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广州模式”!调研向田野,非遗在社区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周欣怡、黄宙辉 发表时间:2023-03-18 15:23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周欣怡、黄宙辉  2023-03-18
探索闪耀在社区的非遗之光

文/羊城晚报记者 周欣怡 黄宙辉 通讯员 陈浩

就在前不久,广州乃至珠三角地区最古老、最盛大、最具影响力的千年庙会“波罗诞”重磅回归,南海神庙前人声鼎沸。环顾全城,每年端午,全城最精彩的“扒龙舟”在车陂村隆重上演;沙湾飘色、广东音乐、姜撞奶、醒狮、砖雕等代表性非遗项目集聚沙湾古镇……

这种种文化现象都表明,非遗在社区,文化在身边。

日前,广州市文化馆新馆举行了一场“非遗在社区”专题研讨会。广东省内非遗领域的专家学者、广州市各区非遗保护中心的一线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如何激发社区非遗传承活力和非遗如何服务社会善治展开热烈讨论。

在研讨会上,来自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张文义副教授指导的调研团队首次公开发布了2022年广州市“非遗在社区”主题调研成果,包括学术论文《“非遗在社区”与人类学的社区研究》以及田野调查报告《广州市“非遗在社区”研究》,共计十余万字。

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非遗在社区”不应只是示范点的打造和传习场所的兴建,更应该体现在社区居民对非遗传承、传播的认同和参与等方面。

非遗在社区的传承与发展的境况如何?怎样激发社区非遗活力?在调研的背后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和发现?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广州市文化馆非遗保护部副部长董帅,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主任段颖教授,以及参加“非遗在社区”调研项目的学生孙百承,探索闪耀在社区的非遗之光。

非遗活态存在社会生活中

为践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全面推进‘非遗在社区’工作”,2022年初,广东省广州市启动“非遗在社区”专项调研与孵化,探索“非遗在社区”的“广州模式”。

记者了解到,在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的推动下,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团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工作,通过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详实分析了沙湾古镇、广州非遗街区(永庆坊)、车陂扒龙舟、珠村乞巧、东漖街道“南粤巧手工坊”、岭南古琴“七木琴社”、从化水族舞、猎德龙狮、南武文润学校中医药文化、越秀山客家山歌墟等十个广州市“非遗在社区”典型案例。

这是对广州非遗在社区整体样貌的首次全面梳理。

“非遗产生于社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主任段颖是此次调研的主要策划者。他告诉记者,非遗是活态的,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存在于各式各样的文化实践中:“例如‘波罗诞’期间,买波罗鸡、吃波罗粽,五子朝王,祝寿献福,都是以村落为单位的民俗活动。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都与祭祀龙神、祈福辟邪的民间信仰相关。这些非遗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如果能很好地延续下来,对增强地方社群的认同和归属大有裨益。”

广州市文化馆非遗保护部副部长董帅告诉记者,“非遗在社区”应该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理念。他认为,要开展好“非遗在社区”工作,应该深入社区调研和孵化,梳理清楚“在”的机制,即非遗在社区里有着怎样的“内发式”运作模式,又如何为社区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

“我们会通过调研了解社区内非遗存续的规律,发现现存的问题,然后帮助它按照传承发展的规律改善这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升非遗在社区的水平。”董帅说。

一定要走到田野中去研究

此次调研围绕沙湾古镇、广州非遗街区(永庆坊)等10个社区展开。在段颖看来,到田野去,在社区中发掘非遗传承、发展的内在动力,至关紧要:“非遗与社区中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岁时节气息息相关。我们研究发现,非遗对于激发地方社群的文化自觉、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大有助益,因此,通过深入调研,探讨在新时代、新环境中如何激发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新活力,也是本次调研的重要议题。”

去年,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学生孙百承参加了此次“非遗在社区”调研项目,他入住沙湾古镇的一家民宿,在古镇景区及周边地区住了一个月,由浅入深地了解沙湾古镇的历史与文化。

在调研过程中,他与26位人士进行了访谈,包括沙湾街文化中心和相关文化机构的工作人员、非遗传承人以及一些当地居民。此外,从一些非正式的交流中,孙百承也深受启发:“我住的民宿有个公共区域,我在那写文章或看资料的时候,就会和一些游客聊天。有时候走在景区里,遇到合适的人我也会上前向他们了解一下情况。”

走访了多名当地群众后,孙百承发现,沙湾古镇的非遗是长期扎根于此并且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历史渊源的文化体系,而不是从外部植入的。“当地居民不会觉得非遗是需要特别强调的事情,比如他们不会刻意介绍这里有哪些是非遗,而会以特产的方式介绍飘色、姜撞奶和广东音乐等,因为这些都是古已有之的财富。”

孙百承还发现,沙湾古镇作为一个自在的文化体,非遗是自然而然从这方水土中生长出来的,因而能够互相呼应、交融:“醒狮队在训练的间隙,会喝姜撞奶;沙湾飘色巡游,队伍里面也有广东音乐;景区内许多建筑都运用了砖雕技艺。”

“因此我一定要走到田野当中去调研。”对孙百承来说,一个月的田野调查,不仅看见了沙湾这片文化沃土,更看见了沙湾人的薪火相传。沙湾非遗扎根于沙湾,也凝聚了沙湾人的精神。

“人类学的视角可以较好地保留非遗背后的‘人’的因素,也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了解非遗事业的既有优势、存在问题。这是一个很宝贵的机会,让我得以实践人类学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并将所学所思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中。”孙百承说。

让更多市民看见它们,爱上它们

调查显示,沙湾古镇保留了60多座古祠堂,拥有12项各级代表性非遗项目。为了让更多市民游客看见非遗,爱上非遗,2022年12月,广州首个景区非遗实景解谜活动在沙湾古镇展开,集中展示了沙湾古镇“非遗在社区”的传承成果。

这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实景解谜活动,围绕一个虚拟的百年前沙湾居民意外穿越至2022年的沙湾古镇寻宝的剧情展开,50多名爱好传统文化及“剧本杀”的游客跟随剧情和线索完成相应任务,探访沙湾古镇的沙湾民俗文化博览馆、三稔厅、留耕堂等各大展馆景点和历史遗迹,并以沙湾奶牛皇后甜品店、沙湾广东音乐馆等非遗传承场所为场景,体验沙湾非遗如何浸润人们日常生活的。

董帅告诉记者,这次活动是在此前调研基础上的一次孵化和宣传,将非遗保护与村落保护、城市建设相结合,发挥非遗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让非遗更好地回归生活、回归民间,融入旅游场景。

段颖认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情怀,也需要考虑到传承人的生计、利益与现实生活,以及非遗本身与社区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的关系。

他提到,非遗需要回归生活,扎根社区,借助与非遗相关的岁时庆典与文化活动,使参与其中的人能够在这种共情的环境中,增强对地方文化的自信与自豪,进而强化社群内部的凝聚力,并使之代代相传。

他认为:“接下来要做的,是构建平台,连接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地方民众以及博物馆、文化馆、学术机构与文创团队,通过多方协力,为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创造更好的社会生态和发展空间。”

董帅表示,2023年将进一步针对“非遗在社区”典型案例进行调研、孵化和宣传,其中包括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合作为期三年的“非遗在社区”主题系列调研,继续对沙湾古镇等多个田野点进行深度研究,从文商旅结合的角度,调动多方主体形成合力,共同促进非遗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让广州非遗真正扎根社区。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scroll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力
校对 | 李红雨

编辑:李力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