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中西、打通虚实、打通日夜:陈家祠探索博物馆传播新模式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18-11-22 15:47

20世纪,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展示文物的公益性机构,以文物为主要服务对象;21世纪初期以来,博物馆开始以观众为主要服务对象,开展考古探索、展览展示、收集保护、教育服务、典藏研究等工作。新媒体技术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对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如何扩大博物馆知名度,提高社会影响力

如何将数字科技与博物馆传播紧密融合起来,将各类资源完美呈现出来

如何用科技手段让文物“活”起来,讲好历史故事

如何提高博物馆服务水平,改善观众的观展体验

如何与观众更好地共情互动,传承历史文明与古代技艺

这些成为博物馆群体共同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传承传统文化,博物馆纷纷开始一次又一次新的探索和尝试。近日,我们听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馆长黄海妍讲述与文物“相知相守”的故事...

陈家祠,又称陈氏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其独特之处不在于富丽堂皇,而在于精雕细琢,细致入微。其建筑本身就是展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陈家祠的屋脊、厅堂、廊、院、门、窗等,目光所及之处遍布各色各样的雕塑,雕塑的题材大多是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也有岭南的花鸟、佳果,把岭南文化之细腻和精巧发挥得淋漓尽致。陈家祠内部布局严整,占地一万五千多平方米,有9座厅堂、6个院落、10座厢房,内部珍藏有众多文物展品

数字化时代下,陈家祠一直在尝试探索博物馆传播的新模式:

❀策展过程中打通中外,多元视野下求同存异

❀展示过程中结合虚实,多角度呈现文物展品

❀传承过程中馆校合作,主题教育培养人才

❀文物保护上高科技监测,即时预警防护

❀资源利用上物尽其用,景观展示淋漓尽致

在不断的探索中,陈家祠一直在超越自己、突破自己,努力发挥好传播与教育功能。

打通中西:让中国文物与西方文物对话

广州一直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枢纽,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作为岭南文化名片之一的陈家祠,在策展过程中,陈家祠的守护者们也更加兼具中西互联互通的多元视野。黄海妍馆长认为,“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关注,不仅局限于中国对世界各地的影响,而是多元、多向的互通,其中也包括世界各地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017年12月,陈家祠与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格林威治扇子博物馆及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合作,推出了特展《扇子上的东方与西方——18-19世纪中西成扇》。

其实,陈家祠十年前就开始征集广州出口的外销扇,在2010年前后,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工艺成扇展览,除了在本馆展出,还送展到厦门、上海、杭州等地。“后来,在国外看到不少他们做的扇子,发现无论是在工艺还是题材上,同时代的国家在扇子制作工艺上有很多的碰撞和交叉,所以我们觉得策展的方向和主题的选择其实可以更加多元一些。我们把欧洲做的扇子借回来,和中国的扇子做一个比较。


把眼光投射到一个很小的物件上,但它又同时体现着中西技术的交流。外销扇的展览通过“看中西文化的多元、多向交流”切入,就诠释了这一理念。这种灵感的发端,源于黄海妍馆长一次伦敦格林威治“扇子博物馆”之旅。博物馆里收集了从11世纪至今世界上最精美的扇子。“其中一把扇子的扇面是描绘12个爱神的黑白铜版画,扇骨是由东印度公司从广州进口的象牙雕刻,他们被结合在一把扇子中,这就是最直接的中西工艺和技术的交流。无论是在工艺还是题材上,同时代的国家在扇子制作工艺上有很多的碰撞和交叉。”

依托外销扇展览,陈家祠在传统文化与技艺的传承上不断尝试。他们为中小学校课堂制作扇子的教材与教具,普及扇子背后蕴藏的传统文化。“要把展览的方方面面尽量做到我们能做到的极致”,黄海妍馆长这样说到。出于文物保护对古建筑内办展带来的局限性,这些尝试对于陈家祠来说,是一个史无前例的突破。

借国外的文物办展,会面临种种申请手续办理的困难。特别是由于象牙雕刻、玳瑁、珍珠扇贝这类型的文物属于濒危物种,要申请双方的特许有着繁琐的流程。策展人员为此下了很大决心,“如果想要避免申请濒危物种许可的麻烦,那这个展览就不用做了。我们列好了清单给英国的博物馆,他们从文物保护的角度确定可以展出的文物,基本上想借的大部分都借到了”。

借展览之机,也是与国外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能力交流的机会。黄海妍馆长特别提到,“他们的工作人员是非常严谨的,除了审核展厅、展柜条件等常规要求,还会为满足我们的借展需求,进行非常完美的文物修复,对每一件文物都会一点一点细致查验,这很值得我们同行人员学习。”

打通虚实:用技术重现当年,让文物活起来

陈家祠筹建的数字体验馆,综合运用三维数字投影、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来解读其百余年历史和建筑文化,为游客提供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这对陈家祠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节点,在博物馆之中也是比较创新的举措。

当观众头戴虚拟现实设备“穿越”到百年前的陈氏书院,陈氏族人日常生活情境恍若眼前

当手机App“扫一扫”AR卡牌,伫立在屋脊的独角狮突然舞动在屏幕,并以风格迥异的拟人化配音辅助播放

当观众通过手指旋转、缩放,清晰观察到文物全周的外观与纹理刻画

当观众站在三叠屏前为陈氏书院建设的风雨历程所震撼,一场穿越百年的历史对话徐徐展现

凝固的岁月被科技掀开,历史的碎片被重新整拾,鲜活的文物给予了人们更丰富的想象。

“科技手段如何创新性地运用到陈家祠的方方面面?”,这是陈家祠的守护者们当下思考与实践的问题。除了与科技团队合作进行数字体验馆的搭建,数字化的手段也运用在陈家祠的方方面面。

在展览设计方面,以《扇子上的东方与西方——18-19世纪中西成扇》为例,展览中运用了丰富的信息化手段进行网上虚拟展示,面向不同的观众群设计出视频和游戏的呈现形式,带领世界各地前来的观众借“扇子”体会中西文化元素的交汇与碰撞。

在文物的保护上,三维激光扫描采集主体建筑信息使之尽可能被完整保存,同时辅助文物建筑检测建筑材质与病害情况;通过北斗卫星技术甚至航天技术合力建立监测平台,实时反馈陈家祠的沉降、位移、裂缝及周边环境对古建筑的影响;引入军工系统的温度遥测报警系统,通过设立最高温上限报警的方式维系古建筑消防安全。相较于其他博物馆没有采用过的文物保护手段,陈家祠对白蚁的防护也实现了监测系统的实时动态追踪。只要有白蚁侵入,北斗卫星平台就会立刻报警,提醒工作人员随即采取措施灭杀白蚁,有效保护了古建筑的安全。

让馆藏以丰富的形态得到更全面的展示,建立一个现代化的陈列馆可能会更加有效。事实上,黄海妍馆长早已经有了这个构想,即在靠近陈家祠的北院是否可以建立一个现代化的藏馆,一方面将陈家祠的厅堂复原原先陈家祠的功能,一方面将两万多件馆藏做一些现代化的展示,将祠堂和馆藏宝贝分开来展示,将是相得益彰的。

科技运用中,博物馆真实内容与数字内容的平衡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对此黄海妍馆长认为:“数字化手段的运用应该是恰如其分的,不能为数字化而数字化,文物故事讲述还是要立足于博物馆原有的语言。”

打通日夜:让古建筑成为城市的文化中心

城市夜景的一部分,除了现代化的建筑,博物馆是否可以成为新的选择?黄海妍馆长理想的目标是避免景观的浪费,让陈家祠亮起来。博物馆的照明设计拥有非常大的创作空间,甚至一些难以表述的文物语言,动作,都可以通过光的色调、明暗、冷暖对比等丰富的表现手段来传达。

不仅仅满足于亮起来,他们同时还在思考更具吸引力的夜间景观呈现。陈家祠屋脊上拥有华丽繁复的雕刻装饰,其背后的故事与文化元素,是领略不尽的岭南瑰宝。这些丰富的建筑题材,博采地域人文景观、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戏曲人物、民间风俗等,既有如陶塑“麒麟送子”、砖雕“五伦全图”、石雕“八仙过海”等中华民族千年积淀,同时又呈现了广州的风土人情,如灰塑“羊城首景图”“琶洲砥柱”。这样的故事、传说,如果能够交互起来,使故事与人物动起来,将会给观众带来别样的体验。

这种尝试对陈家祠来说挑战不小,由于陈家祠的屋顶保有众多的雕刻装饰,电线、灯光都不能直接架在文物本体上,因而需要依靠外部照射。照射的方位、光线的变化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需要针对其特殊的艺术设计反复试验;同时,照明的用具、设备也不能影响白天景观的观赏。

黄海妍馆长对于陈家祠夜间照明等新尝试的探索也十分谨慎,它必定是建立在各项条件都成熟的基础上运作的。完善的公共服务与安防设施,以及对于馆藏的充分研究,是这些陈家祠的守护者们一直在做的准备。他们坚守在陈家祠耕耘着,等待着,展示着文物与技艺传承之美。

编辑:白茶
数字报
打通中西、打通虚实、打通日夜:陈家祠探索博物馆传播新模式
金羊网  作者:  2018-11-22

20世纪,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展示文物的公益性机构,以文物为主要服务对象;21世纪初期以来,博物馆开始以观众为主要服务对象,开展考古探索、展览展示、收集保护、教育服务、典藏研究等工作。新媒体技术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对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如何扩大博物馆知名度,提高社会影响力

如何将数字科技与博物馆传播紧密融合起来,将各类资源完美呈现出来

如何用科技手段让文物“活”起来,讲好历史故事

如何提高博物馆服务水平,改善观众的观展体验

如何与观众更好地共情互动,传承历史文明与古代技艺

这些成为博物馆群体共同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传承传统文化,博物馆纷纷开始一次又一次新的探索和尝试。近日,我们听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馆长黄海妍讲述与文物“相知相守”的故事...

陈家祠,又称陈氏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其独特之处不在于富丽堂皇,而在于精雕细琢,细致入微。其建筑本身就是展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陈家祠的屋脊、厅堂、廊、院、门、窗等,目光所及之处遍布各色各样的雕塑,雕塑的题材大多是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也有岭南的花鸟、佳果,把岭南文化之细腻和精巧发挥得淋漓尽致。陈家祠内部布局严整,占地一万五千多平方米,有9座厅堂、6个院落、10座厢房,内部珍藏有众多文物展品

数字化时代下,陈家祠一直在尝试探索博物馆传播的新模式:

❀策展过程中打通中外,多元视野下求同存异

❀展示过程中结合虚实,多角度呈现文物展品

❀传承过程中馆校合作,主题教育培养人才

❀文物保护上高科技监测,即时预警防护

❀资源利用上物尽其用,景观展示淋漓尽致

在不断的探索中,陈家祠一直在超越自己、突破自己,努力发挥好传播与教育功能。

打通中西:让中国文物与西方文物对话

广州一直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枢纽,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作为岭南文化名片之一的陈家祠,在策展过程中,陈家祠的守护者们也更加兼具中西互联互通的多元视野。黄海妍馆长认为,“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关注,不仅局限于中国对世界各地的影响,而是多元、多向的互通,其中也包括世界各地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017年12月,陈家祠与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格林威治扇子博物馆及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合作,推出了特展《扇子上的东方与西方——18-19世纪中西成扇》。

其实,陈家祠十年前就开始征集广州出口的外销扇,在2010年前后,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工艺成扇展览,除了在本馆展出,还送展到厦门、上海、杭州等地。“后来,在国外看到不少他们做的扇子,发现无论是在工艺还是题材上,同时代的国家在扇子制作工艺上有很多的碰撞和交叉,所以我们觉得策展的方向和主题的选择其实可以更加多元一些。我们把欧洲做的扇子借回来,和中国的扇子做一个比较。


把眼光投射到一个很小的物件上,但它又同时体现着中西技术的交流。外销扇的展览通过“看中西文化的多元、多向交流”切入,就诠释了这一理念。这种灵感的发端,源于黄海妍馆长一次伦敦格林威治“扇子博物馆”之旅。博物馆里收集了从11世纪至今世界上最精美的扇子。“其中一把扇子的扇面是描绘12个爱神的黑白铜版画,扇骨是由东印度公司从广州进口的象牙雕刻,他们被结合在一把扇子中,这就是最直接的中西工艺和技术的交流。无论是在工艺还是题材上,同时代的国家在扇子制作工艺上有很多的碰撞和交叉。”

依托外销扇展览,陈家祠在传统文化与技艺的传承上不断尝试。他们为中小学校课堂制作扇子的教材与教具,普及扇子背后蕴藏的传统文化。“要把展览的方方面面尽量做到我们能做到的极致”,黄海妍馆长这样说到。出于文物保护对古建筑内办展带来的局限性,这些尝试对于陈家祠来说,是一个史无前例的突破。

借国外的文物办展,会面临种种申请手续办理的困难。特别是由于象牙雕刻、玳瑁、珍珠扇贝这类型的文物属于濒危物种,要申请双方的特许有着繁琐的流程。策展人员为此下了很大决心,“如果想要避免申请濒危物种许可的麻烦,那这个展览就不用做了。我们列好了清单给英国的博物馆,他们从文物保护的角度确定可以展出的文物,基本上想借的大部分都借到了”。

借展览之机,也是与国外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能力交流的机会。黄海妍馆长特别提到,“他们的工作人员是非常严谨的,除了审核展厅、展柜条件等常规要求,还会为满足我们的借展需求,进行非常完美的文物修复,对每一件文物都会一点一点细致查验,这很值得我们同行人员学习。”

打通虚实:用技术重现当年,让文物活起来

陈家祠筹建的数字体验馆,综合运用三维数字投影、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来解读其百余年历史和建筑文化,为游客提供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这对陈家祠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节点,在博物馆之中也是比较创新的举措。

当观众头戴虚拟现实设备“穿越”到百年前的陈氏书院,陈氏族人日常生活情境恍若眼前

当手机App“扫一扫”AR卡牌,伫立在屋脊的独角狮突然舞动在屏幕,并以风格迥异的拟人化配音辅助播放

当观众通过手指旋转、缩放,清晰观察到文物全周的外观与纹理刻画

当观众站在三叠屏前为陈氏书院建设的风雨历程所震撼,一场穿越百年的历史对话徐徐展现

凝固的岁月被科技掀开,历史的碎片被重新整拾,鲜活的文物给予了人们更丰富的想象。

“科技手段如何创新性地运用到陈家祠的方方面面?”,这是陈家祠的守护者们当下思考与实践的问题。除了与科技团队合作进行数字体验馆的搭建,数字化的手段也运用在陈家祠的方方面面。

在展览设计方面,以《扇子上的东方与西方——18-19世纪中西成扇》为例,展览中运用了丰富的信息化手段进行网上虚拟展示,面向不同的观众群设计出视频和游戏的呈现形式,带领世界各地前来的观众借“扇子”体会中西文化元素的交汇与碰撞。

在文物的保护上,三维激光扫描采集主体建筑信息使之尽可能被完整保存,同时辅助文物建筑检测建筑材质与病害情况;通过北斗卫星技术甚至航天技术合力建立监测平台,实时反馈陈家祠的沉降、位移、裂缝及周边环境对古建筑的影响;引入军工系统的温度遥测报警系统,通过设立最高温上限报警的方式维系古建筑消防安全。相较于其他博物馆没有采用过的文物保护手段,陈家祠对白蚁的防护也实现了监测系统的实时动态追踪。只要有白蚁侵入,北斗卫星平台就会立刻报警,提醒工作人员随即采取措施灭杀白蚁,有效保护了古建筑的安全。

让馆藏以丰富的形态得到更全面的展示,建立一个现代化的陈列馆可能会更加有效。事实上,黄海妍馆长早已经有了这个构想,即在靠近陈家祠的北院是否可以建立一个现代化的藏馆,一方面将陈家祠的厅堂复原原先陈家祠的功能,一方面将两万多件馆藏做一些现代化的展示,将祠堂和馆藏宝贝分开来展示,将是相得益彰的。

科技运用中,博物馆真实内容与数字内容的平衡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对此黄海妍馆长认为:“数字化手段的运用应该是恰如其分的,不能为数字化而数字化,文物故事讲述还是要立足于博物馆原有的语言。”

打通日夜:让古建筑成为城市的文化中心

城市夜景的一部分,除了现代化的建筑,博物馆是否可以成为新的选择?黄海妍馆长理想的目标是避免景观的浪费,让陈家祠亮起来。博物馆的照明设计拥有非常大的创作空间,甚至一些难以表述的文物语言,动作,都可以通过光的色调、明暗、冷暖对比等丰富的表现手段来传达。

不仅仅满足于亮起来,他们同时还在思考更具吸引力的夜间景观呈现。陈家祠屋脊上拥有华丽繁复的雕刻装饰,其背后的故事与文化元素,是领略不尽的岭南瑰宝。这些丰富的建筑题材,博采地域人文景观、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戏曲人物、民间风俗等,既有如陶塑“麒麟送子”、砖雕“五伦全图”、石雕“八仙过海”等中华民族千年积淀,同时又呈现了广州的风土人情,如灰塑“羊城首景图”“琶洲砥柱”。这样的故事、传说,如果能够交互起来,使故事与人物动起来,将会给观众带来别样的体验。

这种尝试对陈家祠来说挑战不小,由于陈家祠的屋顶保有众多的雕刻装饰,电线、灯光都不能直接架在文物本体上,因而需要依靠外部照射。照射的方位、光线的变化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需要针对其特殊的艺术设计反复试验;同时,照明的用具、设备也不能影响白天景观的观赏。

黄海妍馆长对于陈家祠夜间照明等新尝试的探索也十分谨慎,它必定是建立在各项条件都成熟的基础上运作的。完善的公共服务与安防设施,以及对于馆藏的充分研究,是这些陈家祠的守护者们一直在做的准备。他们坚守在陈家祠耕耘着,等待着,展示着文物与技艺传承之美。

编辑:白茶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