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小英)“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伴着风雅古诗,昨日,第七届北京七夕文化节“大运河畔话七夕”咏诵会在通州区文化活动中心拉开帷幕。
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到古代妇女乞巧习俗,从苏州评弹《秦淮景》到清末革命烈士林觉民的《与妻书》……一幕幕丰富多彩的演出,向每一位观众娓娓诉说着传统七夕节的起源、传说,还有古往今来可歌可泣、忠贞不渝的爱情佳话。
现场座无虚席,无不沉浸在古香古色的诗词歌赋中。“牛郎织女的忠贞不渝,是中国古代守护爱情的典范,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不倦追求。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这种真、善、美,是值得学习的文化与精神。”通州区文化馆研究馆员刘康达说。
通州自古是“水陆之要会,畿辅之襟喉”,其名取自“漕运通济”之意。自明清以来,在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上,通州因其地理位置独特,一直担任着“皇家码头”的角色。南来北往的船只,向京城运送物资漕粮。如今,在通州仍有许多以仓命名的地方,它们多是当年规模巨大的粮仓。
悠悠大运河文化,与源远流长的七夕节融为一体,为市民生活平添了几分诗意与浪漫。记者了解到,此次七夕文化节,通州区还举办了“金婚话七夕”、七夕民俗非遗互动体验、“为你而来幸福脱单”鹊桥会、爱情影片放映等系列特色活动,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弘扬传统文化。“我们聚焦弘扬家庭美德,挖掘爱情忠贞、家庭幸福的节日内涵,引导人们追求爱情美满、家庭和睦的美好生活,进一步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创新力。”通州区委宣传部宣传教育科科长王明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