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文化>文化>历史

跟着唐诗宋词去旅行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刘发为 发表时间:2019-08-09 11:29
分享到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千多年前,李白的一首送别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许多人也因这首唐诗来到黄鹤楼;每逢春天,当我们走进扬州时,也都会常把这句诗挂在嘴边。

唐宋时代虽渐行渐远,但那个时代的文化却在中华儿女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历久弥深。作为唐宋文化的重要载体,唐诗宋词一向备受瞩目,也在每个人的孩童时代就与我们有了人生的交集。

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如此荡气回肠的历史回忆,唐诗宋词的魅力无可比拟,跟着唐诗宋词去旅行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出游选择。以往,可以手捧一本《唐诗三百首》率性行走,如今,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一张图串起数百年

这是一张神奇的地图。

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能熟背上那么几首唐诗宋词,但若问起,唐宋一共有多少传世的诗词作家,共留下了多少作品,可能很少有人能答得上来,更遑论说出每个作家的人生经历及其诗词的写作地域分布。

但是,有了这张地图,这不再是一件难事。

打开唐宋文学编年地图的网站,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现在的中国地图,更有趣的是,也可以选择唐宋不同时期的地图,回到当时的年代背景中去。

目前,这一地图收集了上百位唐宋诗词作家的上千首作品,并且通过地图这样一个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大众。我们可以选择一位诗人,在地图上查看其生平的旅行足迹,甚至,我们可以精确地看到这个诗人在特定岁月中的人生旅程。如此一来,每个诗词作家的人生轨迹在我们眼前“活”了起来。

除了以个人经历查看这张地图之外,我们还可以以城市为维度,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北京这一个城市,地图上便会呈现出唐宋时期的诗词作家在北京的不同区域所写的作品,点击地图上的一个标记点,便能具体看到哪一年哪位作家在这里写过什么诗词。

这张看起来简单的地图,背后其实是一个团队五年间努力协作的结晶。这便是中南民族大学王兆鹏教授所带领的团队,他们从2012年开始整理完善唐诗宋词的相关数据,直到2017年这张地图正式上线。

“最初创作这张地图是希望能够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直观,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丰富信息;当这张地图在课堂上使用之后,大家的反馈很好,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公开这张文学地图,所以,我们最后呈现出了唐宋文学编年地图。”说起这张地图最初诞生时的经历,王兆鹏如数家珍。

与新技术同频共振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上线两年多以来,吸引了海内外用户的关注,甚至有国外研究机构专门找到王兆鹏谋求合作,希望能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更多人知晓。

尽管如此,王兆鹏及其团队并没有止步不前,他告诉记者:“上线以来的时间里,我们也不断在丰富完善这张地图背后的数据库,比如,我们增加了更为具体的时段的划分,可以让大家看到更加详细的信息。”

“让文学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也是多年来我给自己的研究定下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王兆鹏看来,只有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人们心中才能更好地将其传承和发扬。

带着这项任务,王兆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便将定量研究与文学研究相结合,因此,他也一直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为了让地图更为准确,更能够让大家所接受,他也编写了很多小程序工具,便于更好地使用唐宋文学的诗词数据。

事实上,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日常生活更丰富多彩,接触到的信息远比古人庞杂,这张唐宋文学编年地图正是利用新技术发扬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

“时不时听到一些传统文化工作者嗟叹信息时代给传统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在我看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恰恰也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借助计算机,传统文化中的各种知识,可以非常有效地组织起来,变成各种云端应用,随时随地服务于广大爱好者。这也是我创建搜韵网的动机之一。”这张地图的技术支持平台——搜韵网的创始人陈逸云认为,“传统文化工作者只要懂得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传媒手段,便能争夺电脑、手机屏幕的方寸之地,让传统文化传播得更深、更远。”

旅游中传承文化

诗词的创作主要来源于生活。唐诗宋词中的大量作品,或是与出游相关,或是抒情感怀,都值得细细品味。

古人笔下的风景和经历,一经诗笔点染,融入个人情怀,便更加耐人寻味,这是诗词与旅游结合的魅力。人有不同,学问水平有差别,但喜怒哀乐的感受,是相通的。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传统文化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盛产诗词的唐宋时期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陈逸云看来,唐宋文学编年地图拉近了古人与今人的时空距离。循着地图上的文化行迹,阅读着前人的作品、背景信息,神思也随之穿越回古时空,与作者一起徜徉。

手握这样一张地图,不仅可以跟着古人的足迹去旅行,也能够在历史的纵横捭阖间体味古人的多样情感,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如何能让诗词更好地走进游客的心灵?陈逸云认为,需要对诗词进行加工,把蕴含其中的地理、天气、心情、季节、典故故事、历史事件、作家背景等信息抽取出来。有这个基础之后,再结合不同游客游览时不同的季节、天气和心情,推送给游客,这样才能拨动心弦,产生共鸣,给游客留下文化印记。

在王兆鹏的心中,同样已经有了这张地图下一步的发展脉络:“我们准备开发一个移动客户端,游客走到一个地方,打开这个手机软件,便能发现古人在周围地点所写下的诗词内容,如此一来,这将更加丰富游客的旅行体验,也让中国的诗词文化为更多的人所了解、所熟知。”

编辑:白茶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广东这十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你去过没?

  • 白马踏秋风,龙门意菩提 2019-08-08
  • 渭水千古事,看尽长安城 2019-08-08
  • 古都十二时辰 2019-08-08
  • “奢迷空间”亚洲首展亮相澳门 2019-08-07
  • 整合大滇西旅游资源,遇见云南旅拍节正式启动 2019-08-07
  • 雅加达到穗推广城市旅游 2019-08-05
  • 暑假必到的“网红”打卡游 2019-08-05
  • 亲爱的小孩我们一起去夜宿游 2019-08-05

​贵阳试驾全新一代BMW 3系:豪华与运动并存

  • 科赛5国六版正式上市 售7.29万元-8.29万元 2019-08-06
  • 路特斯Evora GT官图发布 最大功率达到422马力 2019-08-06
  • 讴歌Type S Concept将于8月15日亮相 2019-08-06
  • 长安福特新款金牛座8月6日首发 2019-08-06
  • 本田Pilot黑色版官图发布 黑武士风格 2019-08-01
  • 奥迪A1 Citycarver官图发布 越野风格浓郁 2019-08-01
  • 保时捷发布911 Carrera车型官图 2019-08-01
  • 售9.19万起 全新宋MAX新增两款可开启天窗版车型 2019-07-31

又创历史新高!苹果Q3营收538亿美元 同比增长1%

  • 网易财报数据:总营收187.69亿,60%来自游戏业务 2019-08-08
  • 三星Note10系列发布:没有耳机孔+5G+四摄,值多少钱? 2019-08-08
  • 5G手机澳大利亚网速实测:OPPO Reno超1GBps 2019-08-07
  • 全国5省市上线电子结婚证 今年七夕可刷脸领证 2019-08-06
  • 美图meitu商标注册还不成功,因为和魅族MEIZU太像 2019-08-06
  • 汇丰变故:最年轻CEO离职,备7亿美元遣散费裁员2% 2019-08-06
  • 最新月薪报告:北上深均薪超2万 最贵职位是5G架构师 2019-08-05
  • 思科真的在裁员!回应:对补偿N+7的传言不便透露 2019-08-01

国家博物馆:平台联动 文创中国

  • 想当年三转一响凭票供应 看今朝买遍全球轻松刷屏 2019-08-08
  • 结婚“三大件”见证生活变迁 2019-08-08
  • 床坏了要用书垫 小女子自做大床 2019-08-08
  • 粤剧《七十二家房客》本月底在佛山首演 2019-08-07
  • 普契尼歌剧经典《西部女郎》将首登中国舞台 2019-08-06
  • 大运河畔话七夕 2019-08-06
  • 鲁迅先生 也是“博物学家” 2019-08-05
  • 数字阅读市场规模已达254.5亿元 6成用户愿为电子书花钱 2019-08-05

吃吃吃!酥脆酱香的肉夹馍 引吃货们PK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 草头、香椿、螺蛳“抱团”上市 春天在南京菜中萌发 2019-04-10
  • 又到一年刀鱼季! 2019-03-15
  • 节后消脂润肠 试试黑木耳粟米清脂汤 2019-02-19
  • 美食打探:顺德鱼揸,吃出一个鲜字 2019-02-12
金羊图库
  • “水上飞人”享清凉
  • 七夕佳节 越秀婚姻登记处迎来多对登记结婚新人
  • 小草也有大讲究 “智慧”开出生态修复新“良方”
  • 安徽庐江:湿地暮色景美如画
  • 埃及图坦卡蒙法老金棺首次进行修复
  • 美国北加州大型活动安保严格
  • 美国北加州上演狗狗“水上跳远比赛”
  • 土耳其天气炎热 积雪融化形成巨大洞穴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晚立秋,热死牛” 今明两天广东高温雷雨相伴
2019-08-09 07:24:16
打的坐后排未系安全带 车祸致伤残自己要担责
2019-08-09 06:57:41
农民“点单”专家“配菜” “田间课堂”科技助脱贫
2019-08-09 08:50:57
广州新型研发机构 经费使用有了负面清单
2019-08-09 08:30:29
佛山: 亲子出国游成暑期新趋势
2019-08-09 09:05:03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跟着唐诗宋词去旅行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刘发为  2019-08-09
打开唐宋文学编年地图的网站,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现在的中国地图,更有趣的是,也可以选择唐宋不同时期的地图,回到当时的年代背景...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千多年前,李白的一首送别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许多人也因这首唐诗来到黄鹤楼;每逢春天,当我们走进扬州时,也都会常把这句诗挂在嘴边。

唐宋时代虽渐行渐远,但那个时代的文化却在中华儿女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历久弥深。作为唐宋文化的重要载体,唐诗宋词一向备受瞩目,也在每个人的孩童时代就与我们有了人生的交集。

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如此荡气回肠的历史回忆,唐诗宋词的魅力无可比拟,跟着唐诗宋词去旅行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出游选择。以往,可以手捧一本《唐诗三百首》率性行走,如今,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一张图串起数百年

这是一张神奇的地图。

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能熟背上那么几首唐诗宋词,但若问起,唐宋一共有多少传世的诗词作家,共留下了多少作品,可能很少有人能答得上来,更遑论说出每个作家的人生经历及其诗词的写作地域分布。

但是,有了这张地图,这不再是一件难事。

打开唐宋文学编年地图的网站,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现在的中国地图,更有趣的是,也可以选择唐宋不同时期的地图,回到当时的年代背景中去。

目前,这一地图收集了上百位唐宋诗词作家的上千首作品,并且通过地图这样一个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大众。我们可以选择一位诗人,在地图上查看其生平的旅行足迹,甚至,我们可以精确地看到这个诗人在特定岁月中的人生旅程。如此一来,每个诗词作家的人生轨迹在我们眼前“活”了起来。

除了以个人经历查看这张地图之外,我们还可以以城市为维度,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北京这一个城市,地图上便会呈现出唐宋时期的诗词作家在北京的不同区域所写的作品,点击地图上的一个标记点,便能具体看到哪一年哪位作家在这里写过什么诗词。

这张看起来简单的地图,背后其实是一个团队五年间努力协作的结晶。这便是中南民族大学王兆鹏教授所带领的团队,他们从2012年开始整理完善唐诗宋词的相关数据,直到2017年这张地图正式上线。

“最初创作这张地图是希望能够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直观,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丰富信息;当这张地图在课堂上使用之后,大家的反馈很好,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公开这张文学地图,所以,我们最后呈现出了唐宋文学编年地图。”说起这张地图最初诞生时的经历,王兆鹏如数家珍。

与新技术同频共振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上线两年多以来,吸引了海内外用户的关注,甚至有国外研究机构专门找到王兆鹏谋求合作,希望能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更多人知晓。

尽管如此,王兆鹏及其团队并没有止步不前,他告诉记者:“上线以来的时间里,我们也不断在丰富完善这张地图背后的数据库,比如,我们增加了更为具体的时段的划分,可以让大家看到更加详细的信息。”

“让文学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也是多年来我给自己的研究定下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王兆鹏看来,只有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人们心中才能更好地将其传承和发扬。

带着这项任务,王兆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便将定量研究与文学研究相结合,因此,他也一直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为了让地图更为准确,更能够让大家所接受,他也编写了很多小程序工具,便于更好地使用唐宋文学的诗词数据。

事实上,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日常生活更丰富多彩,接触到的信息远比古人庞杂,这张唐宋文学编年地图正是利用新技术发扬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

“时不时听到一些传统文化工作者嗟叹信息时代给传统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在我看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恰恰也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借助计算机,传统文化中的各种知识,可以非常有效地组织起来,变成各种云端应用,随时随地服务于广大爱好者。这也是我创建搜韵网的动机之一。”这张地图的技术支持平台——搜韵网的创始人陈逸云认为,“传统文化工作者只要懂得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传媒手段,便能争夺电脑、手机屏幕的方寸之地,让传统文化传播得更深、更远。”

旅游中传承文化

诗词的创作主要来源于生活。唐诗宋词中的大量作品,或是与出游相关,或是抒情感怀,都值得细细品味。

古人笔下的风景和经历,一经诗笔点染,融入个人情怀,便更加耐人寻味,这是诗词与旅游结合的魅力。人有不同,学问水平有差别,但喜怒哀乐的感受,是相通的。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传统文化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盛产诗词的唐宋时期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陈逸云看来,唐宋文学编年地图拉近了古人与今人的时空距离。循着地图上的文化行迹,阅读着前人的作品、背景信息,神思也随之穿越回古时空,与作者一起徜徉。

手握这样一张地图,不仅可以跟着古人的足迹去旅行,也能够在历史的纵横捭阖间体味古人的多样情感,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如何能让诗词更好地走进游客的心灵?陈逸云认为,需要对诗词进行加工,把蕴含其中的地理、天气、心情、季节、典故故事、历史事件、作家背景等信息抽取出来。有这个基础之后,再结合不同游客游览时不同的季节、天气和心情,推送给游客,这样才能拨动心弦,产生共鸣,给游客留下文化印记。

在王兆鹏的心中,同样已经有了这张地图下一步的发展脉络:“我们准备开发一个移动客户端,游客走到一个地方,打开这个手机软件,便能发现古人在周围地点所写下的诗词内容,如此一来,这将更加丰富游客的旅行体验,也让中国的诗词文化为更多的人所了解、所熟知。”

编辑:白茶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H5 | 人生幸福快乐,强身健体十分重要
10:56
习近平回信后,这座岛再掀“垦荒”热
10:58
总书记的民生关切事·学有所教
08:42
2019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8月16日开幕 分会场首次全覆盖省内20个地市
08:52
羊城晚报聚焦惠州报道 反响热烈持续引发好评
08:55
垃圾站臭气扰民如何破题 广州11个区各选一个试点探索
08:55
白云山这个水库多时七八十人游泳,安全情况令人担忧
08:59
父女夜色中遇车祸 广州“的哥”街头救人上演“生死时速”
08:59
女子谈恋爱陷“杀猪盘” 一周被骗近200万元
09:00
打的坐后排未系安全带 车祸致伤残自己要担责
09:02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