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文化

想当年三转一响凭票供应 看今朝买遍全球轻松刷屏

来源:金羊网 作者:许悦 发表时间:2019-08-08 16:01
分享到

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市民尽情挥洒着自己的购物热情

2017年11月10日晚,广州某电商企业员工备战“双十一”金羊网记者 邓勃 摄

金羊网记者 许悦

我们的消费方式被时代打上了很深的烙印——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凭票购物”、80年代“逛市场”,随后,“逛专卖店”“逛商厦”,再到现在的“逛网店”……70年来,消费方式、内容及观念日新月异。

站在广州新大新百货北京路店的文化概念馆,看着面前铺开的一张张粮票、布票、侨汇券,70多岁的李奶奶说:“那时候,每到月底都盼着发粮票,当时谁能想象得到,现在的日子能过得这么好。”

随着市场供应的逐渐丰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1984年,广东开风气之先,从深圳开始取消粮、油、猪肉票证,实行议价、敞开供应,大家再也不用担心粮票和定量的问题。

解决了吃饭问题之后,人们对于大件消费品的需求开始爆发。“结婚三大件”在六七十年代是“三转一响”。到了八十年代,冰箱、电视、洗衣机成了新的“三大件”,当时无论谁家有一台即使是9英寸的黑白电视机,都会成为邻里街坊茶余饭后的聚脚点。

如今电视机已经成了百姓生活最普通的日用品,广东的消费市场,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移动支付的普及,让菜市场上买根葱都用上了扫码支付;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终结了超市排长龙付款的历史;跨境电子商务的持续领跑,让热衷“买买买”的广东人放手“买全球”。

关于消费的故事愈演愈烈,“买买买”反映、拓展家国变迁与时代内涵——消费真正成为了拉动经济三驾马车中最有力的一个。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8万亿元。

从粮票、布票承载一个家庭的苦辣酸甜,到去年“双十一”18.82亿件快递飞往千家万户,人们在日益美好的生活中触摸国家繁荣富强的果实,讲述着广东消费市场不断形成新需求、释放新活力的精彩故事。

用眼药水瓶装油

没有经历过物资匮乏年代的年轻人无法想象,没有粮票就没饭吃,没有布票就没衣穿的日子。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一穷二白,党和政府一方面组织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一方面采取措施尽快稳定粮价。1953年开始,中共中央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1955年,粮票登上历史舞台,百姓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这对保证粮食供应、支援社会主义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此后,统购统销还扩大到棉布、食品等日常生活用品,油票、肉票、糖票、肥皂票、火柴票、电灯泡票、缝纫机票、自行车票等应运而生。这些票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

那时,省级地方粮票只能在省内流通。若要到外地出差,人们必须先携带单位出差证明,到相关部门兑换全国通用粮票,这样去到外地才能吃得上饭。

广东省收藏家协会理事林仕荣就收藏了很多超小面额的票证,比如河南省镇平县1965年发行的5分5厘油票(约为0.055两)。5分5厘油到底有多少?林仕荣很形象地说:“就是拿一根筷子蘸到油桶里,再拿出来滴到碗里,就有5分5厘了。”因为每天用油都少得可怜,人们便用眼药水瓶来装油,每顿饭就挤上几滴。

直到1984年,粮食已经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供应不再紧张。作为国家经济特区的深圳,拿出了先行先试的改革精神,取消粮、油、猪肉票证,实行议价、敞开供应。1994年,全国各地基本取消粮票,票证终于成为了历史。

到商场买“高级货”

在凭票生活的年代,各地的购销站、代购代销站就是老百姓的购物天堂。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国力增强,物资慢慢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商品市场也开始活跃起来。

1981年,中国第一家超级商场——广州友谊商店超级商场开张,当时市民需要持外汇券才能购买货品。虽然商品种类很少,但为了一睹这种新鲜事物,一时间友谊商店被挤得水泄不通,只好采取限制人流的方式进入。

在全国各地,各式各样的商业街也逐渐出现。上海有著名的七浦路市场,广州则有西湖路灯光夜市。每天入夜开市前,档主用竹竿沿着马路两边搭建成一个个档口。起初夜市只有两三百个摊位,后因生意太红火,“档龙”迅速延伸,高峰期达1000多档。经营的范围也从各种时髦衣服及日常用品、儿童玩具,慢慢扩展到婚纱、旗袍等高档服装,让刚刚实现温饱的老百姓大开眼界。因为毗邻港澳,西湖路灯光夜市一度领先国内时装潮流,成了全国的时装橱柜,喇叭裤、牛仔裤、新潮波鞋从这里走向了全国市场。一直到2001年,西湖路灯光夜市“消失”。

西湖路夜市的没落,不仅因为政策上的还路于民,另一大原因就是人们的购物需求西湖夜市已无法满足。例如,家庭耐用消费品开始向电气化迈进,居民家庭青睐的“三大件”从之前的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升级为了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想买这些“高级货”,百姓有了更好的、更多的购物场所选择。比如当时广州人引以为傲的南方大厦,这里经营商品近三万种,大楼天台还设有空中花园、游乐场,还有电梯。它和附近的人民南路、十三行商圈等共同成为广州商业中心。“在上下九一逛就大半天,金声、彩虹、平安几家戏院,5分钱看一出电影,逛累了还可以到广州酒家、莲香楼等茶楼歇脚。”有广州老市民回忆。

靠网络放手“买全球”

小档口、超市、商场应该没想到,仅仅过了十年左右,一个新的消费时代便开启了。

1999年大年初五,马云和另外17个人的“密谋”为新的消费方式按下了开始键。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2003年,淘宝网诞生。四年后,淘宝网的交易额超越了沃尔玛与家乐福之和。

淘宝购物代表着商业时代的巨变,人们日常的消费场景从小商铺的混乱、柜台前的拥挤,到商厦商场的琳琅满目,变成网络购物的随时随地。

更重要的是,淘宝网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方式,甚至生活方式。如今只要一部手机在手,我们生活中任何一点细枝末节的需求,都可以被满足。

例如,早几年过春节,“囤菜过年”算是各家置办年货中的重头戏,很多人以前冰箱里不塞满肉菜都不敢过年。而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新零售宣布“春节不打烊”,向来追求“日日吃新鲜”的“老广”们,可以坐在家里就能在网上买到最新鲜的食材。

作为数字经济大省的广东,新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大大推动了消费创新。如今,在广州几乎所有的肉菜市场,移动支付的普及让买根葱都可以扫码付款,支付更加便捷;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终结了超市排长龙付款的历史,购物体验再度刷新;只要一部手机在手,乘地铁坐公交,都可以扫码搞掂;网购蔬菜、外卖食品一小时送达,快递物品“飞速”到手,新技术让物流更快……

消费市场也经历了观念上的跨越变迁——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节约型消费”、80年代“实用型消费”、90年代“品牌型消费”“服务型消费”,到新世纪开始时的“投资型消费”。如今,更深层次的变化是,传统消费正转向新兴消费,从不差钱的“买买买”到深度体验,从生活必需品转向享受型消费,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消费的差异化、个性化、多元化释放出了强劲动能和巨大潜力。

在广百百货多个购物中心,去年以来医药健康、美容护理等品类的销售都有快速增长,“健康”这一品质生活的前提开始成为刚需。

消费结构、观念的变化和消费潜力的释放,不仅深刻改变了广东的消费市场,而且日益影响着世界。海关总署广东分署6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仅今年1-4月,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237亿元,大幅增长62.2%。从本土消费到消费的全球化,线上消费拓展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放手“买全球”,成为广东新消费时代的常态特征。

站在5G商用元年,在5G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广东省,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新技术的赋能也将为广东的消费升级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总策划 | 刘海陵 林海利

总统筹 | 郭启钊 朱帆

统筹 | 赵鹏 冷爽 徐雪亮

图片统筹 | 林桂炎

设计统筹 | 范英兰

编辑:空明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广东这十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你去过没?

  • 白马踏秋风,龙门意菩提 2019-08-08
  • 渭水千古事,看尽长安城 2019-08-08
  • 古都十二时辰 2019-08-08
  • “奢迷空间”亚洲首展亮相澳门 2019-08-07
  • 整合大滇西旅游资源,遇见云南旅拍节正式启动 2019-08-07
  • 雅加达到穗推广城市旅游 2019-08-05
  • 暑假必到的“网红”打卡游 2019-08-05
  • 亲爱的小孩我们一起去夜宿游 2019-08-05

​贵阳试驾全新一代BMW 3系:豪华与运动并存

  • 科赛5国六版正式上市 售7.29万元-8.29万元 2019-08-06
  • 路特斯Evora GT官图发布 最大功率达到422马力 2019-08-06
  • 讴歌Type S Concept将于8月15日亮相 2019-08-06
  • 长安福特新款金牛座8月6日首发 2019-08-06
  • 本田Pilot黑色版官图发布 黑武士风格 2019-08-01
  • 奥迪A1 Citycarver官图发布 越野风格浓郁 2019-08-01
  • 保时捷发布911 Carrera车型官图 2019-08-01
  • 售9.19万起 全新宋MAX新增两款可开启天窗版车型 2019-07-31

又创历史新高!苹果Q3营收538亿美元 同比增长1%

  • 5G手机澳大利亚网速实测:OPPO Reno超1GBps 2019-08-07
  • 全国5省市上线电子结婚证 今年七夕可刷脸领证 2019-08-06
  • 美图meitu商标注册还不成功,因为和魅族MEIZU太像 2019-08-06
  • 汇丰变故:最年轻CEO离职,备7亿美元遣散费裁员2% 2019-08-06
  • 最新月薪报告:北上深均薪超2万 最贵职位是5G架构师 2019-08-05
  • 思科真的在裁员!回应:对补偿N+7的传言不便透露 2019-08-01
  • 中国企业专利500强榜单:华为获100分,排名第一 2019-07-31
  • Q2全球手机市场份额:三星第一 华为第二 2019-07-31

国家博物馆:平台联动 文创中国

  • 想当年三转一响凭票供应 看今朝买遍全球轻松刷屏 2019-08-08
  • 结婚“三大件”见证生活变迁 2019-08-08
  • 床坏了要用书垫 小女子自做大床 2019-08-08
  • 粤剧《七十二家房客》本月底在佛山首演 2019-08-07
  • 普契尼歌剧经典《西部女郎》将首登中国舞台 2019-08-06
  • 大运河畔话七夕 2019-08-06
  • 鲁迅先生 也是“博物学家” 2019-08-05
  • 数字阅读市场规模已达254.5亿元 6成用户愿为电子书花钱 2019-08-05

吃吃吃!酥脆酱香的肉夹馍 引吃货们PK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 草头、香椿、螺蛳“抱团”上市 春天在南京菜中萌发 2019-04-10
  • 又到一年刀鱼季! 2019-03-15
  • 节后消脂润肠 试试黑木耳粟米清脂汤 2019-02-19
  • 美食打探:顺德鱼揸,吃出一个鲜字 2019-02-12
金羊图库
  • “水上飞人”享清凉
  • 七夕佳节 越秀婚姻登记处迎来多对登记结婚新人
  • 小草也有大讲究 “智慧”开出生态修复新“良方”
  • 安徽庐江:湿地暮色景美如画
  • 埃及图坦卡蒙法老金棺首次进行修复
  • 美国北加州大型活动安保严格
  • 美国北加州上演狗狗“水上跳远比赛”
  • 土耳其天气炎热 积雪融化形成巨大洞穴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广东省博物馆明晚试行夜间开放 19时30分停止入场
2019-08-08 07:39:11
广州“猎狐”行动取得显著成绩 抓获境外逃犯172名
2019-08-08 07:16:41
七夕来袭要到哪里找对象? 计算机行业未婚最多
2019-08-08 07:50:53
夜晚爬入女子房间求加好友 深圳一男子获刑八个月
2019-08-08 07:32:49
深圳房屋养老金累计增值超30亿 全部分摊到业主账户
2019-08-08 07:26:20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想当年三转一响凭票供应 看今朝买遍全球轻松刷屏
金羊网  作者:许悦  2019-08-08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凭票购物”、80年代“逛市场”,随后“逛专卖店”“逛商厦”,再到现在的“逛网店”……70年来,消费方...

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市民尽情挥洒着自己的购物热情

2017年11月10日晚,广州某电商企业员工备战“双十一”金羊网记者 邓勃 摄

金羊网记者 许悦

我们的消费方式被时代打上了很深的烙印——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凭票购物”、80年代“逛市场”,随后,“逛专卖店”“逛商厦”,再到现在的“逛网店”……70年来,消费方式、内容及观念日新月异。

站在广州新大新百货北京路店的文化概念馆,看着面前铺开的一张张粮票、布票、侨汇券,70多岁的李奶奶说:“那时候,每到月底都盼着发粮票,当时谁能想象得到,现在的日子能过得这么好。”

随着市场供应的逐渐丰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1984年,广东开风气之先,从深圳开始取消粮、油、猪肉票证,实行议价、敞开供应,大家再也不用担心粮票和定量的问题。

解决了吃饭问题之后,人们对于大件消费品的需求开始爆发。“结婚三大件”在六七十年代是“三转一响”。到了八十年代,冰箱、电视、洗衣机成了新的“三大件”,当时无论谁家有一台即使是9英寸的黑白电视机,都会成为邻里街坊茶余饭后的聚脚点。

如今电视机已经成了百姓生活最普通的日用品,广东的消费市场,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移动支付的普及,让菜市场上买根葱都用上了扫码支付;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终结了超市排长龙付款的历史;跨境电子商务的持续领跑,让热衷“买买买”的广东人放手“买全球”。

关于消费的故事愈演愈烈,“买买买”反映、拓展家国变迁与时代内涵——消费真正成为了拉动经济三驾马车中最有力的一个。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8万亿元。

从粮票、布票承载一个家庭的苦辣酸甜,到去年“双十一”18.82亿件快递飞往千家万户,人们在日益美好的生活中触摸国家繁荣富强的果实,讲述着广东消费市场不断形成新需求、释放新活力的精彩故事。

用眼药水瓶装油

没有经历过物资匮乏年代的年轻人无法想象,没有粮票就没饭吃,没有布票就没衣穿的日子。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一穷二白,党和政府一方面组织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一方面采取措施尽快稳定粮价。1953年开始,中共中央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1955年,粮票登上历史舞台,百姓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这对保证粮食供应、支援社会主义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此后,统购统销还扩大到棉布、食品等日常生活用品,油票、肉票、糖票、肥皂票、火柴票、电灯泡票、缝纫机票、自行车票等应运而生。这些票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

那时,省级地方粮票只能在省内流通。若要到外地出差,人们必须先携带单位出差证明,到相关部门兑换全国通用粮票,这样去到外地才能吃得上饭。

广东省收藏家协会理事林仕荣就收藏了很多超小面额的票证,比如河南省镇平县1965年发行的5分5厘油票(约为0.055两)。5分5厘油到底有多少?林仕荣很形象地说:“就是拿一根筷子蘸到油桶里,再拿出来滴到碗里,就有5分5厘了。”因为每天用油都少得可怜,人们便用眼药水瓶来装油,每顿饭就挤上几滴。

直到1984年,粮食已经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供应不再紧张。作为国家经济特区的深圳,拿出了先行先试的改革精神,取消粮、油、猪肉票证,实行议价、敞开供应。1994年,全国各地基本取消粮票,票证终于成为了历史。

到商场买“高级货”

在凭票生活的年代,各地的购销站、代购代销站就是老百姓的购物天堂。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国力增强,物资慢慢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商品市场也开始活跃起来。

1981年,中国第一家超级商场——广州友谊商店超级商场开张,当时市民需要持外汇券才能购买货品。虽然商品种类很少,但为了一睹这种新鲜事物,一时间友谊商店被挤得水泄不通,只好采取限制人流的方式进入。

在全国各地,各式各样的商业街也逐渐出现。上海有著名的七浦路市场,广州则有西湖路灯光夜市。每天入夜开市前,档主用竹竿沿着马路两边搭建成一个个档口。起初夜市只有两三百个摊位,后因生意太红火,“档龙”迅速延伸,高峰期达1000多档。经营的范围也从各种时髦衣服及日常用品、儿童玩具,慢慢扩展到婚纱、旗袍等高档服装,让刚刚实现温饱的老百姓大开眼界。因为毗邻港澳,西湖路灯光夜市一度领先国内时装潮流,成了全国的时装橱柜,喇叭裤、牛仔裤、新潮波鞋从这里走向了全国市场。一直到2001年,西湖路灯光夜市“消失”。

西湖路夜市的没落,不仅因为政策上的还路于民,另一大原因就是人们的购物需求西湖夜市已无法满足。例如,家庭耐用消费品开始向电气化迈进,居民家庭青睐的“三大件”从之前的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升级为了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想买这些“高级货”,百姓有了更好的、更多的购物场所选择。比如当时广州人引以为傲的南方大厦,这里经营商品近三万种,大楼天台还设有空中花园、游乐场,还有电梯。它和附近的人民南路、十三行商圈等共同成为广州商业中心。“在上下九一逛就大半天,金声、彩虹、平安几家戏院,5分钱看一出电影,逛累了还可以到广州酒家、莲香楼等茶楼歇脚。”有广州老市民回忆。

靠网络放手“买全球”

小档口、超市、商场应该没想到,仅仅过了十年左右,一个新的消费时代便开启了。

1999年大年初五,马云和另外17个人的“密谋”为新的消费方式按下了开始键。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2003年,淘宝网诞生。四年后,淘宝网的交易额超越了沃尔玛与家乐福之和。

淘宝购物代表着商业时代的巨变,人们日常的消费场景从小商铺的混乱、柜台前的拥挤,到商厦商场的琳琅满目,变成网络购物的随时随地。

更重要的是,淘宝网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方式,甚至生活方式。如今只要一部手机在手,我们生活中任何一点细枝末节的需求,都可以被满足。

例如,早几年过春节,“囤菜过年”算是各家置办年货中的重头戏,很多人以前冰箱里不塞满肉菜都不敢过年。而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新零售宣布“春节不打烊”,向来追求“日日吃新鲜”的“老广”们,可以坐在家里就能在网上买到最新鲜的食材。

作为数字经济大省的广东,新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大大推动了消费创新。如今,在广州几乎所有的肉菜市场,移动支付的普及让买根葱都可以扫码付款,支付更加便捷;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终结了超市排长龙付款的历史,购物体验再度刷新;只要一部手机在手,乘地铁坐公交,都可以扫码搞掂;网购蔬菜、外卖食品一小时送达,快递物品“飞速”到手,新技术让物流更快……

消费市场也经历了观念上的跨越变迁——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节约型消费”、80年代“实用型消费”、90年代“品牌型消费”“服务型消费”,到新世纪开始时的“投资型消费”。如今,更深层次的变化是,传统消费正转向新兴消费,从不差钱的“买买买”到深度体验,从生活必需品转向享受型消费,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消费的差异化、个性化、多元化释放出了强劲动能和巨大潜力。

在广百百货多个购物中心,去年以来医药健康、美容护理等品类的销售都有快速增长,“健康”这一品质生活的前提开始成为刚需。

消费结构、观念的变化和消费潜力的释放,不仅深刻改变了广东的消费市场,而且日益影响着世界。海关总署广东分署6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仅今年1-4月,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237亿元,大幅增长62.2%。从本土消费到消费的全球化,线上消费拓展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放手“买全球”,成为广东新消费时代的常态特征。

站在5G商用元年,在5G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广东省,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新技术的赋能也将为广东的消费升级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总策划 | 刘海陵 林海利

总统筹 | 郭启钊 朱帆

统筹 | 赵鹏 冷爽 徐雪亮

图片统筹 | 林桂炎

设计统筹 | 范英兰

编辑:空明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微视频|我们要赢的,是自己
08:41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民生事之“劳有所得”篇
14:45
总书记的民生关切事·劳有所得
14:41
总书记的民生关切事·学有所教
08:42
坚定用脚步丈量大地的初心
08:42
东莞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居全国前列 3/4体育设施在校内
08:59
广州清远探索产业共建新模式 携手打造融湾先行地
09:00
【中国梦·践行者】扎根基层检修35载扭过的螺丝超过20万 他随手扭出“国标”螺丝
09:00
【中国梦·践行者】从“林黛玉”到“花木兰” 两年军旅生涯她重塑自我
09:01
广州“猎狐”行动取得显著成绩 抓获境外逃犯172名
09:09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