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文化

疫情催生外卖图书热潮,能否为实体书店“充饥”?

来源:新华网 作者:孙丽萍、郭敬丹 发表时间:2020-04-23 16:13
分享到

原标题:疫情催生外卖图书热潮,能否为实体书店“充饥”?

新华社上海4月22日电 题:疫情催生外卖图书热潮,能否为实体书店“充饥”?

新华社记者孙丽萍、郭敬丹

随着北京、上海等地率先推动实体书店登陆食品外卖平台,外卖图书正在成为城中“新鲜事”。

然而,热热闹闹的一个多月“试水期”过后,外卖图书窘境逐渐显现:价格高、选择少,成交额更难以匹配它承受的巨大关注。“吸引眼球”的外卖图书,究竟是“急读者之所急”的创新,还是实体书店的自救策略?

叮咚,您点的图书正在“送餐”!

坐落于上海福州路上,拥有70年历史的外文书店,今年春天在沪上率先开启了外卖服务。

外文书店总经理顾斌介绍,首批上线的都是热门畅销书,如文学类的《Flipped(怦然心动电影原著)》《Sherlock Holmes(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儿童图书《夏洛的网》《花木兰》,参考书《韦氏字根词典》等。

22日,记者在外文书店“外卖店”选了两本书下单,送达地点距离外文书店约2公里,运费为5元。“商家8分钟后分拣完成”“骑手正在赶往商家”……订单地图上实时显示配送环节。“您好,您的书到了,请到门口来取。”仅14分钟后,外卖小哥就打来了电话。

送来的书像一份“简版”包装的快递,两本书由泡沫纸和胶带封好,订单小票贴在外侧。在评价页面,有网友留言写下“用户体验”好评:“速度太快了吧,开心。”“很满意,包装成了小快递的样子送来,很走心了。”

据介绍,自今年3月起,北京已有105家实体书店陆续入驻外卖平台,读者可以享受最快30分钟的送达服务。在上海,多家知名书店也在不同程度尝试外卖图书。在图书行业,“外卖”一时成为热词。出版社也纷纷跟风搭车,推出类似即时服务。

虽有需求但难“果腹”,外卖图书难解书店危机

“90后”女孩王盈是外卖图书的尝鲜者之一。她觉得这种服务颇为贴心,“其实,有时心血来潮会突然很想看某一本书,如果没有马上拿到手,阅读的冲动很快就会消失。”

外卖图书横空出世,伴随着不少争论。批评者认为,图书是精神食粮,不是食物,搭车外卖平台销售略显“有辱斯文”。赞成者指出,存在即是合理,在“万物皆可外卖”的当下,图书走向外卖不过是顺应时势。

亦有业内人士指出,外卖图书在各地效果不一。一些省份因为有“买书补贴”或者“书券”,所以希望用外卖方式尽快把书券变现。

上海网红书店“大隐书局”也在外卖平台上“驻点”,不仅外卖图书、杂志,还卖文创产品、玩具、卫生防护用品。各种优惠活动颇为醒目,如:20元起送,运费5元,“满69减5”“满99减10”。该书店称,4月以来,7家门店约有200笔外卖订单。

“实话实说,不看好外卖图书的前景。”大隐书局创始人刘军坦言,网店购书才是主流,网上购书的折扣率往往从三四折到六七折不等。相比之下,外卖图书毫无价格优势,更像实体书店的自救之举。

刘军介绍,目前看来,叫外卖买书的都是急用、刚需,如工具书、考研书籍等。“销售金额很少,对书店可谓杯水车薪,而且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阅读需求不能靠“快递小哥”维系,实体书店仍需创新

在疫情的持续影响下,复工不久的实体书店尚未看到曙光。有书店表示,销售水平仅恢复20%。未来数月中,一些实体书店或许仍要面临生存危机。

外卖图书对实体书店无异于杯水车薪。同样在疫情期间兴起的“直播卖书”,也因为“做直播的人比看直播的更多”而沦为形式。在上海世纪朵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冯洁看来,阅读终究是一种洋溢书香的美好体验。疫情期间实体书店奋起自救的种种“创新”,需要回归阅读本质——让读者发自内心地热爱阅读。

“疫情暴露了传统出版和实体书店的弱点——没有顾客进店,就不知道读者在哪里,也完全没有办法和读者连接。”冯洁说。

在她看来,阅读的需求并不是依靠外卖小哥来维系的。书店、作者和读者在“云端”的热聊与线下的聚会同样重要。未来,实体书店应发力创新,深度连接阅读人群。

冯洁透露,疫情期间,朵云书院建立了线上读书会,最多时候可以同时开3个读书群,同时覆盖1500余人,而传统的线下读书会只能容纳百余人。疫情期间,读者们宅居家中,线上的阅读群里却热闹非凡,经常为一个话题讨论得热火朝天。

作为防疫措施,朵云书院上线了预约小程序,没想到短短两个月里就接收到数万读者的预约申请。这些爱书人逛完书店,大多又加入了书店的“朋友圈”。通过在朋友圈里每日推荐优质好书和推出“秒杀”活动,书店每天都能从社交媒体的互动之中获得数千元营业额的“流量变现”。

“危机,永远是有危有机。当疫情过后,实体书店如果要拥抱未来,此刻更要静下心来修炼内功,为读者提供更精准、更富有情感、更个性化的服务。”冯洁说。

编辑:Giabun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广东多地派发消费券如何用“券”制订“五·一”出游计划?

  • 疫后旅游业:微度假成主旋律,自驾游和短途高铁游受青睐 2020-03-28
  • 【春光好·春茶篇】品香茗,访茶之旅已在望 2020-03-23
  • 访谈 |后疫情时代,民宿业能更早迎来春天吗? 2020-03-14
  • 打卡 | 等你来遛娃,广州周边春游地① 2020-03-11
  • 【春光好·古镇篇(下)】春已不远,静待花开 2020-03-10
  • 快报|@游客 清远长隆预计2021年建成! 2020-03-09
  • 【景区】全国多家景区有序开放 门票优惠政策陆续出台 2020-03-07
  • 重磅 |相约“未来游”,旅游期货来救市 2020-03-07

广汽新能源埃安V亮相 17万元起全面开启预售

  • 全新雷克萨斯纯电动UX 300e正式上市 售36.2万起 2020-04-27
  • 荣威R标首款旗舰概念车更多细节曝光 科幻感十足 2020-04-27
  • 简约与科技的碰撞 几何C内饰渲染图曝光 2020-04-27
  • 超长续航+超长发布会 智能轿跑小鹏P7将于4月27日正式上市 2020-04-26
  • BEIJING-X7官方图片发布 设计高度概念化 2020-04-24
  • 斯柯达全系价格焕新 售价区间7.79万-24.79万 2020-04-22
  • 广汽丰田C-HR EV上市 22.58万元起NEDC续航里程400km 2020-04-22
  • ​搭载全新R标!上汽荣威R-Aura Concept设计图曝光 2020-04-20

华为2019年财报:销售收入8588亿元,净利润627亿元

  • 喜马拉雅启动423听书节,全程直播国图公开课 2020-04-22
  • 拼多多发布美妆报告,消费者自学美容院八成技能 2020-04-15
  • 全系配备潜望式摄像头,荣耀30系列售价2999元起 2020-04-15
  • 开售1小时全网销量破10000台,TCL·XESS旋转智屏京东正式开售 2020-04-14
  • 华为P40系列首销掀起抢购潮,华为全球旗舰店超多酷炫体验受追捧 2020-04-14
  • 拼多多百亿补贴开售全国首批SK-II限量版神仙水,补贴价仅999元 2020-04-11
  • 转写准,手写快,咪咕讯飞智能笔记本还是墨水屏产品吗? 2020-04-09
  • 百度发布Apollo智能交通白皮书 “ACE交通引擎”为新基建加速 2020-04-09

《平如美棠》作者去世,99岁清明当日与妻天国聚首

  • 英国百岁老爷爷的抗疫奇袭:小花园走完100圈,全世界捐来两个亿 2020-04-25
  • 知海无涯,让读书成为习惯||世界读书日 2020-04-23
  • 济南老城区出土疑似明代泉池 是否保留有待论证 2020-04-23
  • 外国人怎么阅读《红楼梦》? 2020-04-23
  • 陕西:汉长安城遗址发现西汉建筑遗址 2020-04-23
  • 疫情催生外卖图书热潮,能否为实体书店“充饥”? 2020-04-23
  • 世界读书日,和名家“一起读故宫” 2020-04-23
  • 世界读书日,邀您一键扫码捐书,助力乡村儿童阅读 2020-04-23

复工季宅家办公也要好好吃饭 广州餐厅外卖揾食攻略请收藏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 VR全景、外卖优惠……星级酒店美食 为求“带货”花样百出 2020-03-27
  • 爱吃辣?麦当劳9.9元辣堡不限次! 2020-03-24
  • 各位女神,请收下这份甜蜜福利 2020-03-11
  • 小白瞬间变身美食达人!盘点疫情期最受欢迎半成品菜 2020-03-05
  • 中华鳖、乌龟按水生物种管理!农业农村部发布官方通知,不列入禁食名录 2020-03-04
  • 广东省餐协发布倡议书,全省铺开企业团餐预约式外卖用餐配送服务 2020-02-28
  • 【疫路同行 粤味相连】既是“开饭”也是开局,既是等待也是出发 2020-02-26
金羊图库
  • 黎巴嫩开始逐步复工复产
  • 新西兰举国“封城”期满将推社交追踪手机应用程序
  • 北京通州运河城市段游船开航
  • 2020《长恨歌》西安首演 致敬抗疫工作者
  • 德国餐饮业者连日抗议 要求明确“解封”时间
  • 夜空上演“金星伴月”天象
  • 长东黄河大桥上的“安全卫士”
  • “进步MS—14”货运飞船创国际空间站送货最快记录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28日广东新增境内确诊病例1例 为深圳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
2020-04-29 08:26:42
当心!假货扫码竟能变“真” 消费者肉眼难辨真伪
2020-04-29 07:38:40
出生仅两天就用“人工肺” 多科医生协作创生命奇迹
2020-04-29 07:19:55
应届生平均起薪5047元 比学生期望薪资少近千元
2020-04-29 07:12:44
“白菜价”! “五一”期间广州出港机票低至0.8折
2020-04-29 06:24:16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疫情催生外卖图书热潮,能否为实体书店“充饥”?
新华网  作者:孙丽萍、郭敬丹  2020-04-23
上海网红书店“大隐书局”也在外卖平台上“驻点”,不仅外卖图书、杂志,还卖文创产品、玩具、卫生防护用品。

原标题:疫情催生外卖图书热潮,能否为实体书店“充饥”?

新华社上海4月22日电 题:疫情催生外卖图书热潮,能否为实体书店“充饥”?

新华社记者孙丽萍、郭敬丹

随着北京、上海等地率先推动实体书店登陆食品外卖平台,外卖图书正在成为城中“新鲜事”。

然而,热热闹闹的一个多月“试水期”过后,外卖图书窘境逐渐显现:价格高、选择少,成交额更难以匹配它承受的巨大关注。“吸引眼球”的外卖图书,究竟是“急读者之所急”的创新,还是实体书店的自救策略?

叮咚,您点的图书正在“送餐”!

坐落于上海福州路上,拥有70年历史的外文书店,今年春天在沪上率先开启了外卖服务。

外文书店总经理顾斌介绍,首批上线的都是热门畅销书,如文学类的《Flipped(怦然心动电影原著)》《Sherlock Holmes(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儿童图书《夏洛的网》《花木兰》,参考书《韦氏字根词典》等。

22日,记者在外文书店“外卖店”选了两本书下单,送达地点距离外文书店约2公里,运费为5元。“商家8分钟后分拣完成”“骑手正在赶往商家”……订单地图上实时显示配送环节。“您好,您的书到了,请到门口来取。”仅14分钟后,外卖小哥就打来了电话。

送来的书像一份“简版”包装的快递,两本书由泡沫纸和胶带封好,订单小票贴在外侧。在评价页面,有网友留言写下“用户体验”好评:“速度太快了吧,开心。”“很满意,包装成了小快递的样子送来,很走心了。”

据介绍,自今年3月起,北京已有105家实体书店陆续入驻外卖平台,读者可以享受最快30分钟的送达服务。在上海,多家知名书店也在不同程度尝试外卖图书。在图书行业,“外卖”一时成为热词。出版社也纷纷跟风搭车,推出类似即时服务。

虽有需求但难“果腹”,外卖图书难解书店危机

“90后”女孩王盈是外卖图书的尝鲜者之一。她觉得这种服务颇为贴心,“其实,有时心血来潮会突然很想看某一本书,如果没有马上拿到手,阅读的冲动很快就会消失。”

外卖图书横空出世,伴随着不少争论。批评者认为,图书是精神食粮,不是食物,搭车外卖平台销售略显“有辱斯文”。赞成者指出,存在即是合理,在“万物皆可外卖”的当下,图书走向外卖不过是顺应时势。

亦有业内人士指出,外卖图书在各地效果不一。一些省份因为有“买书补贴”或者“书券”,所以希望用外卖方式尽快把书券变现。

上海网红书店“大隐书局”也在外卖平台上“驻点”,不仅外卖图书、杂志,还卖文创产品、玩具、卫生防护用品。各种优惠活动颇为醒目,如:20元起送,运费5元,“满69减5”“满99减10”。该书店称,4月以来,7家门店约有200笔外卖订单。

“实话实说,不看好外卖图书的前景。”大隐书局创始人刘军坦言,网店购书才是主流,网上购书的折扣率往往从三四折到六七折不等。相比之下,外卖图书毫无价格优势,更像实体书店的自救之举。

刘军介绍,目前看来,叫外卖买书的都是急用、刚需,如工具书、考研书籍等。“销售金额很少,对书店可谓杯水车薪,而且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阅读需求不能靠“快递小哥”维系,实体书店仍需创新

在疫情的持续影响下,复工不久的实体书店尚未看到曙光。有书店表示,销售水平仅恢复20%。未来数月中,一些实体书店或许仍要面临生存危机。

外卖图书对实体书店无异于杯水车薪。同样在疫情期间兴起的“直播卖书”,也因为“做直播的人比看直播的更多”而沦为形式。在上海世纪朵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冯洁看来,阅读终究是一种洋溢书香的美好体验。疫情期间实体书店奋起自救的种种“创新”,需要回归阅读本质——让读者发自内心地热爱阅读。

“疫情暴露了传统出版和实体书店的弱点——没有顾客进店,就不知道读者在哪里,也完全没有办法和读者连接。”冯洁说。

在她看来,阅读的需求并不是依靠外卖小哥来维系的。书店、作者和读者在“云端”的热聊与线下的聚会同样重要。未来,实体书店应发力创新,深度连接阅读人群。

冯洁透露,疫情期间,朵云书院建立了线上读书会,最多时候可以同时开3个读书群,同时覆盖1500余人,而传统的线下读书会只能容纳百余人。疫情期间,读者们宅居家中,线上的阅读群里却热闹非凡,经常为一个话题讨论得热火朝天。

作为防疫措施,朵云书院上线了预约小程序,没想到短短两个月里就接收到数万读者的预约申请。这些爱书人逛完书店,大多又加入了书店的“朋友圈”。通过在朋友圈里每日推荐优质好书和推出“秒杀”活动,书店每天都能从社交媒体的互动之中获得数千元营业额的“流量变现”。

“危机,永远是有危有机。当疫情过后,实体书店如果要拥抱未来,此刻更要静下心来修炼内功,为读者提供更精准、更富有情感、更个性化的服务。”冯洁说。

编辑:Giabun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0年5月22日在京召开
10:29
中央深改委第十三次会议,这几件大事你需要知道
09:18
重温习近平殷殷嘱托 共建美丽家园
09:18
金句来习丨无惧风雨 同舟共济
21:50
李国庆“接管”的公章用上了 “任命”俞渝负责当当公益基金
08:49
广州10亿补贴力促汽车消费 “穗车购”平台线上一键申请
08:49
要么半年打完要么取消? 足协公布今年中超原则
08:50
候车室里一张张老照片 述说省站半个世纪更迭
08:50
回归佛像、3D佛龛、三维雕像……龙门石窟85件珍品亮相粤博
08:50
出生仅两天就用“人工肺” 多科医生协作创生命奇迹
08:50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