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作家伍绮诗,再次惊动北美文坛

来源:金羊网 作者:朱绍杰 发表时间:2018-06-24 17:49
伍绮诗

伍绮诗

美国华裔“80后”作家。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一个香港移民家庭,父母均为科学家。她毕业于哈佛大学英文系,后获密歇根大学创意写作硕士学位。其首部长篇小说《无声告白》,因故事编排精妙细致,文笔沉稳内敛,广受好评,被美国亚马逊网站等众多媒体评为2014年度最佳图书,并进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前10名。《小小小小的火》是伍绮诗2017年的新作,一经出版,便夺得2017亚马逊年度小说桂冠,随后一口气拿下27项年度图书大奖。《纽约时报》书评称赞此书:“极端、剧烈、炽热,令人心碎不已,比《无声告白》更胜一筹。”

金羊网记者 朱绍杰

现场

新作再度畅销,继续关注家庭关系

畅销书《无声告白》作者伍绮诗新作《小小小小的火》日前由上海“读客文化”引进出版。

伍绮诗是近年来在欧美文坛最受瞩目的华裔作家之一。在出版《无声告白》前,她已写作多年,小说及散文作品多见于各类文学期刊杂志。

虽为香港移民二代,但在美国长大的伍琦诗能自如地使用英文创作,华裔的身份,让她更加注重种族问题。她的作品关注身份危机、家庭关系、女性成长、种族问题、个人价值选择等,并且在其中融合了自己所接受的中西方文化,对很多观念的解读一针见血。

新作《小小小小的火》承袭了伍绮诗对家庭关系的深刻独特解读,用细致入微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复杂的人生故事:小说背景设置在一个典型的成功人士社区,人人信奉规则是秩序之母,一切都经过完美规划——从男人的头发长度,到家家户户的外墙颜色,都有严格指标。直到一对野蛮生长的艺术家母女到来,整个社区的优雅都震动了,最后,一把小小小小的火,烧掉了主人公家的房子……小说探讨了身份认同和人生选择,展现了“自由派”活法和“规矩派”活法之间的冲突,剖析了美国社会的生存状态。

伍绮诗说:“许多读者告诉我,《无声告白》深深打动了他们,帮助他们以全新的观点看待自己的人生与家庭,为此,我深感荣幸。希望这本新作《小小小小的火》同样能够让你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对话

“我们的邻居、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童年经历都造就了我们”

记者:为什么取《小小小小的火》这样一个书名?有什么特殊含义?

伍绮诗:书名《小小小小的火》(Little Fires Everywhere)源自第一章里的一句话:理查德森家的房子着火了,消防员发现屋内到处都是小火苗。这个书名有两层含义:字面意义上的火,是指开篇的那场火;而引申意义上的火,指的是在人们心中无声燃起的火苗,它象征着人物之间紧张的关系,以及他们各自被隐藏起来的不安分的过去。生活总是如此,造成问题的原因总是不止一个;很多很多的小问题,汇聚起来,就会变成一个可怕的灾难。

记者:你认为《小小小小的火》与《无声告白》从故事或主题上,最大的不同和相同点在什么地方?

伍绮诗:这两部小说都拥有共同的主题:身份、种族、归属感、亲子关系、女性身份的制约。这些主题是我最关注的,它们贯穿在我的作品中。然而,《无声告白》是一本非常内敛的小说,它仅仅聚焦于一个单一家庭,然后探讨家庭内部的细节。《小小小小的火》深究了人物的心理,但是它探讨的不只是一个家庭,而是几个家庭,以及他们生活的社区。两本书的大部分主题是相同的,但是探讨的方式却是截然不同的。这个故事不只是关于个人,还有他们的生活环境。另外,《小小小的火》更加有趣。

记者:书里的每个角色都很丰满很真实,这些角色是以现实生活的人为原型的吗?

伍绮诗:这些角色都不是以我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人为原型写的。当我提笔写下我熟知的社区时,他们就自动浮现在我脑海中了。例如,年少时,我希望像莱克西一样酷,和崔普那样的男孩约会。不过事实是,我更像穆迪和珀尔,聪慧、害羞,坦率地说,有点儿书呆子。不过,我认识包含以上所有特质的青少年,我也认识许多像理查德森夫人和米娅那样的人。虽然这些角色扎根于西克尔高地这个社区,但我怀疑,无论在哪个地方长大,几乎每个人身边都会有这样的人。

记者:在故事中会有一个角色和你很亲近或者你们有着相同的经历吗?

伍绮诗:其实我截取了自己青春期的各个方面,把它们变成了故事中的一个个孩子。

记者:《小小小小的火》和《无声告白》同样关注的是多元化的家庭和社区。你为什么对这个主题特别感兴趣?

伍绮诗:我们的生长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是无比深远的:我们的邻居、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童年经历都造就了我们。了解了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就能从他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不管你是否认同他们。这一生,我们都在努力避免犯下父母曾犯下的错误,我们试图逃离我们的家乡,或者试图摆脱我们的过去。但是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这些东西都塑造了我们。

伍绮诗新作《小小小小的火》

“我们在种族问题上又迈出了一步”

记者:作为华裔,你的家庭有怎样的经历?你们和小说中一样被人歧视或者排斥过吗?

伍绮诗: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和书中青少年的年纪相仿(我正好和莱克西一样大),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我回到了记忆中,去回想当我们在思考种族问题时,我们到底在思考什么。事实上,在我成长的地方,大家都很清楚这个问题的存在,而且每个人的想法差异都不小,但是我们社区在种族问题上一向开明、开放。我中学的时候,加入了一个学生间的种族关系小组。我们每周开一次会,讨论种族问题、同伴压力之类的话题,另外,每年还会去和五六年级的学生讨论一番,并且做一些活动来不断推进我们的谈话。

我还记得,我们曾经特别谈到无区别对待,我们希望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但是现在,我考虑这个问题的方式和以前略有不同。如果不留意某个人的种族身份,那其实是忽略了一些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的身份特征。而当时的我们,想得比较简单。通过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在种族问题上又迈出了一步。

“比起外貌上的差异,其实我们拥有的共同点比想象中多得多”

记者:有人说,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期望压抑了子女天性造成悲剧,这是一个非常中国化的话题。你怎么看?

伍绮诗:我的父母潜移默化地给我灌输了许多中国传统价值观:十分强烈的职业道德、对历史与文化的崇敬,以及——毫无疑问的——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所以,《无声告白》中出现了各种中国价值观,我对此并不惊讶,这些也是我特质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这部小说在美国也十分畅销(目前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5位),因此,显而易见的,许多美国读者也对《无声告白》的主题产生了共鸣。

我觉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是跨越文化的一个共通主题: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好的,但父母和孩子眼中“最好的”,却并不总是同一样东西。

记者:1989年,谭恩美出版了《喜福会》,登上美国各类畅销书排行榜。现在距《喜福会》已过去了将近30个年头,有人说你的横空出世,填补了华裔作家在欧美主流文学界的空白。你如何看待《无声告白》在西方的位置?

伍绮诗:我把这个问题留给文学评论人和读者们——也许还有时间——来判断《无声告白》。但我对于这本小说能收获如此多的褒扬感到十分开心及荣幸。《无声告白》在美国已有大量读者,而且,还会被翻译引进到十多个国家——大部分是欧洲国家。对我来说,这意味着会有更多人在这个故事中找到共鸣,即便他们并非中国人或者亚裔。我希望这代表了人类中有一些超越民族和文化的、具有普世价值的东西存在。也许,这会提醒我们,比起外貌上的差异,其实我们拥有的共同点比想象中多得多。

记者:你会考虑用中文写作吗?在你的写作道路上,有哪些作家的作品对你具有启迪的意义?其中有中文作家吗?

伍绮诗:非常遗憾,我不太懂中文,只会说几句蹩脚的粤语,我的父母是上世纪60年代来美的香港科学家。我很喜欢并向朋友推荐的一部书是莉莉·金的《愉悦》(Euphoria)。它以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为原型,讲述了1930年代三个在新几内亚工作的人类学家的爱情纠葛。文笔优美,发人深省,这本书具备了一部优秀小说应该具有的所有特质,对我的写作也有影响。另外,我非常崇拜并尊敬谭恩美和她的作品!坦白说,我很高兴被叫做“谭恩美第二”,如果这是基于文学价值的比较,而并不是因为我们拥有相同的文化背景。

编辑:邱邱
数字报

华裔作家伍绮诗,再次惊动北美文坛

金羊网  作者:朱绍杰  2018-06-24
伍绮诗

伍绮诗

美国华裔“80后”作家。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一个香港移民家庭,父母均为科学家。她毕业于哈佛大学英文系,后获密歇根大学创意写作硕士学位。其首部长篇小说《无声告白》,因故事编排精妙细致,文笔沉稳内敛,广受好评,被美国亚马逊网站等众多媒体评为2014年度最佳图书,并进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前10名。《小小小小的火》是伍绮诗2017年的新作,一经出版,便夺得2017亚马逊年度小说桂冠,随后一口气拿下27项年度图书大奖。《纽约时报》书评称赞此书:“极端、剧烈、炽热,令人心碎不已,比《无声告白》更胜一筹。”

金羊网记者 朱绍杰

现场

新作再度畅销,继续关注家庭关系

畅销书《无声告白》作者伍绮诗新作《小小小小的火》日前由上海“读客文化”引进出版。

伍绮诗是近年来在欧美文坛最受瞩目的华裔作家之一。在出版《无声告白》前,她已写作多年,小说及散文作品多见于各类文学期刊杂志。

虽为香港移民二代,但在美国长大的伍琦诗能自如地使用英文创作,华裔的身份,让她更加注重种族问题。她的作品关注身份危机、家庭关系、女性成长、种族问题、个人价值选择等,并且在其中融合了自己所接受的中西方文化,对很多观念的解读一针见血。

新作《小小小小的火》承袭了伍绮诗对家庭关系的深刻独特解读,用细致入微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复杂的人生故事:小说背景设置在一个典型的成功人士社区,人人信奉规则是秩序之母,一切都经过完美规划——从男人的头发长度,到家家户户的外墙颜色,都有严格指标。直到一对野蛮生长的艺术家母女到来,整个社区的优雅都震动了,最后,一把小小小小的火,烧掉了主人公家的房子……小说探讨了身份认同和人生选择,展现了“自由派”活法和“规矩派”活法之间的冲突,剖析了美国社会的生存状态。

伍绮诗说:“许多读者告诉我,《无声告白》深深打动了他们,帮助他们以全新的观点看待自己的人生与家庭,为此,我深感荣幸。希望这本新作《小小小小的火》同样能够让你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对话

“我们的邻居、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童年经历都造就了我们”

记者:为什么取《小小小小的火》这样一个书名?有什么特殊含义?

伍绮诗:书名《小小小小的火》(Little Fires Everywhere)源自第一章里的一句话:理查德森家的房子着火了,消防员发现屋内到处都是小火苗。这个书名有两层含义:字面意义上的火,是指开篇的那场火;而引申意义上的火,指的是在人们心中无声燃起的火苗,它象征着人物之间紧张的关系,以及他们各自被隐藏起来的不安分的过去。生活总是如此,造成问题的原因总是不止一个;很多很多的小问题,汇聚起来,就会变成一个可怕的灾难。

记者:你认为《小小小小的火》与《无声告白》从故事或主题上,最大的不同和相同点在什么地方?

伍绮诗:这两部小说都拥有共同的主题:身份、种族、归属感、亲子关系、女性身份的制约。这些主题是我最关注的,它们贯穿在我的作品中。然而,《无声告白》是一本非常内敛的小说,它仅仅聚焦于一个单一家庭,然后探讨家庭内部的细节。《小小小小的火》深究了人物的心理,但是它探讨的不只是一个家庭,而是几个家庭,以及他们生活的社区。两本书的大部分主题是相同的,但是探讨的方式却是截然不同的。这个故事不只是关于个人,还有他们的生活环境。另外,《小小小的火》更加有趣。

记者:书里的每个角色都很丰满很真实,这些角色是以现实生活的人为原型的吗?

伍绮诗:这些角色都不是以我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人为原型写的。当我提笔写下我熟知的社区时,他们就自动浮现在我脑海中了。例如,年少时,我希望像莱克西一样酷,和崔普那样的男孩约会。不过事实是,我更像穆迪和珀尔,聪慧、害羞,坦率地说,有点儿书呆子。不过,我认识包含以上所有特质的青少年,我也认识许多像理查德森夫人和米娅那样的人。虽然这些角色扎根于西克尔高地这个社区,但我怀疑,无论在哪个地方长大,几乎每个人身边都会有这样的人。

记者:在故事中会有一个角色和你很亲近或者你们有着相同的经历吗?

伍绮诗:其实我截取了自己青春期的各个方面,把它们变成了故事中的一个个孩子。

记者:《小小小小的火》和《无声告白》同样关注的是多元化的家庭和社区。你为什么对这个主题特别感兴趣?

伍绮诗:我们的生长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是无比深远的:我们的邻居、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童年经历都造就了我们。了解了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就能从他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不管你是否认同他们。这一生,我们都在努力避免犯下父母曾犯下的错误,我们试图逃离我们的家乡,或者试图摆脱我们的过去。但是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这些东西都塑造了我们。

伍绮诗新作《小小小小的火》

“我们在种族问题上又迈出了一步”

记者:作为华裔,你的家庭有怎样的经历?你们和小说中一样被人歧视或者排斥过吗?

伍绮诗: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和书中青少年的年纪相仿(我正好和莱克西一样大),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我回到了记忆中,去回想当我们在思考种族问题时,我们到底在思考什么。事实上,在我成长的地方,大家都很清楚这个问题的存在,而且每个人的想法差异都不小,但是我们社区在种族问题上一向开明、开放。我中学的时候,加入了一个学生间的种族关系小组。我们每周开一次会,讨论种族问题、同伴压力之类的话题,另外,每年还会去和五六年级的学生讨论一番,并且做一些活动来不断推进我们的谈话。

我还记得,我们曾经特别谈到无区别对待,我们希望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但是现在,我考虑这个问题的方式和以前略有不同。如果不留意某个人的种族身份,那其实是忽略了一些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的身份特征。而当时的我们,想得比较简单。通过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在种族问题上又迈出了一步。

“比起外貌上的差异,其实我们拥有的共同点比想象中多得多”

记者:有人说,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期望压抑了子女天性造成悲剧,这是一个非常中国化的话题。你怎么看?

伍绮诗:我的父母潜移默化地给我灌输了许多中国传统价值观:十分强烈的职业道德、对历史与文化的崇敬,以及——毫无疑问的——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所以,《无声告白》中出现了各种中国价值观,我对此并不惊讶,这些也是我特质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这部小说在美国也十分畅销(目前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5位),因此,显而易见的,许多美国读者也对《无声告白》的主题产生了共鸣。

我觉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是跨越文化的一个共通主题: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好的,但父母和孩子眼中“最好的”,却并不总是同一样东西。

记者:1989年,谭恩美出版了《喜福会》,登上美国各类畅销书排行榜。现在距《喜福会》已过去了将近30个年头,有人说你的横空出世,填补了华裔作家在欧美主流文学界的空白。你如何看待《无声告白》在西方的位置?

伍绮诗:我把这个问题留给文学评论人和读者们——也许还有时间——来判断《无声告白》。但我对于这本小说能收获如此多的褒扬感到十分开心及荣幸。《无声告白》在美国已有大量读者,而且,还会被翻译引进到十多个国家——大部分是欧洲国家。对我来说,这意味着会有更多人在这个故事中找到共鸣,即便他们并非中国人或者亚裔。我希望这代表了人类中有一些超越民族和文化的、具有普世价值的东西存在。也许,这会提醒我们,比起外貌上的差异,其实我们拥有的共同点比想象中多得多。

记者:你会考虑用中文写作吗?在你的写作道路上,有哪些作家的作品对你具有启迪的意义?其中有中文作家吗?

伍绮诗:非常遗憾,我不太懂中文,只会说几句蹩脚的粤语,我的父母是上世纪60年代来美的香港科学家。我很喜欢并向朋友推荐的一部书是莉莉·金的《愉悦》(Euphoria)。它以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为原型,讲述了1930年代三个在新几内亚工作的人类学家的爱情纠葛。文笔优美,发人深省,这本书具备了一部优秀小说应该具有的所有特质,对我的写作也有影响。另外,我非常崇拜并尊敬谭恩美和她的作品!坦白说,我很高兴被叫做“谭恩美第二”,如果这是基于文学价值的比较,而并不是因为我们拥有相同的文化背景。

编辑:邱邱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