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星:漆画的表达越走越开阔
新西兰毛利族酋长的儿子Simon兴致勃勃地听苏星介绍以他为原形创作的作品 汤铭明 摄
金羊网记者 朱绍杰
苏星,漆画家,1962年生于广东佛山,198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漆画专业。现为中国美协漆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协漆画艺委会主任、广州市美协漆画艺委会主任、岭南漆画学会会长。
日前,首届“一带一路”中国尼泊尔文化节——“登峰造极·中国漆画展”在加德满都国家美术馆举行,尼泊尔副总统普恩到场为漆画展开幕式进行“点灯”仪式。
漆画是中国最传统、最古老的画种之一,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经过多年的传承、研究与探索,今天的中国当代漆画发展成为当代艺术中的重要画种,在国际画坛上大放异彩。苏星作为策展人,带领中国各地40多名漆画艺术名家赴尼参展。其独特的作画材料、传统的艺术手法、精美而传神的画作受到现场艺术家们赞赏。
苏星长期潜心研究、创作、推广漆画,不断吸收新思维、尝试新技法、探索新路向,成绩斐然,作品多次在国内各类美展中获奖、在国外展出,并作为全国评委作品受邀参加全国美展。2005年,他研制出的管状漆画颜料,被行内专家誉为“漆画史上的一大创新”、“漆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2006年,其漆画作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获中国礼宾司批准,作为政府礼物赠送给随哥德堡号来穗的瑞典国王夫妇,使中国漆画备受关注。
近年来,苏星在漆画的传承与创新上作了多方面的探索。最近,其个展“漆韵琴音”在广州沙面和曦美术馆举办,展览展示的苏星近期跨界作品,不但讲求传统漆艺技法与现代绘画结合,更将漆画艺术融入到生活中,应用到钢琴、雨伞等日用品上。如何看待这种创新尝试?漆画的当代化探索路向何方? 就此,苏星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专访。
苏星漆画作品《春去秋来》
羊城晚报:这次漆画作为中国艺术的代表赴尼泊尔举办展览效果很好。漆画在对外交流中有什么优势?
苏星:漆画是中国传统艺术,是我们中国人用色彩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东西方交流的时候,特别容易受欢迎和理解。我们的漆画技法非常丰富,老祖宗研究了三千多年,传给我们的相关工艺和绘画技法有250多种,几乎能把所有艺术门类的技法涵盖在里面,简单一点说,包括了我们今天油画的色彩覆盖力,水彩的透明度,版画的刀刻表现力以及雕刻的圆雕浮雕等等效果。因此,各种门类的艺术形式,我们都能在漆画上找到一种比较容易让大家理解的体现方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漆画是比较容易在国际舞台上施展魅力的艺术。
羊城晚报:漆画对当代化的探索有一定的时间和成果了。这个过程是怎样的?
苏星:第一步是走出去,把眼界打开。在2008年的时候,我们去到德国法兰克福,以漆画代表广州进行文化交流。通过和当地艺术家的交流,我们认识到整个世界的潮流,和我们在中国看到的东西有点不一样。虽然我们广州漆画在国内已经是比较好了,但是实际上在国际潮流里,我们的创新还是有一个非常大的距离。这个距离突出表现在我们观念上的差距:漆画题材没有融合更多的艺术形式。那个时候我们用得比较多的是装饰手法。
第二步就是材料的革新。中国一早就有漆画,但是用当代的观念去创作,这需要研究出一种特别的材料去画这种画。因为做工艺产品和艺术创作不一样,观念不一样,想法不一样,手法也不一样。漆工艺里面属于缺点的东西,有可能在绘画上面是有一点效果的。过去我们都是用线描,最多加上一些透视,就算是漆画的表达。实际上,不止这样。
羊城晚报:在材料革新上,您做了怎样的探索?
苏星:我借鉴油画颜料的形式,把漆画材料从研磨状态变成吸管状态,也就是说,什么时候想画画,一挤出颜料来就可以画画,不用每天早上回来就研磨,研磨半个小时,有时候路上的很多灵感,就被研磨没了。通过这个研究,我认识到,要形成观念上的改革,材料改革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可能觉得我们绘画的手法、风格的改变和材料的关系不大,其实不然。
我在伦勃朗博物馆里看他的作品,发现外国的研究者非常注重对颜料材料的提炼和配置。伦勃朗的油画颜料让他画得更生动,过渡更好。由此,我想,对漆工艺的改革,会让它更适合于绘画——把工艺的东西变成更适合于绘画,把传统的东西变得更适合于当代的表现。
羊城晚报:材料革新对于漆画当代化有怎样的意义?
苏星:过去中国的漆画,装饰性方面比较强。早期的漆画以乔十光、蔡克振老师为代表。我们老一辈的老师,那个时候很不容易,把漆画变成为独立画作,他们这一代人做了这个工作,很艰难。当时漆画材料的水平,没有到我们现在这种程度,很多的东西和想法做不了。当材料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对材料的技法掌握也达到一定程度以后,表现能力更加丰富了,艺术家才有更多的选择。
以前古典的手法有很大的局限。漆是会氧化的,而且氧化很快。一两个小时画不完,画面的明暗、冷暖就把握不准,不仅颜色变深还会变暖,微妙的变化就画不了。这些东西怎么去把握,怎么改良,都是技术的问题。材料的改革带来画法的革新。为什么近代以来产生印象派?印象派的出现源自吸管油画原料诞生。想象一下,以前一兜兜的油画原料拿出去写生多麻烦,有了吸管原料,就可以出去画了。画家面对大自然写生,直接感受天气的变化,艺术感受完全不一样。所以说材料的革命也是很重要。又比如,当代艺术的拼贴画,一开始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只用报纸来进行拼贴,不能算是绘画,后来才衍生了当代的装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