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文化

5000多年前中国先民已育蚕制丝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张莹莹 发表时间:2019-12-07 15:06
分享到

  ▲青台遗址出土的丝织品残片

  汪沟遗址出土的瓮棺内有炭化丝织品的痕迹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缫丝织绸的国家。丝绸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世界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丝绸起源一直是研究者十分关注的课题,我国丝绸的起源在哪里?丝绸最早的用途是什么?

  12月3日,“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郑州工作站揭牌仪式”在河南郑州荥阳青台遗址举行,今后,中国丝绸博物馆将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深入开展丝绸之源研究。记者同时获悉,在河南郑州发现了目前中国最早的丝绸,中国丝绸的起源时间或在仰韶文化时期。

  据记载,黄帝妃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无皴瘃之患,后世祀为先蚕”。考古发现表明,中国可能在裴李岗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丝蛋白,仰韶文化遗址内出土尖底瓶及部分陶罐的外表饰有线纹,个别器物底部发现有布痕,表明纺织技术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甚至更早阶段已经较为发达。黄河流域的河南荥阳青台遗址(距今5300年—5500年)出土的罗织物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丝织品,浙江湖州钱山漾(距今4200年)出土的绢片和丝带是长江流域出土最早、最完整的丝织品。

  为推动中国丝绸起源研究,2015年以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寻找中国丝绸之源”项目,分别在荥阳青台、汪沟和巩义双槐树等相关黄河流域仰韶文化遗址开展工作。2017年和2019年,中国丝绸博物馆科研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技术对荥阳汪沟遗址瓮棺内提取的炭化织物的纤维材质和组织结构进行鉴定,根据观察发现,这些纤维遗存纱线较细,是四经绞罗织物炭化后的痕迹,可以确认绞经织物是丝织品的残存。

  “这与20世纪80年代青台遗址出土的织物属于同类丝织物。”郑州市文物局局长任伟表示,汪沟遗址与青台遗址丝绸的发现,确切证明了早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中国人已经开始养蚕制丝。结合仰韶文化时期的最新考古发现和科学检测结果可知,郑州出土的丝绸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丝绸。

  值得注意的是,丝绸在中国古代不仅具有实用意义,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寓意中国人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望。

  在汪沟遗址的12号瓮棺中,有一具被织物包裹的未成年人遗骸。经中国丝绸博物馆科研团队研究发现,这种织物正是丝绸,经过5000多年的洗礼,已经炭化、降解严重。

  “这些在瓮棺中的丝织物,应该跟当时的祭祀和崇拜有一定的关系。”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介绍,瓮棺葬是当时比较普遍的幼儿墓葬形式,用丝织物包裹死去的儿童,体现了一种原始的崇拜。据推测,蚕的一生要经历破茧而出、飞升上天的历程。瓮棺中的小孩身上裹着丝绸,很可能是古人认为,用丝绸包裹可以像破茧而出的蚕一样,让去世的人摆脱身体束缚,实现灵魂飞升。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介绍,丝绸的出现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丝绸的考古研究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当下,丝绸的考古研究对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更让赵丰兴奋的是,荥阳汪沟遗址瓮棺相关研究成果的出现,意味着考古技术运用的突破。“这次发现可以说是‘于无形中寻真迹’,技术成熟后,会推广到河南其他早期遗址的研究工作中,学术意义十分重大。”赵丰说。

  据介绍,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郑州工作站揭牌后,中国丝绸博物馆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将以工作站为平台,加强考古单位与科研基地的协作,为郑州地区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事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为探寻丝绸起源探索新的方法。

  任伟表示,该科研基地为今后中国丝绸之源研究搭建了新的平台,标志着郑州地区纺织品文物保护研究事业迈上新台阶,也为郑州市、河南省乃至全国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搭建了重要平台。“下一步,中国丝绸博物馆将通过系列创新方式,将郑州文化利用丝绸载体传播出去,讲好郑州的‘黄河故事’。”赵丰说。

  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郑州工作站是继我国新疆、西藏、内蒙古、甘肃工作站和俄罗斯工作站之后建立的第六个工作站。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要开展纺织品相关文物分析检测鉴定、传统工艺与价值挖掘、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等工作。(文/图 中国文化报记者 张莹莹)

编辑:智羊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广东这些精品森林游线路趁早去!

  • 沙特航空来穗推广 2019-12-06
  • 6景区入列5A景区预备名单 2019-12-06
  • 岁末白领扎堆“清零年假” 催热出游小高峰 2019-12-06
  • 春节出境游报名提早“合家欢”最流行 2019-12-05
  • 观鸟季到我们出发观鸟去! 2019-12-05
  • 大赛正式启动到仙门奇峡玩摄影、拍短视频 2019-12-04
  • 哈尔滨在广东启动冰雪季促销 2019-12-04
  • 飞猪数据:冰雪旅游引爆冬日经济 哈尔滨滑雪热度增长超300% 2019-12-04

试驾新劲炫:有“趣”吸引年轻人

  • 国家统计局:11月PMI重回扩张区间 2019-12-03
  • 广汽本田皓影BREEZE广州区域上市 售价16.98万起 2019-12-02
  • 斯柯达全新SUV柯米克GT广州车展上市 售价12.59万起 2019-11-27
  • ​全新腾势X广州国际车展上市 售价28.98万起 2019-11-25
  • 梅赛德斯-奔驰多款重磅车型亮相2019广州国际车展 2019-11-25
  • 全新雷克萨斯纯电动UX 300e于广州车展全球首发 2019-11-22
  • 比亚迪携全新秦和e3亮相广州车展 2019-11-22
  • 吉利icon广州车展全球首秀 "银河限量版"开启预售 2019-11-22

换个角度看华为前员工事件!到底是谁的错

  • 用5G自拍!华为 nova首款5G手机:4K高清+DXOMark自拍100分 2019-12-06
  • iPhone吸引力下降?分析师称iPhone用户流失率从5%上升到9% 2019-12-05
  • 100款违法违规APP遭下架 微店、考拉海购、光大银行等在列 2019-12-05
  • 报告:苹果谷歌等六巨头10年避税超1000亿美元 2019-12-04
  • 马云20年后再登《福布斯》封面 当年愿望已实现 2019-12-04
  • 罗永浩再创业,力推Sharklet技术,称能减少 95% 细菌 2019-12-04
  • 12万元一台!被爆炒的折叠屏手机,都玩出了什么新花样? 2019-12-06
  • 暴风集团被自己的高管团队抛弃!目前仅剩10余人 2019-12-03

《中国有故事》系列微纪录片的幕后故事

  • 老隆,老隆…… 2019-12-06
  • 文化融通世界 技艺活态传承 2019-12-06
  • “国家相册”的光荣和使命 2019-12-06
  • 国内首家“非遗”民宿,你住过么 2019-12-05
  • 对话青年摄影艺术家张晓:我还是在继续寻找的过程当中 2019-12-04
  • 古典乐坛“联名款”来了!施坦威联手上海交响乐团发布限量版钢琴 2019-12-04
  • 用星空般的诗篇照亮灵魂 2019-12-04
  • 67岁的女强人马文英:在吉传扬中华文化 2019-12-04

干杯!十月里多个德国啤酒节开锣

  • 喜欢吃日料 不懂清酒怎么行?

    ——掌握这几点,清酒小白也懂行 2019-12-02

  • 金秋吃蟹 这样吃才健康 2019-09-24
  • 炎炎夏日来份凉菜才是正经事 2019-07-10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2019-05-3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金羊图库
  • 太平湖冬韵
  • 走进司马光油茶园
  • 贵州威宁:海拔2000米上的守护
  • 河南焦作:“人造悬河”穿城过 廊道美景惹人醉
  • 田铺大塆:大别山里的美丽小镇
  • 皖南冬景美如画
  • 英国建筑工挖出99枚千年古币 价值或达5万英镑
  • 长江中下游等地旱灾有所缓和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2019赛季中超颁奖典礼今晚举行 "暴力鸟"扎哈维争最佳
2019-12-07 10:10:15
叶荣林:甘做救助站的“螺丝钉” 哪里需要就往哪钻
2019-12-07 07:41:31
联合国独立专家赞赏中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政策与实践
2019-12-07 07:37:51
中等职业教育从追求规模扩张到注重提高质量
2019-12-07 07:37:51
75年机龄“老爷机”DC-3安全抵达大兴机场
2019-12-07 07:37:51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5000多年前中国先民已育蚕制丝
中国文化报  作者:张莹莹  2019-12-07
该科研基地为今后中国丝绸之源研究搭建了新的平台,标志着郑州地区纺织品文物保护研究事业迈上新台阶,也为郑州市、河南省乃至全...

  ▲青台遗址出土的丝织品残片

  汪沟遗址出土的瓮棺内有炭化丝织品的痕迹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缫丝织绸的国家。丝绸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世界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丝绸起源一直是研究者十分关注的课题,我国丝绸的起源在哪里?丝绸最早的用途是什么?

  12月3日,“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郑州工作站揭牌仪式”在河南郑州荥阳青台遗址举行,今后,中国丝绸博物馆将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深入开展丝绸之源研究。记者同时获悉,在河南郑州发现了目前中国最早的丝绸,中国丝绸的起源时间或在仰韶文化时期。

  据记载,黄帝妃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无皴瘃之患,后世祀为先蚕”。考古发现表明,中国可能在裴李岗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丝蛋白,仰韶文化遗址内出土尖底瓶及部分陶罐的外表饰有线纹,个别器物底部发现有布痕,表明纺织技术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甚至更早阶段已经较为发达。黄河流域的河南荥阳青台遗址(距今5300年—5500年)出土的罗织物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丝织品,浙江湖州钱山漾(距今4200年)出土的绢片和丝带是长江流域出土最早、最完整的丝织品。

  为推动中国丝绸起源研究,2015年以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寻找中国丝绸之源”项目,分别在荥阳青台、汪沟和巩义双槐树等相关黄河流域仰韶文化遗址开展工作。2017年和2019年,中国丝绸博物馆科研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技术对荥阳汪沟遗址瓮棺内提取的炭化织物的纤维材质和组织结构进行鉴定,根据观察发现,这些纤维遗存纱线较细,是四经绞罗织物炭化后的痕迹,可以确认绞经织物是丝织品的残存。

  “这与20世纪80年代青台遗址出土的织物属于同类丝织物。”郑州市文物局局长任伟表示,汪沟遗址与青台遗址丝绸的发现,确切证明了早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中国人已经开始养蚕制丝。结合仰韶文化时期的最新考古发现和科学检测结果可知,郑州出土的丝绸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丝绸。

  值得注意的是,丝绸在中国古代不仅具有实用意义,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寓意中国人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望。

  在汪沟遗址的12号瓮棺中,有一具被织物包裹的未成年人遗骸。经中国丝绸博物馆科研团队研究发现,这种织物正是丝绸,经过5000多年的洗礼,已经炭化、降解严重。

  “这些在瓮棺中的丝织物,应该跟当时的祭祀和崇拜有一定的关系。”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介绍,瓮棺葬是当时比较普遍的幼儿墓葬形式,用丝织物包裹死去的儿童,体现了一种原始的崇拜。据推测,蚕的一生要经历破茧而出、飞升上天的历程。瓮棺中的小孩身上裹着丝绸,很可能是古人认为,用丝绸包裹可以像破茧而出的蚕一样,让去世的人摆脱身体束缚,实现灵魂飞升。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介绍,丝绸的出现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丝绸的考古研究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当下,丝绸的考古研究对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更让赵丰兴奋的是,荥阳汪沟遗址瓮棺相关研究成果的出现,意味着考古技术运用的突破。“这次发现可以说是‘于无形中寻真迹’,技术成熟后,会推广到河南其他早期遗址的研究工作中,学术意义十分重大。”赵丰说。

  据介绍,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郑州工作站揭牌后,中国丝绸博物馆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将以工作站为平台,加强考古单位与科研基地的协作,为郑州地区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事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为探寻丝绸起源探索新的方法。

  任伟表示,该科研基地为今后中国丝绸之源研究搭建了新的平台,标志着郑州地区纺织品文物保护研究事业迈上新台阶,也为郑州市、河南省乃至全国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搭建了重要平台。“下一步,中国丝绸博物馆将通过系列创新方式,将郑州文化利用丝绸载体传播出去,讲好郑州的‘黄河故事’。”赵丰说。

  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郑州工作站是继我国新疆、西藏、内蒙古、甘肃工作站和俄罗斯工作站之后建立的第六个工作站。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要开展纺织品相关文物分析检测鉴定、传统工艺与价值挖掘、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等工作。(文/图 中国文化报记者 张莹莹)

编辑:智羊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重要时刻,习近平主持会议研究了两件大事
12:15
收官之年确保圆满收官
12:15
“创”出就业潜力,“扛”起民生责任
10:15
广东:雨水不来祝融两天三顾 多地多部门力量驰援扑火
09:13
广州私家车阻挡出警消防车 司机被罚200元记3分
09:12
广州2020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登记20日截止
09:13
广州中小客车更新指标申领资格期限延长至一年
09:48
12月粤A牌普通车竞价指标增加4500个
09:48
18日起广州小汽车网上选号有新号段可选
09:48
广州村民集中“上楼”或可置换280m2安置房
09:48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