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文化

用星空般的诗篇照亮灵魂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江伟 发表时间:2019-12-04 09:24
分享到

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已经到来,诗歌何为,诗人何为?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诗歌座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110多位诗歌界代表,不断地提出疑问,又不断地寻求答案。

诗人傅天琳说,一首诗的完成应有两个“世界”,一个是诗人自己,一个是他所属的人类及世界,二者必须是相通的,和谐的,这样才能写出时代的本质和走向。

诗人叶玉琳说,只有让诗歌这棵大树回归到真善美的原野上来,才能拥有新时代明媚的阳光,收获闪闪发光的露珠,和一些饱满的果实。

诗人童作焉说,诗人需要紧扣时代脉搏,紧扣当代现实,才能让我们的身份和书写富有意义……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面对新时代,中国诗人向着诗歌的人民性、向着诗歌的大众化、向着诗歌的时代感,重新踏上新征程,用星空般的诗篇持续照亮人们的灵魂。

中国诗歌是体察时代、观照现实的情感纽带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句话是白居易说的,今天我们大家还会经常引用。为什么呢?为什么千年以前的一句话会常说常新?”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抛出的一个问题,让与会者陷入短暂的沉思。

“我想,这是因为它所表达的,不仅是白居易个人的艺术观点,不仅是新乐府运动的纲领,还是从李白、杜甫到白居易,这些站在古典诗歌巅峰上的诗人,上承诗经、乐府,下开唐宋之变,对中国诗歌的根本精神、根本传统的阐发。”铁凝说。

叶玉琳关注到了20世纪末鹊起于诗坛的“闽东诗群”。“他们之所以闪耀诗歌界,是因为他们总是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发展相呼应,把现实生活和心灵世界里的真善美呈现给读者。”

童作焉深表赞同,“诗歌作为诗人内心景观向语言投射的复杂产物,是生命个体观照所处时空产生的现实回声,天然地成为折射时代的棱镜”。

他解释说,诗歌连接着某个时空坐标上个体的生命体验、集体的历史记忆和时代的意识背景,是我们体察时代、观照现实的情感纽带,更是引领时代风气、引领思想流变的重要媒介。

“现在有一些人凭借网络和自媒体的自由与便捷,要么无病呻吟、矫揉造作;要么描写暴力、刻画色情之恶俗,将无耻视为高尚、将低级视为趣味,对那些真正健康向上、充满生机的诗歌满怀鄙夷和不屑。”叶玉琳觉得匪夷所思。

长期深耕诗歌杂志编辑工作的李云,从一些诗歌来稿中也看出不少问题,比如低俗口水诗、庸俗的口语诗以及个体呻吟表达等。“这些现象如不旗帜鲜明地加以批评、禁止,不去很好地正确引导,必将会严重影响当代诗歌的可持续发展。”他说。

回应时代的呼唤是诗人的天职。诗人叶延滨建议,关注时代潜心写作的诗人们,应努力提升诗歌精神的时代高度,努力开拓诗歌题材的社会深度,努力锤炼诗歌语言的艺术精度。

“好的诗歌在于突破,在于新鲜,在于创造,像散板,能够触动人心,能够被读者喜爱,能够流传下来。”诗人马占祥呼吁,在“现实”土壤的孕育下,诗人更应拿出好的作品来反哺所生活的时代,展现“现实”中真实的“爱”。

好的诗歌应当传诵在人民口头、涌动在人民心里

2017年5月20日,是北乔值得一生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他写下了平生的第一首诗。从此他又多了一个称号——诗人。北乔不认为自己是在那一天学会了写诗,而是在生活中遇见了诗。在高原、在藏区、在田间地头,北乔不断和当地乡亲们拉家常,把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全部装进心里,转化为汩汩而来的诗意。他说:“应当承认,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对现实的生活对新时代广阔的图景知之甚少,缺乏广度与深度的体验。诗就在生活里,在人民中间,等待我们去寻找。”

中国诗歌是属于人民大众的,也是为了人民大众的。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钱小芊在会上表示,以诗歌书写人民,把诗歌写给人民,由人民评判诗歌,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百年初心,更是新时代中国诗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体现和要求。好的诗歌应当传诵在人民的口头、涌动在人民的心里,成为广大人民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作家荣荣一直生活在沿海城市,她对海边捕鱼很熟悉,“海洋捕捞业漫长的链条里有一环是鱼的保鲜,因此以前沿江一带有许多制冰厂”。在一次读书活动中,她不经意想到,文学写作很大程度上,何尝不是为人类生活保鲜?

“诗歌写作自然也应该聚焦真实的内心与真正的现实,用心用情用功抒写当下的鲜活生活。”她真切体悟到,诗人们应该真正把身子俯下来,深入生活,抒写人们真实的精神世界与人间百态,这才是文学创作者应有的写作态度,也是让诗歌深入人心、赢得读者的唯一路径。

“人民是诗歌作品优劣的唯一的评判者,被人民所喜爱,在人民中长久流传,得到人民的称赞夸奖,这才是诗歌作品的最重要的评价体系。”在诗人刘笑伟看来,军旅诗歌作品,要让官兵爱读,读后久久不忘,而且读后能够滋润灵魂、产生精神力量,这才是真正好的军旅诗。

“扎根泥土,走进火热的生活,在与人民大众紧密联系中,获得创作灵感,从而写出厚重、大气,有血有肉有筋骨,且无愧于土地、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佳作,这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更应该成为诗人的艺术自觉。”诗人亚楠坚定地说。

中国诗歌要更充分地参与到世界诗歌建构中

诗歌,究竟该如何翻译?在诗人胡弦的记忆里,有一个活动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2018年10月,江苏省作协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等单位举办了“中外诗歌互译沙龙”。不同于以往,这次活动更强调现场翻译。由中方诗人、外方诗人和翻译家共同组成一个个活动空间,先由翻译家将原作译为对方语言,再由对方诗人通过与原作者的现场交流将之丰富化、诗意化,最终形成译诗。

胡弦很喜欢这种现场翻译形式,“没有哪种交流能替代面对面的交流。但我们肯定更希望在热闹的氛围中找到更深入的交流方式,能让不同语种的诗人不但在生活、文化中相遇,在诗歌节上相遇,更能在诗歌文本里相遇”。

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赵振江把译者比作演员,诗歌翻译就如同演员的二度创作,“译诗,首先要理解原诗。理解原诗,首先要‘设身处地’,要‘进入角色’,要体会诗人在彼时彼地的情感和心态。这样,对原诗的理解就不会有太大的偏差,诗歌交流也会少很多屏障”。

诗歌作为人类最具有灵性的艺术形式,如今越来越多地承担起不同民族心灵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消弭分歧,增进认知,架起一道通往未来和明天的友爱之桥。

在诗人车延高看来,“一带一路”倡议就拓展了中国诗歌的世界视野。“目睹当地山水风光、人文风貌时的心灵感应,沿线人民共建美好家园中形成的水乳交融的关系等,都为诗歌创作开辟广阔而崭新的空间。”

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在总结座谈会成果时指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新时代的中国诗歌必将在开放的世界中获得更大的发展、会更充分地参与到世界诗歌建构中,也将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出中国精神,最终跨越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人民心灵的边界,为共建今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奉献出力量和智慧。(刘江伟)

编辑:Giabun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让这4条美丽乡村游线路承包我们的周末

  • 2019中国县域文旅产业博览会在广州隆重开幕 2019-12-03
  • 滑雪季开启今冬你选择什么样的“滑雪+”? 2019-12-03
  • 买买买的旅行,如何才不会乱阵脚? 2019-12-03
  • 捡漏深秋美色小众地大享法 2019-12-03
  • 周末搭高铁拜龙母逛吃梧州 2019-12-02
  • 友好关系加深希腊、巴西怎么游更好玩? 2019-12-02
  • 你的春节“举家游”,有想法了吗? 2019-11-28
  • 边陲小镇里的童话故事 2019-11-28

全新一代傲跑、全新一代K3特别版上市

  • 国家统计局:11月PMI重回扩张区间 2019-12-03
  • 广汽本田皓影BREEZE广州区域上市 售价16.98万起 2019-12-02
  • 斯柯达全新SUV柯米克GT广州车展上市 售价12.59万起 2019-11-27
  • ​全新腾势X广州国际车展上市 售价28.98万起 2019-11-25
  • 梅赛德斯-奔驰多款重磅车型亮相2019广州国际车展 2019-11-25
  • 全新雷克萨斯纯电动UX 300e于广州车展全球首发 2019-11-22
  • 吉利icon广州车展全球首秀 "银河限量版"开启预售 2019-11-22
  • 梅赛德斯-迈巴赫GLS 2019广州车展全球首发 2019-11-22

团队拆伙,年入300万元的微信公众号咋分?法院这样判

  • 暴风集团被自己的高管团队抛弃!目前仅剩10余人 2019-12-03
  • 华为回应“前员工被拘251天”:支持他起诉华为 2019-12-03
  • 小米9成最“短命”旗舰机:仅上线9个月就下架 2019-12-03
  • 微信发原图会泄露位置信息?官方回应:不要慌,可P完图再发 2019-12-03
  • 《三体》广播剧将在这里全球首发!“耳朵经济”狂欢 2019-11-29
  • 4G网速到底降了没?《中国宽带速率状况报告》告诉你 2019-11-27
  • 荣耀首款5G旗舰荣耀V30系列,售价仅3299元起 2019-11-27
  • 罗永浩限制高消费刚被取消,股权又遭冻结 2019-11-26

《中国有故事》系列微纪录片的幕后故事

  • 大搞亮化工程破坏了文物建筑的历史风貌 2019-12-03
  • 天津旧石器时代考古再获新突破 2019-12-03
  • 揭开丝绸之路古城拉甫却克的面纱 2019-12-03
  • 中国古代报纸登啥 有假新闻吗? 2019-12-03
  • 《关不住的女儿》芭蕾舞剧公益演出在北京举行 2019-12-03
  • 《孩子梦》:漂泊天地苍茫时 2019-11-30
  • 老北京什么时候兴起斗蛐蛐的? 2019-11-29
  • 探访丝路之源 寻求发展之路 2019-11-27

干杯!十月里多个德国啤酒节开锣

  • 喜欢吃日料 不懂清酒怎么行?

    ——掌握这几点,清酒小白也懂行 2019-12-02

  • 金秋吃蟹 这样吃才健康 2019-09-24
  • 炎炎夏日来份凉菜才是正经事 2019-07-10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2019-05-3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金羊图库
  • 藏在粤北小城里的当代摄影博物馆
  • 纽约梅西感恩节游行登场
  • 美洲原住民感恩节日出仪式在旧金山“恶魔岛”举行
  • 两只糯米团子 柏林动物园发布双胞胎大熊猫宝宝组照
  • 硅谷高房价之下 那些“以车为家”的人
  • 第60届羊城菊会于本周末迎来最佳观赏期
  • 首钢滑雪大跳台主体施工全部完成即将迎来首项赛事检验
  • 候鸟天堂黄河入海口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羊城通APP可以刷地铁了 正式上线地铁乘车码应用
2019-12-04 06:50:59
周日广马最低温10℃ 建议运动员做足热身及时补水
2019-12-04 06:50:51
广州天河建外卖骑手管理站 试点网上“明厨亮灶”
2019-12-04 06:50:46
@广州博士和博士后 粤A牌竞价明年起可申报补贴
2019-12-04 06:50:40
12月12日开售明年春运首日车票 元旦车票昨日开售
2019-12-04 06:26:35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用星空般的诗篇照亮灵魂
光明日报  作者:刘江伟  2019-12-04
诗人童作焉说,诗人需要紧扣时代脉搏,紧扣当代现实,才能让我们的身份和书写富有意义…

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已经到来,诗歌何为,诗人何为?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诗歌座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110多位诗歌界代表,不断地提出疑问,又不断地寻求答案。

诗人傅天琳说,一首诗的完成应有两个“世界”,一个是诗人自己,一个是他所属的人类及世界,二者必须是相通的,和谐的,这样才能写出时代的本质和走向。

诗人叶玉琳说,只有让诗歌这棵大树回归到真善美的原野上来,才能拥有新时代明媚的阳光,收获闪闪发光的露珠,和一些饱满的果实。

诗人童作焉说,诗人需要紧扣时代脉搏,紧扣当代现实,才能让我们的身份和书写富有意义……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面对新时代,中国诗人向着诗歌的人民性、向着诗歌的大众化、向着诗歌的时代感,重新踏上新征程,用星空般的诗篇持续照亮人们的灵魂。

中国诗歌是体察时代、观照现实的情感纽带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句话是白居易说的,今天我们大家还会经常引用。为什么呢?为什么千年以前的一句话会常说常新?”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抛出的一个问题,让与会者陷入短暂的沉思。

“我想,这是因为它所表达的,不仅是白居易个人的艺术观点,不仅是新乐府运动的纲领,还是从李白、杜甫到白居易,这些站在古典诗歌巅峰上的诗人,上承诗经、乐府,下开唐宋之变,对中国诗歌的根本精神、根本传统的阐发。”铁凝说。

叶玉琳关注到了20世纪末鹊起于诗坛的“闽东诗群”。“他们之所以闪耀诗歌界,是因为他们总是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发展相呼应,把现实生活和心灵世界里的真善美呈现给读者。”

童作焉深表赞同,“诗歌作为诗人内心景观向语言投射的复杂产物,是生命个体观照所处时空产生的现实回声,天然地成为折射时代的棱镜”。

他解释说,诗歌连接着某个时空坐标上个体的生命体验、集体的历史记忆和时代的意识背景,是我们体察时代、观照现实的情感纽带,更是引领时代风气、引领思想流变的重要媒介。

“现在有一些人凭借网络和自媒体的自由与便捷,要么无病呻吟、矫揉造作;要么描写暴力、刻画色情之恶俗,将无耻视为高尚、将低级视为趣味,对那些真正健康向上、充满生机的诗歌满怀鄙夷和不屑。”叶玉琳觉得匪夷所思。

长期深耕诗歌杂志编辑工作的李云,从一些诗歌来稿中也看出不少问题,比如低俗口水诗、庸俗的口语诗以及个体呻吟表达等。“这些现象如不旗帜鲜明地加以批评、禁止,不去很好地正确引导,必将会严重影响当代诗歌的可持续发展。”他说。

回应时代的呼唤是诗人的天职。诗人叶延滨建议,关注时代潜心写作的诗人们,应努力提升诗歌精神的时代高度,努力开拓诗歌题材的社会深度,努力锤炼诗歌语言的艺术精度。

“好的诗歌在于突破,在于新鲜,在于创造,像散板,能够触动人心,能够被读者喜爱,能够流传下来。”诗人马占祥呼吁,在“现实”土壤的孕育下,诗人更应拿出好的作品来反哺所生活的时代,展现“现实”中真实的“爱”。

好的诗歌应当传诵在人民口头、涌动在人民心里

2017年5月20日,是北乔值得一生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他写下了平生的第一首诗。从此他又多了一个称号——诗人。北乔不认为自己是在那一天学会了写诗,而是在生活中遇见了诗。在高原、在藏区、在田间地头,北乔不断和当地乡亲们拉家常,把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全部装进心里,转化为汩汩而来的诗意。他说:“应当承认,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对现实的生活对新时代广阔的图景知之甚少,缺乏广度与深度的体验。诗就在生活里,在人民中间,等待我们去寻找。”

中国诗歌是属于人民大众的,也是为了人民大众的。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钱小芊在会上表示,以诗歌书写人民,把诗歌写给人民,由人民评判诗歌,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百年初心,更是新时代中国诗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体现和要求。好的诗歌应当传诵在人民的口头、涌动在人民的心里,成为广大人民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作家荣荣一直生活在沿海城市,她对海边捕鱼很熟悉,“海洋捕捞业漫长的链条里有一环是鱼的保鲜,因此以前沿江一带有许多制冰厂”。在一次读书活动中,她不经意想到,文学写作很大程度上,何尝不是为人类生活保鲜?

“诗歌写作自然也应该聚焦真实的内心与真正的现实,用心用情用功抒写当下的鲜活生活。”她真切体悟到,诗人们应该真正把身子俯下来,深入生活,抒写人们真实的精神世界与人间百态,这才是文学创作者应有的写作态度,也是让诗歌深入人心、赢得读者的唯一路径。

“人民是诗歌作品优劣的唯一的评判者,被人民所喜爱,在人民中长久流传,得到人民的称赞夸奖,这才是诗歌作品的最重要的评价体系。”在诗人刘笑伟看来,军旅诗歌作品,要让官兵爱读,读后久久不忘,而且读后能够滋润灵魂、产生精神力量,这才是真正好的军旅诗。

“扎根泥土,走进火热的生活,在与人民大众紧密联系中,获得创作灵感,从而写出厚重、大气,有血有肉有筋骨,且无愧于土地、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佳作,这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更应该成为诗人的艺术自觉。”诗人亚楠坚定地说。

中国诗歌要更充分地参与到世界诗歌建构中

诗歌,究竟该如何翻译?在诗人胡弦的记忆里,有一个活动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2018年10月,江苏省作协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等单位举办了“中外诗歌互译沙龙”。不同于以往,这次活动更强调现场翻译。由中方诗人、外方诗人和翻译家共同组成一个个活动空间,先由翻译家将原作译为对方语言,再由对方诗人通过与原作者的现场交流将之丰富化、诗意化,最终形成译诗。

胡弦很喜欢这种现场翻译形式,“没有哪种交流能替代面对面的交流。但我们肯定更希望在热闹的氛围中找到更深入的交流方式,能让不同语种的诗人不但在生活、文化中相遇,在诗歌节上相遇,更能在诗歌文本里相遇”。

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赵振江把译者比作演员,诗歌翻译就如同演员的二度创作,“译诗,首先要理解原诗。理解原诗,首先要‘设身处地’,要‘进入角色’,要体会诗人在彼时彼地的情感和心态。这样,对原诗的理解就不会有太大的偏差,诗歌交流也会少很多屏障”。

诗歌作为人类最具有灵性的艺术形式,如今越来越多地承担起不同民族心灵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消弭分歧,增进认知,架起一道通往未来和明天的友爱之桥。

在诗人车延高看来,“一带一路”倡议就拓展了中国诗歌的世界视野。“目睹当地山水风光、人文风貌时的心灵感应,沿线人民共建美好家园中形成的水乳交融的关系等,都为诗歌创作开辟广阔而崭新的空间。”

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在总结座谈会成果时指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新时代的中国诗歌必将在开放的世界中获得更大的发展、会更充分地参与到世界诗歌建构中,也将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出中国精神,最终跨越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人民心灵的边界,为共建今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奉献出力量和智慧。(刘江伟)

编辑:Giabun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举行仪式欢迎萨尔瓦多总统访华并同其会谈
21:35
独家V观丨习近平:中萨建交开启了双方合作的大门
21:34
粤陕合作以农产品为媒 搭上数字农业4.0版高速列车
08:35
勾勒深圳文化软实力 硬件加软件展示深圳文化最新成果
08:35
中科灵芝孢子油被曝虚假宣传 门店涉案物品连夜搬走
08:35
广州天河建外卖骑手管理站 试点网上“明厨亮灶”
08:40
@广州博士和博士后 粤A牌竞价明年起可申报补贴
08:41
12月12日开售明年春运首日车票 元旦车票昨日开售
08:42
23岁小伙掷16亿元入主上市公司 这位95后隐形富豪或现居广州
08:42
玩命直播背后“装睡”的平台责任几何? 屡现“擦边球”
08:43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