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味道是读出来的
在我曾经从事的职业中,最引以为傲的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师岗位上,体会最深的一句话是:文章的味道是读出来的。中学时代是语文差生,偶然的际遇,感动于同桌朗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从此学习朗读,学会朗读,爱上朗读,也因朗读从理科男遽然变成文科男,并选择语文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有感于诸多语文界同行依然在感叹:语文难教,累!有感于诸多中小学生依然在感慨:语文难学,苦!谨陈固陋,请教语文难同仁、学语文难的家长和学生指正。
上个世纪90年代,我亲历的一堂语文课:某大学附中为了借鉴外国母语教学方法,特邀了一位英国教授艾尼克斯到学校讲学。被邀者是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他讲莎翁的名著《哈姆雷特》。听课学生倍感兴奋,观摩者翘首以盼,对源自莎士比亚故乡艾尼克斯的“西洋风”充满了神秘和期待。谁知道,艾尼克斯教授登台什么都没讲,就叫学生读书,读完一遍,教授问:“有味道嘛?”学生摇摇头:“没什么味道。”艾尼克斯非常淡定,叫同学们再读一遍,这回学生回答:“有点味道。”艾尼克斯又让学生读第三遍,再问:“味道怎样?”学生一起回答:“很有味道!”脸上一直没有表情的艾尼克斯微笑起来,鼓动学生将自己“读”出的“味道”讲出来。学生争先恐后,各抒己见。学生讲完,教授点评,带着微笑结束了“世界级”的观摩课。
课后观摩者议论纷纷,无不佩服艾尼克斯教授教法之高明。高明之处,在于重视“读”。“读”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契合了中国“知行合一”的教育哲学,也契合了埃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无疑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方法,比起“满堂灌”、“满堂讲”、“满堂问”效果好得多。
但是,冷静思考,这种多读精讲教法非外国人原创,而是五四运动以后,在否定传统的狂飙激进之中,被否定的中国最古老、最传统、最高效的教学法。旧时的私塾先生,读《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精彩之处,得意之时,一唱三叹,酒不醉人人自醉,学生深受感染,兴味盎然,于是也学着读,学着吟,学着诵,最终也学会写诗。学诗如此,学文亦如此。只有读,才知其中味;只有读,才能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读,才能诱发读者的美感和思考!我做过统计,民国时期几乎所有的文学大家、学术巨子都曾经获益于中国最传统的语文教学:读,朗读,诵读,吟诵;讲,只是其中分量很轻的部分。这种进入角色、心领神会、浸润灵魂的朗读,实现了读者与作者的人格交流、思想共振、情感共鸣、审美交融,并完成了读者的思想、伦理、价值的升华和凝华,促进读者全人格发展。
诗词文赋,仅仅停留在注音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分析上,是不能深刻领会其精髓的。因为学生要真正领会一篇文章,必须与作者思想共振,与作者感情共鸣,与文章审美融合。要达到这种境界,除了教师讲析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读,只有多朗读,才能读出文章的味道。名家名篇,是一道道可口的菜,老师只给学生介绍这些“名菜”的做法,讲这些“名菜”的特点,而不让学生亲口尝一尝,学生不可能品出其中的味道。笔者的语文教学素来重视“读”,用读诱发兴趣,用读激发美感,用读沉淀思想。
范读,让学生“一听钟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哪种文体的教学,学生对文章兴趣的大、小、浓、淡,往往直接决定教学效果。教师出色的范读,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课文的兴趣,读得越好,学生兴趣越浓。比如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这篇散文,我就是以艺术朗读,先让学生在艺术享受之中品味到老酒一样醇厚的“秋天的况味”……比如说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清新自然、淳朴真挚的散文,已经哺育了几代人,然后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要让他们喜欢上真不容易,怎么教呢?笔者选择了朗读切入,笔者也曾经看到自己父亲那佝偻的背影而泪流满面的真实感受,加上对朗读艺术的执着追求,在课堂上用“心”朗读。结果,我流泪了,学生流泪了;《背影》父子之间爱的“二重奏”,那么深沉,那么凝重,那么淳厚,深深震撼着学生的心。他们接受了《背影》,也爱上了《背影》,是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对《背影》“一听钟情”。
指导,让学生进入角色。教师再好的范读,只是一种示范,一种诱导,一种启发,就像尝“菜”,教师先吃一口,津津有味,再引导学生一起品尝,学生才能真正品出“菜”的美味。刘再复先生的《读沧海》是世间难得的散文诗的孤品、上品、精品,也是我给高中生选编的教材中经典篇目,但是要让学生读懂《观沧海》,最好的方法是范读,并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进入散文的角色——作者的角色,学生就在读读、品品、议议中领会作品的情感、精神和味道。散文如此,小说也如此。《孔乙己》的教学,我曾经把叙述语言、孔乙己的语言、酒店老板的语言、伙计的语言分配给四个学生,让他们提前准备,在课堂朗读,读完再分别谈对“角色”的理解,然后大家议论,结果是:读得很好,谈得很好,议得很好。
朗读,应和精讲结合起来。再好的朗读,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必须与启发式的精点、精评、精讲、精析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只讲不读,学生难知书中味;只读不讲,学生也难以透彻理解文章的内容。很多人对鲁迅的作品,喜欢连篇累牍的讲解,其实也是一种错误的选择。比如《为了忘却的纪念》,长歌当哭,悲愤难抑,字字千钧,如果采取“慢咽细嚼”的方法,讲一个星期也可以,关键是未必有好效果。我教学的模式是“品读精讲”,两课时圆满完成任务。
要求,因题材而异。有人提出文言文和古代诗歌不应做翻译和讲解,因为译文和分析都不是“原味”,只有“读”才能“品”出“原味”来。这种看法没有把握好朗读的份量和分寸,有走极端的倾向,不可取。笔者认为,一般来说朗读的比重,文言文、诗歌应比散文、小说大,散文、小说又比说明文、议论文大。
朗读(包括素读、诵读、配乐朗读等形式)始终是语文教学的主线,是中国的语文教育最宝贵的传统,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历经几千年的实践检验。改革可以是借鉴,也可以是发展,也可以是恢复传统。在快餐文化的今天,浮躁、急躁是社会的普遍病态,传承优秀文化,尤其是传承优秀教法,需要的是定力和选择。当语文教师觉得很难、很累、很疲惫,建议调整教学结构,在朗读上下工夫,或许有新发现!当学生觉得语文无趣、无味、无聊、无奈、无助的时候,选择以疯狂的朗读,强化语感,深化理解,内化修辞,融化写法,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朗朗的读书声成为校园风景的时候,这所学校就是名校;诚哉斯言!当朗读成为学生的兴趣,人生从此也开始多一种色彩!诚哉斯言!
(作者:柳恩铭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