九嶷云月,长江浪涛,助我豪情写颂章” 诗句,但遗憾的是,我在天下名山九嶷山近三年时间里,未能留下令人难忘的颂章佳句。只有在走出九嶷山8年后的1993年夏天,我时在清远市委办公室任新闻秘书,带领广东电视台采访小组到“三连一阳” 地区采访农民脱贫奔康的内容,翻越了粤湘界山南风坳到湖南蓝山、宁远县采访。在宁远县常务副县长龙显博的陪同下,为旖旎美丽的九嶷山拍摄了一条旅游风光专题片在广东电视台播出。此外,我也写了一篇纪实散文《九嶷风物耐人思》,在1993年11月29日《南方日报》副刊“文化大观”版头条刊出,宣传了九嶷山的山山水水,以此反哺九嶷山大地和乐老的一片恩情。

——九嶷山的四季是美丽的。春天:九嶷山的山花烂漫、云雾缭绕。烂漫山花记得在春天的日子里,舜源峰西侧的山麓有一片片、一丛丛野菊花,躺在这花丛旁的草地上,嗅着鲜花的花香,仰望春天丽日蓝天,憧憬人生美好的未来,还有比这更惬意的吗?而这个季节的美代表恐怕要以“九嶷白云”作代表,其美丽要用毛主席的诗句“九嶷山上白云飞”来描绘,特别是九嶷山春雨后,半山间的云雾,飘忽不定;青黛色的山峰在白云掩映下,若隐若现,此时的九嶷山充满春天清新气息,到处春意盎然,令人心旷神怡,真恍若仙境。

夏天:九嶷山的森林葱郁,清凉世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老家的丘陵山岗都是光秃秃的,但九嶷山特别是舜源峰林木茂密,令人惊叹。乐老是农林学家,此时他还在九嶷山倡导建立“斑竹自然保护区”,直接推动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如今看来是居功至伟之举,40多年前乐老就在做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九嶷山的夏天还是避暑之地,紫霞洞一进洞口气温立马降下好多度,凉风扑面而来,真是世外桃源,清凉世界,我和同学多次在酷暑季节进洞享受清凉。班上最早一次活动就是1982年10月13日到紫霞岩野炊,留下这张照片。

班级活动

秋天:九嶷山的枫叶金黄、层林尽染。特别是舜庙前后一大圈枫叶树林,当年同学们在树下晨读,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晨读 蔡俊荣摄

还有舜源峰的背面的一大片枫树林,深秋时节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九嶷山枫林景色多年来牵动我的情思,我离开九嶷山后只在2010年12月初返九嶷山时偶遇的枫叶美景,至今12年了,后再无缘与九嶷红叶相遇,真是憾事!

冬天:九嶷山的雪压群峰,茫茫一片。我日记记载1983年12月28日,九嶷山大雪纷飞,一片北国风光,眺望山上玉树琼枝。我正在宿舍,同班同学柯乡等2人来邀我去爬舜庙东侧的海洋岭,此时天气放晴,我们3人站在岭头瞭望雪后九嶷山,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感叹“江山如此多娇”!此情此景,将近40年了,我梦寐以求重睹九嶷山雪后美景。去年国庆节后我重返九嶷山,向已在此居住了40多年的乐老侄儿乐桂生(原九嶷山学院职工)了解,他告知因天气变暖,多年来九嶷山未下大雪,更遑论雪后美景。

九嶷山的四季甚美,风光秀丽。但当时我们学习生活的现实却很艰难困苦,套用如今流行语“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可以改成“风景虽美好,现实很艰难”。

当时学校租用舜庙残存的午门楼和后殿,借用九嶷中学的教室还有寝室,午门楼用木板分隔成老师、学生宿舍和学校办公室,学生宿舍不够,我和乡友同学只得向周边租用老百姓的房子解决住宿问题。伙食的解决办法是向学校厨房送搪瓷口杯米来蒸饭,再买一些海带加油盐和水一起蒸做菜。再后来是在租住民房里,由几位同学结伙轮流用煤油炉做饭解决,洗澡就用天然井水解决,井水还真是冬暖夏凉。

当时没有多的教室上大课,如乐老上修身课或召开大会作报告,我们就在舜源峰山麓,就在枫林树下,就在大草坪上,就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群山环抱之中,开始我们的学习上课听报吿。没有课桌,我们就借用老百姓的板凳,以自己的膝盖当课桌。后来,我到延安参观,了解当年我党办的抗日军政大学等大学就是这样办学的,难怪乐老办的九嶷山学院被誉为“八十年代的抗大”。

乐老上课——蔡俊荣摄。

乐老虽然已逾80高龄,但亲自部署、亲临现场,指挥组织师生,发扬延安抗大、自然科学院(他任生物系主任),以及解放区的北方大学、华北大学(他任农学院院长)的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精神,自己规划,自己动手做红砖,建造校舍。我们同学都分派劳动任务,还要去数里远的山外抬木头,经过一番艰苦努力,群策群力,后来一栋红砖楼真的耸立在舜源峰山麓。

乐天宇教授1980年在舜庙旧址创办九嶷山学院。为了解决校舍问题,学院发动学生们自己动手建造校舍,1985年7月首批同学毕业离校前夕,已建造起一栋3层楼的校舍,矗立在舜源峰麓舜庙右侧。图为八二级文史系同学从鲁洸洞挑木头,沿着崎岖的山路,翻越两个山头才能抵达学院。图前左为作者,右为同班同学柯乡,右后为胡玉华同学

学院创立伊始,只有三个专业:文史、医药、农林生物。师资基本上是乐老的原同事、学生等故旧,以及慕名前来义务教学的全国各地的大学教授。直接教授过我们的文史系的这些老师有李续葵、黄定波、孔德杨、管锄非、刘淮、蒋太义、王文达、郑国栋、罗铭洪、秦桐华等,还有负责教务和党建思政的廖升、李坤洪、屈翠云老师,除屈翠云老师今年95岁尚健在之外,他们均已作古。兹在此深表怀念,祝老师们在天堂安好。

上述老师他们追随乐老在九嶷山作奉献之时,大多六、七十岁高龄,当时生活、教学条件十分艰苦,仅有每月5元的生活费,不取一分报酬,为人类灵魂事业而殚精竭虑,倾力奉献,真值得后人尊重,进入新时代,仍需大力弘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院学生则是全国各地投奔而来的,最远的地方有东北、新疆等边陲之地。我在此为时仅3年(包括实习3个月),与同学们同艰共苦,互相帮助,度过这段艰苦的岁月,结交了一大批同学好友,至今保持密切的联系,是我人生路上最好的伴侣。

我在校期间,除了认真学习本专业的各项功课、参加建校劳动外,还担任过班长,组织参与过一些班级的活动,如参与组织同学的自带粮油菜,徒步远足到60里外九嶷山的主峰三分石。周末还攀爬舜源峰、娥皇峰,瞭望莽莽苍苍的九嶷山诸峰。还有组织班上同学参观玉琯岩等地。王琯岩此处石壁上镌刻的“九疑山”三个大字,是为宋代人“未冠能文”的方信孺所题写。东汉名臣、文学家、书法家蔡邕题写的《九疑山铭》亦赫然于璧。我们离校若干年后,在此处考古发现汉代的舜帝庙遗址,现在作为珍贵文物遗址保护起来。

周末登九嶷山诸峰是一项很好的健身活动。图为1983年秋作者攀登至娥皇峰山顶留影

九嶷山区有诸多的人文、风光景点,这是当时同学们周末活动聚会的最好“打卡点”。1984年10月,文史系82级同学组织参观玉琯岩后留影

乐老自费创办大学是建国后全国首创,开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先河,他意在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探索一条新路,除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外,还引起一大批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新华社、湖南日报、羊城晚报、长沙晚报等记者纷至沓来、连篇累牍予以宣传报道,还有社会各界大力支助了大量图书、钱款等。

1982年秋,九嶷山学院文史系八二级部分同学发起成立“斑竹文学社”。图为“斑竹文学社”的同学们与长沙晚报社老记者王和政(二排居中)先生合影,作者后排左二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父亲曾为“斑竹文学社”成立发来五律贺诗,诗曰:“泪滴成斑竹,雄才九嶷妍。贤人超七十,弟子足三千。宿哲乐天宇,先师孔仲尼。美哉文学社,继往仰前贤。”

另外,这位长沙晚报的老记者王和政经我介绍,也与家父建立诗友关系,有一段诗友“佳话”。父亲于1987年2月曾赠他一首“七律,寄王和政先生”,至今读来颇有趣。

父亲在诗中云:《长沙晚报》记者王和政先生乃余未晤面之诗友也,在文字交上确有感情,每来书误余为医师,盖通信地址为“涝溪桥诊所”之故也,因赋七律诗一首,以资解答云。诗曰:寄迹锄耕数十春,年华虚度学难成。清风明月依然我,答韵传笺未识君。博学紧趋王实甫,非医误认李时珍。再函请把称呼改,免使邻家见笑频。

至1985年上半年,因乐老和九嶷山学院的名声在外,全国各地纷纷来学院招揽毕业生,我也为摆脱家庭困境,尽快就业,就决定提前一年按大专学历毕业,且在当年四月与同班几个同学先行到湖南双牌县实习,得到时任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周满娣的关照,安排我和同班女同学缪晓芳到县广播站担任实习编辑、记者,每月20元生活费补助,20元现在看来微不足道,但当时足可支付一个月生活费,还给我安排有一间清爽明亮的配木地板的单间宿舍。周局长当时想留我们几个在双牌工作,但当时我受广东改革开放滚滚热潮吸引,决意南下广东,深拂了她的好意。现她已去天国多年,回忆起来至今感恩于心。

当时到双牌县实习的几位同学,特地去县的照像馆合影。

1985年4月,到双牌县广播局实,担任县广播站的实编辑。图为同班同学在双牌县照相馆留影。前排左作者、右柯乡;后排左起任伟、缪晓芳、胡玉华

我在此处实习编辑、记者三个月,每天在站长或副站长指导下编来稿,有时也自已写稿子,记得还随盘姓副站长去该县的阳明山采访一趟,这都是难忘的实习采访经历,当听到播音员字正腔圆、清晰悦耳向全县通过“大喇叭”广播自己写的稿件,便激发了我这一生对从事新闻工作的兴趣,县广播站实习经历成为我职业新闻生涯的前奏或序章。

实习结束至7月返校办理毕业手续,后南下广东找工作,再至8月下旬正式到广东韶关工作,开始正式的职业生涯,人生从此开启新的一页。

回忆起九嶷山时代艰苦的求学岁月,我心潮难平,激动不已,这是我人生最难忘的一段岁月,是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起到非常作用的一个时期;也是我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和节点,这一时期虽短,包括实习期仅三年,但对我的人生影响深远,决定了我之后几十年人生之路的走向。

因此,九嶷山不仅是贤明圣主、道德鼻祖——舜帝的归葬之地,更是我人生的福地。

作者简介:现任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曾任中共广东清远市委新闻秘书,清远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副主席;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总编室编辑、记者,粤中、粤北记者站站长,主任记者;广东省广告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副董事长;羊城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编辑:束孟卿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