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讯 记者黄宙辉,通讯员北夏、林富智报道:“粤剧已成澳门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日前由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主办的《名家大讲堂 粤剧新传承》系列活动上,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曲艺家(澳门)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澳门振华声粤艺会会长朱振华以“澳门粤剧曲艺传承与创新”为主题,与众多粤剧戏迷分享澳门粤剧曲艺的发展,以及其粤剧艺术人生感悟。
澳门名伶朱振华在分享粤剧艺术人生感悟 主办方供图
谈发展:抗日战争时期澳门粤剧最兴旺
粤剧在澳门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朱振华从澳门的剧场讲起。早在1695年,澳门已有戏曲。1870年,澳门人开始兴建首间戏院——清平戏院,并于1872年落成。1875年,清平戏院正式开张,并邀请广州永丰年戏班演出首场粤剧“香花山大贺寿”。到了1952年,何贤等一众热心人士集资兴建了澳门首间大型戏院——永乐戏院。直到现在,永乐戏院几乎每天都有粤剧上演。
“澳门粤剧最兴旺的时候,是抗日战争时期,当时内地很多戏班来到澳门。那时澳门有十几间戏院,不少粤剧名家名旦在澳门戏院演出。粤剧在澳门一度呈现繁荣景象。”朱振华说,如今,粤剧已成为澳门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朱振华特别谈到把2017年台风“天鸽”重创澳门事件搬上舞台的、首部大型纪实现代粤剧《风雨同路》。他回忆,当时自己被民间涌现出的一幕幕救灾抗灾情景所感动,于是立即找来陈志梅女士编写剧本,“只是想把台风中所见所闻真实记录,彰显澳门人纯朴、踏实的本性和助人美德。”
戏迷在认真聆听朱振华的分享 主办方供图
谈传承:人们对粤剧的热爱是我的榜样
从艺40多载,在追求艺术这条路上,朱振华说自己从不满足于自我艺术水平的成就,他更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年轻一代,让更多年轻人参与粤剧。
朱振华回忆起初到澳门时从艺之路的点点滴滴。他说,自己到澳门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制衣厂打工,后来转行去了娱乐公司,工作时间是三班制轮换——早上7点半到下午3点半,下午3点半到半夜12点,半夜12点到早上7点半。他记得,有次为了澳门艺术节晚上的排练,在寒冬刺骨之中排练到深夜十一点。当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时,他冻得直发抖。后来,他还强忍着肚子痛、发烧的折磨,硬撑着赶回公司通宵上班。
“有时我问自己,是不是真的要做粤剧?是不是真的要这么辛苦,一边上班一边还要教人学做戏?”朱振华说,“我想到还有不少人白天要工作,晚上还抽时间学粤剧,他们对粤剧的热爱和坚持,是我的学习榜样。”
在当天分享活动中,朱振华的学生们也来到现场。活动现场播放了朱振华的学生们的精彩粤剧表演影片,展示了年轻一代的粤剧力量。随后,朱振华还与学生们现场合唱,为观众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粤剧艺术课。
朱振华与他的学生们现场合唱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