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德路石室 广州还有两座石屋
粤海关大楼
“大钟楼”
黄宝坚石屋的墙上,雕有三个微笑的西洋少女形象。
外墙的墙角和墙身,一些浅绿色和砖红色的石头镶嵌其中。
说起石室,很多街坊会想起位于一德路的圣心大教堂,其实,广州还有两座石屋,一个是粤海关大楼,另一个是被称为“小石室”的黄宝坚石屋,它们也是广州仅存的三座石屋。这些建筑都是典型的西式建筑,拥有独特的气质,本期“广州文化拾遗”,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些老建筑背后的岁月刻痕。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沈亦霖 通讯员张晓思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邱伟荣
策划、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嵇沈玲
粤海关:百年“大钟楼”的城市记忆
粤海关是广州海关的旧称,1685年,清政府设立了中国第一批粤、闽、浙、江4个海关,粤海关就设在现在的广州。1757年,清政府限定广州为国家一口通商的口岸,粤海关一度成为中国海关的代名词。这座花了21万两白银建成的粤海关大楼于1914年奠基,1916年竣工,现已过百岁,是全国历史最长的海关大楼,因其楼顶有一座硕大钟楼,被俗称为“大钟楼”。
古罗马式建筑 正面是石背面是砖
沿江西路自“大钟楼”一路向东,有不少与粤海关大楼外形风格相似的建筑,如广州邮务大楼、南方大厦、爱群大厦等。但不同的是,这些建筑都是水泥外墙,只有大钟楼是石墙。其外观在刚建成时所差无几,随着时间推移,大钟楼石制外墙的优势便显现出来:当其他建筑的外墙颜色都氧化成灰褐色时,只有大钟楼的外墙还保持着乳白色。不过,石制外墙要经常清洗,否则泛黄的速度也会加快。
拥有百年历史的“大钟楼”,如今是中国海关博物馆广州分馆。这座乳白色的古罗马式建筑,堪称近代流传到中国的欧洲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典范。“大钟楼”地面共有4层,地下还有一层,楼高31.85米,大部分材料都从国外进口。从正面看,这座建筑的外墙由麻石砌筑而成,正南面用14条花岗岩圆柱与条石镶砌,两侧纵贯两层的陶立克复合爱奥尼柱头的罗马立柱挺拔有力。正中有20余级台阶通往设在二层的大门,大门两侧立有高大的双柱,四层有一个环绕式的回廊。而“大钟楼”的背面则以清水红砖建造,砖面均匀,红面白线,对比强烈。与正面奢华典雅的石制外墙相比,红墙则有另一番古朴含蓄的意趣。
记者发现,外墙顶端刻有“粤海关”三个大字,两侧刻有意为“海关大楼”的“CVSTOM”和“HOVSE”两个英文单词。其中,字母V原应是“U”,为何要用V替代U?原来,字母U由字母V派生而来。在19世纪以前,这两个字母一直可以换用,在英文辞书上不加区分。将V代替U的尝试,多用于建筑物中,其他场合则不能混淆U和V。
使用壁炉不为取暖为防潮 透过特别屏门数脚考勤
走进大钟楼内部,最显眼的便是墙裙的那一抹绿。这环绕了几乎整座大楼的护壁,用的是一种青中带白的釉面砖,这种颜色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冬瓜青”。它在自然氧化的过程中,因日光、温度、湿度、风化等影响,泛出深浅不一的色泽。
记者发现,两侧办公室大门的腰部均有一扇屏风状的小门,这扇门上不通天,下不接地,高度刚好能够遮挡视线。原来,这扇特别的门叫做屏门,因为广州天热,办公室不能紧闭,便想出了这个好点子,既能让空气流通,又能适当保护隐私。据早年在大钟楼工作的关员回忆,直到上世纪80年代的考勤还有个惯例,就是透过屏门数有多少只脚。
走进税务司办公室,最惹眼的就是房间一侧的巨大壁炉。在别的办公室里,也能看到尺寸和款式不尽相同的壁炉。这些壁炉炉边和地面都使用了釉面砖,炉体是铸铁,由英国原装进口。
据介绍,“大钟楼”内部共有23个壁炉,广州这么热,需要烧壁炉吗?原来,这些壁炉当年是烧煤炭的,主要用于冬春季防潮,而非取暖。
如果有幸来到“大钟楼”的后花园,千万不要错过一个隐蔽角落。这个角落静静沉眠着一块矩形石碑,上面刻有“粤关租界”四个字。据推测,这块碑是1914年修建粤海关大楼时所立,是粤海关建楼时的重要证明。“租”是指粤海关向地方政府交纳税金,合法租用土地;“界”,即界碑,以示划分粤海关的占地区域。
钟楼钟声曾是市民时间标尺 方圆一公里内均可听到
当年,“大钟楼”建成后,引起国内其他城市纷纷效仿,导致欧式钟楼成为中国海关特色的历史标志,钟声也一度是老广州人的时间标尺。
这座欧式钟楼拥有一个穹隆顶,高13米,四面各砌双柱塔司干双柱。钟楼分为两层:下为钟室,内有不同口径的铜制吊钟5座;上为钟机房,四面各有直径2.5米的外向圆钟面,昼夜通明,可24小时奏乐报时。这5座铜钟从英国漂洋过海而来,如今,心脏部位依然保持原有构造和风貌。大钟楼的4个方向有4个直径为2.7米的钟表盘,上面有清晰的刻度和罗马数字,中间是白色莲花图案,与乳白色的钟楼相得益彰。
1916年,钟声第一次在广州响起,自此,这钟声成了几代人的时光记忆。那时,不少年轻人约会都以“大钟楼”的时间为准。大钟音乐采用了英国威斯敏斯特宫的报时钟声,每15分钟奏一次乐,钟声响彻四方,方圆一公里内均可听到钟声。
据悉,19世纪起,海关按照天数计算船舶吨税,过了凌晨零点就要加收1天的费用。由于世界各地船舶的时钟存在误差,因此海关楼设置钟表统一报时,以为征收关税提供标准依据。
1950年3月,国民党飞机对广州进行了“三·三轰炸”,炸毁了现在的文化公园一带,海关的大钟也在这次轰炸中被震坏,广州的钟表师傅花了一年的时间都修不好。1951年3月,时任广东省省长的叶剑英向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请求支援,8名从上海来的钟表师傅经过3个月的维修才使大钟恢复正常。上世纪80年代,因周边居民反映声音影响较大,钟声和音乐报时一度停止。
2016年,“大钟楼”建成100周年之际,广州海关决定恢复每天早晚8时两次敲钟。于是,2016年元旦上午8时,八声清脆的钟鸣伴随着悠扬的威斯敏斯特宫报时音乐,回荡在“大钟楼”上空。
“小石室”:昔时名西医住所 今日低调老民居
穿过文昌南路的一条小巷,便能见到一间古雅别致的老宅,静静地伫立在巷子尽头。这座低调的建筑是三座石屋里唯一的民居——黄宝坚石屋。它是一座典型的石室建筑,又被称为“小石室”,始建于1912年,是清末民初西关爱育堂著名西医师黄宝坚的寓所。
建屋石料并非粤海关边角料
黄宝坚石屋坐东朝西,楼高三层,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整幢楼房外墙均用进口长方形麻石精工砌筑而成,灰色石面呈现凸点和不规则的斑纹,大门两侧有两根巨大的花岗岩圆柱,十分气派。
走进侧门,约40平方米的庭院内花草郁郁葱葱,走廊和园内散落着石凳。庭院西侧建了半边亭,绿琉璃,攒尖顶,檐下有西式线脚,由四根白色圆柱支承。亭上设有通花铸铁围栏,亭以形状各异的蜡石为根座,中西结合的韵味发挥得淋漓尽致。
与普通的岭南建筑相比,石屋楼层间距明显增大,首层约有4米多高,上面两层楼层高也达3.5米,完全是高大、敞亮的西式建筑风格。石屋外墙的墙角和墙身可见一些浅绿色和砖红色的石头镶嵌其中。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原馆长黎显衡指出,绿色的石头叫做绿砂岩,富含铜,红色的则是红砂岩,富含铁。据悉,绿砂岩是一种稀有石材,通常要从国外运回。相比起花岗岩和大理石,它是一种零放射性石材,对人体无害,且颗粒均匀、质地细腻,历经百年也不会褪色。
走进屋内,由大块麻石垒起的柱子随处可见。这些柱子叫“叠石柱”,黎显衡说,连门框和柱子都用石头制成,可见其设计之考究。
坊间传闻,该石屋是用当年建圣心大教堂和海关大楼时剩下的石料建成的。对此,仍住在石屋里的黄宝坚外孙黄浩断然否定,当时,这些石料从香港运来,石屋的设计图纸则是由黄宝坚的哥哥从美国带回的。
西关风情与西式洋楼结合
黄宝坚石屋的外观虽是西式洋楼风格,但不少建筑细节也融入了岭南民居风格。黄浩说:“大厅和房间全靠屏风隔开,大厅的窗户最初是西式拱形百叶窗,早已损毁,后人修复时做成了中式窗户。”大堂的方形门顶上有一块“二龙戏珠”的红木雕屋翎,为时任广东镇抚使的龙继光所赠。
庭院南边有一堵石灰墙,墙楣上有两幅长方形的雕塑,是三个微笑的西洋少女。黄浩称,雕塑本是彩色的,如今颜色剥落了。对此,黎显衡推测:“如果原本是彩色,说明是灰塑。而灰塑是岭南特有的装饰风格。”据悉,这堵墙原本也是石屋的一部分,有走廊和落地满洲窗,后被破坏。
屋外,被两根花岗岩柱子簇拥的红木大门正对巷口。门上一对青铜“铺首”(即兽头门环),门楣是由花岗岩雕刻的西式花纹,门边的柱子上则刻着两个圆形的“福”“寿”二字。这些藏于西式建筑中的西关风情,形成一种奇妙的和谐感。
石屋坚固耐用还隔热防潮
石屋不仅外观堂皇,且非常坚固耐用。广州夏天炎热,用厚石砌屋,可有效隔绝热度,屋内即使不开空调也比较凉爽,甚至有防潮的功能。
说起为何要用石头建房,黎显衡认为,除去上述优点,最大的因素还是屋主“有钱任性”。要知道,一户民宅全采用进口石料建造,足以窥见当时建造这座石屋的屋主黄宝坚的家世。清末民初,大族巨商云集广州西关,西医名家辈出。据黄浩回忆,黄宝坚靠行医起家,1926年便当上了医务课课长,病人多是高官富商,积攒下可观的家业。不过,黄宝坚心地善良,常免费为工人看病。他还酷爱收藏,不少名人都来家中做客。据闻,梅兰芳和儿子梅葆玖就曾拜访过石屋,由黄宝坚的二夫人亲自下厨接待。
黄浩笑称,这间石屋里承载着三代人的回忆,他小时也经常住,对这房子的感情很深,多年来仍旧坚守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