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
100多年前,犹如普罗米修斯盗火到人间,蔡元培先生将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思想自由”的火种播种在北京大学,奠定了北京大学作为现代大学的坚实基础,开创了中国现代教育新风。20多年前,我领略雅斯贝尔斯“教育的本质是精神活动”的思想,开始自觉反思中国教育。面对显现的后滞性教育成果,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莫不惋惜不已,每个有理性的中国学人莫不痛心疾首,每个有情怀的教育工作者莫不忧心忡忡!
中国教育病了吗?2005年钱学森的沉重感叹:“我要补充一个教育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问题。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钱学森的感叹,折射出中国教育的问题。我无意否认中国基础教育在规模发展、知识积累、智力发展、技能培训、学历普及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但是,今天来审视十年、二十年来教育“产品”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的有所缺失,也是不争的事实。教育缺失信仰、理想、伦理、情怀、态度、价值等人文精神以及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工匠精神,怎么能够期待培养大师和巨匠?又怎么能期待教育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教育的本质是精神活动。显然中国教育太多地偏离了本质追求,很多教育行为沦为知识传授、技能培训、智力堆积的工具,基础教育盲目追求高考分数而忽视学生身心成长,高等教育盲目追求规模扩大和就业率数据好看而忽视精神(核心是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建构,本身就是偏离教育本质最直接的证据。教育的正确方向是求异。显然现实教育的方向是求同,尤其是长达12年甚至15年基础教育,家长、学生、教师甚至全社会把目光都聚集在高考的出口上,这种一把尺子量遍天下才子的教育评价机制,决定了以牺牲阳光、青春、健康、兴趣、个性、潜能甚至牺牲每个学生无数种可能性,换来的是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工匠精神有所缺失的“标准件”。教育的公共取向是公平。有些地方在“需求”的误导下陷入“马太效应”的怪圈不能自拔,口头上虽然也讲教育公平,政策上却在不断强化优质教育资源,以满足优势人群的“需求”。上个世纪80年代前5年,基础教育供给基本上是公平的,但随后各级各类的重点中学、重点小学、重点幼儿园涌出,班级之间、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基础教育的差距在拉大。如今,寒门难出贵子,勤奋未必有出息,已经成为新生代的困惑。教育公平性的缺失源于教育供给侧的失控,很多地方把局部优质教育作为地域性的竞争力,不断强化,最终导致“教育成为贫富悬殊”的催化剂。中国教育改革的侧重点也在供给侧而不在需求侧。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教育最终导致其产品在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工匠精神上有所缺失,教育不强,国何以强?人才不强,国何以强?少年不强,国何以强?
中国教育的诸多问题当中,当务之急首先是让教育回归本质追求,让教育把人之为人的精神培养作为天职和本质追求;然后,才能依次解决其他问题。教育回归本质的核心问题,就是解决用什么养护师生(国人)灵魂的问题。这需要重建信仰,需要重建价值,需要重建伦理,需要重建人文精神,简而言之需要让浮躁的国人找回“宁静致远”的心。
用什么养护师生(国人)的灵魂?——“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的目光转向先秦,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先秦儒家文化。2003年1月1日开始,我几乎把做好本职工作以外的所有业余时间都用来研究中国儒家文化,重点研究《论语》,历时10年对《论语》做了几近颠覆的解读,当《论语心读》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与读者见面后,被众多读者赞誉为“一本拿起就不愿放下”的《论语》,一年数印,即便是在没有进入实体书店的情况下,每年畅销数万本。读者的深度认同,没有让我陶醉,却更加增强了精度加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添了“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敬畏和持重,继续用5年时间加工、打磨、提升。2020年5月,《论语心读》第三版终于跟读者见面了。
《论语心读》第三版与目前书市上其它的《论语》读本有什么不同?第一,《论语心读》倡导责任和担当。不是心灵鸡汤,不是劝人放下、放弃,不是劝人逃避、隐逸,不是劝人活得更空灵、更潇洒,而是提醒人活得更真实、更务实,倡导重建人之为人的责任和担当。倡导回到先秦原始儒家尤其是孔子儒家,倡导悲天悯人,倡导家国情怀,倡导不仅关心人、关心族群、关心国家、关心人类,甚至能够给宇宙以道德的终极关怀!
第二《论语心读》倡导人本理念,倡导民本政治,倡导人文精神。宇宙众生,人是万物之灵长,人是最宝贵和最高贵的动物;得人心者成事业,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是世界人本思想的发源地,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初,中国先民已经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决定帝王存在的不是天帝,而是人民。中国最早的政治文集《尚书》中就有这样惊世骇俗的观点:“四海穷困,天禄永终。”意思是说,如果老百姓都穷困,上天赋予你的福禄就此终止。这是尧帝借助“上天”的名义告诉舜帝,百姓的幸福才是你权力的根基。原始儒家人本思想于1593年,经过利玛窦翻译,传递到欧洲,对西方哲学家产生了广泛影响。
第三,《论语心读》倡导“以教为政”。教育就是政治,教育是最高尚的政治,因为教育能够改变人心,能够改变社会,能够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言以蔽之,《论语心读》还原孔子儒家的本来面目。孔子儒家思想是伦理哲学,是每个中国人日用而不知的哲学,而绝不是统治者的专利!“无事袖手谈心性,临难一死报君恩”的腐儒作风绝不是孔子儒家的思想,孔子儒家提倡的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担当和执着!孔子儒家绝不是忠君思想的始作俑者,因为孔子周游列国14年从来都是孔子炒国君的鱿鱼!
原始儒家所倡导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厚德载物的担当、天下为公的理想、尚中贵和的思想、博爱泛众的情感、勤劳俭朴的传统、家庭中心的伦理、家国一体的取向、天人合一的智慧不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丰富精神资源吗?原始儒家所倡导的以生为本的理念、有教无类的情怀、终身学习的思想、全面发展的课程、因材施教的方法、慎独正己的修身、积善成德的路径、君子人格的激励、知行合一的哲学等,不正是中国当代教育改革发展最需要传承的教育智慧吗?
学者似乎忌讳自我张扬,我反其道而行:一如刘文典对《庄子补正》的自信,拙著《论语心读》公开宣传自己的学术态度、学术思想、学术生命,坚守独立的学术主张!学者似乎忌讳在学术中揉进感情,我反其道而行:一如梁启超在学术论文中燃烧生命的激情;拙著《论语心读》以生命的激情,让2000多年前的《论语》复活,鲜活,奔涌,燃烧;燃烧出情怀、梦想、理想、信仰!学者似乎忌讳把自己卷进学术,我反其道而行:一如陈寅恪融生命入史学,拙著《论语心读》是心灵深处的火山,是生命激扬的清歌,是长歌当哭的呐喊,是抱石沉海的担当!学者似乎忌讳以文学手法表达思想,我反其道而行:一如司马迁以文学开纪传体先河,拙著《论语心读》集我数十年学养,文思深厚、文笔典雅、文气磅礴、文辞优美!学者似乎忌讳学术文章的晓畅平易,我反其道而行:,让深奥的哲理形象起来,让深刻的思想生动起来,让深涩的古文晓畅起来,雅俗共赏!
不用讳言,拙著《论语心读》旨在呼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贵在传承精神而不是形式和程式!从不讳言,拙著《论语心读》旨在呼唤回归和坚守原儒的人本理念、人道主义和人文精神!从不讳言,拙著《论语心读》旨在呼唤重构伦理情怀,重建伦理价值,重树伦理信仰,呼唤每个生命追求永恒价值,向前,向上,向光明!从不讳言,拙著《论语心读》旨在呼唤教育回归精神活动的本真,在呼唤教育回归有教无类的情怀,在呼唤教育回归因材施教的取向,在呼唤启动一场势在必行、迫在眉睫的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改革!从不讳言,拙著《论语心读》旨在呼唤曾经丢失的知识分子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读书人的良知,需要读书人的责任,需要读书人的担当!全球化,需要家国情怀,也需要全球视野,需要中国当代青少年一代又一代,摆脱思想的贫困和狭隘,挣脱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枷锁,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吸纳优秀多元文化的精髓!
基于实践理性的《论语》不应当被怀疑、被曲解、被误解、被践踏、被抛弃。《论语》承载的精神是中国伦理哲学的源头,是中华文明的底色,是中国价值体系的基础结构,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核心基因,也是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拉穆提说:“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变自己。”当人心都向善向上向光明的时候,这个世界还会缺少善良和阳光吗?
我有一个梦想:让《论语心读》走进课堂,让《论语心读》走进家庭,让《论语心读》走进心灵,让《论语心读》养护灵魂,让《论语心读》走出国门,让《论语心读》走向世界!让《论语心读》成为中国人学英语和外国人学汉语的津梁,让《论语心读》架起东西方文化的桥梁,让全球化时代的地球人重新认识真正的孔子和儒家思想,共同分享孔子的智慧以解决人类在新的转型时期遭遇的困难和迷思!
农历戊戌年八月二十五日
西元2018年10月28日于羊城
农历辛丑年二月十五日
西元2021年3月27日修订
(作者:柳恩铭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